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双世:为爱 > 第5章 设宴借力正名分 巧挫姨娘攀附心

双世:为爱 第5章 设宴借力正名分 巧挫姨娘攀附心

作者:梦逸安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14:43:59 来源:文学城

景林珏再睁眼时,榆叶梅枝上的雪还没化,炭盆里的火星子明灭,孟贞姬正坐在炕边给她缝补袖口 —— 上次摔进冰池时蹭破的棉麻襦裙,针脚细密地缀着青线,是孟家绣坊特有的 “回纹锁边”,和母亲鬓边素银簪的纹路隐隐呼应。

“娘。” 她轻声喊,没有消毒水味,没有监护仪的 “滴滴” 声,只有窗外风吹雪粒打在纸窗上的 “沙沙” 响。指尖摸过身下的棉褥,粗麻布料带着阳光晒过的暖,这一次,她真真切切留在了大魏,留在了这个用针脚缝补她所有遗憾的母亲身边。

孟贞姬放下针线,摸了摸她的额头,眼里的欢喜像化开的蜜:“烧彻底退了,大夫说再养两天就能下床。昨天跟你说的事,娘定了,傍晚就备宴,请崔浩大人的夫人郑淑令过来 —— 她是你外公旧识,又是汉人世家正妻,正好帮咱们立立规矩。”

景林珏坐起身,眼底亮了亮。她想起前几日母亲提过 “崔家攀附鲜卑贵族”,崔浩作为魏王最倚重的谋臣,北伐柔然的战略全靠他谋划,郑淑令不仅能压崔令华的气焰,更能探探北伐粮草的虚实 —— 毕竟父亲景穆忠随军出征,粮草若是被崔佛奴(崔令华父亲)借故克扣,后果不堪设想。

“娘想得周全。” 她凑到孟贞姬身边,帮着理针线筐里的丝线,指尖突然触到一块粗糙的青布,是上次学认布料时母亲留的样品,“只是咱们的份例被崔姨娘克扣,宴会上的酪浆和胡饼……”

孟贞姬指尖顿了顿,从炕席下摸出个布包,打开是几枚磨损的五铢钱和半块银铤,银铤边缘还刻着 “孟氏” 二字:“这是你外公给我的陪嫁,当年孟家绣坊鼎盛时,比这贵重的多的是。” 她拿起银铤擦了擦,“陶碗换成你外婆的青瓷盏,酪浆用阴山乳酪 —— 比鲜卑贵族用的更醇厚,再让厨房蒸两笼胡饼,我亲手做碟蜜饯梅子,体面不会差。”

景林珏看着那半块银铤,鼻尖发酸 —— 若是崔令华有这银铤,早换成金钗玉镯了,哪会像母亲这样,把所有念想都缝在针脚里。

傍晚时分,疏影院的正屋收拾得亮堂。土夯墙上挂着褪色的《蚕桑图》,是孟贞姬嫁过来时带的;炕桌擦得锃亮,三副青瓷盏摆得齐整,碟子里是琥珀色的蜜饯梅子,陶壶里温着酪浆,奶香混着梅香飘满屋子。桌角的木雕筷架格外显眼,是景林珏六岁时跟着府里木匠学做的,虽不精致,却透着暖意。

“孟夫人安好。” 门外传来温和的女声,郑淑令穿着素纱襦裙,头上只插支碧玉簪,身后侍女捧着鎏金食盒,“听闻令嫒病愈,带了些崔府的杏仁酪,给孩子补身子。”

孟贞姬赶紧起身相迎,景林珏乖巧地行屈膝礼,目光却落在郑淑令的碧玉簪上 —— 和母亲的素银簪一样,都是世家女的体面,不张扬却有分量。

“郑夫人尝尝这酪浆。” 孟贞姬倒了盏酪浆,郑淑令抿了口,眼睛一亮:“这乳酪选得好,比宫里御厨用的鲜卑乳酪更醇厚。”

“是娘挑的阴山乳酪。” 景林珏适时开口,指尖划过青瓷盏的纹路,“前几日跟娘学认物料,才知道阴山乳酪比鲜卑贵族常用的更细腻,只是难采些。”

郑淑令笑着看向孟贞姬:“妹妹教女有方,林珏小小年纪就懂这些,比某些只知穿金戴银的强多了。”

这话刚落,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崔令华穿着桃红襦裙,头上插着两支赤金钗,袖口绣着胡马图案(正是崔佛奴送的那匹胡马的纹样),扶着侍女闯进来:“哟,郑夫人也在?怎么不跟我说一声,我好让厨房备些鹿肉干 —— 我父亲崔佛奴刚从军营回来,说这鹿肉是鲜卑贵族赏的,行军打仗最补身子。”

她自顾自坐到郑淑令身边,拿起青瓷盏就倒酪浆,完全没看主位上的孟贞姬:“郑夫人,说起来咱们都姓崔,我父亲跟着景将军出生入死,这次北伐柔然,定能帮崔浩大人分忧 —— 到时候景家沾光,咱们也能跟着体面。”

郑淑令端着盏的手顿了顿,眼神扫过她袖口的胡马纹,又看了眼桌角的木雕筷架,嘴角勾起淡笑:“崔夫人怕是记错了,清河崔氏世代读汉律、传儒学,与鲜卑部曲出身的崔氏并非同源。再者,北魏律?户婚律明载,妾室不得与正妻同席待客,更不得干预主母家事 —— 你擅自闯席,还敢提‘体面’二字?”

崔令华的脸 “唰” 地红了,手里的青瓷盏晃得酪浆洒出来:“我…… 我是景将军的妾室,也算景家人!”

“景家的体面,是孟夫人用外婆的青瓷盏、亲手做的蜜饯撑起来的,不是你靠父亲军功、鲜卑贵族赏的鹿肉堆出来的。” 郑淑令放下茶盏,声音冷了几分,“何况崔佛奴最近总跟鲜卑贵族走动,怕是想借北伐捞军功吧?只是劝你一句,魏王推行汉制,最厌弃‘靠外族攀附’的人,别到时候连累景将军。”

崔令华被说得哑口无言,手指死死攥着金钗,指节泛白 —— 她没想到郑淑令不仅不给面子,还戳穿父亲的心思。孟贞姬适时开口,语气温和却有威严:“令华,你若是无事,便回偏院吧,我与郑夫人还要谈点体己话。”

崔令华狠狠瞪了景林珏一眼,跺着脚走了,连行礼都忘了。

送走郑淑令后,孟贞姬坐在炕边缝补襦裙,景林珏帮着添炭火,指尖突然触到贴身的半块玉佩(母亲前几日给她的,刻着 “孟氏风骨”),玉佩的凉意让她猛地想起现实 ——2022 年的病房里,母亲凌晨两点半赤脚跑出去买止疼药,她攥着同心结(母亲求来的,裹着艾草)失血昏迷,不知道母亲有没有安全回来,有没有找到药。

“怎么了?” 孟贞姬注意到她的失神,摸了摸她的头,素银簪的凉意落在她发间,和现实母亲同心结的艾草香奇异地重叠。

景林珏摇摇头,把玉佩按回衣襟里,看着母亲缝补的针脚:“没什么,就是觉得…… 能留在娘身边真好。”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在现实里死去,是不是没能护住那个凌晨跑出去买药的母亲。但她知道,现在的孟贞姬需要她,需要她一起守住孟家的体面,守住景家的安稳。

窗外的雪还在下,榆叶梅枝上的雪粒偶尔落下,打在纸窗上沙沙响。景林珏望着母亲鬓边的素银簪,突然想起前几日郑淑令的话 ——“北伐粮草未足,旧贵族借机发难”。

炭盆里的火星子明灭,映着母女俩的影子,温暖又坚定。只是景林珏不知道,崔令华回到偏院后,摔了一屋子的瓷碗,对着侍女咬牙道:“等着瞧,我定要让孟贞姬和那个小丫头,付出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