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霜刃绾红妆 > 第26章 真相大白

霜刃绾红妆 第26章 真相大白

作者:末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6:35:50 来源:文学城

人皮面具被撕下的瞬间,石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薛时绾怔在原地,脑海中一片轰鸣,之前所有的推测、所有的线索,在这惊人的事实面前被彻底颠覆、重组。而刑架上的钱禄,在真面目暴露的刹那,如同被抽走了魂魄,面如死灰,只剩下粗重而绝望的喘息。

裴景琰没有看薛时绾,他的目光如同两柄淬了冰的利剑,牢牢钉在钱禄那张因恐惧而扭曲的脸上。他缓缓踱步,靴子踩在潮湿的石板上,发出清晰而规律的声响,在这死寂的空间里,每一步都像是踏在钱禄濒临崩溃的神经上。

“你以为,戴上一张皮,编造一套说辞,就能瞒天过海?”裴景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穿一切的冰冷和压迫感,“从王敬尸体被发现的那一刻起,你的局,就已经漏洞百出了。”

他停在钱禄面前,微微俯身,目光锐利如鹰隼,捕捉着对方脸上每一丝细微的抽搐。

“先从王敬说起。”裴景琰开始了他条理清晰的叙述,语气平静得可怕,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南城外十里坡,枯井,颈部折断,一击毙命,典型的灭口。现场处理得很干净,几乎没有留下凶手的直接痕迹——除了,他紧握在手心里的,那一小片深蓝色的锦缎。”

钱禄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这片布料,质地不俗,染工上乘,绝非王敬这等小吏所能常用。”裴景琰继续道,语速平稳,“本官派人查了,邺京城内,能用得起这种料子,并且近期有批量采买记录的,不多。其中,就包括承制慈恩会部分衣物的——瑞福祥织造坊。”

“很巧,不是吗?”裴景琰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毫无温度的弧度,“王敬死了,手里攥着指向瑞福祥的线索。而瑞福祥里,正好有一个在案发后行为异常、疑点重重的账房先生——老徐。”他的目光扫过地上那张人皮面具,“当然,我们现在知道,这个‘老徐’,是你,钱禄。”

“一个凶手,费尽心机抛尸灭迹,怎么会如此粗心大意,留下如此明显的物证?”裴景琰的声音陡然转冷,如同冰棱断裂,“除非,这片布,根本就是他故意放在王敬手里,目的,就是为了将官府的视线,引向瑞福祥,引向那个早已被你们设定好的‘替罪羊’——老徐!”

钱禄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

“而你这个‘老徐’,也确实演得不错。”裴景琰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案发后,你不像王敬‘失踪’,也不像你自己(钱禄)‘失踪’,而是留在了邺城,留在瑞福祥,扮演着一个被胁迫、无可奈何的可怜账房。你扮演老徐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王敬和‘失踪’的钱禄,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这个老徐就这么大胆?敢留在风暴中心?”

他顿了顿,目光更加锐利:“不,他不是大胆,他只是对周安成功隐瞒了两年的伪装十分自信。因为你需要稳住这个身份,摆脱钱禄这个在逃要犯的身份,然后顺理成章地成为老徐,并且去继承周安中饱私囊的钱财。”

“周安”这个名字再次被提起,钱禄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血丝和极致的恐慌。

“太子妃娘娘方才问得好啊,”裴景琰终于侧头,看了薛时绾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随即又转回钱禄身上,“为何‘老徐’的行踪,与周安如此高度重合?戴手套、告假频繁、腊月初七同时异常、辞工后形同陌路……这些疑点,若将‘老徐’与周安视为一人,便都说得通了。本官之前审讯你,你虽极力否认与周安的关系,但你的供词,你对‘老徐’日常的描述,却处处透着对周安行为的了解,反而对真正的、沉默寡言的账房老徐知之甚少!你根本不了解老徐,你只是在扮演一个你更为了解的——周安!”

钱禄的嘴唇剧烈颤抖着,想要辩解,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那么问题来了,”裴景琰向前一步,几乎与钱禄脸对着脸,冰冷的气息喷在他的脸上,“如果‘老徐’就是周安伪装的,一个隐藏了十几年身份、心思缜密的上线,怎么会如此轻易地,将自己最大的秘密——这张人皮面具,以及‘老徐’这个经营多年的身份,交给你这个下线?答案只有一个——”

裴景琰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断定:

“周安,已经死了。而且,是被你杀的。”

“不——!”钱禄终于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如同困兽般的嘶吼,拼命挣扎起来,铁链哗啦作响。

裴景琰不为所动,继续用他那冰冷而清晰的逻辑,一步步还原着真相:“腊月初七,是一个关键的日子。这一天,‘老徐’告假,周安在赌场阔绰现身。这很可能是周安准备收网,或者最后一次以真实身份享受的时刻。而也就在这一天之后,周安彻底失踪。真正的老徐,恐怕早在两年前被周安灭口替代,后来作为他更换身份躲债的一个工具了,而这个身份也正好为你们贪污公款提供了便利。周安虽然嗜堵却没人提起过他流连于青楼,而腊月初七之后,出现在瑞福祥,戴着那只手套,去百花深处挥霍,却又在赌场被熟人认作‘周安’而慌忙否认的‘老徐’——根本不是周安,而是你,钱禄!”

薛时绾听得心惊肉跳,裴景琰的推理,将她之前所有模糊的猜测和零散的线索,完美地串联了起来!

“案发之后,官府第一时间封锁了城门,严加盘查。”裴景琰继续推进他的逻辑,“王敬的尸体在城外被发现。如果当时的‘老徐’是周安,他杀了王敬,如何能傻到故意留下线索?那么,杀死王敬,并故意留下布料线索的,只能是当时在城外的人——也就是,原本应该‘失踪’的你,钱禄!”

“而你,在城外杀了王敬,同样面临无法进城的问题。”裴景琰的目光如同探照灯,照亮了钱禄心中最阴暗的角落,“既然你最终出现在了城里,并且是以‘老徐’的身份,那么只有一个可能——是周安,顶着‘老徐’的脸,出了城,与你见面。而你们见面的目的,恐怕就是分赃,或者……周安察觉到了危险,准备让你这个知道太多的人,也彻底消失。”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残酷的精准:“但你比他更快或是早有准备。你利用这次见面,杀死了周安。然后,你剥下了他的人皮面具,或许就地掩埋或处理了他的尸体。接着,你戴上这张面具,以‘老徐’的身份,大摇大摆地通过盘查,回到了邺城。你不仅拿到了周安身上那份本该属于他的赃款,还彻底接管了他经营多年的‘老徐’这个身份和他在瑞福祥的便利。”

“你以为你做得天衣无缝。”裴景琰最后总结,语气中带着一丝终结的冷意,“你顶着‘老徐’的脸,一边享受着凭空得来的财富,在百花深处挥霍,一边扮演着无辜者,试图将一切罪责推给死无对证的王敬和周安。你甚至打算,在风头稍过之后,就利用‘老徐’这个身份携带剩余钱财潜逃。可惜,你没想到,官府查案的速度比你想象的快,也没想到,你会那么快就被锁定,更没想到……”

他的目光再次若有似无地扫过薛时绾,“……会有人从你扮演的‘老徐’那看似完美的表象下,找出那么多与你本性(钱禄)和真实经历(了解周安)相矛盾的破绽。”

裴景琰直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已经彻底瘫软、眼神涣散、口中只会无意识念叨“完了……全完了……”的钱禄,如同宣判般说道:

“钱禄,你杀害周安、王敬,侵吞慈恩会赃款,伪造身份,混淆视听,罪证确凿。现在,你是自己交代周安的尸体下落,以及赃款藏匿之处,还是……让本官再帮你‘回忆回忆’?”

最后的问句,带着毫不掩饰的冰冷威胁,在这血腥的暗室中回荡。

钱禄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涕泪横流,如同烂泥般瘫在刑架上,开始断断续续地交代起来……

而薛时绾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峰回路转、真相大白的场面,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她不仅震惊于钱禄的狠毒与狡猾,更震惊于裴景琰那抽丝剥茧、直指核心的可怕推理能力。这个男人,远比她想象的更加深沉,更加……危险。但同时,她也意识到,若非他的介入和这最后的雷霆一击,仅凭自己,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揭开这层层伪装下的血腥真相。

断断续续、语无伦次的交代声在阴冷的石室里显得格外微弱,如同垂死蚊蚋的哀鸣。他供认了如何在城外与周安会面,如何因分赃不均突起杀心,用随身携带的短刀刺死了周安,并将其尸体推入荒岭的深涧。也交代了如何剥下那张精心制作的人皮面具,如何返回城中冒充“老徐”,以及将大部分尚未挥霍的赃款藏匿于城中某处隐秘的宅院……

这些具体的细节,此刻却仿佛成了背景音。

裴景琰听完钱禄最关键部分的供述,并未立刻做出指示,他甚至没有再看那个已然崩溃的囚徒一眼。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转过了身。

那双深邃如寒潭,刚刚还闪烁着洞悉一切、冰冷锐利光芒的眼眸,此刻终于完整地、毫无遮挡地,落在了薛时绾的身上。

石室内昏暗跳跃的灯火,在他转身的瞬间,似乎在他墨色的官袍上流转过一道幽暗的光泽。他脸上依旧没有什么明显的表情,但那种惯常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似乎淡去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审视,其中混杂着一丝尚未完全褪去的冷厉,以及一种全新的、带着浓厚探究意味的评估。

他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她,没有说话。

薛时绾在他转身的刹那,心脏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方才沉浸在他那严密推理带来的震撼中,此刻被他如此直接而专注地凝视,她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刚刚目睹并参与了一场何等惊心动魄的真相揭露。空气中尚未散去的血腥味,地上那张皱巴巴的人皮面具,刑架上钱禄不成人形的惨状,以及裴景琰方才那番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冷酷的剖析……这一切都构成了一种强大而无形的压力,几乎让她喘不过气。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指尖在微微发凉,后背被冷汗濡湿的衣衫紧贴着肌肤,带来一阵阵寒意。但她强迫自己站直,抬起下巴,迎向裴景琰的目光,不让自己流露出丝毫的怯懦。

她在他眼中看到了审视,看到了评估,或许……还有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必察觉的讶异。他在惊讶什么?惊讶于她这个“深宫妇人”竟然能注意到“老徐”与周安行踪的重合?还是惊讶于她敢踏入这血腥之地,并在他面前,用她的方式试图撬开钱禄的嘴?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只有钱禄偶尔发出的、意义不明的呜咽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这沉默仿佛一场无声的较量,衡量着彼此的分量,评估着对方在这场刚刚结束的博弈中扮演的角色。

终于,裴景琰开口了。他的声音比起方才审讯钱禄时,少了几分冰棱般的锐利,却依旧带着惯有的沉稳与疏离,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纱:

“娘娘今日,让臣刮目相看。”

这句话说得平淡,听不出是褒是贬,但其中的意味却足够深长。他没有称呼她“太子妃娘娘”,而是简化为“娘娘”,这微小的变化在此时此地,似乎拉近了一丝距离,又似乎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试探。

薛时绾心念电转,迅速判断着他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认可?还是讽刺她之前的“小聪明”差点误导了方向?她稳住心神,微微敛衽,语气保持着一贯的温婉,却也不失分寸:

“裴大人谬赞了。本宫不过是心系案情,胡乱猜测罢了。若非大人明察秋毫,洞悉其奸,恐怕此刻我等仍被那钱禄玩弄于股掌之间。”她巧妙地将功劳推给裴景琰,既表示了谦逊,也间接承认了他在这场较量中的决定性作用。

裴景琰的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动了一下,那弧度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光影造成的错觉。

“胡乱猜测?”他重复了一遍,目光依旧停留在她脸上,带着一种不容她回避的锐利,“娘娘过于自谦了。能注意到手套与行踪的异常,并将其与周安联系起来,这份观察入微与联想之力,并非寻常‘胡乱猜测’可达。只是……”

他话锋微顿,语气依旧平淡,却让薛时绾的心微微提了起来。

“娘娘日后若再欲查证何事,或可……更为谨慎些。”他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地上那张人皮面具,以及刑架上奄奄一息的钱禄,“有些真相,揭开的过程,远比想象中更为……血腥残酷。并非所有场合,都适宜娘娘亲临。”

这话听起来像是关心,是身为臣子对太子妃安危的考量。但薛时绾却从中听出了另一层意思——他在提醒她,也在警告她。提醒她查案的危险性,警告她不要过度介入她本不该介入的领域,尤其是以这种直接而冒险的方式。他或许欣赏她的敏锐,但绝不鼓励她继续如此行事。

薛时绾垂下眼睫,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思绪,再次抬头时,脸上是恰到好处的受教与一丝后怕:“裴大人提醒的是,本宫记下了。今日之事,确让本宫……心有余悸。只是当时情势紧迫,关乎东宫清誉,本宫亦是不得已而为之。”她再次将动机归结于维护东宫,这是她最正当,也最安全的理由。

裴景琰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他转而道:“钱禄既已招供,后续追赃、核实口供之事,刑部自会处理。此间污秽,不宜久留。臣,送娘娘出去。”

他没有询问她关于户部尚书那条线索的看法,也没有提及她之前暗示的“朝廷重臣”。仿佛那条更危险的线索,随着钱禄的落网和周安之死的确认,暂时被搁置了。或者说,他并不打算在此时此地,与她深入探讨那个层面。

薛时绾心中明了,今日能参与到此地步,亲眼见证钱禄面具被揭开,已是意外之“幸”。更深的水,裴景琰不会轻易让她涉足。

“有劳裴大人。”她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裴景琰示意了一下,严锋立刻上前,准备处理钱禄。而裴景琰自己,则提起那盏灯笼,再次走在前面,为薛时绾引路,离开了这间充满了血腥、谎言与真相的石室。

走上石阶,重新回到地面,接触到清冷但干净的空气,薛时绾才感觉自己仿佛重新活了过来。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回头望了一眼那扇紧闭的偏房门,心中波澜起伏。案件的核心凶手已然落网,慈恩会的污名有望洗刷。但她也清楚地知道,这件事,远未结束。周安与户部尚书的关系,如同一根潜在的刺,依旧扎在那里。而裴景琰……这个心思深沉、手段凌厉的男人,经过今日,在她心中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值得警惕。

他方才那审视的目光,仿佛还在眼前。那不仅仅是对她今日行为的评估,更像是一种对她整个人重新定位的开始。

薛时绾轻轻吐出一口气,跟着裴景琰沉默的背影,向外走去。宫墙之外的斗争,远比她想象的更加诡谲复杂。而她的路,还很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