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书签落处,你在页间 > 第124章 124. 就站在你身后,哪儿都不想去

落地时阳光刚好,整个罗马仿佛都被晕染上一层柔和的暖橙色。祁祺提前做了安排,避开了主要入境航站楼,从另一侧低调出关,顺利避开了媒体与粉丝的视线。

只是即便如此,在机场出口还是有几个游客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悄悄回头望了几眼。毕竟,两个气质出挑的大帅哥拉着行李并肩而行,本身就足够吸引目光——就算认不出是谁,也会不由自主地多看几眼。

刘奕羲和王瑛子走在他们前面,头发在日光下泛着温柔的微光,步伐轻快,像刚从城市的画框里走出来。两人并肩说笑,行李全权交给了后方那两位“形象担当”。

祁祺和舒凯一人拉着两只箱子,跟在她们身后,脚步放得很慢,像故意在这异国清晨里延长一点属于他们的“兄弟时差”。

“你这也太幸福了。”舒凯边走边低声感慨,“故地重游,身边还是同一个人,但关系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让人羡慕得发痒。”

祁祺没说话,只是看着前方刘奕羲的背影,眼神温柔得像被午后的光泡了一层。他嘴角扬起,笑得不自觉:“是真的老天眷顾,让我在最容易错过的时候,刚好抓住了她。”

舒凯轻叹一声,随即笑着说:“不过你别忘了啊,有一天我可是打算表白的。到时候你可得带着你家小羲避一避风头,别来当电灯泡。”

祁祺低低一笑,声音懒懒的:“那最好天天都躲着。最好我们两个人一起藏起来,腻歪着,谁都别打扰。”

“啧。”舒凯故作嫌弃地翻了个白眼,“你要不要现在就发条微博官宣,把咱这朋友圈的活路也断个干净?”

祁祺慢悠悠地答:“我随时可以,只要她点个头。”

舒凯闻言抬手拍拍他的肩,语气夸张得像演戏:“你是真有异性没人性,毫无兄弟情义……做人留一线,回头好相见啊,祁哥。”

祁祺笑着摇摇头,没有接话。阳光斜斜洒在他眼尾,藏不住的温柔落在脸上,像整个夏天都装进了他的心里。

出了机场,已有司机在出口等候,一切的行程安排都清晰而有序。祁祺从头到尾都没有多问,他知道,这是艾伦按他的要求早早安排好的——路线、时间、人员、甚至可能经过的街区角度,全都设计得足够低调、不被打扰。

四人上了车,行李稳稳地装在后备箱,车窗缓缓升起,将夜色与旅途的疲惫轻轻隔绝在外。

此刻的罗马正是一天中最温柔的时段,初秋的晚风带着尘土与树影,空气里是老城独有的石灰气息与落日余温。

九月底的傍晚七点半,天边还残留着最后几缕光,像一幅收笔未干的水彩画。沿途是低矮的橘黄色街灯、铁艺阳台、石板路上斑驳的光影,还有临街咖啡馆透出的音乐与笑声,一切都慢下来,像在迎接一个不被记录的夏末故事。

车内一时间安静了下来,谁都没有说话。

王瑛子靠在窗边望着外面,不由得感叹:“怎么罗马的晚霞也这么会演。”

刘奕羲轻轻一笑,眼神穿过玻璃落在某一扇木窗上,那窗外爬着细碎的常春藤,像旧电影里的一幕。

祁祺没有看风景,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她的侧脸上,像是在默读一段旅途还没开始的诗。

舒凯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这趟要是拍成综艺,恐怕收视率要爆表。”

“还好不是。”祁祺低声接了一句,语气轻得像叹息,“是生活,比综艺好看多了。”

车子穿过城市的街道,窗外是被傍晚光线洗得温柔的罗马,砖红与灰白的屋檐,随风晃动的梧桐枝叶,还有路边停靠的老式摩托与不知通往哪里的石板小巷。

刘奕羲看着这些熟悉的景象,心里却像藏了一层轻微的颤音。

她知道自己没有说出口,但她的确——激动不已。

不是那种张扬的雀跃,而是那种轻轻撞上回忆之后,整颗心悄悄泛起涟漪的动容。

谁能想到呢。换作一年前,她压根不会想象,自己会以这样的身份,与祁祺再次回到这里。

他们的故事起于这座城市,起于她在特雷维喷泉边抛硬币时手一歪,砸中了一个刚好路过的人。

那一刻,她以为自己只是撞上了一段短暂的误会;却没想到,那个被砸的人,后来成了她命运里最温柔也最难以预测的章节。

这座城市见证过他们最初的交错,也藏着那些她一度以为“不会有然后”的暂停键。

但现在,一切却好像又被轻轻绕了回来——像走了一大圈,只为了在同一个街口,说一句“我们回来了”。

这场重逢,像是命运在对他们的相遇,写下了一次安静却郑重的补白。

她微微偏过头,看了祁祺一眼。

却发现他并没有在休息,而是正静静地看着她。

眼神里没有笑,却比笑还温柔。像是穿过整个黄昏,只为了在这一刻,稳稳地落在她身上。

她有些猝不及防,却又莫名觉得踏实。仿佛此刻车窗外再多风景,也不及他眼里的那一寸认真。

她轻轻弯了弯嘴角,没有说话。

不需要更多语言,也不需要刻意纪念——他们已经走在了比“开始”更深一层的位置上。

他们此次的住所,是通过程宥衡帮忙订的——那栋别墅的主人,是程宥衡在罗马的一位老朋友。

它位于贾尼科洛山半腰,掩映在一条安静小街的尽头,藏在橄榄树的树影之后。若不是熟人指引,旅人路过时恐怕只会误以为那是一栋年久失修的老宅。

其实那是一位退休画家的故居。岁月在屋檐与石墙上留下斑驳痕迹,藤蔓却攀得更旺盛了。紫藤沿着窗沿一直爬上二楼,院子里种着一整排白玫瑰和柠檬树,风一过,花香与柠檬的清苦气息在空气里悄然交叠。

推开铁艺花门,别有洞天。石板铺就的露台顺着山坡微微下沉,视野一路铺展开去,直到遥远处的教堂钟楼与橙红色屋顶。那是罗马老城区最柔软的部分,仿佛城市之心被静静捧在手中。

清晨,有白鸽停在屋檐上啄羽,阳光斜斜洒落时,窗台的藤影像水墨般在墙上游走。傍晚的光则从城市那头缓缓落下,将整座城染成温柔的金,像被时光轻轻亲吻过。

夜里风吹过屋檐角的铃铛,叮铃一响,便有种说不出的安定感。偶尔,还能听见远处教堂悠长的钟声,像一封写给夜晚的慢信。

这里与游人如织的景点隔着几条曲折的巷道,却离特拉斯提弗列不过十分钟脚程——刚好躲过所有目光,也刚好,为他们留出一段不被打扰的时光。

一座城静下来,一颗心也就安静了。

别墅的门刚打开,一股掺着泥土与柠檬叶清香的风扑面而来。落日的光线正巧斜照进来,沿着石板台阶一路洒进屋内,像为这座沉默的老宅揭开了一层淡金色的薄纱。

四人刚踏进客厅,脚步就不自觉慢了下来。

屋内陈设保留着画家的原样,木质地板上铺着老旧却干净的波斯地毯,墙上挂着几幅素描和油画,像是时间留在这里的一封封静默书信。

王瑛子第一个发出由衷的赞叹:“太美了吧……幽静又有气质,拍出来肯定是欧洲电影的那种调调。”她一边说着一边环顾四周,手机早已拿在手里,“祁祺,我得说一句,你这次真是……有点东西哦。”

舒凯站在门口扶着行李,故作感叹地摇头:“行吧,这种选址水准,我愿称你为旅行届的天花板。”他说完还不忘鼓掌两下,满脸“甘拜下风”的表情。

祁祺笑着没接话,只是随手把帽子挂到一旁的木钩上。他此刻根本没有在意朋友们的调侃与称赞——他只在看一个人。

刘奕羲站在落地窗前,安静地望着外面的露台。她脚步不紧不慢地绕了一圈,指尖轻轻划过窗框边的藤影,像是在确认这不是一场走进画里的梦。

她回头看了一眼祁祺,目光温柔又不动声色,然后淡淡地说了一句:“这几天我哪儿都不想去了……就想窝在这里写写东西。”

王瑛子立刻假装要去掐她胳膊:“你清醒点,我们可是来度假的。”她笑着拉住刘奕羲的手,“你一写作我就得在边上喝咖啡陪你,一点刺激都没有。”

众人都笑了起来,气氛霎时间更松弛了几分。

而祁祺只是站在原地,目光不曾移开。他当然知道,刘奕羲那句“想在这儿写作”,其实是在夸他。

她从不刻意表达什么,可就是那样淡淡的一句,就足以让他心里涌上一阵微妙的满足感。

他忽然想,如果她真愿意在这儿写点什么——哪怕只是坐在露台上发发呆,那这趟罗马之行,对他来说,就已经值了。

参观完别墅,几人还带着刚落地的兴奋感在屋里闲逛,脚步声在木地板上轻轻回响。

不多时,主人请来的管家出现了,是一位年近六十的意大利老人,头发花白,笑容温和,夹着些许英语讲解着房间的布局。他一边引领众人上楼,一边指着各个房门介绍:“这边是主卧,阳光最好;旁边两间各带卫浴,面朝花园;阁楼那间以前是画室,也可以住人,但得爬个小楼梯。”

王瑛子听着听着就率先开口:“我和小羲住这一间吧,窗外就是白玫瑰,好看。”

她说得自然,声音轻快,不带任何试探。刘奕羲微笑点头,眼神淡淡扫了祁祺一眼。祁祺也没说什么,只抬手接过她手里的小行李箱,替她送到门口。

“那我去画室那间看看。”舒凯转头走向阁楼,临走前还回头补一句,“别的我无所谓,能看星星就行。”

祁祺最后一间,选的是面朝后院的一间房,屋子不大,却安静沉稳。站在窗前正好能看到斜坡下的柠檬树,风一过,枝叶轻响。他站了片刻,嘴角轻轻扬了一下。

这安排是他心里早就预设好的某种平衡。

不必急于靠近,也不必刻意疏远——他们住在同一栋屋檐下,听得见彼此关门的声音,感知得到夜色里那份安静的温度。

他没有坚持要她和自己住在一间房。倒不是退让,而是心里早就清楚——接下来的几天,他早已安排好了不少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行程。

所以,就让王瑛子先“霸占”这一晚也没关系。他不急,也不抢。真正属于他的时刻,会一一如约而至。

简单收拾之后,天色已然彻底沉了下来。罗马的夜,如同旧画上晕染的墨色,柔软、寂静,又带着一丝说不清的慵懒味道。

夜色落定,别墅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像静静伏在山腰的一簇暖意。

院子外偶尔传来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远处还有微弱的钟声若隐若现。厨房那边飘来香气,掺着烤蔬菜与新鲜香草的味道,空气也随之变得柔和起来。

这顿晚餐,是祁祺事先让管家安排好的。料理不多,却恰到好处:现烤的意式面包、简单的番茄牛肚汤、烤羊排与柠檬烤茄子,还有一盘薄荷点缀的马苏里拉番茄沙拉,最后是一份小小的提拉米苏——看起来温和朴素,却每一道都做得用心。

餐桌就设在露台上,几盏小灯垂下来,暖黄的光晕打在葡萄藤下的桌面上,像旧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那种安静夏夜。

王瑛子举起酒杯,半开玩笑地说:“从现在开始,我宣布正式进入度假模式。干杯。”

舒凯一边拉开椅子坐下,一边说:“我没进入模式,但我先进入状态。”

几人笑起来,杯子轻轻碰在一起,发出一声脆响。

祁祺坐在一旁没多说话,只是默默给刘奕羲夹了一块烤南瓜。他记得她不爱吃太咸的肉,倒是这种微甜的蔬菜最对她的胃口。

刘奕羲也没说什么,只在咀嚼的时候悄悄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像是“我知道你在留意我”,又像是“我习惯你这样细致入微地照顾我”。

风从山坡吹上来,葡萄藤在头顶轻轻晃动。桌上是灯光、食物与慢下来的时间,桌下是四个人各怀心思却说不出口的柔软温度。

吃到最后,王瑛子拿小勺刮着自己的提拉米苏,含糊地说:“要是每天都能这样吃饭就好了。”

祁祺没有碰桌上的酒。只是握着那只杯壁微凉的水杯,动作从容,眼神却始终落在她的身上。

她在笑、在夹菜、在低头用叉子戳着盘里的番茄球……每一个细节都落进他的视线,像一帧帧安静流动的画面。

她说:“我们不就是来体验‘每天都能这样’的吗?”

他没出声,只低头轻轻晃了晃杯中清水,指尖划过玻璃的弧线,心里悄悄回答了一句:

“我当然希望,每天都能是这样。”

晚餐结束后,院子里灯光微亮,几盏小吊灯在葡萄藤下轻轻晃动,光影落在石板地上,像风吹过的星光。

王瑛子抱着餐后的小甜点杯子坐在台阶边,一边刷手机一边感叹:“不想动了,真的不想动了。”她脚尖晃着,像是彻底进入了假期节奏。

舒凯倒好,吃饱喝足后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最后干脆躺进了一张藤编躺椅里,长叹一声:“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无所事事,也毫无负罪感。”

刘奕羲站在露台边,手里握着一杯快见底的柠檬水。夜风从山坡那头吹过来,轻轻掀起她耳边几缕碎发,指尖握着杯身,也凉得发紧。

祁祺走到她身边,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她微红的指节。

他什么都没问,只是抬手接过她手中的玻璃杯,随手放在一旁栏杆上,下一秒便毫不犹豫地将她轻轻拥进怀里。

“手怎么这么冷?”他低声说,声音贴在她耳侧,带着刚从心底捧出来的温热。

刘奕羲怔了一瞬,反应却比她自己想象中更自然——她没有推开,只是任他抱着,脸轻轻靠在他肩上,眼睛仍望着山下那片灯火交织的城景。

“风有点凉,”她轻声说,“不过现在好了。”

祁祺笑了一下,声音很轻,像夜色里一枚藏不住的心跳。

他没有再说话,只收紧了怀抱的力度,让她整个被圈在臂弯里。四下安静,只有风拂动葡萄藤,露台灯微微晃了一下,在他们脚边投下交叠的影子。

王瑛子还坐在台阶上刷着手机,舒凯窝在藤椅里眯着眼,谁也没有朝这边看。

这一幕就藏在夜色里,不高调,不喧哗,却甜得刚刚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