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书穿炮灰,闺蜜连夜为我改剧情 > 第47章 请你吃瓜

书穿炮灰,闺蜜连夜为我改剧情 第47章 请你吃瓜

作者:佰万福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8:15:38 来源:文学城

047

尚书夫人眯了眯眼。

今日本是就没想请张氏赴宴,就算要请也是请英国公夫人王氏。凭张氏的出身她根本瞧不上。

奈何已经在老封君面前说今日会有“福星”到场,而张氏又是孟锦歌的婆婆,越过婆母而请新妇有些说不过去,这才不得不请张氏赴宴。

——还额外搭了不少银子。

“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嘛。”尚书夫人虽然心中不悦,但面上依旧带着笑,“来尝尝这道菜,这蒸羊羔乃是用了羊胎肉,最补气血了,我已用了半月,觉得气色好了不少。”

尚书夫人睨了一眼张氏,话里话外带着点拨,又朝打头的婢子使了一个眼色,婢子得令,加快上菜的速度。

气氛重新热闹起来,似乎没人还在意方才的不快,只有杵在那里的张氏,看着一副斤斤计较的样子。

张氏仍就梗着脖子不肯坐下。

孟锦歌撂下筷子,先前还吃着肥美的菜肴,听完尚书夫人的介绍,只觉得反胃。

压下恶心的冲动,孟锦歌起身,本是极小的一个动作,但杨柔姝一直关注着她,此时孟锦歌略微一动,便引起杨柔姝的注意。

杨柔姝看向她,眼里透出几分赞赏。果真是孟家的女儿,不会平白受累。

杨柔姝小声道:“那妇人是工部侍郎李大人续弦,乃京城本地人,向来看不起外省进京的官员和家眷。”

孟锦歌颔首以示谢意。这里人多,不宜过多客套。又清了清嗓子,等众人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才微微颔首,施了一礼。

“打扰各位夫人用餐了,我只是有些不解,想请教一下李夫人。您说我曾被掳过,请问是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发生的?”

孟锦歌眉眼含笑,语调轻柔,大大方方的就把话问了出来。她说的每个字都字正腔圆,让人想忽视都不能。

孟锦歌猜测李夫人所指的“掳走”并不是前些日子在京郊遇袭,而是初穿书时在安居县发生的那次。

那时孟锦歌确实被掳进山匪窝,不过时间已过去数月,而且山匪已经悉数被剿,又有孟府、刘清水两方人马处理后续,不应该还留下隐患。

“京城贵女”、“山匪”,天差地别的两种人,联系一起在本就惹人非议,这会当事人竟然当众把话问了出来,更是让在场所有人为之侧目。

就连席位稍远的客人,也逐渐安静下来,眼神在孟锦歌和李夫人身上来回巡视,除了轻微的杯盘声满场竟无一人交谈。

全场宾客都在默默吃瓜看戏。

面对众多打在身上的目光,李夫人情绪紧张起来,言语间也带了几分强作镇定的意思,“刘二奶奶何必同我较真,你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岂不是最清楚?”

“就因为不清楚才要问的,”孟锦歌嘴角噙着一抹笑,并不打算轻易作罢,“我怎么觉得李夫人比我这个当事人看着还要清楚?”

李夫人仗着夫君疼爱,素日里霸道惯了,以往就喜好说些模棱两可的闲话,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会儿被孟锦歌当众问出来,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李夫人支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谁家不是这样的,家家都有阴私,怎么家家都说得,偏偏你孟锦歌就要不依不饶。

张夫人:“我不过是听了那么一耳朵,随口一说。何必揪着我不放。”

孟锦歌绕过座位走向张夫人,她的礼仪已经学得很好了,脚步轻抬,脊背挺直,发间步摇只微微晃动,一举一动都着世家贵女的风姿。

孟锦歌:“你听一耳朵,她听一耳朵,如果这样就能随便说说,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说李夫人家后山就有一窝子山匪,李夫人和山匪熟得很,没事就去后山溜溜?”

李夫人恼火:“休得血口喷人!”

“瞧瞧,”孟锦歌言词讥讽,对李夫人的恼怒毫不在意,背过身朝着众人一摊手,“李夫人怎么还较真了。”

李夫人气急,伸手去拉孟锦歌,不想孟锦歌趁机拽着李夫人的手把人扛在肩上,顺势一顶,李夫人跃过孟锦歌肩头,整个人平摔在地。

“吸——”

在场所有人一动不敢动,只留一片吸气声。

“不好意思,你突然拉我把我吓了一跳,”

孟锦歌两手插在李夫人腋下把人架起竖在地上,见李夫人裙摆掀起露出烟青色的底裤,还贴心的帮她把裙子往下扯了扯。

李夫人似乎是沉浸在震惊中,半晌没有反应,孟锦歌无奈的笑了笑,再次把人抱起来,放在椅子上重新做好。

“对不住了,”孟锦歌讪笑,“力气有点大,一时没控制住。”

李夫人目瞪口呆,看看孟锦歌又看看自己,发现自己还好好的坐在椅子上,似乎刚刚发生的一切,只是幻觉。

“呵,”张氏嗤笑一声,“别说我儿媳没进过土匪窝,就是去了,那也是他们命不好。”

众人不解张氏是何意,张氏朝天翻了一个白眼,绘声绘色讲起前几日遇袭一事。

张氏:“……面对那个持刀刺客,我儿媳赤手空拳……”张氏四下打量,从餐盘里捡出两个鸟蛋,置于掌心轻轻一握,“咔嚓”:

“……轻轻松松‘击溃’一个九尺高的蒙面壮汉,不给对方留一点儿还手机会……”

孟锦歌扶额。

——婆婆你要不要这么形象。

就连一旁杨柔姝也忍不住看向孟锦歌,皮肤不算白,手指修长骨肉匀称,不知当时用的是左手还是右手,真是下得去手。

当然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孟锦歌只得再次起身,“既如此,那锦歌今日就献丑了。”

伴随着不解的目光,孟锦歌走出宴席,来到庭院中间,又朝跟过来的诸位夫人施了一礼,扶住着庭院中巨大铜鼎,稍稍试了试力,在众多惊讶的目光中,将鼎举了起来!

甚至连一根头发丝都没动,就这么轻飘飘把若大的铜鼎举过头顶。

在众多倒气声中,孟锦歌慢慢松开一只手,仅用一只手把铜鼎高高举起。脚下没有挪动一步。

真,力能扛鼎。

张氏犹自吹嘘:“毛毛雨啦,这要是在我们下乡,十里地我儿媳一人就能犁完。”

孟锦歌:“……”

——谢谢您的就业指导。

“啪啪啪。”

孟锦歌耍了一会儿,身后传来一道喝彩声,不等孟锦歌回头,院中贵妇已跪了一地。

“拜见嘉和长公主。”

“都起来吧。”

嘉和长公主,微微点头,众人才敢起身。

尚书夫人迎上前,“不知长公主驾到,有失远迎。”

“都来迎我了,还哪里能看着这么精彩的表演。”

嘉和公主轻轻摇了摇手里的团扇,路过孟锦歌审视片刻,才道:

“眉眼有几分你姑母的样子,想当年她同景王的婚事还是我做的媒……”

“……近来她可还好?”

孟锦对上一辈的事了解的并不多,只能老老实实回答:“回长公主,臣妇不知。”

“你父亲没提过她?”

“是。”

“呵,好狠的心。”嘉和长公主嗤笑一声,摆弄着手里的团扇,款款步入室内,扔下轻飘飘一句话,“下次宫宴同我入宫,把方才的也演给母后看看。”

……

次日,工部侍郎李承仁才下了卯,就听闻英国公府的小少爷已经等了许久了。

李承仁轻抚美髯,他听说过刘清水的花名,但从未当面打过交道。想到昨日听闻的事,不由笑了笑。

——女人间的事,也能拿上台面说道?没去找你,你到来了。

不过对方既然拿了国公府的名帖上门,李承仁也不好怠慢,想着见一面了事。

不想刘清水见到李承仁半点不提昨日之事,反而是对李承仁的作为大为推崇。从农具换代说道到水利改革,竟然对李承仁多年钻研都能列举一二。

褪去初始的偏见,刘清水不过是一个俊美求知的少年郎。看着与英国公及其相似的脸上满是对自己的崇拜,李承仁胸腔鼓胀的满满的。

今年他已近四十,看刘清水就像看一个求知若渴的孩子,当即细心为他解惑不说,还把刘清水带进书房,为他介绍这些年自己的心血。

直至过了半日,在李承仁喝茶润嗓子时,刘清水才抓住空隙插上话:“李大人,晚辈今日来除了仰慕大人才学,还有一事。”

刘清水拍了拍手,随从搬上来三个偌大青皮大瓜,瓜皮纹路清晰,瓜香四溢,虽未切开便知这是好瓜。

刘清水:“大人,这是今年吐蕃刚进献的大瓜,每个足有二三十斤,圣上统共赏了这么三个,晚辈听闻大人府上好吃瓜,特意全给大人送来了。”

好吃瓜?这是何意。李承仁不明所以。不过这么好的瓜,以他的品阶,按理说就是想吃也轮不到。

没等李承仁问出口,刘清水自靴中抽出一柄短刀,一刀劈在瓜上,几刀下去,那瓜已经被砍得四分五裂,露出鲜红的瓜瓤,瓜汁四溅,流了一桌子。

刘清水抬手,“李大人,请。”

李承仁正好说的口渴,虽觉刘清水这人不似刚见面时那般恭顺,竟有些乖张,但也没有放在心上,用帕子垫着执起一块瓜。

沙瓤,清甜,千里运至京城依然水分十足,果然是好瓜。

李承仁:“不愧是贡品,果真非同一般,贤侄也快尝尝。”

刘清水但笑不语,只让李承仁吃瓜。

李承仁忍不住一连吃了三四块,才恋恋不舍放下手,“贤侄的心意本官知道了,今日本官已经用了不少,这剩下的留着晚些再用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