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守寡三年后亡夫诈尸了 > 第7章 回京

守寡三年后亡夫诈尸了 第7章 回京

作者:一页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1 14:37:56 来源:文学城

杜成风一愣。

“陶东家要回京城?”

“是。”陶珑掀起帘幕一角,直勾勾看过去,似笑非笑道,“你很为难?”

她的样貌像母亲,都是比较典型的金陵女子长相,银盘脸,鼻子小巧却不够立体,嘴唇饱满却不够精致,总体而言,清秀有余,美丽不足。好在,陶珑还继承了母亲那双多情缱绻的桃花眼,看人自带三分笑意,如画龙点睛的那最后一笔,叫旁人初一见她,都只被这双眼吸引,忘记她容貌的不足之处,以为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美人。

陶珑承认,自己此举多少有点“美人计”的嫌疑,她知道自己皮囊的优点在何处,也不吝于用这些优点达成自己的目的。

但是杜成风显然不吃这一套,唇角的弧度没有动摇半分,只摇头,“不,我是没想到,毕竟福记的事……”

“您这是在替张掌事擦屁股?”陶珑唇角噙着笑,“闹了那么大动静,生意一时半会儿是好不起来了,事情少,反倒是能交给小柳练练手。”

杜成风没半点不自在,“那事儿毕竟是张掌事自作主张,还望您不要迁怒——陆氏的商船下月初启程,您当真要走?”

“当真呀。您不会以为,我是一时兴起?”

“哪里话,”杜成风不知从哪变出把折扇,“唰”一下打开,边摇边说,“您若是确定,我就为您安排房间了。”

陶珑点点头,“劳烦杜掌事。”

她放下帘幕,老神在在看向仓库发呆。

回京城,这的确不是她突发奇想。

算算日子,这个月父兄应当也要从玉门启程,前往京城述职。自己从金陵出发,坐船回京,速度要快些,一个多月大概能到,他们则至少要两个月。

三年没回京城,和父兄更是将近四年没有见过面,这次不回去,下次能合家欢聚,指不定还要到什么时候。

而且,嫂子的信前几日要到了,说自己已有七个月的身孕,估摸着在大哥回京那几日就要发动。

这样大的事,陶珑也说什么都要回去。

说起来,她光顾着收拾自己的行装和给嫂子带的礼物,给小侄子和未来小侄女小侄子的东西还没准备呢!

长命锁,玉如意,小衣服,还有什么?

陶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更多,雯芳绝对和自己一样也是两眼一抹黑,她只好暂时将此事记下,准备回去问问家中管事的婆子。

陆氏人来得多,清点货物的速度自然快,没多久,账房就将单子奉上,“五万匹丝绸,没有损坏和品质问题,都已登记在册。”

杜成风收起扇子,颔首道:“辛苦,你去休息吧。”

账房擦着汗走了,另一边的管事则问:“杜掌事,我们现在搬货?”

“嗯,有劳你吩咐下去。”

他说话办事都十分客气,半点没有仗势欺人的架子。

陶珑见这边的确没福记的事儿了,道:“那我不再叨扰,先走一步。”

“陶东家慢走,商船启航时间定下后,我遣人向您府上递信。”

杜成风不好奇她为什么一定要来,也不好奇她为什么说走就走,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局外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妥帖客气地问好与道别。

走前,陶珑还是忍不住叹道:“杜掌事,虽说您与我亡夫的样貌有八分像,可脾气实在是好太多了。”

说罢,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不去看身后人作何反应。

*

品香楼三楼,掌柜接待贵客的包间。

比起楼下的金碧辉煌,这里的装潢清新雅致,颇有文人意趣,能看得出,如此大概才是最符合主人审美的风格。

陶珑坐在榻上,睨了眼歪斜在贵妃榻另一边的女人,“鸣玉,你真是愈发没规矩了。”

“少来,”女人正在打络子,都懒得正眼瞧她,“学祖父那套管我,小心老得快。”

女人大名卢鸣玉,是孙家的养女,更是陶珑真正的青梅竹马。在还不会走路的时候,两人就已经在一张床上打架;后来能跑能跳了,更是带着舅舅家的两个孩子在孙家上下四处“作恶”,除了陶珑的祖父,没人能镇住他俩。

卢鸣玉和孙家的事说来也不复杂。

她的祖父和陶珑祖父是至交,只是卢家从政,一朝被牵扯进大案中,男子斩首女眷流放,全家只剩下卢鸣玉这个才出生不久的孩子。

于是,她就被送到了孙家,虽然保留着原本的姓名,却完全被当作孙家人养大。

“我下个月启程回京,有没有什么想要的?给你带。”

卢鸣玉猛地坐起,不可思议看向她,“你要去京城?不会是跟那个男的一起吧?”

早在上次谈生意时,陶珑就将杜成风之事告诉了卢鸣玉。只是,她这么大的反应,有点叫人摸不着头脑。

陶珑奇怪,“怎么?”

这就是承认了。

卢鸣玉的神情顿时变得古怪起来。她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好半晌,才缓缓道:“你若是想找第二春,也无可厚非。但是都另觅新欢了,总得找个不一样的试试吧?搞个替身是怎么回事?我寻思,你有那么喜欢梁椟吗?”

陶珑:……

陶珑气笑了。

她挪开小案,扑上去就掐卢鸣玉的脸,“你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我是这种人?”

卢鸣玉:“难说。”

眼见陶珑要使出“撒手锏”,她连忙讨饶,“哎哎哎,休战!我知道你肯定还有别的计划,但事发突然,叫人怎么不多想嘛!”

末了,她还不甘心地补充,“而且你对那个叫杜成风的好得过分,但凡见过梁椟的,哪能不往其他方面想……”

陶珑白她一眼,起身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又把小桌子搬回来,这才坐下,恢复了气定神闲的模样。

“你觉得,杜成风和梁蕴珍会不会是一个人?”

“蕴珍”就是梁椟的字。

听了这话,卢鸣玉整理自己发髻的动作一顿,反问:“你认真的?”

陶珑点头。

作为一个博览群书,包括最新话本子的人,卢鸣玉很快想明白了其中关窍,但还是很怀疑,“那日来品香楼,我观察过杜成风。虽然这两人我都堪堪见过一面,但无论是气质还是言行举止,都完全不同。”

“而且,”陶珑补充,“他无论是听我说起往事,还是谈起梁蕴珍,脸上的表情都没有一丝破绽。”

“那……”

“但我还是觉得,他就是。”

卢鸣玉闭嘴了,一拱手,表示:你是他前妻,你说什么都对。

有关杜成风的事,陶珑心中虽然还有许多猜测,但一些事太过私密,总不好与卢鸣玉这个黄花大闺女多说,干脆不再继续此事,转而道:“我大概要在京城待半年。爹和兄长到了回京述职的时候,嫂子也怀了身孕快要发动,回去的事儿不算少。”

卢鸣玉大松一口气,“你早说是为了家里事回去,我不就放心了?”

“你给我机会说了吗?”

卢鸣玉讪讪,“嫂子有身孕了?那我这几日也挑点送小孩儿的礼物,你给带过去。还有伯父和大哥,他们身子骨怎么样?对了,我这边正好又出了一批玫瑰饮,你都带上。”

虽然开始是想转移话题,但卢鸣玉身边无父无母,陶珑的父母对她来说与自己的亲人无异,所以说着说着,她开始一门心思琢磨起礼物的事儿。

忽然,她想起什么,从榻上翻身起来,趿拉着鞋子转去隔壁房间,鼓捣一阵,抱出个木盒来。

“这是我给阿颐娘亲做的香囊。这些年里,每年一个,你别忘了给她。”

阿颐,正是陶珑母亲的名字。

陶珑一怔,垂下眼,沉默地接下了这个不大的盒子。

她父亲原本是管海防的将领,在她出生后,父亲被暂调去京城卫所,母亲孙颐和她就没走,一直留在金陵。

七岁时,陶珑的父亲彻底留在五军营,母亲便带着她去了京城。

陶珑已经是幸运的。搬迁至京城后,哪怕母亲后来撒手人寰,却还有朱清研来照顾她。

卢鸣玉无父无母,身边最重要的亲人除了陶珑和祖父,就是孙颐。

对她来说,孙颐就是自己的娘亲,哪怕她们并无血缘关系。

孙颐走后,她身边再没有母亲了。

陶珑成婚时,祖父和卢鸣玉一起来过京城。作为她的“姐妹”,卢鸣玉送上了自己的贺礼,也没忘记去孙颐灵堂前拜祭。

那时,她带来了自己从十岁学女工后做的香囊,每年一个,到那年,总共有七个。

陶珑问:“这回是五个?还是六个?”

卢鸣玉笑了笑,“六个,我都是除夕做的。”

打开盒子,陶珑细细抚摸香囊上精致的刺绣,道:“娘亲肯定很高兴,你如今绣工都这样好了。第一年给她做的那个香囊,上面的蝴蝶简直和苍蝇差不多。”

卢鸣玉半点不气恼,还很骄傲道:“我也觉得自己的手艺越发好了。若是哪日酒楼倒闭,我就去你福记做个绣娘。”

“好啊,我给你开双倍工钱。”

两人笑闹一阵,冲散了那点没来得及弥漫开的怅惘。

*

四月初二,陶珑登上陆氏的商船。

之前一连阴了四五天,还时不时飘些细雨,不成想,今日要走,却骤然放晴,简直像欢送她离开似的。

陶珑被自己这个想法逗笑了。

雯芳没她这么心大,张望一圈,见甲板上其他人都忙碌着,才忧心忡忡地小声问:“小姐,您真放心?这船不会把我们带去什么奇怪的地方吧?”

“比如说?”

“那种建在船上叫人进退无门的赌坊、海外远离大齐的岛屿……”

陶珑失笑,“原来你没收我的话本子,是自己拿去看了?”

雯芳皱眉,不满她这嬉皮笑脸的样子,”我认真同您说呢!”

见她都气成了只河豚,再逗下去只怕要把人气死,陶珑才正色道:“放心,他们好歹是做正经生意的,这点信用不会不讲。而且,外祖和鸣玉都知道咱们的行踪,你还不放心?”

“那咱们带的东西不会被偷拿吧?”

陶珑无所谓道:“反正下船之前也是要清点的,真出现这种情况一抓一个准,操心什么?这是那位杜掌事要操心的。”

雯芳被说服了,“行吧,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闲聊起了路上将要经过的地点,忽而听见有身后人道:“原来您在这儿,叫我好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