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守寡三年后亡夫诈尸了 > 第41章 詹诚

守寡三年后亡夫诈尸了 第41章 詹诚

作者:一页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9 23:46:48 来源:文学城

作为中原与南海相接之处,儋州的热闹不输崖州,这些年来此的生意人络绎不绝,他们几乎都选择在这里落脚,反倒是去崖州的并没有多少。

但陶珑两次来南海,都目标明确,就是奔着巡抚府衙去的,是以每次都过儋州而不入,到如今才正经去了趟。

陶珑有心想进城转转,但考虑到这次简装出行,自己除了雯芳和一个护卫外什么都没带,便还是决定直接去找那个传言里的传教士。

出发之前,雯芳还很不满地冲陶珑抱怨,怀疑梁椟就是想骗她单独出去……谁知道消息是真是假呢?

陶珑哭笑不得。

虽然梁椟此人“前科累累”,但实在犯不着在这种小事上诓她。不然图什么?

就连透露这个消息给自己,陶珑都觉得他是为了还人情——到底是自己出面走动关系,哪怕大方地同意她合股,但若是没有她,也未必能成这桩生意。

何况,就梁椟现在这德行……若真是按雯芳的说法,难道他是想和自己“旧情复燃”?这话说出来,只怕梁椟自己都要发笑。

所以这条传教士和织机的消息,陶珑是不怀疑的。何况梁椟还打听出了这位传教士的具体地址,实在做不得假。

出发时,陶珑还十分笃定,但真到了地方,她忍实在不住看向梁椟。

“……你确定是这儿?”

面前这栋高架茅草屋,只怕自己吹口气就要散架,居然是传教士歇脚的地方?

不是陶珑大惊小怪,实在是她在京城和金陵见过的传教士,他们大都携奇珍异宝而来,借以交换一个留在大齐的资格,而后便是和当地的官员富户打好关系,站稳脚跟。

这些传教士,只分有钱和富得流油的,教堂修得富丽堂皇是必须,自己的住所也断不能落下——总之,二少吃寒酸的,当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迟疑间,几个土著打扮的当地人朝茅草屋走来,他们都还带着农具,约莫是刚种完地。

为首的中年人不解地看向陶珑他们,用不甚标准的官话问:“你们,来找詹大夫?”

陶珑想起来了,梁椟说过,传教士给自己取的大齐名字,好像是叫詹诚。

她点点头,“对,我听说这边都在用新法子织布,就一路打听过来。老乡你们这是……?

中年人看她如此客气,又说自己只是对那个织机感兴趣,身上原本的戒备顿时消散,憨厚地笑了笑,“詹大夫看病厉害,还不收钱,我们都找他看病。”

所以还真没来错地方。

陶珑心情复杂地又看一眼屋子,这才道:“来之前就听说詹……詹大夫是有名的善人,今日来看,果真如此。”

见中年人好像没太听懂她这话的意思,陶珑连忙笑笑,“你们看病要紧,先去,我等詹大夫忙完了再找他。”

那几人点点头,和善地与她点头致意,便伸手敲敲门,进了屋子。

陶珑看向拴在不远处吃草的马,问梁椟,“你有没有打探到这位詹大夫的底细?”

梁椟摇头,“去年才来的,据说官话讲得不错,估计在大齐待了有段时间,只是以前不在这边。”

这点陶珑自己都能猜的出来,哪里要梁椟来讲?

她没好气地暗自翻了个白眼,也敲门进去,叫雯芳和护卫在外面稍作等待。

房里的陈设看着倒没外面那么寒酸,却也没强到哪去。

屋子不大,只分里外两间,詹诚平时给人看病应当都在外间,小小的地方里居然已经挤了七八个人,可称人满为患。

而且,见多了京城有钱人手里的西洋玩意儿,如今一打眼看到真正的西洋人房里没半点洋货,陶珑甚至有点恍惚。

再看一身大齐读书人打扮,还梳了个标标准准的发髻的詹诚,陶珑彻底傻眼了。

印象里,为了表明自己传教士的身份,和对自己信仰的“虔诚”,这些西洋来的传教士们大多会选择一直穿着自己带来的教会服饰,须发也力求与从前一致,生怕别人不能一眼看出他们的与众不同。

詹诚这么接地气的,大齐只怕还是头一个。

陶珑不太能看得出西洋人的年纪,只是看詹诚鬓发已有斑白,想来至少也是四五十岁。

她仔细观察詹诚给人看病的手法,居然也不是京城这些传教士搞的什么扯淡放血法,而是正儿八经的大齐医术。

陶珑一时咋舌,只觉得这位詹大夫实在是太过鹤立鸡群,叫人有点看不懂。

前面进来的几个当地人,都是干活时被毒虫咬了,詹诚只看两眼就心里有数,拿出瓶药粉,用标准的官话小心叮嘱如何使用,又交代了忌口,这才目送他们离开。

“……姑娘也是来看病?”

一个晃神的功夫,屋里等待的人居然就剩陶珑和梁椟。陶珑眨眨眼,没有半点不自在,确认自己后面没人后,大大方方坐在詹诚面前,道:“在下是金陵来的商人,姓陶,听说您手里有一种全新的织机,所以……”

詹诚面色冷淡下去,不卑不亢道:“不知您是何处听说的,但我不做生意,怕是要叫您跑空了。”

陶珑:“看一眼也不行?”

詹诚放下手里记录问诊内容的毛笔,“我们村不少百姓都在用,您可以借他们的东西一观。”

他好像很讨厌商人。

陶珑在心里下了定论,轻笑道:“虽然我是个商人,但好歹也是季巡抚承认的第一个商户,这点能否叫您姑且放下点戒心?”

听她搬出季知礼,詹诚终于舍得正眼瞧人,脸色稍霁,“您是孙氏的东家?”

看来自己这两年在南海做的“小本生意”也不是真像孙颍说的“拿钱打水漂”,至少口碑还是有几分的。

陶珑索性将要在南海开设工坊一事大概说了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没想过要买卖您手里的技术,您甚至不必叫东西过我手,届时工坊建成,能叫织工们用上这更快的织机,不是也更轻松些?”

詹诚半掀着眼皮,一双浅色的眼珠掩在眉骨打下的阴影里,叫人看不清情绪,“您也不必拿这种话哄骗我,同一时间更高的产量不会减少人们的劳动时间。”

陶珑:……

她真的不喜欢和太聪明的人打交道。

陶珑叹了口气,“是,我的确存了私心,毕竟商人逐利,总不能做赔本买卖。但无论如何,这种产量更高的织机能得到推广都是好事,不然您也不会把它传授给当地百姓不是?”

这一番话可称推心置腹,詹诚神色略微松动。

只是他正要说什么,又有几个村民推门进来看病。

陶珑识趣地起身退到一边,静静等詹诚忙完,才打趣道:“不瞒您说,刚到门口,我真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实在没想到大齐还有您这样特立独行的传教士。”

詹诚见她主动转移了话题,从善如流道:“特立独行算不上,不过是希望能为大多数人做一点贡献罢了。”

“您是在大齐待了有些时间吧?听您官话,比不少南海人都标准。”

詹诚似笑非笑地问:“姑娘,您是在打探我的来历?”

陶珑大喇喇道:“是,因为我想不通,您为何要来这穷苦地。”

“这样的事在你们大齐也不罕见吧?”詹诚起身整理起柜子里的草药,“古时不就有僧侣为了传播他们的信仰渡海去东洋,结果十不存一……我做的是无非是和他们同样的事。”

说罢,还在胸前做了个奇特的手势,似乎是他所信仰教派的祷告方式。

“但您的‘同伴’们,似乎不这么想。”陶珑眨眨眼,“他们是觉得,打通官员那一层关系,更有利于传播信仰?”

詹诚垂下眼,冷淡道:“他们怎么做,是他们的选择。在我看来,生活在底层的大多数百姓,远比你们这些商人和那些高管需要救赎。”

陶珑不置可否。

她不信神佛,也理解不了詹诚自称“为了传教而来到南海”的行为——但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他既然是行善事,那出于其他目的又何妨?

“姑娘姓陶?”詹诚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发问,“……金陵福记的东家?”

陶珑一愣,不明就里点点头。

詹诚轻叹一声,“三年前,您曾收留帮助了不少明州的灾民,那时我也在明州。没想到,居然就是您。”

别说是他,就连陶珑自己也没想到,他们两人居然还有这缘分。

三年前,也就是她刚离开京城,准备去往金陵的时候。彼时明州闹洪灾,冲毁了一座堤坝,百姓本就流离失所,当地的官员还互相推卸责任,致使灾情进一步扩大。

陶珑本就是路过,要插手其中又麻烦又没必要,但当时的情形实在触目惊心,她犹豫再三,拜访了明州当地所有受洪水侵袭的寺庙,表示自己愿意出资修缮,但他们得雇佣当地灾民做工,不仅要给工钱,还要保证灾民一日两餐。

她给钱给得大方,此举又是实打实的善事,五间寺院都欣然接受陶珑的提议。

尽管她难得动了恻隐之心,愿意伸出援手,却也不想只是设棚施粥——陶珑毕竟不会一直待在明州,粮食总有不够的一天,何况自己挣饭吃,总是叫人心里更舒坦些。

在明州停了半个多月,确认愿意来干活的灾民都过得不错后,陶珑这才离开。

商号的名字“福记”,也是当时寺院住持问她以何名义行善时,陶珑一拍脑门想到的。

这些陈年往事骤然被提起,屋里还杵着个静静不说话却一直支着耳朵的梁椟,陶珑难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一声道:“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何况,我也算借此第一次打出福记的名号,无论如何都不亏。”

詹诚摇头,“你们大齐有句话,说‘君子论迹不论心’,无论您处于何种目的做了这些事,明州百姓都会记得您的义举。”

自己在心里评价对方的话,反被詹诚用来评价自己,陶珑心情有些复杂。

但她很快意识到,詹诚态度软化了不少,眼下正是趁热打铁的好时机。

“我知道您的顾虑,但正如季巡抚的‘约法三章’——做织工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影响到田耕的,至少眼下还不会。何况,即便没了您手里这种织机,日后难道不会有人研究出其他的工具吗?这些技术,都是要一代代发展的,若只是担忧,那我们现在不都还是些茹毛饮血的家伙?”

陶珑一番话说得口干舌燥,眼巴巴看向詹诚,希望他能给出肯定的答复。

“您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姑娘。”詹诚十分真诚地夸赞道,“若是我总能碰见您这样的人,或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对大多数人心存警惕。”

说罢,他转身走向里间,似乎是去拿什么东西了。

陶珑好整以暇等待着,却感觉梁椟从背后凑近了些。

她还以为梁椟会说些什么,没想到对方只是单纯地站过来。

也不知这人又犯什么病,陶珑懒得搭理,直到看见詹诚拿着个巴掌大的小玩意儿出来。

还不等她先开口,詹诚看过来时愣了片刻,试探地问:“方才是我招待不周,还没来得及问,那位公子,是您的丈夫?”

陶珑:……

她糟心地回头看了眼几乎要贴在自己身上的男人,好像猜到他这么做的原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詹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