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守寡后成了万人迷 > 第38章 对簿公堂

守寡后成了万人迷 第38章 对簿公堂

作者:木弓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18:24:20 来源:文学城

吕梁正在街边馎饦摊上吃馎饦,近来如意馆没开门,他已经许久没吃到合心意的早饭了。他咂巴了两下嘴,还是梁娘子做的鱼汤红丝馎饦好吃,这摊上的馎饦太寡淡,没味。

正当他怀念起那馎饦的滋味时,忽而见旁边的人和同伴说了两句话,连馎饦都顾不上用完,便朝外头跑去。

吕梁心下好奇,忙问:“二位兄台这是要去哪里?”

其中一人回头说:“你不知道城里头最近的一桩大事麽?”

吕梁不解:“甚么事?”

那人道:“如意馆梁娘子状告孙五哥恶意征租,现下正在官衙里头开堂会审呢。”

吕梁惊讶道:“原来如意馆这些时候不曾营业是因为这个。”

另一人说:“嗐,孙五哥也是缺德,日日都找人去如意馆闹,这生意哪能做成呢?”

先头那人不耐烦道:“快别说了,再晚些都占不到前边的位置了,这种热闹还不快去瞧瞧。”

吕梁亦点头附和,三人一处去了官衙。

拨开面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映入眼帘的正是扬州州衙。州衙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前自后按序排列着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一片庄重威严的氛围。州衙前半部分为审案、办事的大厅,后半部分是官吏居住的宅院,形成前堂后宅的格局。门口一扇朱漆大门,门柱挺拔,两侧分别一堵八字墙,照壁上刻有“贪兽吞日”的浮雕。仪门下两侧设东生门和西死门,死门专供囚犯押送。

三座公堂在最靠前的位置。堂中间设暖阁一间,朝南摆着三尺公案,户曹参军与司法参军常在此处会审。

不过梁照儿和孙五哥的民事纠纷暂且用不着到大堂里解决,只需到二堂处先进行预审。

二堂便与梁照儿所想的布局一致,左右两侧摆着刑具,诸如廷杖、夹棍、拶子之类的。堂下小吏高喊一声“威武”,户曹参军才从后头慢悠悠地出来。

李瘸子站在一边小声道:“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进到这里头来,该说不说还有点激动。”

沈度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你这厨子现在倒癫神癫魂了,杀鸡杀猪的时候却躲得八丈远!”

每回在厨房里头杀鸡杀猪的活李瘸子都丢给沈度去干,美其名曰不敢杀生。

户曹参军轻咳几声,拍着惊堂木道:“肃静。”

公案前坐着一位年约四旬的官爷,身穿浅绿色官服,佩九銙银带。

本朝户曹参军主管户籍赋税以及与婚姻、户籍和田产等方面相关的民事诉讼案件。新任户曹参军姓曾,是付文兴的顶头上司,据他所说人还算和气,不过暂且不知其屁股歪不歪。

曾参军说出了那句再熟悉不过的开场白:“堂下何人状告,又所为何事?”

“贱妾润州梁氏,来扬州投靠舅父舅母,如今在城中卸盐巷赁了家铺子做食肆生意谋生,”梁照儿依次说来,“孙五哥乃是贱妾所租铺子的房主人,眼见卸盐巷因重修瓜洲渡口一事坊市间重新活络了起来便欲涨租金。”

李瘸子捧哏:“这一涨,可涨了不老少!”

曾参军又一拍惊堂木道:“本官同当事人问话,闲杂人等不许插嘴。”

李瘸子一听这话便欲解释自己并非闲杂人等,却被沈度捂了嘴拉到一边,“你还想有地方干活就多闭嘴,少说话。”

“知道了。”李瘸子缩了缩脑袋。

曾参军看向一旁的孙五哥问:“孙五哥,可有此事啊?”

孙五哥只露出笑眯眯的一张脸,伪善道:“回禀官老爷,是有这么桩事。”

曾参军见孙五哥丝毫不惧,身子向前严肃说:“你们既已签署了租契,行约未满,便不得随意涨调租金,你可知晓这点?”

孙五哥诚恳地点了点头,“知晓,知晓。”

梁照儿适时将怀里的租契掏出,呈给曾参军瞧,“这是在城北牙行签下的租契,还请曾老爷过目。”

曾参军应了一声,将那租契展开来一瞧,又是一声霹雳惊堂木震声而起,“这白字黑字写的清楚,你有何抵赖之处?”

门外围观的居民们附和:“就是就是!”

孙五哥拱手道:“草民却无抵赖之处,只是如今家中偶生变故,便需要些兑些银钱,才出此下策。”

曾参军冷哼一声,“既如此,本官瞧着此案倒很简单,租金仍维持现状,待到期满再做商议即可。”

孙五哥摇了摇头,掀开折扇走上前来说:“参军且慢,草民还有半句话未讲完。如今家中急需用银钱,既然这租金涨不成,我也只好将这块地卖给旁人来填补窟窿。”

说着,他给身边的小厮使了个眼神,那小厮立刻将地契呈上。

梁照儿心下一阵愤怒。

看来孙五哥和任老爷是打定主意要将她赶出这块地,居然想出这种阴损的法子来对付她。先谎称将地已经卖了,强制命她搬离,待到之后这块地再悄悄地转回给孙五哥便结了。

即便不转,就凭孙五哥和任老爷之间的关系,名义上的地主人和实际上的也没差。

曾参军为难地看了一眼梁照儿,付文兴前几日还交代了他,能帮着的地方便照拂一二,如今这局面也是他前所未料的。

为了能继续吃到红烧肉,他又说:“孙五哥你可知有句话叫‘买卖不破租赁’?虽然你卖了地,可租契在先,便不能擅自驱赶租户。”

梁照儿补充:“禀参军,孙五哥不仅想逼我搬走,还时常找些地痞流氓在食肆门前扰奴做生意,这又何算?”

孙五哥讪笑着说:“梁娘子,我虽体恤你一介寡妇经商讨生活不易,可你这话也不能乱讲哩,我何时派地痞流氓去你店前啦?总得拿出真凭实据才好。”

梁照儿望向门外聚着的人群。

“可有曾在如意馆用过饭的食客愿意出来替奴做个证的,奴感激不尽!”

门外的气氛组顿时鸦雀无声。

梁照儿心中虽有些失落,倒也能理解。

毕竟人人都是来看个热闹,谁又想把自己搭进去呢?更何况对面是个有头有脸的乡绅,岂是区区草民可以对抗的。

不想真有这傻里傻气的人出头。

吕梁猫着身子上前来说:“参军大人,我……我就看见了。”

曾参军安抚道:“你别紧张,将你看见的尽数说来。”

吕梁絮絮叨叨地讲了好几件事,不过讲话有些颠三倒四缺乏逻辑,叫人听起来有些费力。

曾参军皱着眉从他的言语中提取了些相关信息,连忙挥手道:“本官知晓了,你先退下罢。”

吕梁连连点头,退下之前还对梁照儿小声说:“我嘴笨,只盼着能帮上娘子些个。”

梁照儿认出吕梁真是之前在小食摊上吃馎饦的那位食客,那会儿她刚找着地方做生意,广撒网向许多食客宣传新店。可惜就那么寥寥几个人真的跟着来了,吕梁便是其中之一。

好几次梁照儿都见他是悄悄地来,吃了便走了,也不与她攀关系、要些好处之类的。

倒是个一等一的实心人。

梁照儿冲他和煦一笑道:“感念您相帮,若如意馆能平安度过这一遭,还盼着您来多吃几场才好。”

曾参军说:“人证既在,你还什么好狡辩的?”

孙五哥讪笑说:“冤枉啊参军老爷,草民本也没想狡辩。为着补偿娘子,我愿将租金都退了她,再额外补贴她一两银子,这总够诚意了吧?”

沈度不忿道:“你这人极善诡辩,如意馆本经营良善,如今因为你个人私事已经导致近来一段日子营收受损,这又何算?”

“嗐,你们不就是想要钱吗?反正我收了卖地的钱,手里也活泛,多给你们些只当打发叫花子了。”孙五哥淡淡道。

这话成功将在场的所有人都惹怒了,除了孙五哥和他的小厮。

梁照儿不过想要个合理的说法,涨租她也同意,怎么就被扣上顶此前种种皆是爱财之举的屎盆子?

她不服。

故而她直言:“孙五哥与冶春巷任老爷二人合谋迫害良民,不信请曾参军看看那地契上的买家可是任老爷的大名。”

曾参军闻言一瞧,还真是。

孙五哥似乎早就预料到梁照儿一众人等会反咬一口,此刻只风轻云淡道:“妇人家梦话呓语是常有的事,只是这病症久了,难免失心疯,娘子也该好好看看郎中才是。”

他又说:“任老爷本就是扬州城有名的富商,这城里出手这般阔绰,一买就买一块地皮的想来也寥寥无几。我将地卖给他不是很正常麽?”

梁照儿反驳说:“你孙五哥原是任老爷府上的管家,你的儿子如今仍在任老爷的铺子里做账房先生,这话可有错?”

孙五哥道:“我一遇难首先想着的便是以前的老东家,任老爷也肯帮着我,不更能说明他是何等的宅心仁厚,顾念旧情?”

梁照儿:“……”

孙五哥乘胜追击:“娘子说我与任老爷合谋下套于你,可据你方才所说,你打从润州来的,并非扬州城里人,我们与你无冤无仇,何故害你?”

“自然是因为她是我崔家人。”

崔璋一袭素布袍罩身,发髻用一根玉簪束于顶,不着绮饰却因气质卓然而显得有几分超脱之感。

他身形清俊笔直,踏着四方步上堂前,眼睛不偏不倚,直视曾参军。

沈度又见崔璋,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他一眼,忍不住挑了挑眉。

此人麽,长相尚可,但手无缚鸡之力,此为自己一胜。

还不待他思想继续滑坡,曾参军便出声问:“堂下何人见官不拜。”

参军身边的师爷小声道:“这位乃是原先崔家的小官人,有功名在身,可不拜。”

崔璋俯身行礼问好,又转身道:“孙五哥和任老爷此举不过借坡下驴,意在对我崔家斩草除根。”

曾参军又问:“你说梁氏是你崔家人,可有甚么凭证?”

崔璋双眉紧锁,忍住心下的剧痛淡淡开嗓:“梁氏系润州人士,投奔母舅一家到了西溪村,后被哲兄崔珍买进崔家为先父冲喜,一应凭证皆有,参军可详查。”

他今日来前思虑再三。此番若是前来帮梁照儿对簿公堂,那么势必要将他们的关系公之于众……若是明晃晃地这样说出来,他二人便再无可能。

崔璋曾卑劣地想过,若是今日他装作浑然不知,就这么让任老爷和孙五哥得逞,自己在借机收留无处可去的她,也算顺理成章地又与她同处一屋檐之下。

梁照儿、他和崔灼,多么像三口之家。他一定会中举,紧接着是进士,带着他们上汴京城里过好日子。

可忽然间,崔璋又想起梁照儿对自己说的那番话:她说她不爱种地,想过好日子,想要继续钻研厨艺。她在崔家是不开心的——一面防着崔大郎,一面同他吵闹。

所以他还是来了,哪怕来的代价是此生二人只能分道扬镳。

念及此处,他那些文书交给了曾参军,又道:“哲兄曾在任老爷名下的赌坊输了不少银钱,赌坊为哄着他继续去赌,便向他放印子钱。赌据和收据我这儿都有,若参军大人需要也可呈上。”

孙五哥和那小厮面面相觑,眼底皆是一阵慌乱。

曾参军沉吟片刻道:“此案如今涉连新的人证物证,派人去任家请任老爷,再请司法参军同来候审罢。”

涉及到了放印,这可就不是一般的民事诉讼法案件。

眼见曾参军暂时退下休庭,梁照儿便泄了劲软绵绵欲往下坠。沈度和崔璋二人几乎同时准备上前接住她,因着沈度隔得近,被他抢了先。

崔璋冷冷地瞥了沈度一眼,这人他之前在食肆里头见过一面。

他看着沈度就像没安好心的模样,且是个行走江湖的粗人,虽说长得还行,可到底比不过他这样的读书人往后来的前程大,此为一胜。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打了好几个来回也不甘示弱。

梁照儿虚弱道:“我倒从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只盼着别漏了怯。”

沈度连忙哄道:“你若不行了,也好歇歇,喝些水麽?”

崔璋站在一旁,左手紧攥放在腰前道:“只怕待会你要与任老爷同堂对峙,不过别担心,万事皆有我在,我替你周全。”

沈度在心中阴阳怪气地重复了好几遍“万事皆有我在”这句话,面上却半点不露,毕竟大难当前若是起了内讧,难免让梁照儿生气。

他可心道:“崔郎君说的是,我们都比不得他能言善道,凡事还得多倚仗他些。”

李瘸子也说:“是啊,我们也帮不上甚么忙。”

梁照儿见状安慰道:“谁说的,你们能一同跟着来,已经很让我感动了。即便是夫妻,大难来时也各自飞了,咱们如今还在一处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沈度闻言隐秘地扬了扬下巴,洋洋得意地看向崔璋。

崔璋无视了他的炫耀,轻哼了一声,淡淡道:“我自然会帮着照儿。”

玉梳、燕环和羊安顺好容易从外头挤了进来,围在梁照儿身边。羊安顺道:“娘子别怕,你之前说的任家买良家姑娘配阴婚的事,我替你寻到眉目了。”

顶着众人期盼的目光,羊安顺说:“你们都知道我认识的兄弟多,其中有一位恰巧在牙行做事,正由他经手了替任五郎采买良家姑娘作阴配一事。”

梁照儿问道:“可知是哪家牙行?”

羊安顺想了想说:“城北那家,据说领头的那人叫……”

“黄爷。”梁照儿斩钉截铁道。

羊安顺惊讶:“我还没说你怎的就知道了?”

梁照儿冷哼一声,这事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了,只不过从面上倒看不出来黄爷竟是这种人。

她叹了口气道:“不过,黄爷既与任老爷有这般交情,想来是不可能出面作证的,何况这也是杀头的事,他岂非自曝自毁?”

众人谈话间,任老爷便被两个小厮簇拥着进来。一小吏飞身而进道:“请诸位随我前去三堂。”

三堂中,气氛一派肃穆比刚才二堂中更甚。任老爷身着绯绫袍衫,腰间佩戴镶玉牛皮带,头戴幞头,脚踏杭绸布底鞋。他威威凛凛地站在一旁,孙五哥小声与他耳语着什么。

见梁照儿一行人进来,任老爷淡淡地瞥了他几个一眼,转头与杨参军问好。

崔璋双目微掀,又轻轻地垂到一边。杨参军是任老爷交好的官员,又主理重案,今日能不能全身而退他也没底。

曾参军轻咳两声,又开始新一轮的询问:“任功,你可认得堂下这几人?”

任老爷笑道:“草民平日里掌管多家店铺的生意,恕难抽身广交善友。”

“可这位崔郎君却说你二人相识?”曾参军说道。

任老爷上前假模假式地看了崔璋几眼,被他一记眼刀逼退后,轻咳两声以掩饰尴尬,“这个么,或许有点印象罢。他兄长那事,我也有所耳闻,英年早逝,倒可惜了。”

杨参军帮腔:“这案子倒还是我亲自去审理的,是失足跌进水里溺死的。”

“我兄长绝非失足,”崔璋冷冷道,“乃是被任老爷谋杀。”

他又道:“画舫春娘与我兄长有了首尾,珠胎暗结。可那春娘是任老爷养在船上孝敬胡县尉的,他以怨生恨,诱他去赌,而后放印子钱勒索他还银子。兄长未还上,便杀他泄愤!”

崔璋口齿清晰,三言两语便将事情经过吐露出来。

任老爷冷哼一声,“崔郎君莫以为读了几本书,考了个微薄功名,习得些巧言令色的淫巧便能织这么大张网构陷旁人。”

梁照儿补刀:“你方才还说不认识他,如今又知道他读过书,还知道他考过功名,难不成是个神棍托生?那还做甚么生意,桥上支个摊子给人算命好了呀。”

沈度和其余几人饶是在这么紧张的环境中也忍不住被这话逗笑了。

任老爷一顿,又脸红道:“只听崔郎君讲话颇有章法,用词也很文雅,能猜出来也是常事。”

崔璋只当莫名其妙被人夸了一通。

他说:“我这有赌契和放印的借据。”

任老爷脸色一变,身边小厮道:“还请郎君拿出真凭实据,否则休要攀污我家主人。”

崔璋倏尔一笑,从怀里掏出两张借据,“谁说没有。”

那小厮为向任老爷表示自己每次工作都做到位了,此刻激动道:“怎么可能,你这定是伪造的,我明明每次都会当场烧毁。”

周围围观群众皆倒吸一口凉气,果然兵不厌诈这招百试百灵。

任老爷面色铁青,瞪了那小厮一眼,心中吐血。

不怕敌人太强大,就怕自己这边的蠢人灵光一现,该讲的不该讲的全讲了。

这关头任老爷只能自断双臂:“底下伙计众多,难免有仗势行凶着,我并不知此事,还请杨参军替我做主。”

杨参军点头说:“这话不错,曾参军以为呢?”

曾参军虽是新上任的,但也不惧杨参军这位原住民,朝那小厮问道:“你放印可曾经你的主人任功授意?还不如实答来!”

那小厮缩头缩脑地觑了任老爷一眼,讷讷道:“我......一切都是小人自己的主意,任老爷并不知情。”

他一家五口皆为任家做事,若是他反了任老爷的水,必然会给家中带来灾祸。

曾参军不满道:“你是说你区区一小厮便能想出如此周全之法,且煽动任家不少仆役一同去讨债?竟敢在堂上虚言作假,拖下去重责十大板!”

那小厮连声讨饶:“大人饶命,小人不敢了!”

不待他攀上任老爷的裤腿求饶,那小厮便被拖至一边用被行刑的小吏用廷杖狠狠责打起来。

那廷杖由栗木制成,直径一寸有余,一端被削成槌状。为增强廷杖的杀伤力,被削成槌状的那端用铁皮包裹着,铁皮上还带着倒钩。

梁照儿一阵心惊,她被后世电视剧动不动就打人几十大板的情节洗脑了,如今一瞧寻常人等能挺过二三十杖已经算体格天才了。若是那些个骨头软的,几大板打下去不是自己干的也招了。

杨参军面色不虞,“曾大人这就有些过了吧?奴大欺主是常有的事。”

梁照儿冷冷道:“究竟是奴大欺主还是另寻他人顶罪大人尤未得知,如何就妄下断论?”

杨参军见梁照儿居然敢挑衅自己,怒道:“大胆刁民,竟敢对本官不敬!”

这架势吓得梁照儿双腿一软,忍不住跪了下去,“民女不敢。”

“韩知州到——”

忽而听得门口一声唱诺,韩知州身着红色官服,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款款而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