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守寡后成了万人迷 > 第11章 巡视港口与红糖姜茶

守寡后成了万人迷 第11章 巡视港口与红糖姜茶

作者:木弓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18:24:20 来源:文学城

“我哪里就是这个意思?大娘帮我是情分,我不好怪她,不过此事我总觉着是有人故意而为之。”梁照儿摇了摇头,若有所思道。

玉梳叹了口气说:“你莫不是以为是崔家人?”

梁照儿想起崔璋在食摊前说的话,将事情告诉玉梳,又结合从前种种,冷哼一声道:“自然是因为他有前科。”

玉梳执了梁照儿的手,宽解道:“我并不是为璋官人说项,只是我在崔家服侍一场,是看着他到如今的。他性子虽冷,却也是个读书人,并不爱搬弄口舌是非,何况他如今日子也不好过。”

听及此处,梁照儿心中也有些动摇,莫非真是自己错怪崔璋了?

玉梳又缓缓说:“女子立世艰难,旁人想要置女子于万劫不复之地,大可在她的名节上做手脚。这事从前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

梁照儿握紧拳头,咬牙道:“难道就凭他们空口白牙地污蔑人吗?”

玉梳也不知说些什么,二人之间陷入了沉默。

半晌,玉梳才说:“我原想劝你再找个男人嫁了,谣言便不攻自破。可我瞧着崔家如今——越发觉得成亲也不算个什么好事。”

梁照儿问道:“可是又出事了?”

“原以为珍大官人只是在外头喝些花酒,谁成想他还染上了赌。赌坊的人每日都上门要债,可他却躲在屋子里不肯出去,竟推了大娘子到外头去替她周旋。可怜刘大娘子怀着两个多月的身孕,还要料理这些糟心事!”玉梳恨恨道。

她最厌恶负心的男人,此刻对崔大郎更是没一副好脸色。

梁照儿啐道:“好没用的男人,花钱在外头爽快时浑然不顾家里头,出了事倒知道躲回来了!”

黄和赌一向是相辅相成的,崔大郎染上赌博并不意外,令她惊讶的是,刘氏居然有了身孕。

原书中并未写大房留下了子嗣。

玉梳一阵忧心,“眼瞧着崔家就要被败光了,若真有那日……还不知道去哪寻个活计做。”

梁照儿将头靠在玉梳的肩窝里,轻声说:“那你就来食肆帮我,正好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咱们两个人还如以前那样一处就伴岂不好?”

玉梳摸了摸梁照儿的脸,喃喃道:“好照儿……”

轩窗半开,丝丝凉意沁润着屋子,一个惊雷在空中炸开,又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清晨,一辆马车驶过泥泞的官道,一阵风将车幔吹开,里头正襟坐着两位大人。

韩知州在小厮的搀扶下从马车上下来,一双乌皮鞋上被溅了几滴泥点子。

小厮作势就要俯下身去替韩知州擦鞋,却被韩知州一把抓起,“不打紧,雨天哪有不湿鞋的。”

王通判连忙说:“快替知州撑起伞。”

二人在渡口边等了一小会见雨势不见小,小厮朝一旁望了望,建议道:“奴瞧那边有家食肆开着,不如二位大人先去避避雨。”

韩知州顺势望去,欣然道:“那便去吧。”

一行人进了食肆,小厮将伞收起,冲着里头喊道:“店主人可在?”

梁照儿听见外头来了客人,连忙从后头出来笑着说:“奴家在的。”

小厮见店主人是位娘子,不由放柔了声音拱手道:“我家主君来此避雨,不知可有私密些的包厢歇歇脚?”

梁照儿瞧着小厮身后两位普通身材的中年男子都身着不凡,想来非富即贵,立刻说:“自是有的,请几位官人随奴家来便是。”

引着三人进了右侧的包厢,梁照儿又回后厨准备做一盅红糖姜茶给他们祛寒。

虽不知他们来此地做甚,但服侍好了准没错。

梁照儿将腌制好的生姜洗净切丝,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小火再煮上十分钟,最后倒入红糖搅拌至融化,关火盖上盖子又焖了五分钟。

再掀开,一股浓郁的红糖味儿便蹿了出来。

她用勺子舀起一勺仔细尝了尝,见十分入味,才倒进青瓷盅里,连着蜜饯一同送了过去。

包厢里开了一扇窗,能够清楚地看见渡口外头的情况,梁照儿进去时正听见韩知州说:“这位置倒好。”

她轻轻将红糖姜茶放在桌上,退到一边笑着说:“二位官人冒雨进来,想必受了寒气,喝一碗热腾腾的姜茶祛祛寒罢。”

王通判和煦道:“多谢娘子。”

韩知州指着一旁的小厮说:“给我这小仆也拿个碗来,若论受寒,他可比我多。”

那小厮受宠若惊,连声称不敢与主人共饮。

“都是爹饭娘羹养大的,哪里有什么分别,你只喝就是了。”韩知州摆了摆手。

“有的有的,食肆里头别的不多,就是碗多。”梁照儿笑着打趣道,转身便去后厨拿碗。

她捧了三只大海碗来,递了一只给小厮,那小厮倒也露出个真心实意的笑容来。

梁照儿知趣地退了出去,将空间还给两位贵人。

今日下雨,外头没什么人,梁照儿便坐在竹椅上替大黄梳毛。

不一会儿李鸿包着一堆图纸进来了,连声说:“方才可有两位气质不凡的官人进来了?瞧着他们的车马都在外头。”

梁照儿见是李鸿,连忙将大黄放下起身道:“有的呀,李官人,瞧着都是大人物哩!”

她替李鸿束了伞放在一边,又引着他进去。李鸿对着面前的两位贵人道:“是下官来迟了。”

梁照儿心下一惊,今日这食肆也算是蓬荜生辉。李鸿本就是州衙里头的官吏,能被他称为上官的人,只怕已是平民百姓能见到的最顶层人士了。

她不敢多待,唯恐触了贵人眉头,连忙退了出去。

临走前,梁照儿被叫住。韩知州说:“再拿个碗进来。”

她应了一声,即刻照做。

四人喝了一口姜茶,皆长长地叹了口气。

李鸿扭头对着梁照儿说:“娘子可上些拿手的吃食来,也好叫咱们尝尝鲜。”

梁照儿抿嘴笑着说:“那便拣您爱吃的热干面上罢。”

李鸿觑了韩知州一眼,又想到自己才上任没几天,便在大领导面前丢了脸,面上立刻通红一片。

他将事情自嘲般地讲与韩知州听,博得知州哈哈一笑说:“我记起来了。”

王通判摇了摇头,指着李鸿无奈地说:“你也算是成了名,樊川现在看见个人恨不得就要掰过来瞧瞧人家的仪容是否整洁。”

李鸿嘴上虽说着“下官不敢”,心里却喜滋滋的,一件无伤大雅的小事便拉近了同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距离,合算。

“想来娘子这儿的吃食有独到之处,一样上些来罢,正好我今日也还未用早膳,肚子正抗议呢。”韩知州说道。

梁照儿自是再欢喜不过地应下了,赶忙出去预备,小厮同她一道出门也在包厢外头守着。

李鸿见屋内闲杂人等都离开了,将怀里的图纸铺开,“所幸雨水没沾湿图纸,二位上官请看,这正是瓜洲港附近桥梁和道路的图纸。”

几人对瓜州港和渡口附近的情形一一分析后,王通判又问:“如今州府内的工匠有几何?”

李鸿依次对答:“都作院有十三所,每所工匠三百人左右。”

韩知州点了点头,“工匠数量倒不算少,不过重修瓜州港是朝廷派下来的一件大事,为了和润州那边的新港接上。”

“下官以为届时可以征调民夫,附近县镇能人异士不再少数。”李鸿思忖片刻说道。

王通判笑着说:“你虽上任不久,对分内之事却很清楚,不错。”

李鸿得了王通判的赞赏,立刻起身躬身道:“通判谬赞。”

韩知州鲜少说虚言,只说:“待会雨势小些,还是要去渡口边上仔细瞧瞧。”

听闻韩知州如此说,二人皆起身恭敬应是。

恰巧此刻梁照儿打了竹帘侧身进来,将吃食依次放在圆桌上。她做了红丝馎饦、梅花汤饼、定胜糕、热干面和羊肉胡饼。

众人停下讨论,皆注目看向桌上的吃食。

李鸿指着热干面无奈说:“还记着第一次吃有些吃不惯,可后来吃多了倒离不开了,有时半夜饿得不行了就想吃这个。”

他这话说的风趣,无形之中也拉高了众人的期待。等着韩知州先动筷后,余下的人才纷纷动了起来。

韩知州祖籍在北方,热干面的接受度其高。王通判倒一般,连说有些干噎得慌。

餍足后,韩知州抬手用了一旁跟着呈上来的沉香饮子,叹道:“果真不错,哪怕是我家那不成器的大郎来,也挑不出毛病。”

王通判听见他又提起韩景彦会心一笑,知州为人很是谦逊可对自家儿子却时常满口.交赞。身为他的同僚,王通判每日听他炫耀自家孩子已经听到耳朵起茧子。

他从韩知州的口中已经得知了韩景彦是何时出生、何时会走路,又是何时会写字的。

甚至连韩景彦的学习进度他都了如指掌。

“我记着景哥儿前不久才下场考试了吧?想来放榜的时间也快到了。”王通判随口问道。

韩知州正想找人聊此事,他按耐住内心的激动,说道:“正是,也不知此番能否考中。”

王通判笑着说:“稚圭兄的担忧可是过了,景哥儿天资聪颖,又得你亲自教导,哪有不中的道理。”

“哪里,哪里。”

韩知州笑得嘴都合不拢,却仍谦虚道。

梁照儿听见屋子里头谈到了整修港口一事便暗暗记下了。这是不可多得的信息差,无论古代现代,做生意之人想要成功都得踩在风口上。

港口开发不失为一个机遇。

修建时不少工匠民夫应征而来,衣食住行都是再基本不过的开销,她这临街的食肆不怕没得赚。

这般想着,她这几日卖胡饼都更有了几分力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