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母在一边也站起身:“要什么银子,言哥儿你给他表哥抓一些。”
表哥连忙回神摆手:“不用不用,正好我和几个朋友去广聚斋吃饭,麻烦婶子给我称两斤我去炒了,让他们也尝尝。”
他家里条件不错,请了一个厨娘在家里做饭,日常饭做的还不错,但是有些新鲜东西处理总是不到位。
后来有什么新鲜货就拿着东西让广聚斋的厨子做,虽说还要再花些银子,但也总比浪费了东西好,味道也更好上一些。
这豆芽上次吃了确实不错,这又刚好碰上。
林言一听眼神立马亮了起来,动作也利落了起来。他正发愁搭不上线,这不机会就送上门来了?
“表哥可以让广聚斋用辣椒来炒,炒断生即可,我多拿些,剩下的打个汤。”
“不用不用,多少钱一斤?”
陆霜哪里能真占林言的便宜,在旁边慢悠悠的补充:“三文钱一斤。”
林言也没称,两个油纸包都装的鼓鼓的,估计得有两三斤。
表哥看着他包这么多,不给钱都不好意思拿:“不用这么多!”
林言笑着递给他:“不是给你白吃,不知表哥能否帮我一个忙?定然不会让表哥白忙活的。”
陆霜就在一旁站着,表哥哪里说的出拒绝的话:“力所能及之事,定然能帮的。”
林言也觉得过于冒昧,但做生意不就得脸皮厚一点?
“这一份给表哥自己吃,剩下的可否能给广聚斋的掌事,免费送给他尝一尝。”
说到这里,表哥哪里还不明白,他想借自己的路子做生意,不过既然拿了人家的东西,就只当个传话的也不费什么事:“可以是可以,只是掌事的收不收,我就不能保证了。”
林言也知道,就点了点头:“麻烦表哥,等我夫君放旬假,定登门道谢。”
那边的人忙着招呼他,表哥也不好和一个哥儿推来推去,就抓了几个铜板放到桌子上,接过豆芽往那边去。
“霜哥儿把钱拿回去,一家亲戚的,收钱多不好看?”眼看着人走远了,陆母把钱收起来递给霜哥儿,更何况他们还麻烦了人家。
霜哥儿才不会收。
下午集市上没多少人,他们也没有多逗留,背着剩下的豆芽就回去了。
回到家里也才半下午,林言把剩下的豆芽用水养着,明日还能卖。
林言坐在厨房看着发的豆芽出神,要想每天都有得买,那每天都得发,现在厨房里各个状态的豆芽都有。
一次两斤豆子,本钱也不少了。
“家里有人吗?”
林言站起身往外走,是一位阿婆。
“你是鹤明小子的夫郎?”
林言不认识,但也点了点头:“是我!”以为她是来找陆母的:“我阿娘在后院,我去找他!”
“不用叫她,我听说你卖豆芽,今日可还有?”
林言没想到是来买豆芽的,前些日子他发的豆芽陆母也给族亲送了点,至于都给了谁,他就不知道了。
“有的阿婆,你要多少?”
陆母本来在后院插篱笆,听到有人说话就往前院来了。
“大伯娘,你今日怎的到我家来了?言哥儿,这你大奶奶。”
林言从善如流:“大奶奶好。”
“哎好,”阿婆应了一声又回答陆母的问题:“还不是前几日吃你家席面上的豆芽惦记着了,听说你们今日去镇上卖豆芽了,就想着来问问还有没有剩下的!”
“还有的,言哥儿,去给你大奶奶拿一些。”
“几文钱一斤?给我称一斤就行。”
阿婆一边说一边打开自己的荷包,拿出一个团着的帕子,层层包裹着几个铜板。
“你要吃还要什么钱,给你拿一些就够吃!”
阿婆算是他们陆氏高龄的一位了,身体也硬朗,家里儿子分了家,她谁也没跟着,自己做饭自己吃。
儿子家虽没住在一起,但逢年过节都会给她送些东西,日子过得也是舒心。
“你这说的什么话?整个上河村姓陆的你都送吗?那你还卖什么,把东西放在那柳树下,谁吃谁拿不就行了?”
陆母被训了一顿,她本来也不想,但都是亲邻……
“拿着,以后谁不给钱就不卖,小哥儿做个生意也不容易。”
林言拿着包好豆芽出来,就听到这样一句话,就算大奶奶现在不说,晚上他也是要和阿娘说的。
以后又不能日日去镇上,主要还是周围几个村子里人买。
陆母看到林言过来:“唉,你说的是,那我可就收下了。”
“这才对!”
“收你两文钱就成,刚刚言哥儿洒了水,压秤。”
这边陆母还和大奶奶说着,那边三叔么带着两个小鬼头过来:“伯娘今日怎么走这么远?”
大奶奶摸了摸阿眠和陆听竹的头:“来买言哥儿的豆芽!”
“看来大家都喜欢吃,我也是看他们回来了,来买两斤,剩的可还有?”
“有有有,镇上东西那能这么好卖?言哥儿再给你三叔么称两斤。”陆母顿了顿,又说:“三文钱一斤,伯娘都是给了银子的,你可别少言哥儿的!”
三叔么嗔她:“那当然,言哥儿辛辛苦苦做的,那能少了,你做的我可就不给了。”
林言在厨房听的清楚,先称了两斤,又抓了一把放进去。
大奶奶说了两句就走了,李三嫂和另外几个婶子也结伴过来了,一连卖出好几斤,林言脸上也有了笑意。
一位婶子直接买了三斤,分了两包装:“还不是在你家席面上吃了一次,脆生的好吃,这不一听阿珍说今日要卖就一起来了!明日我回娘家,正好也给他们尝尝。”
“你不早说,我让阿言多给你装一些,他们觉得好吃也来我们家买。”
几位婶子一听可不同意了:“好啊,我们不给娘家拿的就不多给是吧?!”
……
总共三十斤豆芽,一天下来倒是也没剩下多少,林言就直接在院子里数钱,总共数了两遍,心里美滋滋的。
“行了,赶紧洗漱睡觉吧,小财迷。”
林言把钱分成两份:“阿娘这是给你的,咱俩一起卖的,咱俩分。”
“我才不要你的,自己放着。”
陆母不要,林言也没有强硬塞:“阿娘你猜猜,今日赚了多少?”
陆母心里大概也有个谱,一斤豆子能发十斤豆芽,林言总共发了三斤豆子,大概有个三十斤的豆芽,去掉折断的和品相不好的,还有林言多给的,估摸着卖出去了二十五斤差不多。
一斤豆子十五文,除掉本钱,差不多赚了三十文。
比镇子上干大工赚的还要多。
如果每日都这样,也是个可以发展的。
接下来几日林言没有再去镇上,村里不少人都知道他在卖豆芽,人传人,隔壁几个村子里也有来买的,所以总得下来每日卖出去的也不少。
而且在家里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林言能一边卖豆芽一边写他的话本,陆母也不用陪着。
——
“阿娘,明日赶大集,我们早早的去吧,后日夫君放旬假,我们去镇上卖,下午和他一起回来,如何?”
“会不会太累了?后日在家里卖也是一样的。”林言这几日的辛苦陆母也看在眼里,赚钱她自然是高兴的,但若是累垮了身子可不行。
“不累,主要我想去镇上看看饭馆那边怎么样了。”这样日日在家卖,虽然稳定,但他觉得有些慢了。
镇上也没消息传来,他有些坐不住,有些事还是得自己亲自出马。
陆母知晓他也是个有主意的:“行,你有想法就成。”
“估计今日不会有人来了,收摊子做饭吧。”
陆母把院子里晒的一些野菜一一收起来,都是没事去山上采的,一下子吃不完,晒干等冬日还能吃。
林言应了一声,正打算收摊,前几日的婶子又过来了。
“来的刚刚好,给我来一斤的豆芽,刚从上杨村回来,还怕你们收摊了呢。”
陆母在院子里接话:“去上杨村干啥去了?”
“嗐,这不是说媒去了,我大嫂娘家侄女和我娘家妹妹的儿子。”
林言在心里捋了一遍,还是乱乱的,陆母倒是听明白了:“你这红线倒是拉的远。”
“他们都让我瞅着点,我这一合计,两个孩子还真是个好媒,说不定真能成呢。”
婶子接过豆芽,把三个铜板递给林言:“那时候你还让我给鹤明瞅着点,我看言哥儿好的很。”
那时候陆母也是病急乱投医了,见个婶子都让瞅着点。
“你可别在我家儿夫郎说这些,我满意的很。”
林言不好意思的红了脸,还是经不起几个婶子的打趣。
婶子看他的样子,心里也是痒痒的,真是乖,还会做生意:“唉,你也给我家小子瞅着点,眼看着都要十六了。”
他家小子就是当时去叫林言阿爹的那个,虽然都姓陆,但和他们家已经出了三服,家离得远,也没什么交情。
“放心吧,有合适会给温小子留意着的。”
眼看着天色不早,婶子也没有多留,红色的云渐渐变淡,蓝色把白色逐渐吞噬,整个村子也在各家吵嚷中变得安静。
小房子里的火光灭掉,林言在床上想着明日的大集,又思索了一下没有写完的话本,转眼便睡了过去。
吼!来啦!
来了好多新朋友[撒花]感谢喜欢!!
本趴菜也厚脸皮球球营养液和评论[害羞][捂脸偷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