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基他们这一辈总共有五个,袁红基是老三,下面有两个弟弟,最小的弟弟找了家同村的上门去做女婿,老四自立门户娶了附近村子的做媳妇。
袁宏基上面有两个姐姐,大姐嫁到乡镇上,二姐嫁到县城里。
袁晴借钱的表哥赵椿是大姨的儿子,表姐是二姨家的姑娘,属于袁晴这一辈最有出息的两人。
四叔有两个姑娘,大姑娘袁熙学的是美容美发,现在在市里面做美发行业,小姑娘袁瑶在县城读高三。
五叔家的大姑娘张舒在首都,今年念大二,小儿子张帆和袁瑶是同级,高中部离二姨家很近,两人现在都呆在县城的二姨家过节。
今年的端午在袁晴家过,除了离得远的大姨和二姨家,两个叔叔都来家里面一起过节。
猪肘子、土鸡炖蘑菇、腊肉片、青椒叶、炸排骨、小炒牛肉、清蒸鱼、粉蒸南瓜、糯米丸子、炒豆角、蒸粽子,满满当当地一桌子,都是袁晴爱吃的。
袁晴是周天回的云市,在回来前,袁晴买了水果糕点,分别去表哥表姐家亲自还了钱。
袁晴还了钱,负债压力减轻了,整个人轻松了不少,赵椿表哥家,送走袁晴的赵椿一脸得意的看着媳妇。
“认不认输?”赵椿借钱给袁晴时,媳妇觉得借出去太多了,两人闹过别扭,现在袁晴主动来还钱,赵椿很是自得。
“认输认输!”赵椿媳妇王斓看着桌子上摆着的礼盒赞同地点头。
“现在做餐饮这么赚钱吗?我看她那辆车最低要三十万,才几个月呀!”王斓有点疑惑。
“听小娟说,她那也收到钱了,算下来,小晴三四个月时间赚了五十多万!!”
“小晴能力很强的,看来是抓住了机会赚钱。”赵椿道。
王斓眼珠转了转,没多说什么。
云市,金地大厦‘山禾米线一店’,王丽菊心情有点糟糕。
五月份时,王丽菊就在跟进一家位置超级好铺面,昨天都快签约了,突然跳出一家零食连锁店,给截胡了。
赵雯雯端着一碗加冰酸梅汤递给王丽菊,“王姐,喝点冰的下下火。”
赵雯雯看着一言不发的王丽菊,开口道:“姐,我们‘山禾米线’能够在短短时间有现在的规模,凭借的是美味地各种配方,各种真材实料,云市别的不多,就不缺好的店铺,这家不成,咋们重新在找一家。”
王丽菊喝了一口酸梅汤,紧皱的眉头舒缓下来,“你说得不错,雯雯,这两天顾客有没有反馈高汤的情况。”
“王姐,某书上大家都说我们汤更鲜了,大家都是好评。”
“那就好,好好干!”王丽菊日常鼓励道。
袁晴是周天下午六点了才到云市,把同村小妹黄薇送到学校,袁晴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先到‘山禾米线三店’。
三店的副店长是有厨师证的赵刚,赵刚出校园不久,做事踏实肯干,升级版的杂酱配方在王刚手里面炒出来,比袁晴弄的更香。
店铺里人不算多,有好几个顾客是从云市骨科医院出来打包小米粥的。
袁晴和店员打了个招呼,点了两个鸡胗,一个卤蛋,一碗杂酱米线,用定制的小碗加了两块冰块,放入酸梅汤。
今天正好是赵刚值班,袁晴吃完米线,把赵刚单独叫出去。
赵刚一般都呆在厨房,厨房布置是透明的,袁晴进店,赵刚就知道了,现在被老板叫出来,有点忐忑不安,“老板,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吗?”
“你做事认真,第一次管理店铺,已经做得很好了,店铺有什么需要你们王总和我的帮助吗?”袁晴安抚道。
袁晴声音很温和,没有任何指责,赵刚听了她的话,心里面那点不安好多了。
赵刚想了想,鼓足勇气看着袁晴道:“老板,简单的蒸煮,店员可以按照程序操作,但是像杂酱和卤味,店员火候掌握不到位,会影响味道。”
袁晴从‘山禾米线三店’离开,没有立即回住处,接着往二分店,一店,三家都去察看了一圈。
第二天,袁晴比往常早起了半小时。
她往常都会在小区门口买上两个包子,一杯豆浆拿去公司吃。今天袁晴准备去金地大厦山禾米线店吃碗面条,夏天天亮得早,路上都是赶路上班的打工人。
到店铺时,店里面有二十来个人稀稀疏疏坐着就餐,袁晴去收银台点好,拿着小票等着叫号。
员工动作麻利,很快把袁晴的这一份打包在一个盒子里面,放到塑料袋里面,放上一次性筷子和勺子。
袁晴看看手表,时间过去了六分钟,她和员工点了点头,拿起打包好的早点往公司走去。
袁晴到公司时,里面只来了打扫卫生的阿姨,阿姨见到袁晴就笑道:“你今天来得真早!”
袁晴打过招呼,到了行政办公室,打开窗子,吃起面条。
杂酱的味道和往常没多大差别,卤鸡腿上的卤味比往常清淡了许多,喝了一口汤,很鲜,袁晴三两下把汤底喝光了......
吃完收拾好,还没到上班时间,袁晴点开王丽菊的聊天页面。
里面写着工作汇报,王丽菊写得很细,把每个店铺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都给细致的写了出来。
王丽菊端午节没有休息,准备和这周末两天连续调休。
下午下班,袁晴约王丽菊到一家咖啡厅。
袁晴点好了两杯美式咖啡,王丽菊才匆匆赶来:“老板!”
“王姐,”袁晴笑起来,“点了你喜欢的美式咖啡,今天生意怎么样?”
“谢谢老板!除了三分店生意还是老样子外,其他两家同比上个月还在往上涨!”王丽菊道。
“王姐,你今早给我发的,想要继续招聘人员,具体说说?”文字始终有着局限性,袁晴更喜欢面对面交流。
王丽菊先把这段时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说了,很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能力只能先把目前三家店铺管理好。
袁晴听完有些惊讶。
她这两天在三家店铺都转悠了一圈,突然之间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放任不管,会影响生意。
只是没想到王丽菊会这样说,王丽菊能力还不错,但现在管理着三个店铺,还要找新店进行评估开店,就有点忙不过来,古了这头,那头又没时间。
事实上,‘山禾米线店’现在员工人数不少,但有能力管理和开拓市场的只有王丽菊和袁晴,其他员工不是年纪太小刚进入餐饮行业,就是没有太多管理经验。
初创公司有很多地方都需要自己摸索着前进,袁晴想要把‘山禾米线’这个招牌经营得更好,非常需要招纳有能力的人才,一个懂市场、会算、善谈判、能执行的综合性人才。
两人关于招人的事情又商量了半个小时,王丽菊目前负责三个店铺的经营,店员的招聘培养。
袁晴走在路上,感受着吹来的丝丝热风,考虑着之后的发展。
“需要招聘一个开发经理,负责商圈分析和选址,能够测算新店的投资回报,熟悉从选址、谈判、合同签订、装修、证件办理到开业的全流程,能跨部门协调,确保新店筹备工作的顺利推进。”
“只招聘一个人,人手还是不足,开发经理还需要两个手下。”
“嗯......还有原材料的采购,也需要人来管理把控。”
袁晴现在手里面还握着各种系统奖励的配方,小米粥、杂酱的制作方法,袁晴都交给店铺里面的员工。
但其他的配方,袁晴是亲自把控的,采买好了,袁晴亲自配好发给各店铺。
袁晴大概计算了下,如果要招聘人的话,每个月成本又增加了多少。
“但招聘这些人的话,就不能没有办公的地方。”
“有了办公场所,就需要买各种办公用品。”
“啊,又是一大笔支出!”
想到自己负责招聘、自己找办公场所,袁晴就头痛。
因为她还没辞职,现在还在别人家的公司干着活呢!
只能在下班空余时间做自己公司的兼职。
好累!
但是很充实,只要她肯花钱,肯定会很快解决问题。
......
回到住处。
“小晴!小区大门那新开了一家牛肉自助火锅,咋俩出去大吃一顿?”
杨芸很是期待。
“额...”
袁晴上次请杨芸吃了海鲜大餐,杨芸就和她说,门口要开家新店,新店开业,请袁晴去吃一顿。
“走走,走!”
袁晴刚刚还为自己公司的事情焦虑,现在看着店里面的各种食材,心情立马好起来。
两人去拿了好几盘新鲜牛肉,几个小蛋糕,两瓶饮料。
“小晴,怎么感觉你今天心情不好呢?”
两人相处得久,杨芸有点担忧的问道。
“哎,也没什么,就想开拓一下店铺规模,有点忙。”袁晴一口一个小蛋糕,随口道。
“小晴,不要累到自己,我说两句心里话,你听听。”杨芸放了几片毛肚进锅。
“你现在的事业算是起来了,但也要注意身体,好好休息,忙不过来请个助理啥的,交代给助理办。”
“你现在算干着两份工作了,咋们还年轻,赚钱重要,身体也重要。”
袁晴前几天和杨芸说过,自己不想辞职离开现在的这家公司,行政工作不算忙,上班时间基本就能把两家公司的工作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