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守财奴系统上线——泼天的富贵 > 第34章 第 34 章

守财奴系统上线——泼天的富贵 第34章 第 34 章

作者:蓝莓果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1 14:29:43 来源:文学城

白鹤楼的掌柜,得知第一名和第二名坐在一桌,不仅把银子退了,还亲自上楼送了一壶酒水,让小二送了一桌上好的菜肴。

两人吃饱喝足后,白鹤楼掌柜恳请两人写一副字,以留纪念,两人各写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由李载道在下面写了到此一游,金朝安康八年,六月十五日。

白鹤楼掌柜等墨水干了,收了起来,他们家五楼有一个房间,里面挂满了每年府试头名的墨宝,三十年扔一批,若是后续三十年内,考中举人,就留着,没考上就扔了。

白鹤楼掌柜绝对不会想到,他手里的这幅墨宝,在一千五百年后,会价值三千多万。

“什么,十岁的秀才,还是头名,以后就是禀生,每月能领1两银子,10斤精米和10斤面粉”,有人吃惊的嘴巴长得老来大。

“绝对有问题,十岁,十岁怎么可能考中秀才,绝对是舞弊,我们要求阅卷”,有些没考上的,愤愤不平的要求阅卷。

十岁的秀才,别说前十年,就是后十年,也未必能有这么一例,很多落榜的童生,要求公开阅卷,并且越演越烈。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直接公开前三名的试卷。

看到李载道的试卷,原本很多人想挑刺,结果发现无刺可挑,只能留下钦佩的感叹,虽然年仅十岁,但是经过检验,确实是真材实料,只能羞愤离去。

李载道和父亲,堂哥,跟着商队返回莲花县,莲花县县令得知府试头名是莲花县人士,心里十分欢喜,出人才也是一种政绩,府试头名就在他上任期间考中,上峰看到,岂不是赞扬他一句,教化有功,治下辛劳。

实在是太长脸了,实打实的功绩,县令连忙让衙役送去50两银子,说是欣赏李载道的才华,希望李载道再接再厉,努力读书。

他回去后,一家人围了上来,原来他们回家前一天,衙役便敲锣打鼓,去他家报喜,还附上县令送出50两银子的贺礼。

等三人回来,刘翠花看到儿子,只觉得他瘦了好多,没等刘翠花发挥。

钱招娣就扑了上来,“娘~”,李招财激动的喊了一声娘,眼睁睁的看他娘无视他的存在,朝李载道扑了上去,拉住李载道的手,“富贵,婶娘想死你了,就知道你会有大出息,你累不累?渴不渴?婶娘炖了一只老母鸡,等会给你盛一碗”。

李载道最初还两眼发懵,后来得知全家老小都知道他考中府试头名,成了禀生,每月能领1两银子,10斤精米和10斤面粉,还能免除10亩土地税收。

刘翠花巴拉开钱招娣,“让开,让开,儿子,你去了一个月,都瘦了”。

李大年非常无语,这家伙天天狂吃海塞,哪里瘦了。

“爷爷,奶奶,娘,二叔,二婶,我在泉州买了好多礼物,正好送你们”,李载道先处理商队送来的东西。

他把所有人的礼物都分了,然后去松石私塾,见了自己的老师,罗文旭。

“考上了?头名?”,罗老先生笑呵呵的问道,虽然是疑问句,但是语气却很肯定。

李载道行了一礼,“嗯,考上了,头名,小三元”。

罗老先生说,“好,好,好,没白费我对你用心良苦的教导,载道,我已经没什么好教你了,去四大书院吧”。

罗老先生介绍了四大书院,分别是京都书院 、白云书院、上清书院、钟灵书院。

距离这里最近的是上清书院,四大书院最具盛名的是钟灵书院。

上清书院,需要李载道横跨两个省,才能到达。

京都书院在京城,北方地区,白云书院在西北地区,钟灵书院在东南地区,上清书院在中北地区。

李载道考中秀才后,又兑换了一个才思敏捷的特性,将10万两银子花光。

他拜访完老师,第二天又去县衙拜见了莲花县县令,特来感谢县令的赏识和赏银。

莲花县县令只是见了李载道一面,说了几句劝学的话,就将人请了出去。

正和他意,他也不喜欢和人客套,但是收了县令的赏银,不去道谢,会留下话柄。

李载道在家躺了半个月,被罗老先生催了又催,家里人都知道,李载道要去上清书院了。

钱招娣让李招财跟着去陪读,她知道去书院读书,需要一个陪读,帮忙处理身边的事情、

李载道说李招财是堂兄,不敢驱使,钱招娣天天做好吃的,就是为了李招财能跟着李载道继续混。

看到李载道混出息了,李进宝也有了心思,连忙跟钱招娣说,大哥年龄大了,马上18岁,要娶妻生子了,不能耽误为老李家传宗接代,他受点累,代替他哥去陪读。

李载道很无语,他说他想买一个小人,当他的书童陪读,不能怠慢亲戚。

李二河和钱招娣急着找了李大年,李大年和李载道谈了一下午,最后定下来,李进宝陪着李载道去书院读书。

李招财被安排了婚事,因为是莲花县神童——禀生李秀才的堂哥。

攀不上李载道这门亲事,很多莲花县大户人家,都热衷和读书人攀亲戚,就是希望有一天,李载道一朝得道,带着大家鸡犬升天。

最后,李招财的婚事定了,莲花县有名的富商薛老爷,将自己的嫡女嫁给李招财,光是嫁妆就有十二台,还附送了三十亩良田。

李载道决定参加完李招财的婚事,再出发去上清书院,举办婚礼的时候,李载道添了10两银子的贺礼。

原本李载道清空了金额,但是莲花县县令送上了五十两银子,李载道还领到每月能领1两银子,10斤精米和10斤面粉,这可是只有禀生才能领到。

李载道能免税10亩地,家里现在有15亩地,免除了10亩地的税收收成,李大年大手一挥,将弟弟李大年的租种收成,减免为二成。

李二年虽然眼热哥哥的小孙子,成了秀才,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己家事,能占这么大的便宜,已经是天赐好运。

李大年带着全家回了村子,找了村长、族长,举行了祭礼设宴,好不热闹。

古诗有云,读万里书行万里路,不是夸张,是写实。

李载道准备出发前,他写了书信给柳细雨,柳细雨回了他的信,说他也准备去上清书院,两人约好在鸡鸣县汇合,结伴而行,一路上也有个照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