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世子爷宠妻无度 > 第20章 试探

世子爷宠妻无度 第20章 试探

作者:茗荷儿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13 13:05:33 来源:文学城

此时的正房院。

张夫人也唤了董嬷嬷在跟前说话,却是满腔的酸楚与不平,“老夫人这心真是偏到胳肢窝了,我嫁到楚家二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夫人死攥着中馈不撒手,不待见我也就罢了。现在……我让针线房先紧着杨家两位姑娘的衣裳做,我图什么,不就是想让她们在花会上露个脸,长长面子?杨家人不领情不说,连老夫人都跟着作践我。今儿人家一家子大张旗鼓地出去裁衣服,让别人知道,还以为我容不下她们,你说我的脸面往哪儿放?”

家里分明养着绣娘,却让客人巴巴地拿着布料到外面裁。

话传出去确实不好听。

可张夫人作为国公夫人,昨天的做法实在欠妥当。

董嬷嬷长长叹口气,如果楚映跟张珮能凑趣说两句,“不用着急全赶出来”或者“要不一起到外面做”,就能把话圆回去。

但两人只顾着嘀嘀咕咕咬耳朵,谁都没作声。

可能,她们都没听出张夫人话里的意思。

董嬷嬷有心把事情掰碎一一分析给张夫人听,可见她正在气头上,只得压下,先温声安抚着,“老夫人是因为前阵子病得凶险,看见娘家人高兴,夫人且忍几天。”

张夫人在楚映她们面前尚能表现得稳重得体,在董嬷嬷面前却全不掩饰,攥条帕子摁着并不湿润的眼窝,不停地抱怨,“她们姓杨又不姓秦,算什么娘家人?自家酒楼,阿映都不曾去吃过……自己亲孙女不管,却把外人捧上天……就像这次花会,我辛辛苦苦地操持,却是给她们做嫁衣裳。”

董嬷嬷耐着性子相劝,“府里足有两年没办过宴请,上次还是大爷请封世子,就着由头热闹了一次。眨眼间大姑娘跟表姑娘都大了,正好跟夫人学个眉高眼低。”

这话说得不错。

难得有这个机会,让楚映她们学着管家理事。

届时张珮跟在她身前身后迎接客人,大家看在眼里,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吗?

动楚昕念头的人肯定就少了。

张珮要相貌有相貌,要人才有人才,老夫人还会犟着不同意?

张夫人心情好了很多,让董嬷嬷伺候着洗把脸,唤了楚映和张珮来。

张珮小脸激动得泛出浅浅红晕,话都说不利索了,“姑母如此看重……我一定尽心尽力不负姑母所托,还请您多多指点。”

“没什么难的,”张夫人笑着翻了名册指给她看,“这次只请十六家,都是相熟人家,小娘子大概有十八位,我想好了,把绿筠园和临波小筑拨出来,再加上浮翠阁那一片,你们小娘子吃喝玩乐的地方足够了。”

张珮认真地盯着纸上的名字。

定国公林家、清远侯李家、余阁老家、兵部尚书明家……果真都是经常来往的,有三五家不太熟悉,也都听说过名号。

张珮心念一动,笑道:“去年在安郡王家里赏菊,遇到忠勇伯府上六娘子,她也喜欢摩诘居士的诗,又会酿酒,肯定能和映妹妹合得来,莫如给孙六娘子也下张帖子?”

“好呀,”楚映素来以张珮马首是瞻,当即应和,“又多个清雅人,咱们可以联句或者赛诗,二姐姐你说要不要命题,以什么为题?绿筠园景致最好的是那片竹,但古往今来的文人把竹都写尽了,咱们再写不出千古名句。过几天芍药花开,不如咱们挑几盆开得好的摆到绿筠园,以芍药为题好了,也不必限什么韵,用本韵借韵都不为过……”

张珮想事情想得入神,根本没听清楚映说了什么,敷衍着应两声,笑道:“绿筠园三间正房是打通的,东边联诗作对,西边准备些笔墨颜料,林家二娘子擅长作画,肯定要画幅芍药图……再把琴和笛子、洞箫拿出来,会音律的可以在临波小筑弹奏,乐声沾染水汽格外温润。至于那些什么都不会的,让杨家姑娘陪她们在浮翠阁吃点心。”

楚映爱作诗,就带一帮人在绿筠园作诗好了,她是一定要吹长笛的,而且要在临波小筑旁边的平台吹。

楚昕已经打发人整理船只,十有九要划船到湖心的望荷亭。

届时,她们的乐声隔着水面传过去,几多清雅!

秦老夫人歇完晌觉,把杨妧唤来写帖子。

杨妧扫一眼,名册上的人,她泰半认识,其中并没有忠勤伯府和荣郡王府。

看来楚家跟顾家当真只是点头之交而已。

十几张请帖,小半个时辰便写完了。

等着墨干的时候,张夫人笑盈盈地进来,“适才阿映说她早先应了孙家六娘子作诗,我想加张帖子送到忠勇伯府上?”

请了孙六娘子,没有不请孙夫人的道理,还有家中的孙五和孙七姑娘。

秦老夫人眸光暗了暗,杨妧却是心头猛跳。

忠勇伯府的女眷很少出门走动。

因为家里有个孙大爷。

孙夫人接连生下三个女儿之后,好容易才得来个男丁。

孙家上下宠得不行,谁知孙大爷五岁那年发高热烧坏了脑子,从此行事便不太正常,十五六岁的人了,动辄像四五岁小儿般哭闹。

孙夫人将儿子看成心肝肉,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可又怕他惊扰女眷,故而能不外出便不外出。

但总会有避不开的人情往来。

孙家四娘子嫁给了东川侯府里的二爷,跟陆知萍是妯娌。

孙夫人往东川侯府去过几次。

陆知萍回娘家时,就当着陆夫人和杨妧面前,极其轻蔑地说:“二弟妹心气高着呢,可惜弟弟不成器,满院子追着小丫头跑,孙夫人脸都青了。”

杨妧见过孙大爷。

隔得远远的瞧见过。

他穿青色袍子,模样很清秀,有两个婆子寸步不离地跟着他。

因为手里的窝丝糖不当心掉了,他“哇哇”大哭,脸上一把鼻涕一把泪。

这一世不知道孙大爷会不会仍病着,而孙夫人是不是仍旧刚过四十,头发便白了大半?

杨妧感慨万分地把忠勇伯府的帖子写好了。

秦老夫人拿在手里瞧两眼,轻声道:“孙家也是可怜,大姑娘嫁给安郡王的庶子,二姑娘嫁到沐恩伯府的二房,三姑娘跟清远侯府的三少爷定了亲,说起来门楣都不算低,可没一个好……只四姑娘有点儿福气。”

杨妧凭直觉猜出,秦老夫人未曾出口的半句话应该是“没一个有好下场”。

心跳骤然停了两拍。

元煦十九年,皇上重病,大皇子跟三皇子由暗争改为明斗,各自拉拢朝臣与权贵,孙家的几位亲家都处在大皇子阵营。

闹腾了大半年,皇上龙体渐安,开始整顿朝纲。

被查封抄家者近百人。

而东川侯府因为外室带着私生子找上门,家里几乎成了一滩烂泥,东川侯家事都理不清,更别提国事了,便没人找上他,幸运地躲过了这场祸事。

可现在离元煦十九年还早,孙家姑娘看起来嫁得非常不错。

秦老夫人为何说出这样的话?

莫非真如她之前猜测的,也是重活一世?

杨妧将笔架在笔山上,故作不解地问:“孙家大娘子嫁进宗室,有朝廷养着,吃喝不愁,姨祖母为什么觉得她不是最有福气?”

郡王嫡长子可承袭封号,其余儿子的封号则降一等为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岁俸两千八百石,合两千多两银子,并非小数目。

秦老夫人长叹:“你年纪还小,等长到姨祖母这个岁数就明白了,权势地位都不重要,能够活着,看着子孙后代也平安活着才最难得。”

这是有感而发吧?

当年秦老夫人先是听闻楚钊战死,接着楚昕被凌迟,再然后张夫人吞金身亡。

儿孙们一个个都死在她前头。

杨妧吸口气,嘟起嘴,假作天真地说:“姨祖母肯定能长命百岁,看着表哥娶孙媳妇。”

秦老夫人扒拉着指头数算,“昕哥儿今年十六,就算二十岁娶妻生长子,还有四年,长子二十岁娶妻生孙子,这是二十四年,再过二十年娶孙媳妇,还有四十四年。我今年五十三,岂不真要往百岁上数了?”

杨妧道:“可不是,到时候就是五世同堂了。”

“那我可得好好活着,”秦老夫人“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这时门帘晃动,楚昕阔步而入,乐呵呵地问:“在院子里就听到祖母的笑声,有什么喜事?”

杨妧连忙挪到炕边找绣鞋。

秦老夫人止住她,“一家人不用那么讲究。”

杨妧坚持着下了炕,对楚昕福一福,“表哥安。”

因见楚昕正堵在门口站着,她不方便避出去,便往墙角缩了缩,低眉顺目地站着。

秦老夫人转向楚昕,脸上笑容未散,“我跟四丫头筹算你娶孙媳妇的事儿……看你这满脸汗,往哪里玩去了?快给大爷拧条温水帕子来。”

荔枝看到楚昕的一头汗,早已经把帕子备好了,听到吩咐立刻递了进来。

“往丰台跑了趟。”楚昕接过帕子草草擦两把脸,下意识地瞥了眼杨妧。

杨妧侧头瞧着矮几上供着的一对青花折枝瑞果纹梅瓶,神情很专注,仿佛要把上面的纹路印在心里似的。

楚昕哂笑。

他相貌生得好,自小就被人夸赞,这些年面貌渐开,愈加受人瞩目。姑娘见到他,没有不脸热心跳,羞答答娇滴滴的。

更有些大胆的,甚至打听到他的行踪,提前在半路等着“偶遇”。

分明刚见面那天,杨妧还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今天却一副贤淑文静的样子。

说不定正竖着耳朵暗搓搓地听他说话呢。

楚昕顿生促狭之意,声音扬起,“承影说丰台有个兽医特别擅长配马,我从太仆寺借了匹大宛牡马回来,想给追风配个种。”

追风是楚钊特地托人从西域运回来的牝马,非常神俊,迄今已经四岁了,正是好时候。

说罢,又看向杨妧。

一个小姑娘,听到“配种”这种事情,肯定会脸红。

哪知道杨妧仍是低眉顺目地盯着梅瓶看,脸上半丝红晕都没有,反倒更加白净似的。

杨妧却是听到了楚昕的话,并没当回事儿。

牲口养大了,自然要生小的。

就好像庄子里每年都会给猪配种,让母猪生崽。

良驹难寻,如果有上好品种的马匹,肯定要多繁衍几个后代。

秦老夫人笑问:“可找到人了?”

“没有,半路遇到顾家老三……那家伙简直蛮不讲理,明天我们约了在杏花楼见面……”

杏花楼!

杨妧心头一跳,只见秦老夫人已勃然变色,怒斥一声,“不许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