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亦从宁市回来就在为阎一呈未来几个月的行程忙碌。
他忙得没空看热搜,还是阎一呈告诉他,他才知道纪明祺又进医院了。
图是狗仔拍到的。
因为纪明祺最近暴瘦,还被配上了耸人听闻的文案。
乔亦放大照片,仔细辨认那道模糊的影子,眉头不自觉地凝起——
怎么回事?才隔几天纪明祺就又住院了?难道他还是没有好好吃饭?
阎一呈肩膀半挨着他,跟他一起看照片,说道:“我看公司发了声明,说他是为了角色控制体重才又进医院,已经在积极调养了。哥,你要是不放心的话就过去看看,我这边没什么要紧的。”
后半句话乔亦没仔细听。
他只捕捉到了“控制体重”这四个字上。
这种话编来骗骗粉丝也就算了。
他又不是没见过纪明祺真控制体重时吃得有多均衡、干净、准时。
有三四个营养师帮纪明祺整合饮食方案,绝不可能出现低血糖晕倒或者把胃搞坏的情况的。
记得以前每次体检,纪明祺的身体都健康得令乔亦羡慕。
怎么这才三个月,又是晕倒又是胃病的?
难道是他之前给纪明祺安排的行程不合理,埋下了隐患,导致各种问题集中在这几个月爆发了?
乔亦猜测频起,下意识地打开备忘录看这几天的工作安排:今天下午约了和某个制片人见面,时间不能往后推;明天下午阎一呈要去试那部电影的戏,大概率是走个过场,但电影和电视剧的演绎方法不太一样,他跟着,导演有什么意见他能及时沟通,也走不开;后天倒是没什么事,但是大后天一早……
想了半天怎么腾挪时间,偏偏未来这几天他都抽不出空。
乔亦正对着时间表出神,却见手机界面突然跳转,“杨悦”两个字赫然出现在屏幕上。
杨悦这个时间点来电话,还能是为什么?
阎一呈很有眼力见地退开。
排不开的时间表还印在脑子里,乔亦略感压力地轻呼一口气,走开两步接起电话,“喂,悦姐?”
杨悦的声音传来,好言好语的:“没打扰你吧?”
乔亦答:“没有,正好空下来。”
“那就好,我还想着你最近忙,别耽误你事儿……”客套到此为止,杨悦话锋一转,“对了,你看到热搜了吗?”
乔亦:“……”
怎么答是个问题。
说没看到,乔亦不想说这个谎。
但要说看到了,接下来要怎么反应又很麻烦——在杨悦面前,他对纪明祺有多担心,都不太好表现出来。
不然就有一种问责的意味。
他跟纪明祺已经解绑,就该保持距离。
杨悦找他,他可以出于同事之间的关系尽量帮忙。
问得多了,太热切了,就像自己家的猫被人领养走,还总要上门去视察一样讨人嫌。
时间久了,或许还会让杨悦对纪明祺生出“不是自己人”的顾虑。
经纪人和艺人不是一条心的结果,可以参照曾经的纪明祺和安岩。
理是这个理,可乔亦在意识到纪明祺住院,光是想问问纪明祺的状况就要顾虑这许多,便有种连喝了几大杯温水似的闷胀感自胃部漫起。
乔亦沉默,电话那头的杨悦便当做是默认,叹了一声说:“小纪又住院了。这次比上次严重点,得在医院这边过夜。而且他最近心情也不太好……我是想,你要是有空的话,就来看看他?”
闷胀感还在缓慢往上攀爬,如同吹起的气球沿胸口往上,一路撑压着乔亦的气管。
乔亦真的困惑了——
他以什么身份过去?
去了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好像所有人都以为他和乔亦相处了六年,就有非同一般的交情。
之前的每一次,都是小林或者杨悦找他。
纪明祺本人呢?
从没说过想见他吧?
上次他擅自过去不也是不欢而散?
一遍遍验证这件事究竟有什么意义?
天气转凉,乔亦最近出门都加了件薄外套。
此时莫名觉得轻薄的外套压得慌。
杨悦自无言中明白了他的意思,圆场道:“没事,你要是没空的话——”
电话那头传来嘭的一声,好像是什么东西掉到了地上。
杨悦的话音顿住。
乔亦打起精神接道:“不好意思悦姐,我这几天实在是腾不出时间,等我忙完这一阵再去看看小纪,你看可以吗?”
这话跟“下次一定”没什么区别。
杨悦也回了句差不多的:“那行,等你来宁市的时候说一声。”
阎一呈一直关注着这边,见乔亦收起手机,过来问:“哥,你要去宁市吗?”
乔亦像是在想事情,被他喊了一声抬起头,神色平静地打量了他一会儿,说道:“下午去见制片人,趁现在,先带你去做个造型。”
阎一呈:“……”
阎一呈形象好,谦逊有礼貌,还有乔亦这层关系在,下午跟制片人见过面,没什么悬念地拿下一部戏的戏约。
第二天的试戏也很顺利,导演直夸阎一呈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还说要为阎一呈改角色剧本。
乔亦身为经纪人,最喜欢听的莫过于外人对自己人的夸赞。
五年前,纪明祺第一次客串电影时也得到过类似的夸赞。
后来纪明祺的确凭借那个客串的角色拿到了最佳男配的奖项。
到现在他还记得那个导演夸纪明祺时的表情和语气。
电影上映是一年之后的事,当时纪明祺还没正式出道,被夸得茫然不知所措,想高兴又担心导演是在客套,拿不准地觑他的表情,直到他说:“导演夸你呢。”才放松露出笑容,但很快担心一被夸就笑很不酷,硬生生把那点笑意憋了回去。
乔亦受过的褒奖多不胜数。
初高中时,他就已经可以平静、礼貌地回应来自师长以及朋友们的夸奖。
那些话对他来说就跟“今天天气真不错”、“早餐吃了包子”之类的日常交流没有任何区别,只是短暂地经过了他的耳朵,既掀不起波澜,也留不下印象。
可当他听到纪明祺被夸,看着纪明祺碍于少年人的面子装高冷却难掩兴奋的样子,久违地被满足与振奋击中。
他与有荣焉。
便是在那时,他想:一定要让纪明祺被更多人看到。
他要让纪明祺得到更多真实、真切、不加任何矫饰、毫无保留的夸奖。
那之后,纪明祺走的每一步都在朝他最初的期许靠近。
现在的阎一呈也是一样。
但不知是因为这条路他已经陪纪明祺走过一次,没了新鲜感,还是受最近纪明祺生病的事影响,本该感到的喜悦和成就感都朦朦胧胧的,好似被不太安定的阴霾笼罩着,隔靴搔痒般难以触动他的神经。
这感觉近似麻木,于乔亦而言便像是在五感迟钝的情形下,在大雾中寻找路径,每每疑惑:方向是对的吗?
直到小半月后,一通电话豁破了笼罩着他的氤氲雾霭——
电话是阎一呈试过戏的那部电影的导演打来的,删去寒暄客套,中心思想只有一句:阎一呈的角色吹了。
临开拍突然被换掉,乔亦当然要问为什么。
导演哼哼哈哈地不说实话,“这不是又回去又调了调本子么,调完之后一呈这个角色放在这儿就有点突兀,从整体考虑,还是把这个角色拿掉效果比较好。不好意思哈小乔,咱们这次合作不成还有下次,下次有合适的角色,我绝对记着一呈!”
乔亦:“……”
哪有马上开拍突然大改剧本的?
说白了就是阎一呈的角色被人抢了。
这年头主角拍到一半被踢的都有,阎一呈目前还是十八线,临时被换角算不得新鲜事。
导演编这套说辞也没真想让他信,不过是给个说法面子上过得去,日后好相见罢了。
听导演的说辞,换角是铁板钉钉,那总要知道抢角色的是谁——虽然互相撕饼是圈内的家常便饭,但合同都签了还抢,就很可恶了。
乔亦拐弯抹角打听是谁接手了阎一呈的角色,导演打哈哈地一带而过。
问不出什么,乔亦也就不再多言——就这几天的事,等开拍就知道了。
这部电影本就不在乔亦最初的计划内,有了锦上添花,没有也不碍着什么。
反正周期不长,空下来就当给阎一呈放假了。
却不想祸不单行——
接下来几天,乔亦陆陆续续接到了阎一呈的通告被取消或延后的通知。
每个人打电话过来都语焉不详、躲躲闪闪的,这要是再不明白是有人在针对他和阎一呈,乔亦这经纪人就可以别干了。
乔亦首先怀疑的是跟阎一呈同组过的几个大前辈——普通的小喽啰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为此他还特意问了阎一呈待人接物出没出过差池。
但阎一呈的行程他都是亲自跟的,只有临时去宁市那几天不在。
当时拍的是个小成本网剧,剧组氛围很好,也没有大咖,阎一呈想得罪人都没处得罪。
不是阎一呈,乔亦就在自己身上找线索。
几经试探,果然,一个跟他关系不错的制片人委婉地提醒他:“有时候同事关系没处理好,也挺麻烦的哈。”
乔亦:“。”
乔亦不是没被人下过绊子。
但自从安岩离职,他就没往同公司的人身上想过。
如果把范围圈定到极越,能让他这么难受的人……
除了公司里那几个董事,不就只有杨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