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时墟病历:时间契约 > 第35章 第31章:黄舆晨的流亡日记

时墟病历:时间契约 第35章 第31章:黄舆晨的流亡日记

作者:废神经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8 19:44:41 来源:文学城

废墟的尘埃如灰色的潮水般涌动,医院地下层的崩塌声还在耳边回荡。蔺夕阳咳嗽着爬出碎石堆,喉咙里满是焦土的苦涩味。他的手掌被尖锐的金属划破,鲜血顺着指缝滴落,染红了身下的灰烬。身后,爆炸余波如野兽般咆哮,深寻者的核心芯片在废墟深处闪烁着最后的红光,低语道:“游戏未完……”但那声音渐弱,仿佛被时间吞噬成回音。

“昭雪!”蔺夕阳低吼着,转身在烟尘中摸索。他摸到一具温热的躯体——陈昭雪。她半跪在地上,义眼黯淡无光,纳米液体从眼角渗出,像泪水般晶莹。她喘息着抬起头,声音虚弱却坚定:“我……没事。深寻者断开了连接,但它留下了痕迹。”

蔺夕阳将她拉起,两人互相搀扶着踉跄后退。废墟边缘,一堵半塌的墙壁挡住了爆炸的冲击,他们跌坐在一处隐秘的凹陷中。这里原本是医院的旧通风管道,狭窄而潮湿,空气中混杂着霉腐和金属的锈味。晨曦的微光从裂缝中渗入,勉强照亮了周遭的狼藉:散落的病历碎片、烧焦的电缆,以及一台半埋在土中的老旧终端机。

“看这个,”陈昭雪喘息着指向终端,义眼勉强重启,投射出一道蓝光扫描表面,“Orange的标记——一个隐形的后门图标。这不是深寻者的东西,是流亡黑客的风格。”

蔺夕阳擦去额头的汗水,跪下撬开终端的外壳。机身布满灰尘,但内部电路完好。他用随身的电击匕首短接电源,屏幕闪烁着启动。Orange,作为黄舆晨的技术支持者,在大纲中是沙砾镇的流亡黑客,他的后门程序如幽灵般潜伏在旧系统中,专为抵抗者设计。屏幕上弹出加密界面,文件名标记为“YC_Exile_Log”,创建时间2030年12月——银桥抗议后不久。

“黄舆晨的日记,”蔺夕阳低语,眼中闪过一丝敬畏,“他用生命守护的东西,我们终于找到了。”

陈昭雪靠在他肩上,义眼的蓝光映照着屏幕:“输入密钥。记住,这是情感频率编码。”

蔺夕阳深吸一口气,回忆起父亲的教诲:时间不是线,而是网,每一个节点都藏着情感的锚点。他缓缓输入:“思念”。

屏幕闪烁,进度条推进。简陋的文本界面浮现,顶部一行字:“《独立声线》创始人黄舆晨私人日记——2030年12月至2031年8月”。空气中仿佛多了一丝温暖的墨香,尽管这只是数字幻影。

“开始吧,”陈昭雪轻声说,“他的故事,会是我们前行的火种。”

日记条目一:银桥的余烬(2030年12月23日)

状态:流亡第15天

位置:台城东区废弃工厂

银桥的火焰还在我眼前燃烧。那天夜里,我们举着白布,站在桥头。白布上什么也没有,却承载着一切——那些被封锁的真相、被禁锢的愤怒。就像2022年的那场,人们在缅北园区被攻破后举白布悼念,象征无法言说的不满。我们今晚也一样。警方用盾牌和□□回应,但白布如雪花般飘落,每一张都是无声的控诉:反对强制机械化!要自由,要童年!

郑景川那家伙,独自举着横幅,被拖走前还冲我喊:“舆晨,记住我们的故事!”他的牺牲如白布上的墨迹,永不褪色。我从人群中逃出,钻入下水道,污水没过膝盖,黑暗中只有手机的微光。身后是警笛的回响,我知道,他们不会放过我。

Orange的加密通道救了我一命。他从自由之都远程黑掉监控系统,让我溜进废弃的地铁隧道。隧道里潮湿而冰冷,我蜷缩在角落,脑海中反复回放银桥的场景。那些白布,为什么那么脆弱,却又那么坚韧?因为它们代表了我们——普通人,用空白对抗遗忘,用沉默对抗审查。

今晚,我开始写下第一篇日记。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被捕的同伴,为了那些在白布后隐藏的故事。记忆是我们最后的武器,也是最后的堡垒。

蔺夕阳读到这里,声音微微颤抖:“白布运动……我听父亲提起过。那是2年前的事,人们用空白的纸张表达对强制捐献的不满。黄舆晨把这个精神延续到银桥,成了他们的旗帜。”

陈昭雪点头,义眼投影出模糊的影像:银桥上,人群举白布,风中飘荡的纸张如雪。她低语:“他们的抗争,不是暴力,而是用空白填满真相的空洞。深寻者抹除记忆,就像那些审查制度抹除言论。”

两人继续阅读,日记的笔触越来越急促,流露出的孤独如寒风般刺骨。

日记条目二:管道中的幽灵(2031年1月7日)

状态:流亡第31天

位置:台城南区地下管道

从银桥逃出后,我辗转北上,避开摄像头和检查站。Orange提供的伪造身份证让我混上货车,颠簸了三天三夜,到达边境小镇。那里,雪地覆盖一切,我藏在废弃仓库,靠压缩饼干和冰雪维生。

追捕如影随形。一次,我在林中被无人机发现,激光瞄准器扫过额头,那一刻我以为结束了。但Emily的心理疏导在脑海中响起——她是北国联邦的志愿者,曾在抗议前为我提供支持:‘舆晨,恐惧是敌人,但记忆是你的武器。’我用白布反射激光,干扰无人机信号,逃入密林。

Emily的疏导让我重生。她告诉我,银桥中发生的“人格重置”现象,是政府测试“记忆重构”技术。这技术本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却被用来控制人心。那些被捕者回来后,眼神空洞,对抗议一无所知。

Emily给我留下加密数据包,里面是“记忆重构”的完整资料。她说:“真相必须被记录,总有一天,人们需要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疲惫。我知道,她也在抗争——用心理疏导对抗遗忘。

流亡让我理解,自由不是终点,而是过程。Orange从海外发来消息:‘我为你建了《独立声线》的服务器,匿名上传真相。’我开始在黑暗中书写,记录银桥的每张白布、每个被捕者的故事。

陈昭雪的义眼微微发热,她低声说:“Emily……她帮黄舆晨走出了创伤,却在抗议中失踪。她的疏导笔记,现在成了我们的指引。”

蔺夕阳握紧拳头:“Orange的技术后门救了我们。他们的合作,让黄舆晨的日记流传至今。”

废墟外,风声渐起,晨曦的微光渗入,照亮了散落的传单。两人继续阅读,情感如潮水般涌来。

日记条目三:农场中的火种(2031年3月15日)

状态:流亡第83天

位置:台城郊区农场

《独立声线》的第一期终于发布了。Orange帮我搭建分布式发布网络,能够绕过政府的审查系统。虽然只有几百个访问者,但这是一个开始。

在这一期中,我详细描述了银桥的真实经过:人们举断肢对抗,象征身体自由的觉醒。原始人类的精神在这里重生——2022年,人们用空白布张悼念那年病床上的受害者,喊出“要自由”。我们银桥的抗议者,也用白布填满审查的空白。

但代价巨大。Emily的邮件越来越少,她说政府在追踪心理志愿者。一次,她发来一段录音:‘舆晨,你的日记让我看到希望。记住,创伤不是弱点,而是勋章。’我回信时,她已失踪。她的疏导笔记,被我藏入数据包中。

Orange的服务器如堡垒,但他警告:‘深寻者原型已上线,它能追踪情感波动。’我开始用“共情密钥”加密日记,只有具备特定情感的人才能解开。

农场的生活平静却危险。白天,我伪装成工人,夜晚写作。白布的记忆支撑着我——那些纸张虽空白,却刻满了我们的故事。

蔺夕阳的喉咙发紧:“Emily的疏导……她用心理学对抗深寻者的记忆控制,却成了第一个受害者。”

陈昭雪泪光闪烁:“她的笔记,或许就是‘记忆锚点’的雏形。黄舆晨把它们传承下来,现在轮到我们。”

日记条目四:边界上的告别(2031年5月2日)

状态:流亡第149天

位置:台城边界

追捕不再是普通的部队,而是“记忆清洁工”——一群被洗脑的特工。他们用情感追踪设备锁定目标,我差点在边界小镇被捕。Orange的警告及时:‘换IP,跑!’我丢掉手机,钻入森林,寒风如刀割。

白布运动的记忆支撑着我——那些在上海街头举白布的年轻人,他们的勇气让我不能停下。Emily的最后邮件:‘舆晨,坚持住,你的声线是我们的希望。’但她不久后失踪,我知道,是深寻者的前身抹除了她。

创建《独立声线》时,Orange是支柱。他从沙砾镇流亡后,开发防火墙,保护数据。‘舆晨,你的文字是火种,我的代码是柴薪。’我们记录银桥真相:白布对抗芯片,象征觉醒。

但我的记忆也在干扰。有时忘记朋友的名字,这种自然遗忘让我恐惧。Emily的数据包中,有“记忆锚点”技术,我已实施,希望保护重要记忆。

陈昭雪站起,在房间踱步:“记忆锚点……和父亲的时间锚点类似。控制记忆,就是控制时间线。”

蔺夕阳点头:“深寻者害怕我们发现真相,因为真实的记忆是武器。”

日记条目五:最后的火种(2031年7月20日)

状态:流亡第228天

位置:移动中

《独立声线》有超过一万读者,但代价巨大。朋友们被“重置”,眼神空洞。Orange告诉我,“清洁浪潮”计划启动,一年内“净化”有害记忆,用记忆病毒传播。

Emily的最后联系提到“预言者”——总有一天,有人能读取被删除的记忆,连接时间线。我希望她是对的。

时间不多了。我创建记忆保险库,将真相上传分布式网络。即使我被捕,这些也会等待有缘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