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师兄,你亲我一下 > 第24章 第 24 章

师兄,你亲我一下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假山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4 00:26:26 来源:文学城

景成二十年春,闻适由右都侯升至卫尉丞,致俸千石。

闻适结束一天的工作,和同僚们一起从值房出来,同僚们纷纷祝贺他升官。

这位生性腼腆的官员拱手笑了笑。

升官当然是好的,但他知道这还不够。几年前,他从陛下那儿知道自己小侄女还在世的消息,曾经试着去青要山接她来京师,那位崔氏长公子不同意。

一身青衣的郎君坐在上位,“都侯与轻轻有血缘之亲,想要接她在身边抚养,我本不该拒绝,只是都侯可曾考虑过,闻使君的案子至今不明不白,但多半与朝中三王一脉脱不了干系,这些人大多出身尊贵,位高权重。都侯将轻轻接回去,若让他们知道轻轻是闻使君遗孤,想要斩草除根,都侯将如何。”

崔町声音平静,本不含什么情绪,却平白让闻适觉得羞愧。

因为这种事一旦发生,他真的什么都干不了。

自那时起闻适就想,他要升官,他也要成为位高权重者之中的一个。只有这样,才能庇佑兄长遗孤,让她以闻家女儿的身份,堂堂正正出嫁。

不是崔氏长公子一时心软捡回来的孤儿。

而是先幽州刺史府里尊贵的小女娘,清流之后,有娘家,寻得到祖籍,祖上拜过三公的那种。

他快四十了,再拼命几年,等他坐到卫尉卿,银印青绶,拿到两千石俸禄,他再去接自己的小侄女来京师。那时,他就可以为轻轻寻一门举世无双的好亲事,如此才不算辜负兄长;日后为兄报仇,也不至于牵连她。

同僚的玩笑话把他从翻飞的思绪里拉出来。

“鸣值做什么这么拼命,家里婆娘瞧不起都侯啊?”同僚一脸促狭。

闻适欸了一声,说:“还不都是为了孩子。”

同僚们点点头,又凑在一起细细碎碎谈起家里,一个说儿子不争气,真想把他扔军营里磨练磨练,问为什么不扔,又叹气说舍不得;一个说女儿整天跟在情郎后面跑,哎呀,发愁……

一行人这样窸窸窣窣说了一路,日头西斜,天色渐渐暗了,日光穿过小山山顶上茂盛的绿色,照在草木合抱的小亭子上。

此处离东宫不远,太子殿下坐在亭子里,一身素白的衣裳,长发只用一根玉簪挽起,他坐在日头照不到的地方,整个人是一种清冷的暗调。

远远的,都能闻到亭子里传来的草药的清苦味。

“没有出息也没什么,身体健康就行。”刚刚说自己儿子的人咕哝两声。身边人拿胳膊怼了怼他,示意谨言慎行,这人连忙低下头,作势打了两下自己的嘴,讨好地看向同僚,“瞎说的,瞎说的……诸公、诸公见谅,哈哈……”

闻适看见江醒清静挺拔的背影,有些出神。

现今朝中,外戚势大,太后与贵妃都想让三皇子做太子,太子殿下刚回京一年,生活总是艰难的,照常理,本该笼络朝臣,讨好君父,这位殿下却一直称病待在东宫,一副不争不抢、岁月静好的样子。

但一年中,三皇子一派多次算计,一次都不能成,反而吃了许多瘪,可见他也并非表现出来的那样无害。

他就这样在山上自由生长,如今也长成参天的乔木了。

再往前就要撞入太子殿下的视线了,闻适与同僚们一起换了条道走。

假山,亭子里。

江醒其实不是很开心。

他不开心的源头也不是三皇子,这种废物点心,他从来不会放在心上,让他不开心的是闻青轻不愿意理他。

大概当初走的时候没哄好,他到京师后给她写了许多封信,她一个字也不回。

这一年里,给她零花钱,她是要的;给她送贡品堆里稀奇的小玩意儿,她玩得也很开心,但就是不愿意理他。

江醒第一次体会到信发出去却收不到回应的感觉,好像在远处养了一只不会说话的小吞金兽。

他派去一个信使,想得到一点回应。

信使终于带回来一点东西。

“闻姑娘说,”信使站在江醒面前,模仿闻青轻的语气,“我不要理他。”

江醒安静看着他,不知道这个信使到底发的什么疯把这个告诉他。

他不想听。

“……既然殿下会因为收不到信伤心,那我就勉为其难写一封吧,但他应当知道,我还是不想理他。”信使顶着压力模仿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抹了一把汗,颤颤巍巍说,“这是闻姑娘吩咐我带给殿下的话。”

江醒摆摆手让他下去,把信打开,气得想笑。

他当初给陛下写信,都知道写个完整的句子,闻青轻只写了一个三个字。

——知道了。

好得很。

江醒把信扔到石桌上,不满道:“简直混账。”

宋书忍不住笑了。

江醒让他滚出去。

“殿下,宫中新进了一口宝剑,名唤溪午,传说是享誉天下的名剑,不如送去给闻姑娘玩儿。”宋书提议。

“给她真剑?”江醒端起茶抿了一口,并不情愿,淡淡说,“她惯来不小心,把自己割伤了又要哭。”

“殿下,姑娘已经不是小孩子啦,她都快及笄了。”宋书说。

江醒沉默片刻。

“那你送去吧,让她小心些。”

——

景成二十二年,盛夏。

两年前,闻青轻收到江醒送来的溪午剑,很喜欢,终于肯理一理他,开始给江醒写信。

写的东西都很琐碎,今日练剑了,今日读了什么书,吃了什么东西;有时候也会关心一下江醒,殿下吃饭了吗,有没有喝药,京师好不好玩……

这一日正午,长生带着闻青轻给她的信,往书院去。院长也有几封信要寄到山下,他想一起拿上送出去。

长生虽说是书童,但这些年一直和闻青轻一起,跟随崔町读书。

这几年,他渐渐长大,也出落成一个清秀端雅的小郎君了,他一直帮着崔町处理书院中的事务,也忙碌了起来。

几年时间里,书院扩张,成了学宫,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来到这里教书,或者找人清谈论道。

闻青轻有时会来听一听,但大多时候都待在后山。

太子殿下回京后,后山那座仙宫一样的院落就没了主人,闻青轻将那里当成自己的秘密小窝。

江醒有一间藏满天下图书的书房,江醒走后,那里就成了她的,闻青轻成日往那儿跑,晴天练剑,雨天读书,三年里挑挑拣拣,把自己喜欢的书都读完了,非常快乐。

崔町也不管她,自她及笄,崔町便像对明仙一样,给了她绝对的自由,除了下山要带女使,其他什么都不管。

山上的日子一直平静祥和,跟以往没有什么不同。

许将军平定叛乱之后,大约过了半年,又去西边镇关;姑娘长大一些之后,院长有时会下山,在边关待上一些日子再回来;许将军闲时,也会来青要山。

长生如往常一样,推开崔町书房的门。

里面坐着一个中年男人,锦衣华服,有点熟悉,但记不起来。

崔町向他招手,介绍说:“长生,来,这是卫尉卿,闻适,闻大人。”

长生这才想起这位大人的身份,似乎是姑娘的亲叔父。

他对着闻适恭敬地拜了拜,行过礼,崔町说:“去喊轻轻来。”

“是。”长生应下,自觉往后山去。

闻青轻喜欢往后山跑,江醒走时,特意在山上留了一些仆役,小院干净整洁,清幽雅致,一路走来,绿草如茵,蝉鸣细细。

长生进书房找闻青轻,没有人,问了仆役,也不知道,一时有点迷茫,在院中绕了一会儿,绕到一处荒废的小院,听见里面细微的动静,他停下脚步。

这里原本是仆役住的,住在这里的人随江醒一道回京后,院子就荒废下来。

闻青轻只喜欢待在正院,所以这里也没有人打扫。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模糊的唱腔从小院里飘出来,像一阵风。

长生推开院门。

院子里荒草丛生,苍翠杂乱,一棵青枫树矗立在西侧,枝叶茂盛,青枫参差错落,半个院子都笼在树荫之下,树下还有一个葡萄架。

他抬眼,目光越过爬满葡萄藤的竹竿往里看。

闻青轻一身青色长裙,长发松散,披落而下,一手拿着蘸满墨水的毛笔,一手拎着一只小小的青梅酒壶。她微微仰头,脸颊微红,眼睛亮亮的,呼吸有些不稳,看得出来很快活,她手握毛笔,在墙上飞快写下凌乱的字迹,脚下步子轻快,时不时转一圈,柔软的竹青裙摆在风中旋起好看的幅度。

“……”

有些发灰的白墙上,散乱地写满了字,长生正眼望去,是屈原的天问。

破败的灰墙被一个个清隽潇洒的黑字填满。

闻青轻仰头灌了一口青梅酒,心满意足靠着树干,她隐于葡萄藤一侧、阴影之中,眼睛微阖,青衫落拓,轻轻哼唱着来自百年前的古老歌谣,整个人染上一层难以言表的神秘感。

又唱。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

笔杆敲到青梅酒瓶上的声音。

叮叮当,叮叮当……

长生踏进小院,惊动了懒懒倚着葡萄藤唱歌的姑娘。

她回过头,乌黑如玉的眼睛显出一种轻盈的光彩。闻青轻弯着眼睛,扬起声音,脆脆喊道:“长生!我在这里呀!”

“我看见了,”长生走到她面前,也弯了弯眉眼,说,“姑娘,院长叫您。”

闻青轻眨眨眼睛。

“那走吧。”她拍拍身上的灰,低头理理散乱的衣裳,跟着长生去书院。

这是景成二十二年,闻青轻十五岁,正及笄,取字清均。她单手拎着酒壶,长发及腰,青衫落拓,从树荫下走出,走进青要山绚烂柔和的日光里。

调整一下设定,江泠从七皇子改为三皇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 2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