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十五个黄昏 > 第1章 游轮

十五个黄昏 第1章 游轮

作者:殊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1:26:05 来源:文学城

《十五个黄昏》

文/殊娓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码头好热闹。

有人拿着宣传页向游人推销:“十五天十四夜,从夏天出发,去另一种夏天。”

阮熹是第一次来这里,她举着咬过两口的当地老面包,缓缓穿过人群,刚抬手压住帽檐就被眼尖的海鸥偷袭,啄走她手里的一小块面包渣。

其他海鸥也瞄准了阮熹的面包,挺着雪白的小胸脯,贪婪地拍着翅膀,尝试靠近。

心里的忐忑被明目张胆的“小盗贼”打断,她笑着举起面包喂海鸥,余光瞄见广告栏上色彩鲜艳的游轮海报。

这是一座港口城市,没有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或网红打卡景区,最有名的就是游轮旅行。

来之前,阮熹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此类的简介,应该就是海报上这种——

海报上印着漂亮的巨型游轮,白蓝相间的清新颜色,吨位数十分可观,据说能够承载五千多名游客。

五千多名啊......

阮熹想起以前和朋友看《泰坦尼克号》时,男女主角登船的震撼场面。

想到这里,自然而然会想起那时候一起观影的朋友。

想到朋友,当然也会想起程岱川。

阮熹第一次见到程岱川,是高一下半学期即将开学的春天。

当时阮熹的父母在工作上有一些调动,家里人商量再三,决定搬家到调职的城市生活,阮熹也只好随父母一起去到陌生城市。

阮熹不喜欢搬家,也不喜欢转学。

告别从小生活的熟悉环境,告别亲人和朋友,令她难以对新生活提起兴致,闷闷不乐地坐在塞满整理箱的车子里,眼睁睁地看着车子跟随导航指引,向更北方的城市行进。

郁闷的不只有阮熹,父母在车里谈论有关于工作调动的事,言语间也带着前途未卜的复杂叹息。

离开家乡前夜,阮熹和即将分别的朋友们发信息到凌晨,很困,握着手机昏昏欲睡。

车开过几座城市周边的高速路,和朋友们共享过的歌单听了一遍又一遍,阮熹终于撑不住,眼皮子一合,沉沉睡去。

她胶着在梦境里,隐隐感到一阵清凉的风,然后是母亲的声音。

半梦半醒间,阮熹听见母亲说:“这片小区看起来还不错嘛。”

阮熹的父亲说之前托同事来看过,算是生活比较便利的老居民区,离他们的工作单位和阮熹的新学校距离很近。

只是没有电梯,要辛苦她们母女两个每天爬楼梯了。

“几层楼?”

“前面那栋楼的201室,两层。”

阮熹的母亲笑道:“才两层楼,还说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阮熹挣扎着醒来,揉着眼睛往外车窗外看:

陌生的街道前方有一片砖红色的小洋楼样式建筑,大约五、六层楼的高度。

建筑群里种植一些梨树,错落有致,满树梨花开得正盛。

红楼白花,相得益彰。

可是再好,也没有奶奶家阳台种的四季桂好,砖红色的小洋楼式建筑也没有以前的家好。

大件的家具父母已经约了物流公司帮忙送来,车上都是些随身行李和零碎物品。

阮熹的父亲把车子停在单元门旁边的一棵梨树下面,让阮熹看车,然后打开后备箱,提了两箱行李,和阮熹的母亲一起上楼去了。

阮熹已经在车上坐了七八个小时,浑身僵硬,也跟着跳下车活动筋骨。

她正高举双手在梨树下扭来扭去,余光瞥见一辆疾速而来的自行车,下意识转头,在颈椎清脆的咯嘣声里瞧见自行车的主人——

穿整套足球服的微胖男生用脚拖地刹车,黑色运动鞋在春天干燥的水泥地上划过,腾起一道灰尘烟气。

男生几乎没有缓冲,抬起手,一边抹掉额头上的汗,一边扯着脖子喊:“程岱川,程——岱——川——”

这男生的嗓门实在太大了,带着长久生活在这里的某种熟稔,令刚刚离开家的阮熹不由地多看了两眼。

可能是察觉到阮熹的视线,那男生停下来,瞧瞧她,又瞧瞧她身后塞满整理箱的红色轿车,竟然开口和她打招呼:“嗨,新搬来的?”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

阮熹拘谨地点点头。

那男生没再说什么,继续对着楼上喊:“程岱川啊——”

阮熹也跟着往楼上瞧。

他们租住的房子好像是这个单元的201?

她用视线去搜寻——

201的话......应该是左边的那几扇窗吗?

阮熹正琢磨着,201正上方的落地窗后面多了一道男生的身影。

满枝头雪白的梨花挡住视线,只觉得被千呼万唤出来的男生,个子好像挺高,比他家阳台叠放在一起的洗衣机和烘干机还要高出大半头的样子。

直到他推开一扇窗,弓了些背,胳膊压着窗棂趴在上面,她才看清:

男生一头茶棕色卷毛,肩膀的宽度恰到好处地撑起宽松的T恤,冷白皮,脖颈间挂着黑色的头戴式耳机。

梨树的影子落在他身上,他嘴角挂着一抹调侃的笑,懒洋洋地垂着眼睑看下来:“打个电话能累死?”

“不能啊。”

骑单车的微胖男生仰着头:“忘带手机了,爬楼梯是真能累死我......”

但是看见楼上的男生举起手,把半根冰棍放进嘴里时,这人还是丢下自行车,三步并作两步地往楼道里跑去,嘴里嘟嘟囔囔:“靠。家里买冰棍了怎么不早说......”

差点撞上看完房子下楼的阮熹父母。

两个男生的互动,很像她在家时和朋友们相处的状态,随性、自在。

后来阮熹知道了,骑自行车、嗓门大、微胖的男生叫石超,和住在她家楼上的程岱川是发小,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同班或者同校。

那天在楼道里险些撞见阮熹父母之后,石超连连说着“抱歉啊抱歉”,脚步却一点没停,风风火火地奔赴三楼去找程岱川要冰棍吃。

楼上叼着冰棍的程岱川,不咸不淡地往阮熹的方向瞥过来一眼。

因为陌生,他们之间的目光接触稍纵即逝。

起风了,程岱川关窗时被吹得眯起眼睛。

花瓣似雪,簌簌飘落,他低头甩掉头发上的一片梨花花瓣,关了窗户。

他们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里,对周遭的一切得心应手,身上充满元气和活力。

他们可以纵情享受“千树万树梨花开”、享受春意盎然的假期。

显然是背井离乡的阮熹最最羡慕的状态。

父母下楼来,带着对租住的房子的满意。

阮熹在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跟着搬家。

搬家是个累人的活儿。几个小时前,阮熹一家三口刚把整理箱一趟趟塞进汽车里。现在抵达目的地,哪怕舟车劳顿,也还是要再把那些东西拿下来,一趟趟搬进新家。

搬到差不多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温柔的夕阳光线弥散开来,梨树也染了碎金色。

阮熹站在新家门口,咕嘟咕嘟喝掉小半瓶水,理一理碎发,又要下楼。

阮熹母亲叫她:“剩下的让爸爸去拿吧。”

阮熹头也不回:“才两层楼,我也能行。”

其实不太行。

那是老家最大尺寸的一个花瓶,过年时养富贵竹的那种,再装上半瓶水,真的有点重。

花瓶里插着枝干茂密的四季桂。

这是临行前奶奶剪下来送给阮熹的,同时送给她的,还有一个厚厚的红包。

红包她没收下,悄悄放在奶奶的枕头底下。

阮熹把丢在车子后座的外套拿起来,又艰难地抱起花瓶,还没进楼道就听见石超的声音。

石超在嚷嚷:“阿姨,我们先走了啊。”

随后传来的是关门声和“噔噔噔”的脚步声,大概是路过阮熹家敞着门的门口,石超说:“刚刚瞧见了么,你家有新邻居了。”

懒洋洋的男声反问:“哪个刚刚?”

“就是......我在楼下喊你时候,站我旁边的那个女孩啊。”

“嗯。”

“看起来好乖、好文静啊。”

阮熹在楼梯转角和他们狭路相逢,石超大概没想到会撞见正在讨论的人,顿时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后脑勺:“嗨,用帮忙吗?”

阮熹摇摇头,抱着花瓶侧了侧身,示意他们两个先走。

在石超咚咚咚的脚步声里,她没察觉到,挂在手臂上的外套里有东西掉落。

抱着花瓶往上走了两个台阶,阮熹被叫住。

石超已经蹿出楼道,叫住她的人是程岱川。

“喂,新邻居。”

程岱川手里拿着阮熹眼熟的红包,“是你的吧?”

奶奶什么时候把红包塞进外套里的?

更想奶奶了。

阮熹盯着红包走神两秒,匆匆点头,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放在台阶上,郑重道谢:“是我的,真的很谢谢你。”

程岱川说不用谢。

黄昏碎金般的光线顺着窗口滑进楼道,驻在他眸间。

那是阮熹和程岱川的第一次对话......

手机在包包里振动,阮熹回过神,手里的面包被海鸥们吃得差不多了,她接到母亲的电话。

阮熹母亲说:“熹熹,我们接到你商阿姨和程岱川了哦。”

忐忑的情绪又回来了。

也许比忐忑更复杂些,说不清道不明。

阮熹想,上次和程岱川的见面,算不算不欢而散呢?

嗨,《十五个黄昏》来啦~

日更,更新时间是晚18:00。

评论区掉落红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游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