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府里的小厮匆匆来报,说是康熙传召,欲我进宫一趟。我心下一想,最近并无大事发生,但心底仍是有些慌,在冬月的伺候下换了朝服,知会嫡福晋一声便立即出门了。
今日的雪倒是停了,路上仍积着些,车夫一路驶得小心翼翼。我凭着些记忆过了遍近几年的大事,才缓缓定了神,至少不会是糟糕的事。
李德全见我来了,脸上便露着笑朝我请安。
“谙达快起,皇阿玛宣我进宫是?”我见着他脸色尚佳,心中压着的那块石随即松了下来。
“万岁爷念着你从前做的那些点心了,说是软和些易入口。”
我便懂了,并无什么大事,彻底放下心来,“请谙达带路。”
入了小厨房,便见着玉檀在边上候着,我忙伸手上去握住她。
“姐姐!”她笑得好看,脸上的梨涡浅浅。
我问了些康熙近日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就着手做了些点心,玉檀静静地,在一旁陪着我。
“近来一切可好?”我见她神色不佳,不知想什么正出神。
“都好。”她扯着个笑,不愿多说。
见状,我便没再问,转头聊起了些从前的事。
点心不费什么工夫,不过一个多时辰便都做好了,李德全早便差王喜在门外候着,等做好了,便引我去殿前。
“姐姐难得入宫一趟,可算能赶上来见姐姐一面。”他一见着我便上前问安。
我笑着让他起来,“近来不见,你倒也越来越稳重了。”
他伸手摸了摸头,不好意思地弯弯嘴角。我便把食盒递了过去,“好了,不打趣你了,带我去见皇阿玛吧。”
他点点头,走在前面。
康熙倒如之前般威严,我问安后,他便赐座,让我陪他说说话。
“朕许久未吃你做的点心,倒很是想念。”他接过李德全端上去的点心,拿了块放进嘴里,细细尝了才又开口道:“果然还是那个味道!李德全,朕让你备的东西端上来赐给若曦吧。”
我忙起身跪谢,康熙手一摆,让我坐回位置上。
“今日召你来也不全是为了这点心。”他顿了顿,才缓缓开口:“十三新得了个女儿,老四请了旨意送到他府上养着,不过这名字倒还未定。”
我恍过神来,原来是十三和绿芜的事。
“朕本想着要赐名,不过跟着出来的奴才说了十三的意思,那便你来取吧,回头以朕的名义赐她就行。”
十三和绿芜在那日子终是清苦,何况是皇家血脉,说到底,康熙是有些不忍。我见他神色仍是那般肃穆庄重,不见得半点平常人家里慈父的笑颜。因这皇位,将他的慈爱和疼惜都一并收敛了,只余下那外在严肃的模样,是躯壳也是保护色。
我思索了许久,一时没有个定论,脑子闪过“冰心”、“云英”几字,到最后没由来想到了“承欢”,愿这个孩子将来能承欢于她的父母膝下,享天伦之乐。
“回皇阿玛,不如就以‘承欢’为名?”我低着头说道。
康熙默了片刻,不知是在思索些什么,到最后竟叹了口气,“你这丫头的心思,罢了罢了,朕便依你。”
我俯身行礼谢恩。
“退下吧,德妃那估计备了午膳,去吧。”
我点头跪安,退出了偏殿,去给德妃请安。
许是因十四征战在外,她一心挂念,一餐下来用得很少。
我低声哄着:“额娘,今日的羹汤很是不错,您多用些。”
她叹了口气便握着我的手,“额娘明白你的心意,只是难以下咽罢了。”
我见着她,素日虽也雍容华贵,可终是岁月无情。这些日子食不下咽,整个人消瘦得更多了。
“额娘,十四爷定会凯旋而归的。”除了这些安慰人的空话,我倒也不知道还能说点什么。德妃握着的手收得更紧,面上倒不再开口说话,可那微微颤动的指尖,诉说着的不就是一个母亲的担忧吗?
我陪了她大半日,寻了好些话和她聊,临回府前才见这愁容上有了笑意。
回程的马车上,我软着身子靠在坐垫上,从前并不觉着王府到宫门的路有多远,只是今日独自而来,才晓得那好打发的光景是因着有另一个人。低头看了眼戴在手腕上的镯子,曾经时时可见,朝夕相处的人不过才离开了几天,思念便已这样浓。日子,过得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