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十七夕(重生) > 第3章 第 3 章

十七夕(重生)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甜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4 00:43:15 来源:文学城

是她疯了,还是她真的在做梦。

难道昨夜和她纠缠在一起的根本就是周砚枕?

那赵辞呢?

“清漓、清漓?”周砚枕握着她的手关切地唤了两声,“发什么呆?”

“周砚枕......”

赵清漓实在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若是照实说了,他会不会以为自己在发癔症。

眼下这情景,赵清漓倒是真觉得自己在发癔症。

惶恐、不安和后怕在她心底扎了根,快速生长蔓延着,惹得赵清漓不由自主颤抖起来。

周砚枕察觉到她的不适,宽慰地在她手背上轻拍两下,笑意温和:“我在。”

若只有春桃一个也就罢了,赵清漓觉得许是她在演戏。周砚枕也是如此,这事情便怪了。赵清漓当真怨也不知去怨谁,骂也不知去骂谁,开口也不是,闭口也不是。

末了,她只能放弃地垂下头,暗自深吸一口气,语气缓和道:“我没有生气,就是觉得太累了。”

周砚枕放心下来,便道:“那你好好在房里休息,我一人去见圣上就好,不打紧的。”

赵清漓摇头:“不要,我和你一起去见父皇。”

周砚枕无奈地笑笑,将她鬓边掉落的碎发整理好,哄道:“真拿你没办法。”

换下朝服,一身月白长袍的周砚枕看起来少了些严肃正经,也多了些亲和。

遣走一旁的春桃,周砚枕和她携手缓步而行,深宫里的一砖一瓦没有丝毫改变,在赵清漓眼中却恍若隔世。

池边的桂花树弥漫着浓郁的桂花香气,黄白的花穗洒在池面上飘荡,远看着如同夜晚空中星辰点点。

燕雀在檐下盘旋一圈儿南去,秋风微凉,阳光大好,今日是九月十八,也是吉日。

熟悉的环境让赵清漓心中渐渐多了实感,一路走来,宫里的太监丫鬟一如往日一般向她们行礼问安,路途不远,很快就来到露华殿。

新婚夫妇一同来问安,永元帝既是欣慰又是高兴。

永元帝爱怜地拉着她的手:“朕不是跟你说过不必在意这些礼节,怎么不在宫里好好歇着?”

周砚枕在一旁道:“是清漓说她虽得圣上偏爱,但身为一宫之主,不能坏了宫中规矩。”

永元帝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对赵清漓道:“不错,我儿慧眼如炬,和周中丞在一起,人也变得懂事了!”

这时,长伴圣驾的太监来报:“圣上,太子殿下来了。”

赵清漓肩头一颤,周砚枕疑惑地看了她一眼,小声问:“怎么了?”

强掩着胃里的不适,赵清漓轻轻摇头,艰难地咽了咽口水,回应道:“没事。”

她抬头望向永元帝:“父皇和皇兄有国事要商议,我和驸马在这里多有不便,不如我们先去问母后安好。”

永元帝倒是有点诧异:“平日你同澜之最为要好,怎么今天同他连招呼都不打便要走?”

话音还没落,赵辞已然进来了。

赵清漓抬头,正对上他回望过来的眼神,她心下一紧,忙垂头避开,但还是跟着周砚枕敷衍地问了声“皇兄安好”。

赵辞微沉的声音带着疑惑:“皇妹今日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唤起了皇兄,不叫我太子哥哥了?”

赵清漓闻言缓缓抬起头,带着怯意的水眸再次迎上他的,却见赵辞一脸的坦然,看向她的目光一如往常。

赵清漓再次顿住,脸色苍白。

永元帝笑呵呵地走近,并没注意到她的异常,还拍拍两人肩膀,打破这短暂的尬尴。

“许是清漓知晓自己已经嫁人,也知道注意礼数了。”

“也罢,你们先去向你母后请安,小夫妻新婚,还是多些独处时间培养感情的好。”

赵清漓谢过永元帝,扯起周砚枕的袖子便要走。不论心虚还是如何,她一刻都不想在这里多做停留。

“皇妹。”赵辞叫住她。

赵清漓低头错开目光,音色有点僵硬:“皇兄还有何事?”

赵辞笑着道:“莫怪为兄不通人情,我与父皇商议之事还需听听周中丞的想法,只能辛苦皇妹自己去向母后请安了。”

这话分寸拿捏的极好,赵清漓越发觉得自己真是个发癔症的疯子,竟然如此怀疑自己的兄长,不由得放缓语气:“不打紧,国事为重,母后的寝宫离这里不远,我自己去便是。”

赵辞点点头,攥着念珠的手指轻轻摩挲,脸上挂着关怀:“我瞧皇妹脸色不好,许是累着了,请完安就早些回去休息吧。”

赵清漓挤出一丝笑来,应了声:“好。”

身后,露华殿的大门被侍卫一齐阖上,赵清漓回头望时,几人皆已落座,这番景象并不违和。

赵清漓的生母乃是侯门之女,早在永元帝还是太子时,她便已入了太子府,她虽不是最早入府,却是唯一的正妃。永元帝登基前,两人曾育有一子,只可惜年幼病去,后来太子妃又偶然得喜,然而幼子早夭实在对先皇后打击太大,伤身伤心,生育时大出血而死,只留下赵清漓早早没了母亲。

三年后永元帝登基,因同太子妃感情深厚,追封其为后,谥号宸宁,如今的皇后则是多年以后选秀入宫的,同别的妃嫔相比,她最识大体,性子像极了先皇后,处处为大局着想。永元帝对她虽然算不得宠爱,但却十年如一日的相敬如宾。

紫檀木镶螺钿的座椅上,满绣的锦缎坐垫上流苏垂落,缠枝莲纹的落地宫灯刚剪了烛芯,灯罩上彩绘的山水看起来更加朦胧。

偏殿处,赵清漓神色恹恹地听着皇后说话,耳边一句也没落进去。皇后倒也不恼,悄悄噤声坐在一旁瞧着她,满脸的慈爱。

直到殿外侍候的宫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端着新泡的碧螺春来换去凉透的茶盏,赵清漓才发现自己已经出神许久了。

赵清漓懊恼地垂头,低声认错:“母后,清漓走神了......”

皇后扬手摈退了宫女,目光落在她纤细的颈项上,随意打量一眼便了解几分。

“你若实在不舒服,好好歇着就是,无需来我这里走这些过场。”皇后的声音温柔悦耳,补充道,“清漓,女子婚嫁,许多事都是无可避免的,在我这里你不必勉强。”

赵清漓知道皇后定是会错意了,可惜自己的心事又不能全盘向她拖出,只得盯着自己的鞋尖含糊答应两声,心中惴惴不安。

算了,不想这些了。

赵清漓拾起笑:“母后别说我了,十弟呢?近日可有好好学习功课?”

想起自己年仅七岁的幼子,皇后脸上漾起笑意:“绩儿年纪还小,正是贪玩的时候,好在太子贤德,有他为你父皇分忧,旁人倒是可以偷个懒了。”

一提起赵辞,赵清漓神色就有些别扭,硬着头皮附和了一句:“皇兄的才学和胆识确是几位皇兄中最出挑的。”

皇后听了也是一笑:“是啊,这孩子也算争气,庄妃泉下有知也可以安心了。”

想起庄妃,皇后心里也是一阵惋叹。

永元帝还是皇子时,大历朝内夺嫡之势正盛,若非他带兵一举攻下南靖,现在的大历也不会有如此辽阔的疆土。也正是这一举成名,永元帝才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立为太子。不知是谁提出,收疆立储这样的双喜之事是国之大幸,依照惯例,须得太子家眷去寺中为国祈福,这样才可保国运亨通。

永元帝自然舍不得自己的正妃和侧妃去受这种苦,这大任便落在了赵辞的生母傅雪莹身上,那时的她不过一名侍妾,少便少了,无碍。

当时的永元帝并不知晓傅雪莹刚怀有孕,这一别就是六年,待他荣登皇位时,这才想起要把傅雪莹接回宫里。

然而天不遂人愿,一场大火烧光了佛寺的所有人,唯一幸免于难的是那个贪玩跑下山去的六岁幼童——赵辞。

赵辞被接回宫中,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宫里的三皇子,许是永元帝心中有愧,也是他赵辞实在争气,坐上太子位后,他的生母追封为庄贵妃。

至此,赵辞刚及弱冠。

请完安,时辰也差不多接近午时了。赵清漓婉拒了皇后留她在这用膳,皇后心道年轻人新婚燕尔,也很理解,便没过多挽留。

中午的日头比早晨大上许多,明晃晃的刺眼,湖面直射的粼粼波光看得人眼花缭乱,赵清漓身子犯懒,便选了条小路走,想快点回去休息。

这条小路虽是近道,鹅卵石子铺的却纷杂凌乱,不大好走。赵清漓腿上不方便,走起来更觉乏力。

拐过弯去,眼瞧着离自己的宫苑越来越近,迎面却撞上了不速之客。

几步之遥,明黄的蟒袍,四爪蟒纹盘旋其上,五色祥云环绕其身,赤色的玛瑙间缀其间,风华矜贵尽显。

来人正是赵辞。

赵清漓知道避不开,于是主动迎上,低头轻唤道:“皇兄。”

赵辞微微颔首,唇边挂着一丝和煦的笑意:“皇妹今日怎么同我如此生分,可是为兄哪里做的不好?”

赵清漓嘴角抽了抽:“没有。”

“哦——”赵辞走近,弯下腰俯身靠近她的耳畔,“那......皇妹是在怪我昨夜弄疼你了?”

“你!”

赵清漓几乎是立刻跳开,宛若见了瘟神一般退了三尺远,不可置信地指着他。

不是梦!

为什么......为什么不是梦!

赵辞脸上的表情丝毫未动,懒散地微眯起眼:“怎么,皇妹这便把昨夜的事给忘了?”

字字珠玑,赵辞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停顿都在提醒她,她的记忆并没有出错,昨晚发生的事都是真实的。

可为什么,为什么所有人都好像完全不知情一样,就连周砚枕......周砚枕他......

赵清漓被冲击的脑袋轻飘飘的,脚下一软,险些晕过去。

一只手迅速自她腰际掠过,轻而易举便把她揽进臂弯,轻轻一提,转眼扣在自己怀里。

那张日日相见的熟悉的脸正挂着令她战栗的陌生的表情,像是看一个有趣的玩物,带着得意的嘲弄。

“我要罚你......”如同恶魔的低语,低沉的嗓音萦绕在她周围,不停地侵蚀她的理智。

赵清漓还是努力捡回来一丝理智,视线宽阔的肩膀之后,她的声线里带着喑哑的颤抖。

“周、砚、枕——”

仅仅两臂之隔的位置,周砚枕一袭白衣,宛若仙人迎风而立。

而他就这样看着他的新婚妻子落在他人怀抱,脸上得体的微笑像是嵌进五官,分毫未改。

直到赵清漓呀牙切齿念出他的名字,周砚枕加深了笑意,双手交叠,对着前者躬身施了一礼,道:“请公主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