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思儿咖啡馆
周日的清晨,父亲照例要去公干。攸宁匆匆咬了两口面包,抓起背包追上去:“爸爸,顺路送我到蜜思儿咖啡馆吧,我去那儿看会书。”
“吃太少了,喝杯牛奶再走啊!”母亲在后边喊道。
“我去喝杯咖啡就好!”她一边应着,一边小跑着钻进了汽车。
“别着急,慢点儿!”父亲等她坐稳,才缓缓发动车子。
“我中午会议结束来接你回家吃饭。你就在那儿看书,别乱跑,最近外边不太平,知道吗……”父亲絮絮地叮嘱着。
“知道啦,我向来不爱乱跑的,您放心。”攸宁乐呵呵地应道。
蜜思儿咖啡馆坐落于苏城主街,徽派建筑融汇西洋风格,很有格调之地,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和外国宾客。
清晨的馆内,客人尚稀。
“老样子,一杯拿铁,谢谢!”攸宁一边点单,一边朝靠窗座位上的熟人挥手致意。
“Hello, Li!” 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微笑着看她走近。
“早上好,威廉先生、威廉太太。”攸宁在他们身旁坐下,“今天天气真好,见到你们真开心!”
咖啡馆外,父亲的汽车直到看见那个穿蓝色连衣裙的身影安然落座,才悄然驶离。
“见到小攸宁,确实是个美妙的日子。”威廉太太笑道。
“前几天去爬山还愉快吗?”攸宁问道。
“非常好!尤其是听了你的建议,我们午后出发,带了点心,在山亭里边看落日边用下午茶,别有一番风味。”威廉太太赞道。
“上次推荐给你的书看了吗?”威廉先生问。
“正想向您请教呢。”攸宁从包里拿出英文原版《Wuthering Heights》,“这里梦境与暴风雨的虚实交织,我总有些不明白……”
威廉先生接过书,便开始细致地讲解起来。
威廉夫妇来自英国,先生在校教授英国文学,与攸宁的父亲曾是同事。威廉太太曾是攸宁的英文家教,婚后虽不再工作,彼此仍时常相聚。他们在本地朋友不多,却格外喜爱这个聪慧灵动、总能理解他们奇思妙想的小姑娘。
三人中英文夹杂,从书本聊到生活,又跳到中外名著,攸宁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馆内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咖啡馆有两层,空间宽敞,虽客满却不显嘈杂。
攸宁他们坐在靠墙的位置,紧邻橱窗。她端起咖啡轻啜一口,目光不经意地掠过窗外的人流。一辆汽车缓缓停在门口,司机率先下车,恭敬地拉开后座车门。一位身着粉色套裙、头戴白色礼帽的小姐款款而下,另一侧也同时下来了两位提着大包小包的女士。
那司机身材高大,衣着得体,引得攸宁多看了一眼。这一看却让她吃了一惊——那“司机”竟是高铭义!再细看,随后下车的女士中,果然有高伯母。
不会这么巧吧!她心下暗忖。
一行人进店后,在另一侧靠窗的位置坐下。
“高太太好福气,铭义担心您逛街累着,特意来接呢!”另一位太太奉承道。
“不过是凑巧罢了。说起福气,还是王太太您有福气,女儿多贴心,陪我们逛了一上午。累了吧圆圆?快喝点咖啡。”高伯母客气地招呼着对面那位小姐。
“您叫她小名就好,不必见外。我这丫头性子是静了些,但最是懂事。您日后逛街若缺个伴,随时唤她。”王太太笑道。
高伯母接话:“可不是嘛,逛街有个伴,还能多个参谋。今天买了好几条丝巾,过些时日他表哥结婚,北边的亲戚要来,正好送人。”
“王太太,您帮我瞧瞧,哪些花色适合年轻人,哪些适合年长的?咱们去那边大桌上慢慢挑,让他们年轻人自己说说话。”说着,两位夫人便适时地起身,提着购物袋走向另一桌。
这一换座,恰好与攸宁他们正面相对。攸宁正犹豫是否要上前打招呼,高伯母已眼尖地看到了她。
“哎呦,是囡囡啊!这么巧,你也在这儿?”
“伯母好!”攸宁只得起身走过去。
“这位是警察署王太太!”
“王太太好!”攸宁礼貌地问候。
“伯母买了这么多丝巾啊!”
“对啊,正好你来帮我们看看,年轻女孩都喜欢什么花色。”攸宁只好顺势坐下,一同挑选。
与这边的热络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桌的两位却是清净得很。
“听说你在北平读了几年书,那边可有什么好玩的?”王小姐试图打破沉默。
“没什么不同。”
“这次假期可还长?”
“每年都一样。”
“你们那个国学假期班,可以去旁听吗?”
“已经满员了。”回答依旧简洁冰冷。
两人再度陷入沉默。王小姐端起咖啡杯战术性地抿了一口;高铭义则时而望向母亲这边,时而看向窗外,尴尬仿佛又添了几分。
高伯母实在看不下去,指着桌上的蛋糕对攸宁说:“囡囡,这蓝莓蛋糕味道很好,你拿过去给铭义哥哥和姐姐尝尝。王小姐在示范学校读书,你们年轻人一块说说话去!”
攸宁看着那个面向窗外、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气息的侧影,再想到前几日在马场的那次相遇,心里暗暗叫苦。但碍于高伯母的热情,她不好推拒,索性端起蛋糕,微笑着走了过去。
“铭义哥哥、姐姐,这家的蓝莓蛋糕很不错,你们尝尝看?”
“铭义哥哥?”高铭义莫名地看着来人,并未接话。
王小姐也打量着她。攸宁只好自我介绍:“我叫攸宁,在这儿看书,正好遇上高伯母。听伯母说姐姐也是示范学校的?我读二年级,姐姐是三年级的吧?”
王小姐这才自在些:“对,我读三年级。我表妹李妍芳也是二年级的,你认得吗?”
“嗯,知道她。我们不同班,但是认识的。”
“姐姐尝尝蛋糕吧!”攸宁将蛋糕碟向前推了推,“咖啡配蛋糕,一点苦一点甜,正好相宜。”
王小姐微笑着尝了一口,点头称是。
“你在这儿看书?那两位外国人是你的朋友?”高铭义没头没脑地插了一句。
攸宁心下腹诽:是你在相亲,何必把话题引到我身上?面上却依旧乖巧:“是呀。方才我在那边看书,只瞥见你们进来的背影,还好奇是哪来的俊男美女,如此登对,走在一起便是一道风景呢。”
高铭义看着她这副故作乖巧的模样,再想到那日她冷冽的眼神,心下很是无语。
见王小姐只是低头浅笑,攸宁便接着说:“前两日聚餐,高伯母还说,就羡慕别家有女儿,尤其是白白净净、文文静静的女孩,谁见了不疼?这不转眼就遇上了。我刚才瞧见,高伯母看着姐姐时,眼角眉梢都是笑呢!”最后这句,她是微微凑近王小姐说的,似是闺中密语,音量却刚好能让身旁的人听清。
高铭义听她越说越离谱,也不辩驳,只问道:“上次考试的题目,你想出答案了么?”
攸宁不接他的话茬,转而向王小姐道:“铭义哥他们的假期班难考是出了名的,黄老要求极严。姐姐若感兴趣,明年开班前,让铭义哥给你辅导一下重点,准没问题。”
“那你当时没提前找他吗?”王小姐好奇。
“铭义哥的后门,岂是谁都能走的?我可没这么大的面子,对吧,铭义哥?”攸宁语带俏皮。
高铭义淡淡瞥她一眼。
攸宁又想起一事:“对了姐姐,下个月的话剧节,你有节目吗?”
“我们排了一段《屋檐下》,正在准备。”
“哇,真期待姐姐的表演!铭义哥,你们下个月还没开学吧?到时候一定要去看姐姐表演啊!姐姐可得给铭义哥留张好位置的票!”
“好呀,欢迎你来。”王小姐望向高铭义,眼中带着期待。
高铭义不便推拒,只得微微颔首,维持着基本的绅士风度。
有了攸宁居中调和,气氛轻松了不少。两个女孩相谈甚欢,高铭义偶尔应和几句,总算不失礼节地结束了这次会面。
高伯母自是满心欢喜,执意要送攸宁回家。
“铭义,去给李叔叔办公室打个电话,告诉他我们送攸宁回去了。”
攸宁推辞不过,只好与威廉夫妇道别,搭上了高家的车。
一路上,高伯母赞不绝口:“囡囡,今天多亏有你!不然就你铭义哥哥那块榆木疙瘩,还不知会怎样。你觉得王小姐如何?初次见面,瞧着倒是温柔大方,很是不错。”
“王小姐温柔漂亮,铭义哥高大英俊,很是般配。而且我看王小姐对铭义哥也很有好感,不然早找借口离开了。”攸宁乖巧应答。
“是吗?你这张嘴啊,净挑伯母爱听的说!你铭义哥哥就是太不会跟女孩子相处,话又少,真让我发愁。你们日后有什么好玩的活动,多带着他点儿,让他好好学学。”
“我为什么要学跟女孩玩?”高铭义一边开车,一边不满地插话,“还有,以后别再给我安排这种见面了。”
“不行!”高伯母当即驳回,“什么见面不见面的,我可不是那等封建老古板。主要是让你多结交朋友,学会与异性相处是门大学问,终身受益!”
高铭义不再作声。车子恰好拐进德胜路,早已等在路边的高铭轩上了车。
“相亲了?”高铭轩感受到车内微妙的气氛,开口问道。
无人应答。
高伯母白了他一眼:“大周末的,又跑出来干什么?作业都写完了?”
“我来排练话剧,早上不是跟您报备过了吗?”
“别提你的话剧!一提我就来气,”高伯母转向攸宁诉苦,“他起初说参加话剧节,我还挺高兴。结果排了个什么《七个骑士》!七个大小伙子扎一堆,连个女孩影子都没有!你说气人不气人?我看他早晚也是个小光棍!”
“妈,我才十四岁,您这心操得是不是太早了点?”高铭轩嘟囔着抗议。
“我这是防患于未然!等你像你哥这样二十岁了,不就晚啦!”
高铭义的脸色又沉了下去。
车子终于抵达李公馆。攸宁这一路如坐针毡,总算熬到了家,忙不迭向高伯母道谢告辞。
她下车后,高伯母才想起留给她的丝巾,忙让高铭轩送下去。
“我去吧。”高铭义却截过礼盒,不顾两人诧异的目光,迅速开门下车,追了上去。
“等一下!”他快步赶上已走到门口的攸宁,将丝巾递过去,“多谢李小姐今日的‘热情相助’,也谢您前几日的‘手下留情’。”他语速平缓,一字一顿。
攸宁迎上他微眯的双眸,那里面不似先前冰冷,反而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她心下微动,带着点小得意回道:“不客气,铭义……哥哥!”
正午的阳光透过路旁的枝叶,随风摇曳,在她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将那点狡黠的小表情照得清清楚楚。
“既然如此,还请您好事做到底。话剧表演那天,陪我一同前去如何?省得我又把场面搞砸。”他继续说道。
攸宁面露惋惜:“我很想陪你去呀,可是怎么办呢?那天我也有表演,恐怕爱莫能助了。预祝你……观剧愉快!”说罢,她转身一蹦一跳地进了门,还不忘挥了挥手中的礼盒。
高铭义站在原地,望着她轻快的背影,忽然生出一种想把她揪回来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