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食明 > 第13章 第 13 章

食明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4 04:17:24 来源:文学城

张居正仔细一问,才知道顾闲写完两篇科考文章后又写了篇杂文。

等到这么三篇文章都写完了,他还有空跑去法华寺找王世贞玩耍。

少年人的精力实在充沛得过分。

张居正问:“你怎么不把你另外两篇文章也拿去给他看看?”

顾闲道:“这可是姐夫你让我写的,我先给别人看算什么事?肯定得让你第一个看!”

张居正:“……”

倒也不必。

这类应试文章就是一块敲门砖,用处是帮应试的考生敲开一扇扇通往仕途的门,真要说有多精妙绝伦那是极少见的。

只要写得足够流畅,观点又正好符合阅卷官的偏好,考个功名基本没问题。

只不过光是“流畅”以及“言之有物”这两点,已经拦住了不少平时连个自己观点都憋不出来的考生。

张居正让顾闲把写好的文章拿来给他瞧瞧,只通读了一遍,便摸清了顾闲的水平。

他说道:“你底子不错,只是练得少了,许多地方还有些生涩。等会我给你拿几份往年的科举卷子,你看书之余每天试着写写,多写写就知道需要怎么查漏补缺了。”

顾闲:?

怎么都没讲解一下,就要上科举真题了?

实际上这正是许多考生的训练之法,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书籍除了通俗小说之外就是科举辅导书了,包括但不限于往年科举真题、名师模拟试卷以及各式各样的科举必备册子。

真正逐字逐句去阅读经典的人反而是少数。

张居正道:“元美与我是同年进士,他治的是《易经》,你平时有这方面的疑问大可去寻他。”

科举分为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但并不是五经都要考,而是采用选考模式。

一般从童子试开始,就要从五经里面选修一科,而后乡试、会试、殿试都考这一科。

比如你选修《诗经》,又考了本经第一,那你就是《诗经》的经魁!用处不大,不过如果你最终没能拿到案首或者会元之类的,拿个经魁也勉强有个名目可以跟人吹嘘。

顾闲还没正式入学,自是还没选好本经的。

顾闲好奇地问:“那姐夫你选的是什么?”

张居正道:“我选的是《礼记》。”

他以自己那一届科举为例给顾闲讲了讲五经的选修比例。

他同年一共录取三百零一人,其中治《诗经》的有一百零五人,治《书经》的有六十三人,治《易经》的有八十五人,治《礼记》的有二十二人,治《春秋》的有二十六人。

并不是录取人数多,竞争就不激烈。正相反,录取人数多是因为门槛比较低,选修的人太多。

这种情况下想脱颖而出同样不容易。

阅卷官要看一千份文章,跟阅卷官只需要看一百份文章,那耐心能一样吗?工作量太大的时候,阅卷官能认真给你看个头尾就不错了。

顾闲肃然起敬,说道:“那姐夫你治《礼记》挺好,以后当阅卷官要批的卷子少!”

张居正笑了笑,没有与顾闲说起阅卷的事往后估计不归他负责了。他已经入阁,若是主持科举肯定当主考官,到时候所有考生几乎都算是他的门生。

只不过他在内阁之中资历最浅,明年科举估计轮不到他了。

顾闲多机灵的人,一瞧张居正那笑而不语的模样,就知道自己犯了傻。

他回忆了一下自己听过的张居正八卦,想到了张居正是当过科举考官的,还录取了一批年轻人当自己的学生,可惜后来连这批学生也有对他改革举措不满的。

其中有个叫刘台的愣头青就曾上书弹劾他几大罪状。学生弹劾老师,哪能不让张居正震怒!

张居正当场动用明朝首辅的压轴技能:递辞呈。

辞呈内容一般是先为自己辩解数百字,最后来一句:“好好好,原是我不配当首辅,那我辞职不干了。”

这个时候只要君臣之间的情分还在,皇帝还想让首辅干活,那就会重重惩罚跳出来弹劾首辅的家伙。

很快地,那刘台就被撵出京师,再也当不了言官了。

顾闲用同情的目光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早些年在裕王府当试讲学士,四舍五入也算隆庆皇帝的老师。

结果么,隆庆皇帝沉迷享乐,根本不怎么处理朝政。

据说有野史记载,隆庆皇帝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嗑房中药嗑嗨了,曾边咬张居正的手臂边说些宫闱之中的污言秽语!

可见这个学生不太行。

其次就是上头那个弹劾他的刘台了,这个学生也不怎么样!

至于后来他一手教导大的万历皇帝,那更是恨他到恨不得把他挖出来鞭尸的程度。

姐夫啊,不如你还是莫当老师了!

张居正:?

怎么感觉这小子的眼神怪怪的?

顾闲还没傻到在本人面前分享野史内容,他一脸乖巧地听完张居正的点评,才跑去看看自己炖的肉好了没。

入梅后雨水多,最近才晴了几天,今天中午瞧着又有点乌云密布的趋势,顾闲便决定炖锅肉补补。

下雨天没有太阳,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须得吃点好的快乐一下。

正好今天的棒骨很不错,顾闲早早把它洗净放进深锅里炖,这会儿掀开锅盖一看,里头的肉汤咕嘟咕嘟冒着泡,肉香更是一下子溢了出来,引得墙外经过的行人都忍不住深深吸了下鼻子,心道张居正家今晚吃的什么?怎么这么香?

顾闲拿筷子往棒骨上戳了戳,见筷子能轻松插进肉里,便知晓肉已经炖好了。

这样的大骨头倒是不必费心摆盘,大可连着汤端上去让大家自己捞,这样到自己碗里的棒骨还热腾腾的,吃着更香。

为了配这锅炖肉,顾闲还蒸了桶饭,那米饭粒粒晶莹,米香十足。别说配着肉吃了,只浇上那么一勺汤汁就能让最不爱吃饭的小孩都香到把碗底都舔干净。

中国地大物博,大江南北的口味是不一样的,顾闲没有托大,晚饭仍是只负责做了这么一道菜,其他菜依然由掌厨的比照着张家人过去的口味做。

掌厨的闻到那锅炖肉的香味,就晓得自己今晚做的菜估计又要剩下了。好在剩菜底下的人还能分吃一轮,倒也不浪费。

经过这几天旁观顾闲做菜,掌厨的算是服气了。只简简单单的一道炖肉,他做起来就是不一样,每道工序看似寻常,实际上别人很难像他这样处理得又快又细致。

总感觉顾闲进入做菜状态后,整个人都像隔绝于世界之外,他的眼里只剩下把菜做好吃这件事!

如今凡是顾闲要动手做新菜,掌厨的会先占领最佳观摩位置,遇到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的步骤还会虚心发问。

只要能学到顾闲五六成本事,他们哪怕不在张家做工了也能找到其他好东家。

郑大也一直跟在旁边打下手。他志不在学厨,但是有谁能拒绝了解一点把肉炖得更香的秘诀?

这锅炖肉上桌,一家子平时跟京师人似的不爱拿米饭当主食的人都盛了满满一碗饭,学着顾闲往米饭尖尖上浇了一圈肉汤。

浓郁的汤汁瞬间浸透了米饭,散发出诱人的肉香。至于大棒骨,更是人手一根,谁都没落下。

张居正本来是有点犹豫的,毕竟拿手吃东西多不雅观,不是君子所为!

可顾闲手快,一上桌就先给他捞了一根,他也不好扫大家的兴……

自家人一起吃饭,哪有那么多讲究?一会把手洗干净就好。

张居正这么说服了自己,伸手拿起了属于自己的大棒骨。

别的地方的肉炖久了可能有点柴,但棒骨上的肉炖久了以后软烂适口,只虚挂在骨头上,随便一咬就能把整块肉吃进嘴里。

至于后面顾闲示范的吸骨髓……

都上手吃了,也不差这么一点!

寻寻常常一锅炖棒骨,一大家子人都吃得相当投入,真就是连骨头里面都嗦干净了!

与此同时,有个在张家院墙外徘徊了许久的行人眼看宵禁将至,终于依依不舍地归去。

这人叫做李贽,目前在礼部当着个芝麻大的小官,负责抄送些文件之类的。

这种没有油水的京官,许多家中没钱的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但他觉得京师厉害的人多,想多跟这些厉害人物交流学习,便勒紧裤腰带来京师赴任了。左右父母已逝,女儿又已出嫁,他只需要养活自己和妻子便好,无牵无累,俸禄少点也无妨。

到了京师才知道,这日子是真的很难熬,俸钱少得可怜,房租又贵得要命,连想吃顿饱饭都得掂量一下自己兜里有几个铜板。

李贽写起文章来很有点傲气,日子却过得一贫如洗。

他早年因为家贫没继续考进士,早早以举人身份入仕,原以为这样能够养活一家老小,谁知道哪怕是举人出身也只能去当个教谕,跟他父亲那样是个穷教书的。

后来换了几个官,也全都是穷得响叮当的微末小官。想到自家儿女小小年纪就因为吃不饱穿不暖陆续夭折,他不免叹了口气。

在家乡经历寇乱、饥荒、时疫等等大灾大难后,他与妻子诞育的四儿三女只有大女儿顺利长大成人。

穿衣吃饭,穿衣吃饭,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轮到自己身上就那么难?

是他时运不济,还是他的犟脾气太容易得罪人?是医不足、粮不足、衣不足,还是他能力不足?

他熟读所有经典,却没法从中找出一个叫自家孩子活下来的办法。

李贽摸着空空的肚皮,想着刚才隔墙闻到的炖肉香味,只觉自己饿得走不回租住的廉价居处了。

端坐庙堂之上的诸位相公,知道大明王朝繁荣昌盛的表象底下年年都有那么多饿殍吗?

顾小闲:?罪过了,我只是炖了锅肉!

*

更新了!

*

注:

①张居正科举那年的数据:出自《李春芳榜301名进士录》,原来李春芳跟张居正也是同年啊!(后知后觉

②张居正被临终的隆庆皇帝(嗑药状态)抓着啃手臂:据说出自江盈科的《闻纪·纪灾异》,这本书里还记录了明朝一堆天文异象,以及一个女人从咯吱窝底下生了个娃、一个男人结婚后突然发现自己开始来月经等等离奇故事,这是真的很野的野史了……

【隆庆六年二月二日,上视朝,朝班未齐。上忽走下殿,仆于地,文武诸臣莫敢近,微闻呼‘阁老国公’四字,于是国公某、都尉某跪而候之,次张居正、高拱至,乃扶掖起。上啮张臂而口喃喃,皆宫中亵狎之言,盖饮热药发狂也。】

不过据说这事在张敬修写的《张文忠公行实》里也有隐晦提及,敬哥儿你……

【六年壬申,上念太师运筹制虏,茂著忠猷,加少师兼太子太师,予锦衣正千户,令世其官。一日,先帝视朝,忽起走,语且啮。太师偕司礼监太监冯公扶持还宫。坐稍定,先帝召太师榻前,执太师手,属托甚至。太师饮泣不止。既出,遂触地号天,几不可生。】

-

顾小闲:真不真不要紧,反正姐夫你的八卦我全部记住了[墨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