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把孝忠王和刘凌的部分家眷救回后,闵宇悠的人怎么找都不见两家剩余人的踪迹。
闵宇悠明白,还有很多人护着他们,他们在整个垣国找,如大海捞针,便也不让属下们把所有精力放在这上面。
他让属下们,熟记住了俩家人的样子,见到了就监视起来。
此事不提,许延之和闵宇悠两人如今在忙中秋节的事。
许延之继位已将近一年,按礼来说他在继位时就要祭天和祭祖,告诉神仙和列祖列祖他继位了。
那时他匆忙继位,礼部的人根本就觉得他坐不稳这皇位,再加上他接二连三地受伤,也无法完成仪式,便一直放下了。
后来闵宇悠回来,过年时他头上的伤也不算好全,年后闵宇悠又受伤,这仪式闵宇悠不操心,别人压根不提。
这一拖便拖到了现在。
垣国八月十五晚上规定的各地王爷和官员进宫过年,等于弥补过年没有一起过“遗憾”。
这个点叫王爷们来京都,一是让王爷们汇报上半年封地情况,还有报上来问题解决,二是皇帝会部署一下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不过这两样也都形同虚设,有什么能报上来的重大问题,问题发生时就报了,小问题要么解决,要么就瞒着不报,对此皇帝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两样仪式较为繁琐。
衣服以往都是穿传下来的衣服,可许延之长得太矮,不仅穿不上成人的衣服,连以前许昭曜穿过的他都穿不了,只能从新给他做。
衣服闵宇悠早就做了准备,倒是不慌,就是祭礼要从头开始教。
垣国每次换皇帝时举办祭天仪式都会有百姓观看,这也是告诉百姓,国家换皇帝了。
而每次仪式百姓都把现场围的水泄不通,这场仪式可以说是万众瞩目。
若是错了,被人看出来,很多能以后国家有什么灾难都怪到皇帝身上。
那些王爷更是不用想,肯定要拿此做文章。
许延之这边认真地学习祭礼,闵宇悠那边也在周密地部署好安保工作。
到时候现场过于杂乱,若是不做万全的准备,肯定会有人有歪心思。
到时来的百姓都必须是京都内的人。
以往大臣和王爷们都会带家眷过来,这次不再允许。
几乎是两人敲定要办祭天仪式开始,闵宇悠下令进出京都的人都要仔细盘问,登记在册。
王爷们接到消息时也都各有盘算。
在距离仪式只有三天时王爷们都到齐了,除了要摆的用品,该准的也都准备齐了。
八月十五垣国只放假五天,许延之学习在课余、下午批完奏折学的,这段时间真的把他累坏了,晚上都没时间思考问题,躺到床上就睡着了。
终于祭礼这天到来,一大早许延之就被叫醒,任由李全、李福二人给他穿上繁琐的衣服。
祭祀是在皇陵完成的,没有百姓参加。
许延之在前面领着祭拜,王爷和官员们站在后排跟着祭拜。
他拜三次,嘴中背着礼官教他的词,后面王爷和官员只需拜一次。
前面说的词都不是他想说的,只有最后一句,“我既然占了这具身体,就会替他完成任务,让垣国成为强国。”
说完,祭祀礼便结束了。
许延之坐着娇子,其余人在后面跟着,一群人浩浩汤汤地到达祭天地点——天坛。
天坛建造的简单确很大,到了门口,还要走半个小时才能到行礼的地方。
他庆幸,还好自己在练武时没有偷奸耍滑,不然就凭他以前那小身板,肯定是走不到地方的。
他到时,现在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现场的人闵宇悠让人一个个过的,确保祭礼顺利进行。
百姓们看到这次继位的皇帝又是一个小孩子,不免有些担心。
他们都是住在京都的人,若是真有乱臣贼子攻打进来,他们肯定要遭殃的。
比起谁坐皇位他们更关心的是今年收成如何,今天赋税有没有增加这些更加切合他们利益的事情。
许延之率领众人迎神,礼官让人抬上所需是贡品,随后便是他宣读祭文。
祭文主要告知黄帝,国家换皇帝了。报功绩,反思一下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以后该怎么做,最后是祈求神灵继续保佑国家国泰民安。
凭借他在大厂写了几年的年中总结的经验,他自己写完祭文后,拿给闵宇悠看了,闵宇悠觉得不错,一字未改。
读完,他正焚烧祭文,天上下起了大雨。
昨日太史局还看过,今日应该晴空万里没有雨才对,这怎么就在他读完祭文下起了雨。
闵宇悠跪下道:“天佑我垣国。”
听到他喊的许延之,赶紧跟上节奏,对着祭祀台道:“天佑我垣国。”
王爷们本来有些得意地想,回去就拿此事做文章,确不曾想闵宇悠一句话就让他们没办法再搞小动作。
紧接着,官员、百姓都跟着跪下,大喊:“天佑我垣国。”
这场雨来的刚刚好,京都这个时候已经秋收完,本该有雨才对,确迟迟没有下雨。
夏季百姓整天顶着烈日去浇灌庄稼,这才让庄稼能够收成正常。
百姓们本以为又要每日下地浇水,确在这时下起了雨,开始纷纷觉得许延之这个皇帝是得到神仙的认可的。
原本要焚烧的祭品因雨水太大也无法焚烧,许延之干脆直接说:“此乃天意。”
他叫人把这些东西切切,分给今天来的百姓。
他退场时,正好也有百姓分到了肉,又是跪拜一通。
雨一直到他们到宫中还没有停,还好宫中摆的宴在室内。
等许延之换完衣服回来,官员和王爷们已经在等他开席。
这次的宴会闵宇悠参加了,且在许延之的执意要求下,坐在了”大臣们下首第一个位置。
接到端王眼神的礼部尚书,站出列道:“皇上,闵世子并无品级,坐在此处恐怕不合适。”
坐在最上面的许延之能把所有人的小动作一收眼底,他瞥了一眼端王,对着礼部尚书笑眯眯道:“爱卿说的极是!封闵世子为宰相,统领百官。”
听到他要让闵宇悠官复原职,这肯定是众官员不想干到底,好几个人站出来说:“还请皇上三思。”
许延之看着他们一个个吃苍蝇一般的表情,故道:“朕想封谁就封谁?这点事朕都做不了主,还要听你们唠叨,不如这皇位你们来坐吧。”
这句话一出,在场的大臣都跪了下来。
“闵相,你坐着。”
闵宇悠没有多说什么,听话地站起来坐到了座位上。
看他对闵宇悠这态度,众大臣更加恐慌。
虽说他是小孩子赌气的语气,但保不齐就是闵宇悠教他的。
“既然你们都不想做皇帝,”他说这句话时候,故意看了看在场的王爷,“那就都要听朕的!”
这次大臣们不再说话,许延之又有意见了,“怎么不说朕英明?”
场上先是一静,随后便齐声响起了,“皇上英明!”
许延之这才满意地说:“行了,都起来吧。”说罢,话锋一转,“你们怎么不恭喜闵丞相。”
还没完全站起来的众官员:......
“恭喜闵丞相。”
“恭喜英国公。”
......
众官员围着闵宇悠和闵东跃一顿恭喜。
不知道什么情况的闵东跃对现在的情况也是很懵,但还是笑着跟同僚们说着客套话。
看着“一片和谐”的场景,许延之很满意。
这出是他故意要演给众人的,他不想让人再把所有事情都往闵宇悠身上想,这样对闵宇悠的名声非常不好。
以后若是稍有不慎,他被别的王爷顶替了,也不至于让闵宇悠背负那么多的骂名。
原本就前胸贴后背的众人,再加上许延之闹这么一通,整个宴席的前期根本没人说话,全是大家吃饭的声音。
等吃饱喝足了,各位王爷也开始要汇报工作了。
定北王先说了边境如今的情况,和许延之掌握的差不多。
他还要再增派些兵力,许延之转头问他儿子许翌:“代王,兴州可还能分出些兵力支援关州吗?”
许翌听到他叫自己的名字,顿时来了精神,“皇上,兴州兵力已经被分到关州、协州、海州,如今已是兵力紧张,我还想向皇上禀明,再要些兵呢!”
这一通演,许延之都要憋不住笑了,果然没有看错许翌,这小伙子真是太有意思了。
听到自己儿子的话,定北王那个气恼,“你个逆子!关州情况比又不是不知道,在这演什么!”说着定北王就要去打许翌。
许翌躲开,“父王,我现在好歹也是王爷,你注意点。”
这句话更是把定北王气得够呛。
许延之虽然想继续看下去,但还是让李全阻止了。
李全:“肃静。”
席上安静下来,“定北王叔,你看各地都没有多余的兵力了,你多加操练,让将士们能以一敌三就好了。”
许延之说这话其实是知道,北真国如今跟他们国家一样,自顾不暇,没有什么余力骚扰他们。
看得不到兵力了,定北王也没有别的事,便坐下了。
终于轮到我有榜了,求求收藏。鞠躬。
祭祀的一些流程我在网上搜的,杂糅了一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 2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