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始乱终弃偏执魔尊后 > 第17章 01

始乱终弃偏执魔尊后 第17章 01

作者:三蔓子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3-16 01:18:43 来源:文学城

***

在看到龙人英奇惨无比的死相之后,沅水仙门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来找傅显的麻烦了。

自然而然的,蛛丝阵也就没有被维持下去的必要了。

第二天一早,曲红绡起床之后,就神清气爽地发现空中已经没有那一片烦人的蛛丝了。

她和傅显就打算即刻前往天山。

如何过去,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天山远在极北之地,与沅水相隔甚远,在这个人可修仙的年代里,距离并非不可跨越的天堑,曲红绡初来乍到之时,为了找傅显,以轻身功法全力赶路,花了三天时间,就从天山到了沅水。

但现在,他们却没法子用三天的时间再从沅水赶到天山。

因为傅显的身上还带毒。

即便有了水晶兰,他体内的灵气循环也至多三个小周天,绝不可能做到以功法全力前进。

而且一般来说,除却十万火急,也没有修士会纯用灵力功法来赶路,死费力气!御剑飞行这种事说来虽潇洒,真飞个十万八千里,旁人看你的眼神也跟二傻子差不多了。

凡间有马、驴、骡子等畜力代步,修仙之士自然也有代步用的工具。

最常见的是各类法器宝车,可腾云而起、驾雾而去,据说那平江郊外、虎丘山上,丁氏雍翠万寿园中,便有一辆可称之为至宝的宝车,名为追云车,乃是上一个灵力循环时代留下的宝物,可日行万里。

但此种法器宝车,大都是有主的。

有主的意思不是说这宝车的物权流转问题,而是说……顶级法器往往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追云车一出,天下就都知道,这是平江虎丘、雍翠万寿园的大仙长来了。

曲红绡与傅显显然没工夫冲进这种级别的大仙宗之内去抢一辆飞车。

但若非此种日行万里的宝车,寻常飞车法器、灵鹤灵雁,还不如走水路。

沅水畔的洪江商镇,之所以如此热闹,全因此处乃是西南水路的一个交通枢纽,五溪四通八达,商船络绎不绝,这些商船之上,均有会御水决的散修开路,速度绝不会慢。

他们二人便挑了其中一条商船,给了些钱,换了间舱房,一路出了五溪。

十日之后,商船靠岸,他们到了平江城。

这一趟船就到平江,给再多的钱,人家也不可能北上天山,好在平江比起沅水来说更加热闹富庶,来往商船更多,等个一两日,就能继续等到北上的商队了。

那么这两日,自然是要住在平江了。

平江乃是红尘中一等富贵风流之地。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说的正是这座城。①

此时正值四月,烟霞之下,烟柳画桥,风帘翠幕②,四面荷塘之中,初开的荷叶轻轻摇曳,化作万顷碧波,九曲桥栏却是朱红的。

曲红绡正倚在这朱红桥栏之上,漫不经心地瞧着眼前的美景,魂儿却好似已飞走了。

她站在桥上看风景,却不知桥上的自己也正是一副风景。

傅显没有上桥,他站在桥墩下的一处阴影里,双手抱剑,闭目养神。

他仍然裹着一身紧而粗糙的黑衣,头上带着个斗笠,斗笠投下的阴影,遮住了他的大半张脸,只露出棱角分明的下颌线。

平江富庶,又是四通八达之地,修士遍地走,此地百姓实在见惯了这些以武入道的修士。

然而即便如此,也没有几个人敢去直视傅显。

傅显缓缓地睁开了双眸,望向了曲红绡。

清风送来荷叶的淡香,也吹起了她绲了捻金边的翠袖,好似孔雀振翅欲飞。

平江富庶,在街上行走的女孩子们皆是头脸齐整、钗环珠翠满头的。曲红绡却不然,她的头发只是随意去绾发髻,也没什么珠翠,手腕上也空空荡荡。

她是不爱打扮么?其实也并不是,这些日子以来,傅显时常瞧见她用凤仙花的汁子给自己的指甲染色……她是爱美的,只是没那样有钱。

这是自然咯,因为曲红绡的所有财产只来自于她顺的那包东西。

谢问舟不穷,但曲红绡当时去得太急、走得匆匆,随便卷了点就跑了,跑了又得跑快些,于是又花了一大笔,请了个有“云车”的道友送她一乘,紧赶慢赶才赶到五溪九山。

那一包东西里,除却灵石之外,还有一只银手镯,银镯上刻的是一只欲飞的凤凰——谢问舟这条狗收藏银镯给谁?拿脚趾头想一想都知道是给冷玉微,出于一种奇妙的幽默感,曲红绡想了想,把这手镯给扣在了自己脚上……

这便是她的全部了。

不过,曲红绡体态如兰芝玉树,姿容如花娇柳媚,她只肖随随便便地往那里一站,就好似已将那座九曲朱桥给照亮了。

许多人都在瞧着她,不忍把目光从她身上移走。

她却像是完全没注意到……或者完全不在意一般,一只手托着腮,倚在朱栏之上,神色颇为出神,又不知想到了什么,长眉一蹙、面色微沉。

她不高兴。

傅显定定地盯着她。

只见曲红绡忽然长长地叹了口气,不知飞到何处的神魂也重新归位,她伸手捋了一把自己的辫子,目光不自觉地被一个刚巧路过的贵女头上的珠翠所吸引。

她瞧了人家一路,惹得那贵女用团扇遮面,不住地笑,曲红绡也就忍不住笑了,颊边又荡漾出两个似是盛了蜂蜜的酒窝。

从桥上下来时,她就看见傅显正在瞧她,若有所思。

曲红绡歪了歪头:“怎么了?”

傅显摇了摇头,沉声道:“走吧。”

曲红绡就跟着他一块儿走了。

修士不似凡人,筑基之后,对人间的食水便没了需要,金丹之后,睡眠也可不要,劳累之时,只需静息吐纳天地灵气,在体内运行数个大周天,即可疲惫全消。

当然,假设此修士所在之地的灵气极其稀薄,那就另当别论了。

平江地下有矿脉,城外八十里处有矿山,天地灵气充沛,并不存在上述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傅显是个中毒的,曲红绡是个换芯的——感觉好像灵魂和肉|体融合的不是特别得劲。

所以他们都会累,必须要休息。

因此他们在城内一处客栈住下了。

这处客栈名叫悦来客栈,乃是整个平江城内数一数二的大客栈,要价并不便宜,然而傅显随手就掷出一片金叶子,定了两间相邻的上房。

上房之内,还有温度正好的洗澡水,水面之上,飘洒着片片花瓣。

修士身体洁净,只因除尘诀学起来并不困难。

但曲红绡还是喜欢洗澡,热水不仅可以使人身体清洁,更可使身体放松。

她美美地洗了澡,用功法将长长的乌发烘到半干,只系了一件轻薄的里衣,大白天的,便上了榻,懒洋洋地窝起来了。

半梦半醒间,她听见了傅显的脚步声,他正在一步步地往外走,也不知是要去哪里。

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从来也没有人能管得住的。

但曲红绡有自信,只要他不亲口告诉她要离开,就绝不会自己不告而别。

她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

又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敲门。

曲红绡道:“进来吧。”

四个少女鱼贯而入。

她们一人手上捧着件辉蓝色的宝衣、一人手上捧着条月影纱的石榴裙、一人捧着个匣子,还有一人,正嘻嘻笑着,瞧着曲红绡。

曲红绡一抬头,那正嘻嘻笑着的杏眼少女便有些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姐姐生得好美貌。”

曲红绡托腮笑道:“悦来客栈不仅送洗澡水,还送你这般嘴巴抹蜜的漂亮小姑娘?”

杏眼少女噗嗤一声笑了,朝曲红绡福了福身,道:“见过姑娘,我叫雁荷风,山塘街上的雁家布庄、荷风珠翠堂都是我家开的,那位姓傅的大爷买了许多东西来送给姑娘,姑娘此刻要试否?”

傅显?

曲红绡忍不住笑了,她抿着唇,轻轻地点了点头。

四个小姑娘立刻动了起来,曲红绡穿上轻薄的小衣,套上层层叠叠如烟似雾的月影纱裙。

雁荷风双手一抖,抖出了件碧绿与辉蓝粼粼交织的宝衣,随着她手上的动作,此衣之上绣着的孔雀暗纹也隐隐浮动,流光溢彩,分外美丽。

曲红绡本就爱打扮,一瞧见这件漂亮衣裳,面上忍不住浮出笑意来。

雁荷风也忍不住笑了,她的笑容之中,更多是一种得到赞美之后的自信与得意。

这样的衣裳,绝非凡品,雁家布庄并非大布庄,然而雁氏夫妇的独生女雁荷风却生来有灵根,可吐纳天地灵气,她擅长织作,以自身灵气摆弄织机、穿针引线,这才叫雁家布庄在这偌大的平江城内,也打出了大名气,甚至连雍翠万寿园中大仙长的宝衣,也都由她穿针引线。

这件百翠宝衣,正是她的得意之作,也只有穿在如此艳光逼人的美人身上,才方能不蒙尘。

雁荷风不会梳复杂的发髻,于是在给曲红绡穿好衣裳之后,她便指挥另外两个擅梳头的少女上前,给曲红绡梳头。

她的头发如鸦羽一般漆黑而富有光泽、如海藻一般浓密而柔软。

半刻终后,她的头发已被绾成了云朵儿一般的发鬓,微微斜着,不甚整齐。

她乌黑的发间,插着一只黄金偏凤。

曲红绡瞧着镜中人,忍不住伸手去扶那只黄金凤。

她的手腕抬起,雪白皓腕之上,已多了个又宽又厚,宝光流动的镯子,这镯子做成镂空状,好似片片孔雀羽毛,伪眼处点缀着辉蓝宝石,与黄金凤的金光交织闪烁,宝光璨璨。

她不由一笑,随口问道:“这些东西,都是他亲手挑的?”

雁荷风笑道:“可不是!姑娘不知道,傅大爷神色太冷,一进我们家店来,伙计还以为是来砸场子的,吓得连话都不敢说,谁知傅大爷抬手就是一叠金叶子,叫我们把店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掌掌眼。”

少女们许是也发现了曲红绡的脾气很好,于是便一点儿不怕她的开始叽叽喳喳地说话了。

一个道:“谁知我们一连拿出了十几件宝衣,他的眼睛都没抬起来一下,不屑极了,似乎完全瞧不上!”

另一个道:“荷风姐姐没法子,才把她宝贝得不得了的百翠宝衣拿出来呢!”

雁荷风看了一眼曲红绡,忽然叹道:“如今才知,那些衣裳的确都是俗物,全然配不上姑娘的。”

一个忽嘻嘻笑道:“傅大爷面冷,谁知心却很细,不仅知道要送衣裳,还知道要送首饰,不仅知道要送首饰,还知道要在首饰内侧刻上姑娘的名姓呢。”

另一个道:“只是傅大爷这般有钱,为何不替自己也换一身好衣裳穿戴穿戴?”

曲红绡瞧着她们叽叽喳喳,唇角含笑,并不做声。

正在这时,门忽然“吱呀”一声被推开了,傅显立在门口,抬脚而入。

一瞬间,说话的声音就都消失了,四个小姑娘捂着嘴吃吃笑着,风一样的跑了。

这屋子很是精致,梳妆台前,屋顶垂下一片新绿珍珠罗纱,木窗开了一线送入清风,碧纱飘飘。

傅显沉默地抬头,去看倚坐在镜前的人。

然后,他的呼吸忽然停滞了一瞬。

——腻粉琼妆透碧纱,雪休夸。金凤搔头坠鬓斜,发交加。③

①:明·唐寅 《阊门即事》

②:取自柳永《望海潮》

③:唐·张泌《柳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0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