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石榴花葳蕤(女尊) > 第103章 细雨带轻虹

石榴花葳蕤(女尊) 第103章 细雨带轻虹

作者:新晴照酒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6-10 04:47:58 来源:文学城

“臣见过陛下皇后”,江澄进来后向她二人躬身行礼,明帝手一挥,急切地问道:“江卿免礼,是何紧急公务?”

她急切地想得到消息,哪里有功夫让他从容走虚礼,江澄抬头看了她一眼,而后垂了眼眸朗声奏道:“有两个消息要奏禀陛下,一是方才侍卫们奏报,英贵君已经和高敬接上头了。高敬抓了十来个敌人,已经由郑捕快押往京兆府审理。英贵君和高敬带着梨秋雨棠四个又往前面追击敌人去了。”

明帝听到此处就是一喜,高敬是她很是欣赏的男将,武功高,人也聪明有谋略,既然高敬能够抓敌,那多半云儿没什么危险了,而且有高敬协助悦儿,悦儿想要建功也不是难事了。

她正这么想着便听江澄奏道:“另一消息是肃州知州急报,肃州狱中关押的两个西境女子,趁着前些天下大雨,越狱了。”

逃了个把贼人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明帝没放在心上,“知会鸣鸾一声,让刑部下令通缉,另外把肃州知州按渎职罪论处。”

她安排得甚是明白,然而距她至少一丈远的江澄低声道:“臣遵旨,这就命人知会礼部。陛下和皇后请宽坐,臣去去就来。”

明帝眉头微蹙,澄之这话是什么意思,待会儿还要再回来是么?这未免有些没眼色吧?他明明看见澜儿在一旁,待会儿再来岂不扰了她和澜儿亲密?

思虑至此,她淡淡地道:“江卿辛苦了一天了,且回寝殿休息去吧,朕这里无需卿伺候。”她语气虽淡,话终究是按体谅他的意思讲的,讲完之后她就等着江澄施礼退出了。

然而江澄却没走,也没看她,依旧垂眸恭声道:“陛下,我朝律法,官员失囚,若百日内自捕得,或是他人捕得,或是囚徒已死,皆可免罪,眼下未及百日,不必急着给肃州知州定罪吧。”

这叫做什么话?明帝冷哼一声道:“失囚再捕,便是捕得也需耗费人力物力,悬赏囚徒的赏银都是民脂民膏,朕不把这失囚长官定罪,日后还有谁肯用心监守?”

她做太女时就对失囚捕得居然可以免罪这一条极为反感,这几年没来得及修改此条律法,偶有失囚之官,她都是命令楚昀另想个法子对这官员进行惩罚,此刻见江澄居然如此死板教条,丝毫不体会她的真正用意,心里头很有些气。

江澄听了,沉默片刻,继续言道:“陛下圣虑长远,臣十分赞同,律法有失,理应修改,等今年冬至祭天后,臣与柳相必定协同有司将此条文重新论定。只是陛下,律法未改之时,便当遵循旧法,不可以未颁之新法定已有之案件。”

真是岂有此理,明帝把手重重地拍在宝座扶手上,口不择言地问道:“这肃州知州究竟是什么人,澄之这么护着她?”

她这么问出来的时候,也就开始思索,这肃州知州是谁,她印象中是宁攸,意识到是宁攸,她就瞬间烦躁起来。她倒不怀疑江澄结党营私,可宁攸乃是江澄乳父之子,自幼在宁府伺候,与少年时的江澄极为相熟,她一想起来那年宁攸当着她的面跟江澄有说有笑的情形,心里头就妒火上涌。

江澄微微一颤,低了头道:“陛下息怒,臣与这肃州知州素不相识,谈不上偏袒。”

素不相识?澄之为了护一个年少时的婢女居然当面扯谎?明帝又气又失望,联想到半年前沈芳由一个工部胥吏出任工部司主事的事,她就再也忍不住了,低声呵斥道:“澄之近来怕是忘了自己是朕的后宫了,今晚回去,把宫规给朕抄一遍。”

臣下当面扯谎便是欺上,她并不想责他欺上之罪,她对他在公事上的品格是极其信任的,如果这个人不是宁攸,她今日多半也就听了他的了,可是公事上她可以宽贷,私事上却不行,他这总偏袒别的女子的毛病,她说什么也不能忍,今个儿必要给他扳正过来。

“陛下?”“陛下!”江澄和安澜齐声惊呼。

江澄喊过之后就闭了嘴,安澜却是继续言道:“陛下怎么了?谈公事就公事,怎得忽然让澄之去抄宫规?”

明帝看了一眼安澜,暗道事关澄之清誉,自己不能把话跟澜儿点透,当下只含糊地道:“朕不过是想让澄之记住,朕才是澄之的妻主。”

她原本还有些心虚,可是说完这句话,就忽然间理直气壮了起来,本来嘛,若是江澄时刻记得他是她的后宫,她是他的妻主,他又怎么会说出来以后只做帝臣的话?

安澜不可思议地看着她。江澄刚进来奏禀公事的时候,他没怎么在意地听着,可是越听越奇怪,心里头隐隐约约地觉得明帝的做法不对头,公私混搅不说,公的层面谈不上言听计从,甚至缺乏对一个大臣应有的尊重,私的层面就更惨了,他想起今日所看到的尚寝局的簿子,江澄竟是从正月里就不曾承宠了,这等情形下,明帝方才的话可就体现不出爱意,只剩下霸蛮了。

安澜轻轻叹了口气,他是凰朝的皇后,更是六宫之主,于公于私,他都应该出手管管了,他看着江澄和蔼一笑:“天色还早,澄之且去吩咐了公事再过来,本宫让人传了宵夜,澄之待会儿与陛下和本宫一起用些。”

明帝微微吃惊地看着安澜,她没明白安澜是何意思,不过被安澜这么一拦截话头,她方才那旺盛的怒气就自行消散了好些,又想起半夜里对江澄所说的日后要好好待他再不让他伤心的话,心里头就有些后悔,暗暗责备自己怎得一遇到澄之的事就控制不住脾气,她看了看江澄,放缓了声音道:“朕等澄之一起用夜宵。”

江澄听了,向她躬身施礼,而后小步往后退,退到殿门口,方才转身离开。

安澜待江澄迈步走出去,便开口询问明帝道:“陛下太过于担心贵君和嘉君,所以把气撒在澄之身上吗?”

明帝摇头:“朕有那么渣吗?”

她是挺担心悦儿和云儿,也因为担心有些情绪失控,可是她罚澄之,唔,不是澄之,是她的粲儿,她罚粲儿去抄宫规,绝对不是因为要排遣心中的忧虑。

安澜继续排除心中的疑问:“那陛下是担心澄之弄权才对他如此苛刻的吗?”

澜儿的意思是认为自己方才的做法有怀疑澄之弄权的嫌疑吗?她还没来得及摇头,便听安澜语重心长地道:“陛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陛下若是不够信任他,不妨撤了他的左相,让他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或者干脆在宫里安静养老。”

养老?明帝被这两个字戳了一下,惊讶地问道:“澄之已经需要养老了吗?”内心还是十几岁的少年的粲儿,已经到了需要养老的年龄了吗?

安澜瞧着她丝毫没有作假的惊讶表情,索性把话说得更透一些:“他已经三十一岁了,这个年龄,在不少富贵人家都被退做房老了,他可不是该养老了?”

明帝皱眉,她自然知道房老是什么,可是,她想了想,问安澜道:“宫里有这方面的规矩吗?”

安澜轻轻叹气:“也有的,不过都是暗例,没有明旨。后宫男子满了三十岁,若是连续三个月不得承恩,此后尚寝局便不会再将其承恩牌放入。每回承恩,都需天子特旨。可是陛下知道,牌子都看不到了,自然就想不起来有这么个人了,天子的特旨,又能有几回呢?这种暗例就是尚寝局替天子做恶人,用不惹人注目的法子把人打入冷巷,好让天子另接年轻的男儿入宫。”

明帝眉头大皱,心里头把前前后后的几件事一联系,不敢相信地道:“泉儿那么刻苦地练琵琶取悦朕,也是为了这个了?”

安澜不想提冷清泉,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他知道这个暗例还是今个儿和冷清泉、顾琼两个在给后宫添置家具一事上起了冲突,冷清泉示弱地时候讲出来的。

冷淑君哽咽着对他言道:“皇后殿下不受这个暗例限制,也没人敢在皇后跟前用暗例,可是其他人哪有那么幸运呢?臣侍总不能每回都弹琵琶,陛下总有厌倦的时候、疏忽的时候,一不小心过了三个月之期被停了牌子,臣侍再不找点事做,日子怎么过呢?”

他听了,心中一软,就全按照冷清泉的方案来了,顾琼看他如此,自然也没有再反对。

明帝心头难过得要死,暗道自己怎么这么糊涂,宫里面这么几个人,这么点子事,都弄不清楚吗?那偌大的国土偌大的朝廷,她又怎么能清楚每天都发生了什么呢?

她正自责,便听殿外传来负责御膳的宫侍的声音:“陛下,皇后,宵夜到了。”

宫侍们把宵夜摆满了桌子的时候,江澄也到了。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江澄就换了身衣裳,把方才那身紫袍一品官服给除去了,可也没有穿宫装宫袍,而是着了身她没怎么见过的黛黑色的男子便装。便装质地精良,但没什么绣花装饰,腰上束了条连一缕花纹都没有的同色缎带,头上插了支光洁到浑然天成的墨玉簪子,瞧着甚是朴素不说,中衣的交领还起得十分得高,把修长的脖颈捂了个严实。江澄进来之后,也没再说话,只垂首侍立在桌案一侧。

明帝蹙了蹙眉,开口命令道:“澄之坐,此处又没有外人。”

江澄似是不想抗旨,闻言就听话地坐了下来。只是坐下之后也没闲着,半探着身子,给她和安澜不断地布点心,剥果子。他手脚不算利索,但是专心致志地做事,倒也做得妥帖。

一刻钟过后,明帝已经吃了个半饱,看江澄仍旧在忙碌,终于忍无可忍地对安澜道:“澜儿,你若是用好了,就去内殿先歇会儿,朕跟澄之说句话。”

安澜一笑,他看明帝方才的情形,已经猜到明帝必是要安抚一下江澄的,只是他也有事要江澄去办,做个顺水人情是最好不过,当下轻轻一笑起身,边往内殿走边道:“臣侍先去洗漱了,澄之累了一天了,陛下少聊一会儿就放澄之回去吧。”

明帝甚是感激地看了安澜一眼,心中也有些愧疚,她本不想当着安澜的面谈论其他男儿,哪想到她根本处理不了,最后竟是要安澜给她指点迷津,不过,这在姚天也是很常见的事,谁让安澜是她的正宫呢?

眼瞧着安澜的身影隐入了内殿,明帝就起身走到了江澄的座位前,把他的头扳到自己的怀中,在他耳边轻声道:“粲儿,方才是朕脾气不好,皇后批评过朕了,粲儿就不要生朕的气了。粲儿也不用抄宫规了,朕自有法子让粲儿时常记着粲儿是朕的后宫。那个宁攸嘛,只要能在一百日内,抓得逃犯,就免于处罚吧。”

她说前面两句的时候,江澄表情淡漠,情绪也没任何起伏,到听得最后一句,就嗤地一下轻笑道:“陛下,宁攸去年丁忧了,肃州知州另有其人。”

哎?自己吃了半天的醋,白吃了不成?明帝微有些尴尬,为掩饰自己的不好意思,便咳了一声问道:“那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让澄之替她说话?不管是谁吧,也不是什么大事,澄之想护着她,朕就依澄之的也就是了。”她边说话边轻抚着男子交叠的衣领,幽幽地发牢骚:“粲儿哪天再穿一回昨个儿穿的那件葫芦领吧。”

江澄闻言顿了一顿,却只回复她有关公事的,“新任的肃州知州姓常,名叫静璇。”

这名字倒好听,但自己没怎么听过啊,怎么就成了肃州的知州了,明帝不解地问:“这人是个进士吗?朕怎么不知道?”

“她不是进士,也没什么家世,能力也平庸,但她有位哥哥,是皇后的母亲安大人的侍夫。这肃州知州的位置是安大人托了楚尚书安排的,臣侍方才不想讲,是不想让皇后尴尬,不防让陛下多想了。”江澄的声音低低的,淡淡的,但里面的自嘲与苦涩还是听得出来的。

明帝皱了眉,低头亲吻他平整的额头:“粲儿这么说,朕想起来这事弦歌是跟朕说过一回,朕当时忙,就没记在心上,哎,朕太不细心了,总让粲儿受委屈。”

江澄却没接她这个话茬,声音平静地继续道:“不过臣侍替她说话,倒不是因为她是皇后家亲戚,若是别人做知州,臣侍也会这么说的,律法未改就是应该遵循嘛。”

明帝有些哭笑不得,双手托住男子未曾发福的脸,强行把话题拉回来:“粲儿知道暗例的事了?”

这回轮到江澄惊讶了,她看着男子眸子中流露出来的惊讶与委屈,心内了然。他必是知道的,因为知道才患得患失胡思乱想,因为怕被不明不白地打进冷巷,才自己提出以后只做帝臣,她若是没发现,恐怕会在御体康复之后,在没看到他的牌子的时候,误以为他对她心灰意冷自请与她断绝关系呢。

她待男儿眸子中漾出水滴来,就低了头把那一颗颗的水滴轻轻地吻掉,柔声安慰道:“以后有事跟朕讲,不要一个人想东想西。”

她后面本打算说她以后一定不再疏忽他冷落他,可是想着她在他这里已经没什么信誉可言,倒不如先不开口许诺,等做到的时候,他自然会感知到的。

男子闭着眼睛点了点头,样子乖巧得让人心动。她将朱唇寸寸下移,直到两唇重叠,刚要深入,便听得门外小莫报道:“陛下,英贵君和嘉君殿下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