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十里街小客栈 > 第1章 第1章

十里街小客栈 第1章 第1章

作者:岛里天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1:04:20 来源:文学城

三月,逢了倒春寒。

雨淅淅沥沥下了三五日,天气复转冷凉。

书瑞一早起身来,冷得直哆嗦。

外头天还不见全然亮堂,他却也不敢多耽搁。

手脚麻利的在一身素布衣裳外头添了一件灰白的棉衣,简单做了梳洗,便朝主屋的方向去。

屋檐下的雨声滴滴答答,破晓的雄鸡打了好几声鸣,他站在屋中等了得有一炷香的时辰,穿着缀绒蓝褙子的妇人才从里屋出来。

妇人身形丰腴,肤子细润,倒是一副好相貌。

只夜里似是未曾休整好,眼下有一层乌青色,又还不曾施粉,人瞧着有些憔悴。

书瑞见着人,低眉顺眼的唤了一声舅母。

蒋氏在拘谨的目光中坐定,慢条斯理的吃了口暖茶。

须臾,才张口:“今儿一早唤你到屋里来,原也不是甚么要紧事,只是想着你到底大了,有些话也当能听上一听。”

她也未唤书瑞坐,顿了顿接着道:“如今你十八,也到了议亲成家的年纪了。你舅舅生前最是疼爱你,不止一回两回与我说往后要与你寻一门好亲事。”

“只他没福气,走的突然,还未曾同你打算好就匆匆的去了。”

坐在软垫儿灯挂椅上的蒋氏说到亡故的丈夫,忍不得捏起帕子沾了沾眼角,眼睛湿润了,心里头也是潮湿一片。

只伤怀归伤怀,却也不忘眼下的要紧事。

她帕角边儿的一双精明眸子扫向立在跟前的小哥儿。

一张白皙的面皮子,眉眼正,与她那去了的丈夫倒也几分薄像,都说外甥肖舅,倒是不假。

只她瞧着这张好面皮,却并没有因缅怀丈夫就生出怜惜来,反倒是多不喜欢。

瞧他双手交叠握着,微垂着个脑袋,拘谨恭顺,好是拿捏的姿态。

她收起帕子继续说道:“你舅舅虽去了,我这个舅母却还在,他生前未了的心愿,我必替他全了。”

书瑞一直安静的听着舅母的话,未曾言语。

舅舅离世,他便晓得自个儿在这家里没了依靠。

舅母自来便不喜他,如今没人再护着他,定然是要寻他的错处,可舅舅离世以后,他说话做事愈发的谨慎小心,自认是没有什么错教人拿住说不是的。

只他没想到,舅母索性是想把他打发了。

这朝,距舅舅去世也不过才一年的光景。

“前儿媒人来了一趟家里,说镇子上的吴贾人,便是家中做布匹缎子生意的那个。夫郎去了已是三载有余,他本是个深情厚意的人,愿意给死去的夫郎守着。

奈何生意人家,家大业大,一个人实在是顾不得两头,家中人劝,这才答应寻个贤良的帮着照顾家里。”

“你倒是福气好,这吴贾人眼儿高,媒人去了好些趟都没说上教他合心意的,偏生瞧中了你。”

书瑞闻言,不由得抬起眸子望向椅子上的人。

本没指望舅母能与他相个像样的人家,却也没想到竟想将自己许给吴贾人。

这吴贾人在镇子上开了一间响亮的皮子店不假,宅子也修的阔大,闻说在县城府城都有生意,家中资产不少。

可这吴贾人年过不惑,近乎五十的人了。

且他早听闻这人好色不端,先前还有勾栏地里的人上门闹过,怎像他舅母说的那样好。

这般虎狼窝哪里去得?

书瑞道:“舅母这般为我费心,我本不当让舅母再烦忧。”

“只是舅舅才去不久,他生前待我百般好,我想为舅舅守两年孝,再说婚事的事……”

蒋氏听得书瑞如此答,细眉一蹙。

“我知你孝心,只婚姻才是你如今的要紧事。你若为你舅舅守着孝耽误了人生大事,只怕反倒教你舅舅泉下难安。”

“吴家这样的好去处,可遇难求。你后半生安稳了,你舅舅才安心。”

书瑞心中清明,不肯着道:“舅母说的是,好婚事难寻。只上头二哥哥且还未定下人家,我年纪居下,长幼有序,怎当先于二哥哥。”

“既有好人家,舅母不妨先为二哥哥考虑。”

书瑞语气和缓,瞧着很是恭敬。

蒋氏听得却有股子戳破面皮的恼火,变了语气:

“你二哥哥的事情还轮不着你操心!长辈为你费心好的婚事,你还挑三拣四起来了。”

书瑞低着声音:“不是外甥挑剔,如今舅舅才走,我无心婚事,还望舅母成全外甥一片孝心。”

蒋氏见书瑞东推西阻,心中大为不快,厉害了声音:

“七岁那年你爹娘没了,你舅舅把你接到家里当亲生的一般养着,更甚至是越过了你大哥二哥哥。”

“如今你舅舅人没了,家里顶梁柱也塌了去,日子再不复从前,可是继续养不起你了。”

“你要真孝心,就当踏实嫁过去,也不枉费你舅舅这些年对你的养育!”

一席话,书瑞听得眉心发紧。

蒋氏又拿养育说事,便知她这是恼羞成怒了。

养恩似大山,在这事情上辩驳,他如何说都教人拿住说不是,这些年他也早惯了,索性闭了口。

“得了,你出去吧。”

蒋氏见书瑞没了声儿,不耐的摆了摆手。

她这厢是来通知书瑞的,哪是来听他肯不肯。

书瑞默着未言,行了个礼后,从蒋氏的屋里出去。

外头的雨还未停,灰蒙蒙的雨雾重,园子里才长出的新枝也融在其间瞧不真切。

他回到屋里,只觉着房间比方才出门时还要冷了许多。

今朝的事情,他越想越不对劲,舅母怎么就忽想起将他许给吴贾人。

便是她今日说的话不假,舅舅是家中的顶梁柱,一家子靠着他开的私塾周转着吃穿用度。

他离世,手底下办的私塾散了去,家里头确实少了一项进账。

可家里这些年也并不是独靠着舅舅的私塾过日子,白家田地多,也够得上是这片有名望的乡绅户,家底不至薄到日子过不动了。

早先舅舅在世时,吴家就曾想要结交,只是舅舅觉着此人品性不端,并不与那人户亲近。

论逢年过节吴家送厚礼贵物,舅舅一概是不收的。

又还嘱咐了家中人,不准许私自收授吴家的礼。

舅母如何会不晓得这些事,如今舅舅才去不过一年的光景,舅母与吴家来往也便罢了,竟然还想结亲。

书瑞坐不住,从柜子里翻找了一阵,寻出了支竹节白玉簪子,一咬牙,出了门去。

他去灶屋外头守到了在蒋氏房里做事的李妈妈。

蒋氏屋里的事情伺候她的人未必会说,可李妈妈家的老二要娶亲了,这阵子手里头定然紧。

蒋氏历来便不是甚么大方的主儿,在家里做事的几个人都暗地里说过她抠搜的话。

若是使点银子,保不齐李妈妈肯张口。

老婆子提着个刚从灶膛里铲了热炭的火篓子。

乡下天气冷,又逢着阴雨绵绵的春寒,骨头老了不禁冻,她把蒋氏的饭菜送去了屋里,这才偷得些闲想去烤烤火。

一出灶屋门,竟瞧见了外头等着的书瑞。

“瑞哥儿怎在此处?可是要上灶屋煨吃食呐。”

李妈妈还算客气。

虽晓得蒋氏不待见书瑞,可白先生在世的时候宠爱书瑞。

这表哥儿对他们都和善好说话,又侍弄得来一手好汤水,时也端给他们吃一嘴,他们这些做下人的,自也不去刁难人。

“听得说李妈妈家里头有喜事,这两日天气冷,我在屋里不如何出来,也没得机会恭喜李妈妈一声。”

李妈妈闻言,面上露出些欢喜来。

“都是些小事情,还劳瑞哥儿挂记。”

书瑞道:“婚嫁乃人生大事,李妈妈家二郎人才出众,定是寻得好人家的贤良姑娘,两人一并将李妈妈孝敬,往后您可就享清福了。”

李妈妈眉开眼笑,自家孩郎受赞哪有不欢喜的。

人年纪大了,也就指着儿孙福。

书瑞见此,四下瞧了一眼,见着没旁人,将揣在袖子里的簪子塞到了李妈妈怀里。

“这样的大喜事也没旁的贺一贺,妈妈可勿要嫌礼薄。”

李妈妈手心上微一凉,低头瞧见多了支上好的白玉簪子,老眼中闪过惊喜。

这样温润玉色的簪子,样式虽简单,可料子好,怎么也值个一两贯钱。

她跟着蒋氏好些年了,还没得到过这样的好东西。

前些日子家里头做事的人陆续都送了她礼,独是蒋氏一个做主子的装聋作哑跟不晓得一般。

她手里头为着礼钱紧的厉害,见蒋氏迟迟未有甚么表示,便自将二郎的喜事说与了她听,谁晓得蒋氏说了一厢好听话,却就包了二十个钱赏。

家里灶上烧火做杂的丫头都送了五个钱咧。

如此再看书瑞的簪子,这前后相差的也忒大了些,她立便估出瑞哥儿是有事要托。

她捏着簪子,低着声儿:“瑞哥儿,这礼太重了,如何使得,我是万万不能要的。你瞧你也是要说人家了,留着自己傍身多好。”

书瑞瞧李妈妈嘴上这般说,却并没有立把东西塞回,反还在手上小心拿着。

可见得他想的不假。

他微微一笑:“礼重自有礼重的理。李妈妈当得起。”

老婆子道:“不晓得哥儿可是有甚么事?”

“不瞒妈妈,今儿舅母将我唤到屋里头,是甚么事想来妈妈也是晓得的。”

书瑞低声道:“舅舅离世,我这婚事要劳烦舅母操劳,她为我选了人家,我心中万分感激。只心中有些糊涂,舅舅在世时并不欢喜和吴家走动,舅母这怎想着与吴家结亲了。”

李妈妈闻言默了默,她心头隐隐猜着书瑞是为着吴家的婚事才寻上她的。

虽有时也可怜瑞哥儿,但她到底伺候蒋氏,并不想参合其间。

书瑞见状轻扶着李妈妈:“知晓妈妈为难,我也不求妈妈替我做甚。我只想晓得其间缘由,如此往后也晓得如何自处才是。”

话毕,他又垂下眸子,面露伤感:“说句不好听的,舅舅去了,我在这家里.........”

他话没说明面上来,又道:“往昔李妈妈是怜我的,我这才说些与旁人不敢说的话来。”

“哥儿这般,倒教我心里头百般不是滋味。”

李妈妈也露出伤心相。

书瑞趁此又将簪子送到她袖口去:“妈妈就当是让我做回明白人,您拿这簪子与二郎的新媳添个礼岂不是好?”

李妈妈心头动容,她并非那起子爱财如命的人物,可二郎婚事将近,这节骨眼儿上正是她差钱的时候。

如此贴上来的钱,哪里有不心热的道理。

犹片刻,她四下瞅了瞅,将书瑞拉去了屋里。

“老爷丧事那日,吴家老爷前来祭拜,丧宴上吴贾人一眼瞧中了哥儿你。”

“他当下压着没言,前些日子送了好几箱子的物件儿来家里头与娘子说明。”

李妈妈盘腿在炕上:“娘子原也没想应答,老爷生前是不待见吴家的。奈何是这回那吴家老爷实在诚心,生是想与家里结亲。”

她低了声儿附在书瑞耳边道:“吴贾人言,若是能成亲家,他愿意拿出海量的银子给大郎君开门路,也谋上个官职来做。”

书瑞眉心一紧,他大哥哥少时中了童生,奈何舅舅是私塾先生,也教导不得他再中榜。

纵是近而立之年的人了,这些年也一直温在家中读书,不曾谋得一二事务来做。

在外是光风霁月,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在内却就是个一事无成的绣花枕头。

这些年风流俊俏的白面书生见得多了,以至于书瑞对这般貌好书生都有了些刻板成见。

李妈妈见书瑞脸色有变,她替蒋氏圆了圆话:

“老爷在时,一家子人有他撑着,如今老爷去的突然,娘子日里夜里都睡不安枕。若是大郎君真能有个职务做,那家里也不必这般愁了。”

她宽慰书瑞:“娘子也是为了家里头,哥儿别怪。”

“要俺说那吴家家境富裕,哥儿嫁了去一辈子衣食不愁,比咱这头的日子还好过。再来,哥儿过去是正室,又有吴贾人为大郎君捐钱买官儿的恩情在,娘子往后不也得仰仗着哥儿么。”

书瑞心头冷笑,那吴家老爷前来吊唁,倒是还有心思在灵堂上将人瞧中,也实不是甚么好人物。

不过他也晓得说看中他只是一桩说辞,吴贾人就是好色,也不至是见着个有几分姿色的便想娶回家中去,他想与白家结亲,无非是看中白家在此处的名声地位,想借乡绅的势罢了。

自然,最为稳固的还是娶二哥儿,只他料蒋氏不会答应,这才退而将主意打在他的身上。

也亏得他舅母为着儿子前程,枉顾亡夫之意还要与吴家结亲。

纵心中情绪翻江倒海,他还是没有当着李妈妈的面表露出来。

“细细听来,不无道理。舅母想是觉我年纪小,便与我说的浅,我听得一知半解,时下听了妈妈言,心中也有了底。”

书瑞握着李妈妈的手道:“还要谢妈妈与我说了明白。”

李妈妈见书瑞晓得了缘由,并不曾恼怒吵嚷,心中松了口气。

“哥儿哪里的话,往后去吴家那般富贵去处,还望不要忘记我这老妇人。”

“这是自然的。”

书瑞从李妈妈的住处走回自己屋时,外头已经落起雨了。

他听见几声燕子的啾啾叫声,一抬头,瞅见屋檐下那窝小雏燕不知甚么时候竟然丰满了毛羽,已然能飞出窝自行去觅食了。

书瑞在屋檐下瞧了好一会儿。

[加油]开文开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1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