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石库门飞出一只白孔雀[七零] > 第14章 第 14 章

石库门飞出一只白孔雀[七零]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铁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8 15:02:49 来源:文学城

贝碧棠喂完鸽子,让可爱的小动物治愈了一番,郁闷一扫而空,神清气爽地从人民广场回了家。

一到家,贝碧棠就将布袋子放下,将里面的书信和照片掏出来,拿在手里。

接着她转身去拿塞在床底下的初中课本,咬牙将压在最中间的数学课本抽出来,抖出夹在里面的东西。

也是一些书信和照片。她回到上海的第一天,就满屋子看,给它们找个安全的地方藏着,生怕被姆妈她们翻到。

总共十二封信。第一封信是她十五岁那年,徐则立寄给她的,也是这封信直接鼓动了她去西北的念头。其余十一封都是徐则立回上海陪他阿爸治病时写给她的。

还有两张照片。其中一张她和徐则立站在大草原上,笑得含蓄内敛。

六月盛夏,天高云阔,牧草青青,不远处牛羊温顺而安详地吃着草,她笑得眉眼弯弯,牙齿微露,这时候她十七岁。贝碧棠忍不住叹口气,伸手去摸照片上自己十七岁的脸。

另一张照片是徐则立的单人照片,他高考那几天,她不仅请假全程陪同,还借了照相机,在高考考场门口给他拍了张照片,留作纪念。

贝碧棠将信一封一封地拆开来,这些信早已被她看不下五六次,她还想看最后一次,看她是怎么被徐则立诓得对爱情深信不疑的。

花了十几分钟,将信逐字逐句默读一遍后,贝碧棠的眼睛湿润了。

那时候的她是天真的,徐则立也是真心的。

这些信里,徐则立对她爱慕之情跃然纸上。在他阿爸重病时,他也不愿告诉她太多,免得惹自己忧心,自己再三逼问,他才提几句,其余都是远在西北的她嘘寒问暖。期间还给她寄了五六回上海的特产,在信里提醒她不要忘了去邮政局取。

贝碧棠看了信,又难受了起来,很多她觉得痛苦的回忆在她脑海闹腾着,像是要把她的脑壳给戳破了。

姆妈是如此,徐则立也是如此,两人曾经都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知道她很好哄,看清了她的性子,都知道怎么拿捏她。怎么从她身上要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她心软、单纯,很看重感情,只要对方一走进她的心里,在她心里有了位置,她便会为对方退让,不会计较,不会记仇。

如果一个人对你很重要,你付出感情以及对方需要的,而你身上正好有的东西,又有什么错呢?错在你看不清有的时候感情是单方面,有的时候对方想要的东西变了,而你身上没有?

最大的错不应该是她,错的是姆妈和徐则立,他们利用她爱他们的心,他们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利用她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私心!

贝碧棠眼神愤恨,将手中的信捏皱,错的是他们,没有一次堂堂正正地告诉她,贝碧棠你在我心里是或者已经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了。

贝碧棠拿着和徐则立的书信往来,以及照片,拿着五斗柜上的土黄色竹编热水瓶,去了老虎灶。

老虎灶只有一位昏昏欲睡犯了春困的阿奶守着,贝碧棠没有喊醒她,将书信和照片往燃着熊熊烈火的灶膛里一扔。

燃烧物增加,烈火腾地窜起,发出一声惊响。

李阿奶眯着眼睛看着贝碧棠,说:“碧棠啊,来打水?怎么不叫醒我?”

贝碧棠递了一分钱过去,说:“看阿奶你睡得正香,不忍心叫醒你。”

李阿奶接过钱,塞进口袋里,笑眯眯地说:“还是你这小妮子贴心,以后你再来打水,我要是又睡过去了,你就先打水,钱事后再给。阿奶信得过你,不像有些游手好闲的小年轻,滑头着呢。闹着要先打水再给钱,哪知道水打了,便提着热水瓶跑了,我在后面追,差点把我的老腰给闪了,幸好路过的爷叔帮忙将人给我逮住。”

贝碧棠笑了笑说:“没关系的李阿奶,我等你醒。”

一排并列的铁质水龙头,下面绑着一条长长的布条。贝碧棠拿起热水瓶盖,将长布条塞进瓶身,这样做,滚烫的热水顺着布条而流,不会溅到提着热水瓶的手。

贝碧棠提着热水回来,就看见苗秀秀手往布袋子里伸。

贝碧棠没有出言阻拦。将热水瓶放回原处,站在她背后静静地看着苗秀秀。

苗秀秀捂着胸口,惊叫:“哎呀,你作死啊,不声不响站在那,吓死我了。”

接着,她扬扬手里的深蓝色高领毛衣,笑着说:“这是不是你送给那个对象的?现在人家不要你了,东西也还回来了。”

她摸了摸细腻的毛线,又说:“这些毛织品给姑爷吧,不然放着也是浪费。”

贝碧棠冷冷淡淡地说:“小了。”

在一起三年,她给徐则立织了一蓝一灰两件高领毛衣,一条黑色围巾,一副军绿色手套。不是她还念着徐则立,偏袒着他,她说的是实话。

徐则立身高一米八出头,身材清瘦,黄大山个子不到一米七,身材又宽又矮,她给徐则立织的东西,黄大山怎么穿得下?即使现在她很嫌弃徐则立穿过、戴过、碰过的东西,她也不想把这些东西给黄大山。

苗秀秀搂着毛衣不放,说:“这算什么事,我给改改不就好了嘛,又不费什么功夫。”

贝碧棠眼神淡漠一片,说:“不是我的,是我的一位男同学让我转交给一位女同学的。”

要是苗秀秀说给她自己,或是大阿姐、二阿姐、小毛头,她也就给了,黄大山不给。

苗秀秀不信,疑问道:“真的?”

贝碧棠直接上手,夺过毛衣,放回布袋子里,拿起布袋子往门口走,说:“我给人送去。”

这下苗秀秀总算信了,她嘀咕说:“害我空欢喜一场,想着姑爷五年之内的御寒衣物有着落了。”

贝碧棠找了一家典当行,将一大袋子的东西全部典了出去。她织毛衣的手艺不错,徐则立又爱惜衣物,加上她又不赎回。典当行给了她一个好价钱,五十八块,在她的坚持下,又加了两块,凑成了六十块钱。

拿着六十块钱的巨款,贝碧棠决定好好犒劳自己一回,坐车来到大壶春。要了一碟子生煎,配着加了白胡椒的鸭血粉丝汤吃,吃了个心满意足。

贝碧棠来到街道办门口,门前排着一条弯曲了三圈的长龙。人挤人,大家脸上都笼罩着一层忧愁,即便有的人脸上是笑着的,那忧虑也未曾从脸上消失一秒。

排着队的人全是为工作的事情,他们不全是知青,有的是毕业生。也不全是待业青年,老的少的都有,他们是为了亲人来排队的。

排在贝碧棠前面的也是一个返城知青,不过贝碧棠去的是西北,对方家里使了点力气,他插队的地方离家近的很,在崇明岛。

对方一见着贝碧棠,便吹了声口哨,抱着手转过身来,流里流气地说:“哟,这不是爷叔阿姨人人称赞的贝碧棠吗?你来这干什么?”

对方明知故问,但这么多人看着,对外人最有教养的贝碧棠不得不回答:“我来看看我的工作有着落没。”

男青年嗤笑一声,说:“贝碧棠,我还以为你不着急呢。一回来整天就是买汰烧,照顾小毛头。要不然就是穿得花枝招展出去,提出去一大包东西,带回来一大包东西。我还以为你有什么门路,在干什么勾当呢。”

贝碧棠有的时候脸皮真的挺薄的,她被说得赧然,又不知道怎么回答。

幸好她身后的一个女青年解救了她,对方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介不介意跟我换个位置?”

就换后一个位置而已,又有什么要紧的。

贝碧棠连忙点头,说:“谢谢你啊。”

女青年一摆手,爽快地说:“没事。”

对方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她应该认识啊。贝碧棠想了想,还是这对位女青年毫无印象,好奇问道:“我怎么没见过你?”

女青年幽默地说:“我原来不住在这里,新搬来的。我家原来在龙华那边,我阿爸被调到这边的分厂工作,谁知道我下乡一趟,回来家庭住址都变了。”

贝碧棠恍然大悟说:“怪不得我不认识你。”

女青年眨眨眼睛说:“现在认识了。我叫冯光美,二十三岁,很高兴认识你。”

说着,她伸出来手来。

贝碧棠连忙也伸出手来,握住冯光美的手,笑着说:“贝碧棠,十九岁,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冯光美朝她背后翻了个白眼,说:“我早就知道你叫贝碧棠了。”

贝碧棠听懂了她话里吐槽的意思,笑了笑。

队伍前行的速度并不快,贝碧棠问道:“冯同志,你之前来问过了吗?”

冯光美说:“别叫我冯同志,直接叫我光美吧,或者冯光美也行。”

顿了一下,她凑到贝碧棠耳边,小声说:“你不知道我姆妈给我取的名字,这些年让他们有多提心吊胆。光美、光美,光复美国。明明我姆妈取的是光明美丽的意思。我家里人都不敢叫我名字,直接叫我冯同志,好在我家根正苗红。我真怕再没有人叫我名字,我都忘了自己名字了。要是别人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直接回答,我叫冯同志,我会被人笑话一辈子的。”

贝碧棠被逗乐,她捂住嘴,从善如流地说:“好,以后我就叫你光美吧,你也可以叫我碧棠。”

冯光美站直来,恢复正常的说话音量,抱怨说:“我怎么没来?我天天来?我不来,阿爸姆妈给我做竹笋炒肉来吃的。他们早上上班之前提一次,记得去街道办问工作的事。下班回来又再问一次,去了吗?街道办怎么说?工作有着落了吗?我都要烦死。”

她眼睛往街道办办公室一瞟后继续说:“估计街道办的人也要烦死我们了。”

旁边为孙子工作急得上火的阿奶可听不得这话,她以教育人的口吻说:“小姑娘话可不能这么说。为人民服务,街道办的人怎么会烦我们这些人民呢,他们应该尽心尽力,充满热情,急我们所急,忧我们所忧才对。”

冯光美重重地点头,说:“阿对,阿奶您说的都对极了。”

贝碧棠努力忍笑,生怕阿奶把瞄头对准她,这些阿奶遇上跟孙子有关的事,绝对战斗力爆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