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恃君意 > 第12章 第十二章

恃君意 第12章 第十二章

作者:云枝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2:29:39 来源:文学城

婚书其实有长有短,但越是世家大族,对嫁娶之事便越为看重。何况是御上赐婚,礼部也会备一份礼单作为呈吉。

婚书的内容一要将聘礼的名目金墨记册,二要添列族谱,往上数只须列几位声名显赫的长辈,再者便是父母亲族一类的远近亲疏。最后便是一篇长文婚赋。

谢识呈做事向来一丝不苟,认真得过分。但也没想到自己会这般沉浸,中途仪真都挨不住困乏先去喝了一碗甜汤。

崔凝荷也着人给他送了一碗来,但不知是搁了多久,这会儿已经冰凉。

到子更天了,他从未这般晚歇过。

谢识呈稍作松泛,抬腕落笔。垂眸看着落款处那两个并列的名字,一时间竟觉得有些恍惚。

看了一眼。

忍不住又看一眼。

落金喜帖在烛灯下愈发显出两分即将成婚的意味。

心里溢出一丝特别的情绪,谢识呈没有多想,抬手用玉案压住两边,等着墨干。

-

回京很快提上日程,因为东西多,最后还是走水路。光是聘礼就单独装了一艘大船,请了江南排一的镖局和谢府自己的护卫,每一层都有上百人轮值。且还不说崔氏有头有脸迎亲的人。

启船那日十一艘大船渡满临江,可谓是浩浩荡荡地上了路。

水路走得快,因为方方面面都做足了准备。所以一路虽然经历了些波折到底也算平顺。达到盛京后,崔凝荷便去了本家的大宅。

最后东西太多,还是之前购置的五处宅院也一并用上了。

至于安王府邸,大体的修缮已经完成,至于内里重点的布局,关乎大婚。还得由崔凝荷主镇,谢识呈公务繁忙,但对于此事也上了心。

他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请了当年帮先帝修葺过行宫的王老先生出师。和崔凝荷讨论过布局又去找父亲的旧友帮忙定了图纸。

除此以外,政事上也没有能让人分心的地方。定州州府欺压民田之事闹出了很大的动静,牵扯进了京官。大理寺的人去查,转头证人便在府中畏罪自尽,朝中局面不算平稳。

谢仪真来京中的这几日,听丫鬟浅灵从外面带回来的消息。才知道盛京是这般景象,换作是她,只怕根本忙不过来。

也就只有兄长几番操持还不显慌乱了。

“那这般下去,哥哥大婚……”

“小姐放心,世子殿下前日已暗中将定州的证人带去面圣了,中书令在其中作的保举,这件事不日便可水落石出。世子殿下厉害着呢!”

那是,仪真摸摸下巴。兄长也就是性子冷淡了些,行事作风谁人见了不夸一句年少稳沉。

看看,这来京中才多久,都搭上朝中二把手了。

仪真想着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忘了一件事,于是她看向旁边在给她做八宝花茶的贴身女侍:“初柔,今日母亲或者府上可有收到什么帖子?”

初柔放下捣茶的手,认真想了想:“有的小姐,不日便是中书令大人寿宴,派人给咱们递了帖子。”

“夫人说届时便要去过府,顺道和温瑜夫人商议下聘的事。”

温瑜夫人便是朝中一品诰命夫人,中书令大人之妻。

-

正月十八,元华街上人声鼎沸,似是比平常还要热闹许多。

往下打听,便知今日是丞相大人寿宴。明景帝一早便着人从宫中送来了备下的贺礼。是圣上御赐的一副联字。

多年过去,中书令为官清正,恩宠更是屡次加身惹人羡艳。

这般想着,不禁有人提到了府中三小姐的婚事。只感叹其人命好,得以做丞相府的乘龙快婿。却也有人反驳。内阁谢大人是有几分手段的,近日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的定州官府案,扰了陛下多时。

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虽然不知到底是个什么局面,但林林总总的言说倒是听了不少。背后之人莫过于朝中重臣,或许还与天子膝下有所勾结。

本来层层勾结都快遮掩过去,派过去的探子在那边走了一遭,留下的都是死人。却硬是让谢识呈保下一名重要活口,敲了登闻鼓翻案。

“这位谢大人来京中几年了?”

“德祐年间独出的三元进士,去岁才上任啊。”

那人一听惊到,似是难以置信:“那才不到一年,就做进内阁了?”

“岂止——”那言说的人要懂得多些:“他这次翻了这么大的案,只会再升。且四下你随便一打听,那康阳城旱灾的事,又是定的他!”

“那是了不得……”

“所以说那般大人物岂是我们能随意评足的。他与三小姐的婚事,想来便不简单。不过倒也是门当户对……”

百姓们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好不热闹。

相府门前更是宾客往来络绎不绝。

苏宜民本想从简,但思及明念婚事,也当热闹些。不好让人瞧着落寞了去。这是他们相府第一次嫁女,排面从一开始就不能落到低处。

他怎么样无所谓,他们念念可是万不能委屈了的。

清俭为上的苏宜民在儿女之事从不随意,他因为官职之故不便宴请朝臣。今日却不一样,明景帝一早便命人送来了提字。

虽未亲临,个中意味却已分明。

既然定了明念的婚事,明景帝自然也当有所表示。

此次的意思,便是大办。

这么好的机会,苏宜民当然也是只老狐狸。

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来了大半,带来的家眷人数可观。

谢仪真除了家中年宴还从未在哪家府上见过这么大阵仗的寿宴。王公贵爵、朝廷命官,世家贵女……人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元华街从入口处便站满了大内统领及禁军,贵女们见着那带刀的侍卫难免心惊。仪真倒还好,她胆子大,这般情形也没有露怯,只是看着往后数不到头的马车长队,暗暗咋舌。

这相府的人脉,真正是让她开了眼。

可不是开眼吗?除了京中这一带错综复杂的人际,游氏一脉的亲缘更是无边广阔。

除清河崔氏外,宴上好几系大族的影子都位列席上。且来的都是宗室子弟,谢仪真一眼望去,皆是能对上名号的。

虽然早先便知明念姐姐家中显赫,父亲位居中书令多年,仅屈居一人之下。是撑着大燕时局一方不可或缺的梁木。其家中却并不全全倚重中书令的位高权重。

毕竟伴君如伴虎,帝心难测。

到底还是要自己稳固。

因为两家姻亲的关系,谢仪真从母亲那里得知的事要比外界知道的更多一些。仙女嫂嫂不仅明面上的生意做得好,背后其实还是游氏一族传到这一代的主事人。

“想有大燕,必有游商。”这句话虽听着是句打油诗,被市井小儿们争相传唱,但背后所含的韵味却也并非是虚传。

虽然当年先帝继位以后,游氏外祖将大半家产献为国用。解了当时几方的天灾和军应,为大燕百姓所爱戴。

却也不免令人唏嘘,那庞然的游氏商行就这般不复昔日荣华,现在看来,谢仪真倒是觉得未必。

大燕开朝以后,几系世家大族少说也有百年基业。自然最是懂得趋利避害,怎样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几姓之间不仅互通姻亲,稳固权势,更是在许多地方都有错综复杂的合作。便是小姨,九年前也嫁去了陇西。

便是这般护利的几家大族,都同游氏往来密切。

仪真一路看过来思绪频发,见到了许多平日里不曾见过的人,都显得没那么闹腾了。

但因着同相府有着最直接的姻亲,且大燕立朝以来几族势力都有起伏。他们崔氏虽分隔几地,却半分谈不上衰败。

如今哥哥在朝中势如破竹,更是让无数双眼睛都盯了过来。

仪真面上不显,只收在袖子里的手稍稍攥紧。

好多人啊!

好在她面上功夫过得去,且在下马车时便有人前来接应。是今日专门得了令,前来伺候崔氏小娘子的常夏。

“谢小姐这边请,注意脚下。”常夏引着仪真去往主院的宴厅。崔氏主族的诸位都安排在了宴席正东侧,视野极佳。

“府上好生热闹,来了好多人。”

常夏闻言轻轻一笑,继续引路:“是。”

仪真见她这般姿态,渐知亲和,便忍不住与她搭话:“你可是房中伺候的丫鬟?”

常夏闻言也答:“奴婢是三小姐房中的侍女。”

仪真一听执着扇子点了点头,明念姐姐家中行三。

“可是明念姐姐派你来的?”

“谢小姐聪慧过人。”常夏应。

仪真心情愉悦,觉得这名侍女真不错。更感叹仙女嫂嫂的周全。只是她刚才逛了一圈都没有见到仙女嫂嫂。

“那明念姐姐呢?我们何时能见到她?”

常夏本来想应,抬头却瞥见迎面走来的男子。形容俊美姿态亦非常人能比。常夏之前同红绮在主厅认过人。

自然认出这是何人,当即便目不斜视地垂下首。

仪真自然有些意外,她愣了下:“兄长,你怎么在这儿?”

常夏在一旁适时提醒:“谢小姐,已到主厅了。”

仪真这才发现她同兄长站在主厅门前,里面是往来入座的宾客。她当然知道兄长今日会在府中,只是没想到他忙完这么快。

他早上还被叫去宫里了呢。

谢识呈见着妹妹,手背在身后。他刚同大理寺少卿段恒聊完政事。这会儿遇见便不再站在原地,带着仪真入席。

甫一进去,两人刚坐到席间,明念恰抱琴而出。

脸上戴着半面珠纱。

苏明念落座,主厅内喧嚣渐止。

珠纱之后的美人掩面一笑,抱琴对众人举了一礼。这便坐下拨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