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时间梯 > 第11章 第 11 章

时间梯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码代码的Gigi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2 16:23:43 来源:文学城

肖华晚上有饭局,饭局上有重要人物,一帮在京州有头有脸的企业家们是坐陪。

大人物自有格局,与他们谈论企业发展困境,并让其提意见,笑称自己的角色就是为他们做服务的。把企业的困难解决了,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活跃。甚至还甚有谦虚的精神,时不时问一句,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桌上的这一帮人,在自己公司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被众星捧月时,不免会狂妄,做再荒诞的事、说再愚蠢的话,都会有人捧场。

然而到了这,地位转换,立刻清醒,脑子转得飞快。

没有谁会冒然认为大人物真的想听自己的看法。绝大多数时候,作为提问者,是想让你感受到他对你的重视,但又等待着你在见识与深度上不如他的回答。却不能太蠢,也不能太聪明,要不露痕迹,让对方心里舒坦到极致。

凡事没绝对,也有可能有听点真话的,但身在此局中的人,无一不是采用最稳妥的方式。

肖华不会是例外,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生存之道。谈不上游刃有余,他总能找到生存的规则。在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锋芒尽藏,绝不出彩。

早几年,初入这种级别的饭局时,他尚有一点新鲜感,观察着各色人物。对于大人物,具体说了什么不重要,值得仔细琢磨的是调门,总能推测出些信息,甚至暗窥风云变幻。

然而他很快就对这种饭局与观察失去兴趣,这种信息于个人而言没多大作用,他又不想在这种事上搞投机。

早些年时,他也免不了俗与人聊宏观的话题,甚至推测得十分准确。现在各色饭局上,总要扯些宏观当谈资,他觉得挺无聊的。就算作为开公司,关心宏观经济都没太大的意义。

意义大的是关心所面对的市场,自己的那摊生意不琢磨明白,脑子一糊涂就会进水。这世上谁都会脑子进水,区别是有人常进水有人不常进水,普通人进点小水,有身家和能力的,进点大水。

这种场合,避免不了要喝几杯。幸而大人物尚有风度,说了点到即止,他们没有搞劝酒那套。

饭局结束得早,肖华离开时,一位商场上的朋友拍着他的肩说你小子倒是精,他笑了笑,说那可没有,下次一起喝酒。

在回去的路上,肖华开了车窗,让风吹进来。他不喜欢身上的味道,即使包厢里没人抽烟,自己没喝多少,也没什么酒味。

司机老庄从车内后视镜里看了老板一眼,老板在车上很少不说话,也不会与自己闲聊。这是他的习惯,参加完饭局后,不论什么季节,总要开窗吹一会,像是要让自己清醒过来。

今天还好,他看着没有不舒服。

老庄给老板开了好几年车,刚开始时,见到这么沉默的老板还战战兢兢,特别是出错时,没接上他,结果他只说了句,不要有下次。听闻老板不是个好脾气的人,可作为他的司机,却是一次也没被说过。

上一次老板喝吐,还是去年了。在回去的路上,老板说了句靠边停,老庄停下后,老板下车就吐了,吐完之后坐在马路牙子上一时没起得来。老庄看着他西装革履的模样坐在那,一时挺感慨,公司聚会或年会,从不搞劝酒,可见他不喜欢这件事。然而生意做到这么大,他依旧会有不得已,要喝到吐。再上车回去后的他,在车库里坐了好一会彻底缓过神,拒绝了老庄送他回去的提议。

今天老庄看着他下车后往电梯口独自走去的背影,带了点疲惫,忽然觉得他也挺没意思的。赚这么多钱,住这么好的房子,不还是一个人过。

肖华回到家后在沙发上坐了一会,想起件事要跟下属说,他发了条信息过去,这事不急,他又加了句,明天回我,今天不要。

发完后退出聊天界面,他注意到了好友申请,脑子里事情太多,看到申请人是孟思远时,他才记起中午的事。

通过后,肖华发了消息问那家餐厅的老板,老板误解了他的意思,当即就回了说现在让人给他送过来,还需要什么。他说不是,帮朋友问的。反应过来后,老板说让他把朋友的微信推荐给自己,他来办这件事。

肖华把孟思远的微信推给对方,这件事就结束了。他都觉得有些不真实,参加饭局回家后坐在沙发上给下属帮忙买鸡爪。

不想讲话,他也没再发信息告诉她。一时懒得起身去洗澡,他无聊地点开了她微信头像。以为如大多数人一样是三天可见、一片空白的朋友圈,她却是有的。

他点了进去,最近一条是八月初,是一张照片,晴空中的云,挺像棉花的,配字:好可爱。

她的朋友圈很随性,有时隔了好几个月都没有一条,发的内容像是生活的随手记录。拍花挺多的,夏天的绣球花,春天的芍药,还有户外见到的各色花草。旅游时也会发,她去了西班牙,拍了建筑物与风景照,还有张照片,牛仔裤配了球鞋,她正对着镜头在笑。

肖华停顿了下,随即又往下翻,她没有多少透露**的朋友圈,拍的大多是景色,但依旧可见她的生活轨迹。在A市的春夏秋冬;纽约下雨天的咖啡与博物馆;说自己终于又有工作了,他想起她说过投了几百份简历;研究生毕业时在校园里拍的照......

翻到底时,他退了出去,看了眼时间,心想自己有够无聊的。

他放下手机,起身去洗澡。

孟思远下午工作时还懊恼于自己说错话,她倒好,马屁没拍上,还像是把老板给调戏了。只能安慰自己,人家那么忙,不会在意你这一句谄媚过度的。

看了眼微信,他还没有通过,但她觉得这也正常,他可能是忘了,或者点开时被人打断又去干了其他事,她回人消息时也会这样。

孟思远做事挺专注,尴尬过一阵后,就投入工作中,不想其他。她下班后还挺忙,回家换了健身服,吃了根香蕉就去了健身房,她约了节私教课。

还以为第一节强度不大,她还能考察下这个教练专不专业。女教练是挺专业的,在动作指导、发力点寻找上都很到位,然而也非常狠,虐得她结束时腿都在打颤。教练还让她上半小时的跑步机,她想我也不是为了减肥来的啊,但体力尚能支撑,她爬了半个小时的坡才回去的。

回到家后,孟思远灌了两杯水,一身的汗,累得趟在了地板上发呆。

已经快十月了,窗户开着,外边的风吹进来,温度刚刚好的时节。中学时代,最喜欢这个时刻,放假前一周就开始期待,即使国庆假期还有一堆的试卷,可谁又在乎呢。那时开心很简单,现在得到的一点甜,要用很多的苦来换。

运动完心情很放松,可肚子很饿。她不想开火做饭,冰箱里有水果和酸奶,懒洋洋的她决定赖十分钟再起身去洗澡。

她拿起扔在身旁的手机点开微信时,就看到老板通过了好友申请,这下真躺在她的朋友列表里了。

孟思远点进了红点,他没有发信息给她,隔了这大半天,她想了想,还是没有主动打招呼。他大概率忘了随口一说的小事,她也不想提醒他。

躺得太久,她翻了个身,趴在地上看手机。她一俗人,好奇心驱使之下,小心地点进老板头像,想看他会发什么朋友圈。

没有屏蔽她,是半年可见,然而是一片空白。他看起来还挺注重**的,或是压根没有分享欲。

顿感没意思,孟思远退出去时,发现自己这有了个好友申请,她以为是工作群里的同事,却不是,是中午那家餐厅的人。

她通过后,对方就先打了招呼,自我介绍说是餐厅的老板,感谢她喜欢他们的菜,问她要地址,今晚可以马上给她闪送过来。

孟思远顿时有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觉得她以后也不想去麻烦人老板啊,老板的情商也很高,紧接着就说过会儿让他的同事来加她微信,以后要订购,跟他的同事讲一声。

肚子适时又感受到一阵饥饿,她道谢过后发去地址,又问了多少钱。

对方隔了一分钟才回:别客气,您是肖总的朋友,在菜式上给我们提点意见。

她又道了谢,没有再多说。下次找他的同事订购时照常付钱就好。

结束对话后,孟思远就开始期待外送的到来,这种意外之喜给人的满足感是双倍的,运动后的宵夜毫无心理负担。

起身前,她不忘发信息给老板,虽然此时超级开心,也很感谢他的帮忙,但她跟领导发信息都是有事说事,不讲废话,几乎连感叹号这种表达强烈情绪的标点符号都不会用。更别说这是老板,而且他帮完忙都没有跟她讲一声,可见他也不想讲废话,反正她会知道的。

孟思远中规中矩地给他发了信息:谢谢老板。

她压根没指望着他回她,发完后就爬起来去浴室。洗完澡,抹了精油在发丝上,吹到半干,把脏衣服扔到洗衣机里后,她来到厨房,打开冰箱纠结要不要喝一杯酒。

孟思远还是克制住自己,拿出椰子水,正倒入杯中时,门铃声响起,她的鸡爪到了。

没想到送了这么多,鸡爪、鸭舌和鸭掌各三盒,她拆开放茶几上,又抱了个垃圾桶放身边,坐在地上打开电视,拿了根鸭舌放嘴里抿着,找手机投放上次看了一半的《大卫戈尔的一生》。

鸭舌的椒麻刺激着舌尖的味蕾,化为了鲜香,还略有韧劲,口感很好,这可真会做生意啊,她下次肯定要捎带鸭舌。

回京州将近一个月,此时的孟思远才有了真实的落地感。

她适应环境的能力没那么强,每到一个新地方,她内心都会焦虑不安。此刻,她不再有对陌生环境的抗拒,渐渐有了熟悉感,找到喜欢的卤味,给家里添置了舒适的小物件,挖掘出自己的散步路线。

想到这,她拿起手机,拍了面前的场景。看照片没有透露什么**,她顺手丢到了朋友圈,配了个干杯的表情。

孟思远刚发完,手机就震动了下,是老板回的消息,两个字:没事。

面前的美味是拜他所赐,心情不错的她想跟他说,鸭舌很好吃,你下次可以试试。这个念头随即就被她摁下,没有再回他,将手机扔到沙发上,开始专心看电影。

晚上九点,孩子睡了后,李敏轻轻地关上房门,走去厨房。从酒柜里拿了瓶酒。虽然客厅更敞亮些,她却更愿意坐在饭厅里,在昏暗的灯光下独酌。

公众假期是她忙碌的日子,这次国庆假期去新加坡。行程安排是她的事,一家人的出行,十分不省心。

婚后第二年生下了儿子,儿子上了幼儿园后,公婆又催生二胎,说生下来一切都不用她操心。

的确,公婆对她很好。儿子出生后,请了保姆,还有她妈妈和婆婆帮忙带,她看起来不用多操心。

适度的酒精能产生愉悦感,能短暂地卸下所有角色,只属于自己,能刷会手机。

李敏看到了孟思远刚发的朋友圈,点开照片,放大了看。

这应该是她家的客厅,面积并不大,茶几上摆放了卤味,边角处看得到花瓶里的月季,还有一只香薰蜡烛,前方是一台正开着的电视。只有一个杯子,她应该是一个人。

李敏知道,这是她租的房子。

高中时,李敏曾去过她家几次。后来察觉出她很不想让自己去,李敏就再也没主动提过去她家找她玩。

年少时谈及理想生活,她们总会空想说许多白日梦,孟思远偶有认真,说想要有个自己的家,客厅里有台电视。

她原本的那个家,是没有的。面积不大,客厅几乎就是饭厅,布局十分不合理的柜子挤占着珍贵的空间,摆放着各种杂物,显得乱糟糟的。

其实李敏不介意凌乱,反正也只窝在她的小房间里,吃许多零食,讲很多废话,看点带颜色的小说。为了一丁点性描写,买了一本《荆棘鸟》回来。

一同翻看时,自己冷不丁地说一句:你知道吗,我在我爸妈的房间里翻出来套,用了剩一半,没想到他们这个年纪还行啊?

孟思远回,齐白石八十多岁还能生呢,这个年纪怎么不行了?

李敏笑得乐不可支,问她,那你发现过你爸妈的套了吗?

孟思远含糊地点头,说肯定有啊。

回想起往事,李敏抿了口红酒,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在往事里有迹可循。失去这个朋友,她不是不难过。

结婚时,盛大的仪式上,要注重仪态,要走场看机位,还有各色的应酬,来的人物众多且重要,神经的弦都是绷着的。以至于在奢华而梦幻的婚礼上,李敏都没有心思想过,想要一辈子。

而她曾经却将与孟思远做一辈子的朋友当作理所当然。

李敏无力修补这段友谊,因为是孟思远先放弃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