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提供的安全屋,隐藏在观景甲板一座巨大的、描绘着星云漩涡的金属雕塑基座内部。空间极其狭小,仅能容纳一人站立或蜷坐,内壁是冰冷的合金,没有任何装饰,只有几个隐蔽的通风孔维持着空气流通。这里仿佛是巨轮华丽表皮下的一个微小囊肿,一个被遗忘的缝隙。
林瞬背靠着冰冷的金属内壁,缓缓滑坐在地上。安全屋的寂静与外界观景甲板上隐约传来的、属于赌客们的模糊喧嚣形成了诡异的对比。她摊开手掌,那枚已与她意识绑定、呈现出稳定淡金色的病毒框架晶片,在绝对的黑暗中散发着微弱的、如同呼吸般起伏的光芒。
成功了。在零几乎是以自身为盾牌的掩护下,她完成了这最关键的一步。
代价呢?
她回想起零嘴角那抹未擦净的淡金色余烬,以及他离去时比以往更加僵硬、仿佛承受着无形重压的背影。干扰主脑,即便是短暂的、取巧的干扰,也绝非没有代价。他此刻正在承受着怎样的反噬?作为“守夜人”与系统深度绑定的他,每一次对抗主脑,是否都像是在撕裂自身的一部分?
这份沉重的人情,让她掌心那枚温热的晶片,仿佛又重了几分。
没有时间沉浸于情绪。距离强制校准,还剩三十八小时五十二分。
她需要尽快恢复在绑定过程中几乎耗尽的精神力,并彻底熟悉这枚已成为她身体一部分延伸的“武器”。同时,也要利用这最后的宝贵时间,进一步完善计划,寻找那个通往主脑核心数据流的、最合适的“植入”路径。
她闭上眼,开始进行深度的冥想与调息。这是她在下城区挣扎求生时,从某个流浪的、声称研究过古老东方技巧的老骗子那里学来的方法,虽然粗糙,但在稳定心神、加速精神恢复方面,确实有些效用。她引导着自己的呼吸,将意识沉入那片因绑定病毒而似乎变得更加敏锐的“时间湍流”感知中,如同梳理乱麻般,一点点抚平脑海中因信息过载而产生的刺痛与混沌。
脖颈上的“校准器”吊坠传来稳定的、带着一丝杂音的震动,仿佛在为她提供着基础的节拍。怀中的“共振探针”则安静地蛰伏着,像一柄等待出鞘的利刃。
几个小时在绝对的专注中悄然流逝。当林瞬再次睁开眼时,虽然精神上的疲惫感未能完全消除,但那种意识几乎被撕裂的痛楚已经平息,思维的齿轮重新恢复了顺畅的运转。
她开始尝试在不激活的前提下,纯粹用意识去“沟通”和“理解”病毒框架。
这枚由老骨头倾注心血、并经由她意识绑定的晶片,内部结构复杂得超乎想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爆炸程序,更像是一个拥有基础“智能”的、专门针对主脑意识逻辑的特洛伊木马。它能够模拟正常的、无害的数据流进行潜伏,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密度和能量等级,并能在接收到林瞬的特定意识指令,或者侦测到预设的触发条件(如主脑同步率骤降至某个危险阈值、多个锚点同时出现剧烈波动)时,瞬间启动,释放其蕴含的毁灭性能量。
而“共振探针”,则是植入这枚“木马”的“投送器”和“引导装置”。它需要在一个极其接近主脑核心数据流、且时空结构因校准或其他原因变得相对薄弱的“接口”处,进行高强度的能量输出,才能短暂地撕开一道缝隙,将病毒框架“注射”进去。
找到这个“接口”,是计划成功的关键,也是目前最大的未知数。
γ-3锚点因其响应延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薄弱点”,但它位于下层船坞区,物理上距离主脑核心可能较远,且经过上次校准的破坏和零的干预,那里的监控等级必然已提升到最高。
还有其他选择吗?
林瞬再次展开“渡鸦”提供的结构图,目光在上面那些被标记的“监控盲区”和“能量屏障薄弱点”上逡巡。这些地点大多分布在中上层,更靠近船只的核心区域,但同样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和更严密的常规守卫。
她的手指在一个被标记为“中央娱乐系统备用数据交换枢纽”的点上停留了片刻。这个地方位于中庭赌场区的正下方,理论上承载着船上所有娱乐设施的部分数据流转,很可能存在通往主脑核心数据流的次级链路。而且,作为“备用”枢纽,其使用频率和监控等级可能低于主枢纽。
风险在于,它处于方舟最繁华区域的下方,人流密集,安保力量强大,任何异常能量波动都极易被发现。
另一个选择,是位于上层居住区与动力舱之间的“环境调节主控单元接口室”。那里控制着船内部分区域的引力、气压和温度模拟系统,与船只的基础运行息息相关,理论上也与主脑存在较深的数据交互。那里的环境相对封闭,人员活动较少,但属于关键设施,常规防护等级极高。
两个选择,各有利弊。
就在林瞬权衡之际,她脖颈上的“校准器”突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但带着特定编码规律的震动——是“遗民网络”的联络信号!比“渡鸦”约定的时间提前了许多!
她立刻集中精神,接入那个隐秘的频段。
【林瞬?】“渡鸦”的声音立刻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急促和凝重,【收到请确认!情况有变!】
【我在。】林瞬回应,【发生了什么?】
【主脑的活跃度在异常飙升!】“渡鸦”语速飞快,【我们监测到多个锚点的能量读数正在发生非周期性的剧烈波动,尤其是γ-3!这不符合常规校准前的预热模式!更像是……主脑因为某种原因,提前进入了‘饥渴’状态,或者……它察觉到了极度威胁,正在主动‘排查’和‘加固’!】
提前进入饥渴状态?察觉威胁?
是因为她成功绑定了病毒框架?还是陆沉舟的“投毒”行为达到了某个临界点?或者两者皆有?
【校准会提前吗?】林瞬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无法确定,但概率极大!」“渡鸦”肯定道,【我们之前的推算可能过于乐观了。你必须立刻做出决定,选择植入点!我们没有时间再慢慢筛选和试探了!」
【有两个备选。】林瞬迅速将自己的分析告知“渡鸦”——中央娱乐系统备用数据交换枢纽,以及环境调节主控单元接口室。
通讯那头沉默了几秒,只能听到急促的呼吸和背景里更加嘈杂的数据干扰声。显然,“渡鸦”也在进行高速的评估和计算。
【选择环境调节主控单元接口室!」“渡鸦”最终给出了建议,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那里虽然防护严密,但物理结构更稳定,受中庭区域频繁能量波动的影响较小。而且,根据我们截获的零星信息显示,陆沉舟的人最近在那个区域附近活动异常,他可能也在打那里的主意!混乱,或许能成为你的掩护!」
利用陆沉舟制造的混乱作为掩护?这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
【病毒植入需要时间,也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林瞬指出风险。
【我们知道。所以,我们会尝试为你制造一个‘窗口’。」“渡鸦”的语气带着一种义无反顾,【我们会同时在几个非关键节点发动佯攻,吸引主脑的部分注意力和安保力量。但这个‘窗口’会很短暂,可能只有几分钟,甚至更短!你必须在我们行动开始后的精确时间点,潜入接口室,完成植入!」
这是要将“遗民网络”残存的力量,都押注在这孤注一掷的行动上!
【时间?】林瞬问,声音冷静得如同冰原上的寒风。
【十九小时!十九小时后,无论主脑是否提前开始校准,我们的佯攻都会准时发动!」“渡鸦”给出了最终的时间点,【坐标和接口室内部结构图,我会通过安全信道发送到你的‘校准器’。记住,只有一次机会,窗口期极短,错过,或者失败……」
后面的话,“渡鸦”没有说,但林瞬明白。
通讯切断。
安全屋内恢复了死寂。只有掌心那枚病毒框架晶片,依旧散发着稳定的、淡金色的呼吸光芒。
十九小时。
最后的准备时间。
林瞬缓缓握紧手掌,将晶片牢牢攥住。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那足以撼动时空的磅礴力量,以及……老骨头最后的生命之火。
没有退路了。
她站起身,开始最后一次检查自身的状态,清点所有的“武器”——绑定的病毒框架、共振探针、带裂纹的校准器、以及她自身逐渐苏醒的、对时间湍流的掌控力。
风暴,已在眼前。
而她,将是那个执矛冲向风眼的……孤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