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实庚记 > 第146章 第144章

实庚记 第146章 第144章

作者:懒鬼日记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1 12:32:54 来源:文学城

柳音儿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床上,床边还坐着一个小丫头,脑袋有一下没一下点着,在打瞌睡。

她一惊,赶紧坐起来看向四周,嘴里不停念着温庭安的名字。

小丫头被她吓醒了,安抚道:“姑娘,你先别激动。”说完就抬脚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温礼平跑了进来,说道:“音儿,庭安呢?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把她带到哪里去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柳音儿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

温礼平解释道:“我看了你留下的字条。想必你也是山上的人,所以你才要带庭安走。但是我告诉你,你一个人保护不了她的,当年灭掉你们山门的人可是官兵,我爹娘都奈何不了,不然这些年来我们也不可能一直在躲藏,甚至躲进深山里。可即便如此,我爹和我娘还是被害了。”

他说着,满脸悲伤,继续说:“你放心,庭安是我妹妹。不过发生什么事这一点都不会改变。你既然要带她走,也应该跟我商量一下,而不是私自带走我的家人,毕竟我和庭安在一起生活已经快十年了。”

柳音儿愣了愣,温礼平既然对他们的事这么了解,究竟是如何得知的?

温礼平知道她的困惑,但此事说来话长。

当年他们一家人本就是燕云山下的住户,只不过爹娘行踪不定的,他那会年纪小,时常寄宿在父母朋友家里。

所以他们知道燕云山上有一群邻居,但邻居却并不知道山脚有这么一户人家。

一天,几队人马悄悄绕过大路上了燕云山,那时他们一家三口都在家。

温极察觉到不对劲,出去打探消息,可是临近夜晚人还没有回来。

安清水不免有些着急,嘱咐温礼平好好看家,然后一个人出门去找温极去了。

温礼平一个人在家害怕,安清水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跟了上去。

安清水速度很快,温礼平追着追着才出门的安清水就没了影。

他有些害怕,就想往家里走,但夜色太黑了,他不小心就迷路了。

直到一片火光在不远处的山上出现,温礼平大喜,以为是邻居们,结果他刚露头就看见那些人带着刀,最前面有个小孩子在边哭边跑。

温礼平吓坏了,躲在草丛里不敢出声。

他看着那个小孩子往他这边跑着。

突然,那个小黑影一个趔趄消失了,他只听见滚动的声音,大概是那个孩子从坡上摔下来了。

他悄悄去看,那个孩子已经晕过去了,不远处的火光也逐渐靠近。

他吓到就要拉孩子起来,可那些大人速度极快,眨眼睛就已经逼近了。

正着急时,一只大手突然拦腰把他抱住,他一抬头,黑乎乎的,看人影似乎是安清水。

温礼平心中一喜:“娘。”

安清水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然后另一个胳膊捞起温庭安,脚下莲花步一动,带着两个孩子往山下跑去。

等回了家门,温极已经在家里了,见他们母子回来,一颗心也落了地。

安清水把小孩子放在床上,那孩子脸上脏兮兮的跟黑炭似的,衣服头发也被烧焦了些,活脱脱一个小乞丐的模样。

安清水打水给她洗干净,发现是个白净的孩子,温礼平在她破烂的领口发现了一块帕子,上面绣着三只燕子,还有一个“庭”字。

安清水拿起来一看,猜想是孩子的名字,从衣服上看也知道是“邻居”家的孩子。

温礼平很喜欢这个小妹妹,想留下她。

但父母并不同意,觉得还是得把孩子送还回去,只是山上出了事,貌似是剿匪。

温礼平有些纳闷,哪里有匪,只有一些人家罢了。在他的认知里,山上的“邻居”都是好人,且出了他们一家三口也只有那些邻居了,不可能有匪才是。

温极猜想可能山上的人被陷害了,只有这么一个孩子逃了出来。

现在这个孩子被安清水带了回来,很可能对他们也不利。

安清水一时也犯难起来,把孩子丢出去绝对是死路一条,但留下来对他们而言恐怕不是好事,毕竟那些人连这么一个孩子都要赶尽杀绝。

温礼平一听送走的话这个小妹妹会死掉,马上就不同意了。

缠着父母央求留下来。

“胡闹!”温极满脸严肃,此事关乎性命,他怎么可能如此草率答应。

安清水沉思片刻,劝道:“不如留下来吧,正好平儿也喜欢。再说,你以往不最喜欢做些侠义之事。如今山上那些人遇害,只有这么个孩子逃出来了,只怕她父母早已遇害了。”

温极听着妻子的话,拧着眉纠结万分,最后还是妥协下来,连夜带着妻儿搬家走了。

而他们才走,后面那些人就追了上来,见已经人去屋空,便一把火点了屋子,他们也开始了长期的搬家之路。

好巧不巧,那孩子自摔了之后就高烧不退,醒来后就什么都忘记了。

于他们而言这是好事,安清水给她取了新名字,温庭安。

温礼平有了个妹妹,整日欢欢喜喜,牢记爹娘说的话:照顾好妹妹。

他知道父母的死有蹊跷,多半和温庭安有关,但这又何妨。在父母收养时,他们就已经接受了一切,哪怕面临死亡他的父母都不曾畏惧,他更不可能为了苟活抛下家人。

只不过,一直到现在,他以为那场大火只有温庭安一个人活下来,她已经没有亲人了,没想到柳音儿也是幸存者。

一路上他就在想,他可以接受温庭安找回自己的家人,但他和温庭安不能分开,因为他只有温庭安一个家人了。

他们是兄妹,他一定要和妹妹在一起,只有和温庭安在一起,他才有家。

柳音儿听完沉默了,她很感激温礼平一家,如果不是他们,温庭安早就死了,她也早就死了。

她欲说话,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接着一口鲜血从喉咙里涌出,她脸色发白,说不出话来。

她这幅样子把温礼平吓了一跳,转身就要去叫大夫。

“礼平。”柳音儿叫住他,说道:“我没事。只是我有些担心,庭安已经被他们抓走了。你是一个人来的么?”

温礼平一听温庭安被抓走,登时眉毛拧在一起,听见后面那一句,有些心不在焉地回道:“嗯,晓白他们原本想一起来的,但是半路冷小姐收到来自青平城的书信,冷家好像出事了,他们就回去。我们说好了,等找到你们,我们就一起去找他们。可是眼下……”

他说完,脸色愈发难看。

柳音儿一听他的话,神情呆滞了一瞬,赶紧说道:“快,快去找冷小姐。”她说完就要起身,但是身子虚弱,才起来就一阵头晕,马上倒在床上。

温礼平手足无措,想要去扶她,但是被她止住,她满脸焦急:“礼平,你快去帮他们,出大事了。庭安这边我会想办法的,你快走。”

温礼平见她这幅样子,吞咽了几下口水,最后选择相信柳音儿,顾不得问什么转身就出去了。

柳音儿躺在床上,眼中满是迷茫,情不自禁流下泪水,自顾自喃喃着。

“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她倏然想起什么来,坐起身子抹了抹眼泪,咬着牙,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另一边,冷凝儿几人正在往回赶的路上,她心中焦急万分,一来柳音儿不声不响地带走了温庭安,她那天晚上明明听见动静了,却没有仔细去看,心中不由懊悔着。

本来打算先去找人再回家,突然又接到父亲的急信,父亲在信中很是着急,让他们放下现在的一切,速归。

父亲从来没这样过,家里显然是出了什么大事。

思及此,她只得将温庭安先放在一边,火急火燎往家里赶去。心中如同压了块石头,沉重而不安着。

再说另一边,不知不觉中,温庭安已经被关了两天了,这两天温喆和夜听都没再来过,只有一个奴仆按时给她送些吃的。

夜听给的金疮药效果很好,加上她现在体质特殊,这两天温庭安的脚伤愈合得很好,已经可以站起来走路了。

但脚上的镣铐依旧还在,温庭安心中愁闷,腿伤一好她就查看过四周。

这地牢漆黑,围栏外面只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出口。

而上面的天窗很高,约莫接近三丈,莫说她现在有腿上无法施展轻功,哪怕身体好的时候也难以从爬到那个高度。

也就是说,温庭安如果想逃出去,只能走那条甬道。

又过了两天,温庭安的腿伤已经好了七七八八,几乎可以正常蹦跳。

她实在想不到逃出去的法子,而且她现在还是很虚弱,那个送饭一日只来两次,且送的只是几块馒头和一碗清粥,既吃不饱但也饿不着。

这天,送饭的又来了,但好像换了一个人,装扮与先前的人一样,不过是一个身形很纤细的男人,且带着一顶帽子,帽子压的极低且一直低着头,再加上灯光昏暗,她压根看不清那人的脸。

只是那人提灯笼走的时候,温庭安注意到了他腰间有一块令牌。

灯笼的光恰到好处,将那枚令牌的全貌清清楚楚地照了出来。

那令牌很眼熟,她似乎在哪里见过。

温庭安眯着眼睛,不动声色端起粥来喝,心中却思考起来。

她在哪里见过类似的令牌呢?

她的呼吸倏然停止,手中的碗掉落在地,碎的稀烂,粥也泼洒了一地。

好在送饭人已经远去,并没有听见这动静。

温庭安想起来了,那是南郡侯世子上官浦成亲卫所佩戴之物。

她记得柳音儿好像也有一块……

她的神情在这一刻变得可怖起来。

温庭安拼命摇头,想要否决自己的猜测,可越想越觉得一切都通了。

上官浦成曾经端过一个山匪的窝,如果她没有猜错,那个所谓的山匪应该就是燕云山,是她的家。

当年参与剿匪的一共有三拨人,为首的是世子上官浦成,还有一个县令,以及地方太守……冷易。

也就是说,自己当年和母亲捡的那个孩子就是冷凝儿,是燕云山的催命符。

而柳音儿在这些年里加入了上官浦成,所以他们这一路走来,上官浦成都能恰到好处的出现,然后解救她们。

因为他就是幕后黑手啊,而柳音儿则是一直藏匿在她身边的,仇人的眼线……

温庭安浑身止不住的颤抖,宛若遭遇雷击一般,她极力克制着情绪,却毫无作用。

她双手撑着地,眼泪吧嗒吧嗒滴落,心中最后一道防线被突然袭来的情绪冲破。

她彻底崩溃了,整个人瘫在地上,脑海中闪过上官子菁的脸。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次日,送饭人打着灯笼来给温庭安送饭,这次的人又换了一个,好像是之前的那个。

他熟练的将那碗粥和几个馒头扔在地上,有些不耐烦地说:“吃饭了。”

言罢起身准备离开,但昏暗的牢房里一点声响都没有。以为这时候都会有锁链碰撞的声音,然后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女人出现。

但是今天牢里却安静得出奇,这里只有这间牢房和长长的甬道,连一只老鼠都没有。

按理说这样昏暗潮湿的地方,任何声音都会被放大。

可现在,他竟连一点呼吸声都未曾感应到,只有头顶水滴滴落的声音在耳边回响。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送饭人突然感觉有阵阴风刮过,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他下意识举起灯笼往牢里照,就看见温庭安奄奄一息躺在地上,身边还有已经碎掉的碗和流了一地的粥。

他心中猛然一惊,忍不住大声道:“喂,叫你吃饭呢。”

他的声音在甬道里回荡,可牢里的人始终没有动静,仿佛真的死了。

他咽了咽口水,主子说过,这个人不能死。

于是他拿出钥匙打开牢房,举着灯笼慢慢往里探。

浑浊的空气中夹杂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怪味,越往里,那股味道越清晰。

他强忍着不适,走到温庭安跟前。

只见温庭安蓬头垢面躺在地上,那张脸无比苍白。他吓得几乎要跳起来,但还是强忍着不适,蹲下身子,伸出一根手指探到温庭安的鼻子前。

温庭安猛然睁眼,把送饭人吓得魂都飘走了,他还没叫出声温庭安已经出手。

灯笼滚到门口,两道影子扭打起来。

温庭安双手擒住他的脖子,应该翻滚把他压在身下,两只胳膊死死箍住他的脖子。

送饭人趴在地上,喉咙处的窒息感让他发不出任何声音,只得本能得拍打温庭安的手。

温庭安咬着牙死活不肯松手,两人僵持了许久,送饭人终于翻白眼彻底没了动静。

温庭安虚脱的翻下来躺在地上,不停的喘息着。

这些天她没吃什么东西,身上根本没什么力气,刚刚那一下几乎耗光了她的体力。

休息了一会她才撑着身子爬起来,去探那人的鼻息。幸好,还有气。

温庭安松了口气,然后在他身上摸了摸,终于摸到一串钥匙,她打开自己腿上的镣锁,把送饭人锁了起来,然后站起身拿起灯笼拼命似的往甬道尽头跑去。

开了最后一道门,温庭安被烈阳晃得睁不开眼睛,等适应过来后才发现自己在一处偏僻的宅院里,她将钥匙就近扔进了一个水缸里,然后吃力翻出院子,朝着外面跑去。

所幸这处宅子够偏僻,在一处郊外,路上没有一个人,一路上温庭安畅通无阻。

等跑到一条河边,温庭安在体力不支倒下去。

清澈的河面上倒影着她的脸。

那张脸消瘦极了,眼球凹陷,嘴唇又白又干,加上这段时间没有见光,整张脸苍白得不像个活人,又满是污垢。

头发也是乱糟糟的,上面还粘着些饭粒。

她整个人如同逃荒的遇难者似的。

温庭安被自己逗笑了,但她实在没力气,根本笑不出来,只是嘴角上扬了个弧度。

过一会儿,她撑起身子捧着清水洗了把脸,整个人豁然了许多,眼神也清亮了些。

昨天得知真相时温庭安被情绪冲昏了头,整个人险些怄气死在里面。

情绪发泄完后她找回了些许理智,一晚上都在思考这件事。

现在重获自由,她的头脑也明晰了不少,只是身体貌似一直提不起来劲。一旦她凝神,体内的气仿佛亏空了似的,怎么都聚不起来,连意识都变得惰了。

估计是昨天伤心过度导致她体内的气乱了,现在还没调好的缘故。

想着她按了按太阳穴,解开发带将脸上头上的污垢认真清洗了一番。

她现在思路理得很顺。

上官浦成剿匪一事几乎是传遍黎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南郡侯世子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未来可期。

温庭安只是有些难以置信,这所谓的匪徒竟是自己的家人。

她父亲曾是大将军,大胜之后卸甲归田带着母亲隐居于山林之中。跟随他们的除了柳媞如的亲眷,还是些是温行休曾经的战友。

他们从未做过伤害百姓之事,却无端被人指认成贼匪,上上下下一百余人口皆死于非命。

都是因为蚀心蛊!

她眼睛瞪得发红,攥紧手指。

燕云山与这毒蛊绝对有渊源,所以才会被上官浦成盯上。

至于冷凝儿。

她记忆已经模糊,只知道当初是和母亲一起捡的,现在把这一切串联起来,都说得通了。

当初的上官浦成还只是个庶子,手里哪有什么权力和兵力,就算有温喆带他入山,凭他的本事也无法伤及大家分毫。

纵使他联合了当地县令,可能调动的官差也不过几十人,根本毫无胜算。

而当时的太守冷易,手握两万兵马,其中还有五千精锐。

如此自然就成为了他想拉伙的人。

但当时的冷易或许看穿了他的心思没有同意,所以他就使了手段把冷凝儿送到了燕云山上。

在她和柳媞如眼里,冷凝儿或许是被坏人掳来丢下的;而在世人眼里,他们就是掳走太守女儿的匪徒。

这下冷易就不得不出兵救人了。

所以这事怨不得冷凝儿,当初追杀她的只有两拨人,其中并没有冷易的人,冷易的人或许只是被迫用来打头阵的,只不过对于燕云山的灾难,他们选择独善其身罢了。

虽说冷易也是帮凶,但她恨不起来,她知道他们只是棋子,被逼无奈的棋子。

而柳音儿的选择虽然让她十分困惑,但她也坚信柳音儿有自己的苦衷。

现在上官浦成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南郡侯世子,所谓狡兔死,走狗烹。

温庭安他们这一路所做的所有事,只怕都是在帮上官浦成清扫道路,清扫那些知道他秘密的人。

无论是小渭城的严忠,还是弥谷,都是知晓蚀心蛊的。

温庭安他们被当成了一把刀,而上官浦成则是操刀之人,手上既不会沾染血渍,也能博得好名声。

难怪柳音儿在看到那个四品官被抄家时会有这样的反应,那个四品官员想必就是当初参与围剿的县令。

只怕下一个,就是冷家了。

温庭安想起了冷凝儿,她咬着牙站起来身。

现在她必须赶回青平城,她要去阻止那场灾难。

思及此,她明白事态严重,已经耽误不得。

她随便找了个缝补的摊子,买了件满是补丁的麻衣,随意整理了一番就匆匆赶向青平城。

所幸她现在的位置里青平城并不远,坐了一辆牛车赶了两天的路就来到青平城。

到城里时已是第二日清晨,城门还没开启,她在外头焦急等待了许久,城门一开她就进了城,一路赶往冷府。

来到门口时,因为时间还太早,所以路上没什么人,她上前敲了半天的门,始终不见有人来开门。

她心中纳闷,按理说这个时辰就算主人还没起来,家丁奴仆也应该要忙碌起来才是。

温庭安心头顿感不妙,侧耳贴着大门听了一阵,里面安静极了,一点声音都没有。

温庭安不免惊恐起来,赶紧找了处胡同翻墙进去。

只见里面迷茫着一股血腥味,四处都躺着人。

墙上,地上,大门上,到处溅着血。

触目惊心的一幕宛若当年的燕云山,温庭安的身体止不住地颤抖。

她一步一步缓慢向前走,脸色发白:“……来晚了。”

温庭安走着走着就跑了起来,眼睛变得模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她要去看看冷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