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是哥哥又何妨 > 第1章 一家人

是哥哥又何妨 第1章 一家人

作者:茶烟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21:07:52 来源:文学城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画家……”

沈栖迟声音清脆,脚下踩着自行车的踏板,长马尾在风里甩来甩去。巷子两旁的香樟树落着细碎的光,蝉鸣声从高高的枝叶间流泻下来,像夏天最后的回音。她穿着一条泛白的牛仔背带裙,背着画具包,轻快地穿行在熟悉的小巷里。

今天放学早,她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约好了去城南的河堤写生,画完了还顺便吃了点路边摊的小吃,掏光了钱包里仅剩的十五块五毛,但值了。那是她第一次画得这么得意,这么顺畅,被同学夸了不说还被一起去的美术老师点名表扬,说是灵气四溢,回家之后,她一定要把画贴在自己床头上。

还要在爸爸妈妈面前显摆一圈,让他们都好好夸夸她。

不过此时此刻,她更惦记的是妈妈说过的新裙子。

“妈妈说今天能做好……是旗袍呢!”她心里像有个兔子一样蹦跳着,手脚都不自觉加快了动作。

自行车在胡同口嘎吱一声停下,她飞快跳下来,踮起脚把车子靠在墙边,刚好赶上太阳沉下地平线前最后一抹暖光洒在门口。

“栖迟回来啦!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

刘奶奶坐在门口的老藤椅上,手里还握着那把老旧的蒲扇,一边扇风一边笑着问她。

“和同学去写生啦!”沈栖迟咧着嘴笑,声音里透着风跑过来的愉快。

“你妈刚还出来找你呢,怕你天黑回不来。”

“我这不是赶着太阳落山前回来了嘛!”她吐吐舌头,挥挥手,“刘奶奶我先回啦!”

“去吧去吧。”老人慈祥地目送她跑进院子。

熟悉的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院子里种的牵牛花已经结籽了,一串串的黑籽在藤蔓间悄然成熟。屋檐下挂着风铃,随着风发出一阵轻响。她把鞋子甩在门口,换成了拖鞋,一边喊:“妈,我回来啦——!”

“走慢点,小姑娘家家的不要天天这么风风火火。”

苏蘅从屋里走出来,声音温和,但眉眼间带着一点嗔怪。

沈栖迟快步跑过去,一把抱住母亲的胳膊撒娇:“妈妈,衣服呢?快拿出来让我看看嘛!”

“就知道你惦记衣服。”苏蘅伸手点了点她额头,眼里是化不开的宠溺,“等着啊,我去拿。”

她转身进了西屋。那是她的工作间,屋里缝纫机安安静静地待在角落,剪裁图纸、布料堆在长桌上。这个屋子承载了苏蘅大半生的热爱。她年轻时是服装学院的高材生,后来又跟着剧组做过造型师,直到十年前转而自己接单做高级定制。只是后来生病住院,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如今只给家人做点衣服。尤其是女儿的,她总想着,什么好的都得先给栖迟。

那年得了白血病,是女儿配型成功捐的骨髓救了她。虽然现在医疗技术发达了,捐骨髓也没什么太大痛苦,但栖迟那年才不到十六岁啊,哭都不哭一声,只紧紧拉着她的手说:“妈你快好起来,我以后还想穿你给我做的旗袍呢。”

未成年捐献骨髓是有限制的。如果不是沈栖迟是她的女儿,两人属于直系亲属,再加上苏蘅又确实骨髓库里的配型都配不上,她说什么也不会同意女儿来捐骨髓。

不过还好,她现在身体慢慢已经恢复了,沈栖迟也没有因为捐献骨髓身体受到什么影响,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经此一病,她现在也没什么多余的追求在事业上再创巅峰的想法,就像看着女儿沈栖迟慢慢长大,看她上大学,然后以后结婚成家。

苏蘅拿着刚缝完、还带着淡淡熨烫香气的旗袍走出来时,栖迟正蹲在屋门口逗那只老猫。“看看——”她扬了扬手里的衣服。

“哇!”

沈栖迟的眼睛一下亮了。

旗袍是改良款,布料是上次从南京带回来的浅绿绸缎,肩部与下摆都有细致的绣花,衬着一圈淡金边,既古典又青春。她几步冲上去接过来,“我现在就去试!”

“你慢点——”苏蘅还来不及叮嘱,她就已经进了自己房间。

过了几分钟,房门“吱呀”一声推开,沈栖迟站在门口,身形纤细,整个人像从旧时光里走出来似的。衣服恰好贴着腰线,把她肩膀和脖子的线条都衬得温柔干净。

“妈!合不合身!”她开心得转了个圈,裙摆微微荡开。

苏蘅看得出神,眼里甚至有些发酸:“真好看。栖迟,你长大了啊。”

“你做的衣服当然好看啦。”她走过去抱住妈妈,“我要穿着它去参加画展。”

“你不是说那是下个月的事么?”

“那我要提前试穿!不然衣服都闷在衣柜里太可惜了。”

说完她眼睛一亮,“妈,你说我穿着这件旗袍去画江南的水墨,别人会不会以为我就是从画里走出来的女主角?”

“你啊,”苏蘅失笑,“整天做梦。”她拍了拍女儿的背,语气里却藏着止不住的骄傲。

天色渐渐暗下来,院子里响起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父亲沈为民下班回来,拎着两个菜篮子进门,嘴里还念叨着:“今天菜市场有鲫鱼,买来给你妈炖汤……”

“爸!”沈栖迟探出头,“你看我穿的新衣服!”

沈为民眯眼一看,顿时笑了:“哎哟,我家姑娘都成大姑娘啦。你妈做的?真漂亮。”

“当然!明天我要穿着它去画画!”

“那你就别乱蹲地上画,把新衣服弄脏了,看你妈收拾你不收拾你。”

一家人在饭桌上热热闹闹地吃饭。苏蘅虽然身体还在恢复,但今天精神不错,吃了两碗饭,还多吃了点青菜。饭后,沈为民去洗碗,母女俩靠在屋外乘凉。

夜色温柔,星星一点点浮现,胡同里偶尔传来笑声和电动车的“滴滴”声。风从屋檐下吹过,把风铃吹得叮铃作响。

“妈,你现在还难受吗?”沈栖迟忽然问。

苏蘅看她一眼,温声说:“不难受了。你给的骨髓,救了妈的命,妈妈现在好多了。你看,我都还能给你做衣服呢。”

“我还以为你在骗我,不疼的。”沈栖迟低下头,小声说。

“真不疼。”苏蘅握住她的手,“你是妈妈的福星。妈妈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生了你。”

栖迟红了眼眶,轻轻靠在她肩头。半晌才闷闷地说了一句:“我以后也要给你做一件衣服,就像你做给我一样。”

“行啊,”苏蘅笑着点头,“那我等着。”

“你都要十七了,转年就要上高三准备高考了。”苏蘅坐在小院子里,手上捧着热茶,语气温柔地说着。

晚风轻轻地掠过胡同的屋檐,吹得晾衣绳上的衬衣轻轻摇晃。六月的北京,天黑得晚,头顶的天空还是浅蓝色的,西边残阳一点点沉进屋后的灰墙里。

“有什么想要去的专业没有?”苏蘅和沈为民对孩子的要求都不算高,也不期望于沈栖迟子承父业或者子承母业,他们就希望沈栖迟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过完这一辈子就好。

沈栖迟把头靠在苏蘅肩膀上,咕哝了一句:“想要报什么专业还没想好,但是我要考爸爸教书的大学。”

“我要去京华大学!”

“不去学画画?你不是很喜欢画画么?今天还去跟同学写生了。”

沈栖迟皱了皱鼻子,一边踢着脚边的小石子,一边认真思考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总不能一辈子画画吧?”

“为什么不能一辈子画画?”苏蘅望着她,眼里是藏不住的柔光,“你小时候不就说了吗?你要当画家,画全世界的好看的裙子,还说要我都给你做出来穿身上。”

“那是小时候的事了啦。”沈栖迟笑得有点不好意思,“那时候就知道嘴上说说,现在长大了,不得现实一点?”

“现实?你还现实呢?”苏蘅轻轻在她脑门点了一下,“现实是要好好学习,别天天骑车乱跑,回来还一身汗臭。”

“哎呀!”沈栖迟坐直身子,摇摇头,摆出一副委屈模样,“我今天是为试衣服才急着回来好吧!再说了,我骑得多快,你没看见,连落日都追不上我!”

“贫嘴。”苏蘅笑着摇摇头。

院门“吱呀”一声响,沈为民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本折了角的《史学概论》,眼镜推到额头上。他听见母女俩的对话,笑着凑过来,“怎么?在说七七的前途呢?看来我们家七七还是很有志向的,怎么?要来做爸爸的学生?”

“我才不要去学历史,谁说考京华大学,就一定要学历史系了。”

“那你要报什么?”沈为民推了推眼镜笑眯眯的看着自己抱着膝盖靠在苏蘅身上的女儿。

“还没想好呢嘛!”她突然捂住脸,“你俩好烦啊!就不能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们么!”

说罢,她“腾”地一下站起来,转身跑进了屋子,一边跑一边嚷嚷:“这么好的夜晚,非得要来说高考和学习!”

“哎,脾气见长了。”苏蘅看着她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长大了嘛。”沈为民将《史学概论》放到一边,慢悠悠喝了口茶,“小姑娘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情。”

屋里,沈栖迟关上房门,靠在门后,听着爸妈在院子里的声音远远飘进来。她撇了撇嘴,嘴角却慢慢扬起来。

窗外的月亮爬了上来,洒在她贴满手绘画稿的书桌上。桌上摊着几本厚厚的美术书,还有半成品的素描。她走过去,拉开抽屉,从最底层翻出那本她藏了很久的速写本。

第一页,是一张她七岁时画的妈妈,穿着红色旗袍,在阳光下笑得很好看。她偷偷在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要成为像妈妈一样会做衣服的大人。”

她翻过几页,又看到十岁那年画的京华大学图书馆,是她陪爸爸参加校庆时画的。“我要去爸爸上班的地方念书,这样就能天天一起回家了。”

还有高中刚入学那年,她画的自己穿上校服的样子,旁边写着:“高中三年好好学习,不挂科,不迟到,要争气考上京华!”

但她真的不想学美术,也不想学历史。

美术对于她来讲就是个兴趣爱好,她还有没有热爱到想要为之奋斗一生的念头。

“啧,我到底该怎么选啊……”她懊恼地趴在桌上,却又忍不住笑了。

怎么选都没关系,爸爸妈妈都会支持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一家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