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时差陷阱 > 第18章 前传:四月谎言[二]

时差陷阱 第18章 前传:四月谎言[二]

作者:罗莎蒙德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4-13 00:12:56 来源:文学城

2.

倘若,他调转视线,望向右边。

他会发现同样穿湛蓝色校服的她,她坐在窗边,头靠在玻璃上,眼神迷惘。

陆媛第一次做公车,对一切充满好奇。

车子有明确站点,每一站都有人下车,然后另一些人上车,她会觉得是在暗示,她的人生与不同的人相遇,然后一部分人离开,换成另一些人,她很好奇,车子终点站在那里。

天空散落雨水敲打在潮湿玻璃上,雨水形成大片雾气,她素白手指划过蜿蜒水渍,画面形成卷曲螺旋,线条粗犷稚气,宛如孩童般天真。

路段拥挤,红灯时间长久。

司机有些无聊的看反光镜,说,公车这么脏,那孩子在干什么?

他顺着司机手指方向望去,白色雾气玻璃上大束螺旋形花纹伸展,宛如绽放空中的烟火。

司机有些不解,他问,小女孩画的是烟花?

白然暗笑,喃喃自语说,我不需要神,但受苦难的我,却不得不需要一个超越于我的事物,那就是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司机被莫名奇妙的话弄得烦躁,瞥见反光镜里,他用手指划过耳畔,司机瞬间反应过来,说,割耳朵,梵高。

他生于1853年,生前仅卖出一张画,荷兰印象派大师,梵高。

广为人知。他精神异常,长期需要弟弟资助生活困顿,割下自己的耳朵,躺在阳光充沛麦田里,用左轮抢射击腹部,捂住伤口躺在床上,直到血液流尽。

三天后,死去。

这并不是顺利的死法,异常痛苦,被抢射击的腹部血液蔓延,宛如他逐渐冷却麻木的神经,他选择对自己最残忍的方式来结束,蔓延痛苦。

他是异类,并不畏惧死亡。

白然不是。

他自认为自己很普通,拥有人的感情,对死有深刻畏惧。玻璃窗外蓬勃大雨,雨水落下深深浅浅的轨迹,雨滴落在玻璃窗是有迹可循,人也是。

他并不关注梵高,却酷爱天文。

在NASA上看到报道,美国太空总署与欧洲总署联合宣布,二月哈勃望远镜从遥远宇宙深处拍摄到恒星影像,耐人寻味与荷兰印象画家梵高的《星月夜》极为相似。

评论末尾写道,观测者莫不会心一笑,赞叹大自然神秘的艺术呈现。

他清楚记得那段文字原因,人的视线狭隘,抬头望向浩渺天际繁星的模样,不如一位癔症患者的想象。

那件事情告诉他,凡事不可妄下判断。他不确定在玻璃上画《星月夜》的女孩,如他一样的凡人,还是异类。

每个人都有软肋,他的软肋大概是,不想看有人死在他面前。公车终点停在城郊墓园,女孩不上学跑来墓园的理由,足够让他做出自己都感到惊人的决定。

公车终点停在城郊墓园,颇有暗示地方让她心惊。

而后,向她走来少年变得不那么难以理解,他神色坦然站在离她不远不近地方,刚好三米。

母亲教她,人与人之间保持三米的社交距离,它有个更好听名字,礼貌距离。

母亲说,你年纪还小,有很多东西要学,不可以丢陆家颜面。她教她各种规矩,以此来面对纷繁错杂的世界。随着年龄增长,成了一种束缚。

有时她会恶毒的想,她是母亲手中的傀儡,母亲以此来帮助自已对抗爷爷,和她无力阻止孤寂婚姻。

这么想的时候,她又痛恨自已薄情古怪的性格。

所以,决定逃离。

时不时,他会抬起手腕望一眼时间,他有事要做。她更加不明白,他跟着她的原因。

最后,他忽然走进她,站在一丈的地方,向她伸手。

是右手。

她没有挣扎任由他,带她向前走。

她拂过脖子上十字项链,她是基督徒。

右手对她有特殊含义。

上帝耶和华之右手,他的仁慈,意味给与。

墓地。

仿若一片被时光遗忘的角落,独自与城市纷扰喧嚣隔离,自成一体。

她听他说,任何东西都要经过漫长时间,才会被人知道。

巴赫在1722年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巴赫那时还没有钢琴,150年后古诺依据巴赫第一卷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谱写了《圣母颂》。

她思绪,在大提琴悠扬婉转的曲调里游走,浮现联翩。

传闻。人死后,会轻22克。

22克,人类灵魂重量。

她视线穿越大理石层层叠叠的墓碑,每一块石碑后面都藏匿着一个灵魂。视线再望得深远一点,穿过绿树和灰白色石碑,山林尽头最高处,某个家族陵墓里,有她许久未见的人。

她的父亲。

她忽然想问他,你是否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

长久沉默,他反问她,看不见的东西,是否存在?

她摇头说,我不知道。

我一直迷惘,胆小,甚至逃离的勇气也没有。

他教她,逃离并不需要勇气。

逃离,只是无法面对自身的懦弱。看清自身的缺陷,并且正视,才是勇气。

他手微微屈伸,拂过她耳际旁边,靛蓝色发带落下,漆黑长发刹那散落她肩膀。

她微一怔,神情呆滞。

他笑,偶尔,放松神经的感觉,会很不错。

抚摸发梢,她观望镜中自己。

她一直是拘谨而死板的人,每天把发辫梳理一丝不苟,少有自由散漫,随意潦草落在肩膀。

她想,来一次彻底而疯狂的旅行。

她掏出书包里宣传单,对他说,展览今天结束,我很久之前就想去,你愿意陪我去?

他们坐车到城市中心,车窗外绿树成荫,途径一条漫长道路,到达某处隐秘博物馆。

馆内安静凉爽,中式古老家具散发厚重色泽。

她指着那张色泽青绿重峦叠嶂山水画作,向他介绍。

《千里江山图》。

少年王希孟聪慧,早年被选拔进入翰林书画院,北宋绘画界最高学府学习。

他十几岁开始学徒生涯,北宋翰林图画院是由太监掌管宫廷服務机构。他在图画院做学生,开始并不顺利,宋代皇帝和贵族喜爱富丽堂皇、精工细致‘院体画’,他只是临摹前辈‘院体’学生之一。

他又是幸运的。

遇到北宋最有名文人皇帝,他的老师宋徽宗赵佶。

他看中他,亲自教导点墨笔技,他用半年时间细致描绘,山涧、飞泉、庐舍、水榭、长桥、苍松、修竹。如豌豆大小人物,动作不一极富趣味,他们捕鱼、驾船、赶路、闲游。一笔一画,万顷碧波。

他少年得意,点画晕染均一丝不苟,在单纯青绿色间以赭色衬托,层次分明,鲜艳如宝石。

完成画作那年,他十八岁。不久早逝,此后再未有关他的记述。

说完,她眼神寂寞。

他问,谁告诉你?

她说,我父亲很喜欢中国传统。

每逢假期他都会带我来。小时候我一度以为世界上只有两个地方,博物馆和图书馆。他走了以后,关于他一切东西都被收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来这里。

他那时经常对我说,如果你在十八岁之前,找到自己要去做的事情,会很幸运。

他拍她肩膀,说,你父亲说的对,年代很重要。

王希孟少年早逝,现在看来是一种幸运,他的时间停留在人生最辉煌一刻,不用像他的老师宋徽宗那样,经历后期坎坷多难的靖康之耻。

慢慢想,比起王希孟,你还有四年时间。

走出博物馆那一刻,他忽然伸出手,说,带你去一个地方,你从来没去过。

后来她想,她顺便更随陌生人上车、下车,简直疯狂。

车子开进隧道,窗外逐渐黑暗,她开始一场不自知的旅行中,寻找安慰。

我不需要神,但受苦难的我,却不得不需要一个超越于我的事物,那就是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文森特。梵高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收藏于故宫,并未全国巡回展览,此为杜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前传:四月谎言[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