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67章 官府采纳计,百姓感恩送锦旗

清晨的长安,终于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刚刚清理一新的永安河畔,岸边新栽的菖蒲挂着晨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几个孩童提着水桶,欢快地蹦跳到街巷口的“便民烧水位”前,等待着新鲜烧开的热水——这是瘟疫得到控制后的第五天,长安城的烟火气息,正逐渐恢复。

仁心堂的庭院内,学徒们正忙碌地晾晒新采摘的艾草。大牛力大无穷,抱着一捆硕大的艾草往晒架上搭;阿文和阿月则细心地将艾草摊开,以防重叠发霉;小石头和小雅一边整理,一边轻声背诵着草药的功效,整个庭院洋溢着忙碌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林姑娘,苏大夫,不好了!外面来了好多百姓,还抬着东西,说是要找您!”春桃急匆匆地从门外跑进来,脸上既带着几分慌张,又透出几分兴奋。

林薇和苏景迅速对视一眼,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向门口。只见医馆外的街道上,挤满了身着粗布衣裳的百姓。为首的几位老人手中捧着一面鲜红的锦旗,锦旗上用金线绣着“仁心济世,妙手回春”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林姑娘,苏大夫!我们是专程来感谢你们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步履蹒跚地走上前,正是之前在城南惠民井旁被林薇劝阻不要饮用污染水的老人。他激动地握住林薇的手,声音略带颤抖,“若非你们及时找到瘟疫的根源,并提出净化水源的方案,我们这些百姓恐怕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啊!如今瘟疫得以控制,水质也恢复了清澈,我们终于能安心生活了!”

林薇连忙扶稳老者,微笑着回应道:“大爷,您真是太客气了,这些都是我们分内之事。看到大家都能恢复正常生活,我们心里比谁都欣慰。”

“怎么能不客气呢!”老者身后的一位中年妇人紧接着说道,她正是之前抱着孩子前来医馆求诊的母亲,如今孩子早已康复,“那时我家孩子感染瘟疫,高烧不退,幸亏林姑娘您连夜悉心诊治,才救了孩子的性命;之后又提出净化水源的良策,让我们得以饮用清洁之水,不再担忧病痛。这面锦旗,承载着全城百姓的感激之情,您务必收下!”

说着,几位老人合力将锦旗递到林薇和苏景面前。锦旗入手沉甸甸的,不仅是布料和金线的重量,更承载着百姓们深厚的感激与信任。苏景接过锦旗,眼眶微微湿润,动情地说:“多谢各位百姓的认可,仁心堂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大家的鼎力支持。我们定会继续坚守‘医者仁心’的初心,竭诚为百姓们解除病痛。”

此时,街道上的百姓纷纷围拢过来,热情地送上各自的心意。有的手中提着自家种的蔬菜,有的捧着刚蒸好的馒头,还有的拿着亲手缝制的布鞋,非要塞给林薇和学徒们。“林姑娘,这是我家种的青菜,您收下尝尝!”“苏大夫,这双布鞋是我连夜赶制的,您穿着暖和!”“学徒们辛苦了,这些馒头你们拿着当点心!”

林薇望着眼前热情洋溢的百姓,心中涌动着阵阵暖意。她深知,这些物品虽不昂贵,却承载着百姓们最真挚的情谊。“各位乡亲,你们的心意我们铭记在心,但这些东西我们实在不能收下。”林薇双手合十,谦恭地向百姓们躬身行礼,“能够为大家疗疾,助大家渡过难关,对我们而言已是最大的回报。若大家真心想表达谢意,还请今后多加注意卫生,勤洗手、饮用开水,悉心照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这比任何礼物都更为珍贵。”

“林姑娘所言极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赞同道,“我们定会听从您的建议,今后务必注重卫生,绝不让瘟疫再次肆虐!但这面锦旗,您务必收下,它凝聚了我们的深情厚谊,若您拒绝,我们心中实在难安啊!”

林薇迎着百姓们充满期盼的目光,最终接过锦旗:“好吧,这面锦旗我们收下了。我们会将它悬挂在医馆最醒目的位置,时刻警示自己,绝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与期望。”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长安县令带领着几位官员,在护卫的簇拥下缓缓走来。目睹医馆外热闹非凡的景象,县令面带微笑道:“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恰好赶上百姓们向仁心堂赠送锦旗啊!”

百姓们见县令驾到,纷纷恭敬行礼。县令连忙上前扶起众人,温言道:“各位乡亲不必多礼,此次能够顺利控制瘟疫,全赖林姑娘提出的净化水源方案,以及仁心堂医者们夜以继日的辛勤救治,我只是尽了分内之责。”

他随即走到林薇身边,继续说道:“林姑娘,今日我专程前来,一是代表官府向你表达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为长安百姓所付出的努力;二是告知你一个好消息,经过连日来的不懈努力,全城的水井已全部完成净化和消毒,永安河的水质也已恢复正常,官府已依法查封了违规排污的工厂,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惩;三是按照之前的承诺,为仁心堂送来了一批草药和物资,以支持你们后续的诊疗工作。”

说着,身后的衙役们抬着几箱草药和物资走了过来,箱子上贴着“官府赠仁心堂”的封条。“这些草药都是太医院精选的上等药材,还有棉布、药膏等物资,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林薇连忙道谢:“多谢县令大人!有了这些药材和物资,我们就能更有效地为百姓治病了。”

县令笑着点头:“这都是你应得的。另外,朝廷已得知长安瘟疫的情况,对仁心堂的善举和你的医术给予了高度赞赏,特地下旨,授予你‘惠民医者’的称号,并赏赐白银五百两,以资鼓励。”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太好了!林姑娘实至名归!”“朝廷赏赐您,是您的荣幸,也是我们长安百姓的荣幸!”

林薇心中惊喜交加,她从未料想会获得朝廷的赏赐和称号。“多谢朝廷的认可,多谢县令大人的通报。我定不辜负‘惠民医者’的称号,将继续以医术服务百姓,不负朝廷和百姓的期望。”

县令满意地点头:“我就知道你不会让大家失望。如今瘟疫虽已得到控制,但后续的防疫工作仍不能松懈。官府会继续在各街巷设置‘便民烧水位’,定期对水井和河流进行消毒;同时,将按照你提出的建议,在全城推广卫生知识,引导百姓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苏景这时说道:“县令大人思虑周全。仁心堂定会全力配合官府,定期开展义诊活动,为百姓提供免费诊疗,普及健康知识。此外,我们还将此次应对瘟疫的经验编纂成册,供其他医馆借鉴,以便日后更有效地应对类似疫情。”

“好!”县令拍手称赞,“有仁心堂的鼎力相助,相信长安定能彻底摆脱瘟疫的阴霾,重现往日的繁荣。”

百姓们聆听县令与林薇、苏景的对话,心中愈发安定。一位年轻书生走上前,手持一幅画卷:“林姑娘,苏大夫,这是我连夜绘制的‘仁心济世图’,描绘了您和学徒们救治病患、净化水源的情景,希望能作为仁心堂的纪念。”

林薇接过画卷,展开一看,画中不仅描绘了医馆内忙碌的诊疗场景,还有学徒们清理水井、百姓们排队取开水的生动画面。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洋溢着温情。“多谢公子,这幅画我们会好好珍藏。”

太阳渐渐升高,街道上的百姓逐渐散去,但医馆门口的热闹氛围却久久未散。林薇和苏景将锦旗挂在医馆正厅的墙上,鲜红的锦旗与“仁心堂”的牌匾相映成趣,格外醒目。学徒们围在锦旗旁,脸上洋溢着自豪。

“林薇姐,咱们现在有了朝廷的赏赐和百姓的认可,以后仁心堂一定会越来越有名!”春桃兴奋地说道。

林薇含笑点头:“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应因名声和赏赐而骄傲自满,反而需更加努力,提升医术,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切记,‘医者仁心’并非空谈,而是应体现在每一次诊疗、每一个细节之中。”

苏景亦附和道:“林薇所言极是。名声愈大,责任愈重。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初心,不辜负百姓与朝廷的信任,使仁心堂真正成为守护百姓健康的避风港。”

午后,医馆迎来几位复诊的患者,他们皆是此前感染瘟疫之人,现已基本康复。一位老者紧握林薇的手,笑逐颜开:“林姑娘,如今我身体大好,能下地劳作了。这一切都得益于您与官府的相助,让我们喝上了清洁之水,不再担忧疾病缠身。”

林薇为老者诊脉后,面带微笑地说道:“大爷,您恢复得非常理想,再经过几天的巩固调理,就能彻底康复了。今后一定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多饮开水,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老者闻言,连连点头,语气坚定地回应:“我都记住了,一定会照做的!以后我还要向街坊邻居们普及卫生知识,让大家都能身体健康。”

夕阳渐渐西沉,金色的余晖洒满仁心堂的庭院,将墙上的锦旗映照得格外醒目,也映照出林薇和学徒们忙碌的身影。林薇站在庭院中,凝视着眼前的景象,内心涌动着深深的感慨。从初到盛唐时的迷茫,到如今成为百姓信赖、朝廷认可的“惠民医者”,这一路走来,虽然历经艰辛,却也收获了无数的温暖与信任。

她深知,瘟疫的终结不过是崭新篇章的起点。展望未来,仁心堂必将面临更多考验,然而,只要秉持“医者仁心”的初衷,依托民众的信赖、官府的肯定,加之学徒们的鼎力相助,定能逐一攻克难关,为大唐子民带去更广泛的健康福祉与光明希望,使“仁心济世”的崇高理念,在长安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永续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