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3章 辨识草药难,现代知识破困境

天刚蒙蒙亮,仁心堂后院的鸡便发出了清脆的啼鸣声。林薇从睡梦中醒来,窗外的天空泛起淡淡的鱼肚白,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在地面上投下微弱的光影。她伸了个懒腰,起身下床,穿上春桃为她准备的软底布鞋,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草药的淡淡清香,深吸一口,令人神清气爽。院子里,春桃早已起床,正在水井边打水,准备为医馆的众人做早饭。看到林薇醒来,春桃笑着挥了挥手:“林薇姐姐,你醒啦!我这就去把早饭端过来,吃完早饭,咱们就开始学辨识草药啦!”

林薇轻轻点头,温声回应:“好,春桃,辛苦你了。”

不一会儿,春桃便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和两个白面馒头走了进来。“姐姐,快趁热吃吧!这白面馒头是先生特意吩咐厨房做的,说你刚到这里,得吃点好的补补身子。”春桃将碗筷递到林薇手中,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林薇接过碗筷,心中涌起一阵暖意。她拿起馒头咬了一口,只觉松软香甜,满口都是浓郁的麦香。在现代,她很少有机会品尝这样纯粹的白面馒头,平日里大多以快餐或泡面果腹。此刻,这简单却美味的食物让她不禁想起了妈妈亲手做的饭菜,眼眶不禁微微湿润。

“姐姐,你怎么了?是不是馒头不合口味?”春桃见林薇神色有些异样,关切地问道。

林薇连忙拭去眼角的泪珠,轻轻摇头:“没有,馒头很好吃,我只是想起了家乡的一些往事。”

春桃了然地点点头,不再多问,只是静静地陪伴林薇一同用餐。

早饭过后,苏景将林薇和春桃叫到前院的抓药区。“林姑娘,从今天起,你就跟随春桃学习辨识草药和抓药的技巧。咱们仁心堂的药柜里有一百多种草药,每种草药的药性、功效和用法都各不相同,你要认真钻研,绝不能有半点差池。”苏景语气严肃地叮嘱道,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期待。

林薇郑重地点了点头:“苏大夫,您放心,我一定会认真学习,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春桃拉着林薇的手,走到药柜前,开始为她介绍草药。“林薇姐姐,你看,这个抽屉里装的是当归,它的颜色呈黄棕色,质地柔韧,闻起来有一股独特的香气。当归的主要功效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等病症。”春桃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取出一些当归,递给林薇观察。

林薇接过当归,仔细端详其颜色和质地,又放在鼻尖嗅了嗅气味,将春桃所述的信息一一铭记在心。她在现代医学教材中也学习过当归的相关知识,知道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然而,教材上大多是文字描述和图片,她从未见过真正的当归。此刻亲眼目睹,才发现其与图片上的样子存在一些差异。

接下来,春桃又陆续为林薇介绍了黄芪、甘草、柴胡、黄芩等常见草药。对于每种草药,春桃都会详细讲解其外观特征、气味、药性、功效及用法,并让林薇亲自触摸、闻嗅,以加深印象。

然而,辨识草药并非易事。许多草药的外观极为相似,例如柴胡与黄芩,均为根茎类药材,颜色也相差无几,若不仔细分辨,很难区分;还有一些草药气味相近,单凭气味亦难以判断。林薇反复记忆,却屡屡遗忘,短短一个上午,脑海中便如塞入一团乱麻,嗡嗡作响。

“姐姐,你别着急,初学时大家都是这样。”春桃见林薇面露难色,便安慰道,“我们慢慢来,多记几遍,多对比几次,自然就能记住。”

林薇叹了口气,略显沮丧地说:“可是这么多草药,我何时才能全部记住?万一以后抓药时出错,耽误了患者的病情怎么办?”

就在林薇感到迷茫无助之际,苏景走了过来。他见林薇神情沮丧,便知她在学习辨识草药时遇到了难题。“林姑娘,学习辨识草药确实需要耐心与时间,切不可急于求成。其实,辨识草药也有一些技巧,除了观察外观和闻气味,还可以通过品尝味道来辅助判断,但需注意,有些草药有毒,不可随意品尝。”苏景耐心地指导道。

品尝味道?林薇心中一动。她突然想起在现代学习中药鉴定学时,老师曾提到,通过品尝药材的味道,可以辅助判断药材的种类和质量。例如,甘草味甜,黄连味苦,薄荷味辛凉等。尽管这种方法存在一定风险,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或许能帮助她更准确地辨识草药。

“苏大夫,您的意思是,在确定草药无毒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品尝味道来辨识草药吗?”林薇问道。

苏景点了点头:“没错。不过,这种方法必须谨慎使用,只有在确定草药无毒,并且有经验的人指导的情况下才能尝试。我们仁心堂的草药都经过严格筛选,常见的草药大多是无毒的,你可以在春桃的指导下,尝试品尝一些常见草药的味道,辅助记忆。”

得到苏景的许可,林薇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在春桃的指导下,她开始尝试品尝一些常见草药的味道。她先拿起一片甘草,放在口中慢慢咀嚼,一股清甜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开来,与现代超市里卖的甘草糖味道相似;接着,她又拿起一片薄荷,放入口中,一股清凉的感觉瞬间从舌尖传遍全身,令人精神一振;随后,她品尝了黄连,那苦涩的味道让她忍不住皱起眉头,连忙吐了出来,喝了好几口水才缓解过来。

通过品鉴草药的味道,林薇对一些常见草药的印象更为深刻。然而,她亦发现,这种方法并非万能,有些草药味道相近,难以准确区分。例如,柴胡和防风都带有苦味,仅凭味觉难以辨别。

林薇陷入了深思。她在脑海中回溯现代医学中关于植物分类和鉴定的知识,突然灵光一现:每种植物都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和化学成分,若能观察到草药的细胞结构或检测其化学成分,或许能准确辨识。然而,在缺乏显微镜和化学检测设备的唐朝,这显然难以实现。

正当林薇一筹莫展之际,她的目光落在药柜旁的桌子上。桌上摆放着一些研磨草药的工具,以及几张白色宣纸。她突发奇想,提出了一个方法——借鉴现代色谱分析的原理,通过观察草药水溶性成分在纸上的扩散情况来辨识草药。

尽管这种方法简陋,无法与现代色谱分析技术相提并论,但或许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林薇满怀兴奋地将这一想法告诉了苏景和春桃。

“苏大夫,春桃,我想到一个辨识草药的新方法。我们可以取少量草药,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浸泡后的液体滴在宣纸上,观察其在宣纸上的扩散情况和颜色变化。由于不同草药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它们在宣纸上的扩散和颜色变化也应有所区别。通过对比这些差异,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辨识草药。” 林薇激动地解释道。

苏景和春桃面面相觑,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他们从未听说过这种辨识草药的方法,对林薇提到的“化学成分”“扩散情况”等术语也感到颇为陌生。

“林姑娘,你说的这种方法真的可行吗?我从未听说过有人用这种方法辨识草药。” 苏景疑惑地问道。

林薇明白,要让他们接受这种陌生方法并不容易。她笑着说:“苏大夫,我也不确定这种方法是否完全可行,但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效果好,就能为我们辨识草药提供一种新思路;如果效果不佳,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苏景稍作犹豫,随即点头应允:“好吧,那我们就试试看。春桃,你去准备一些温水、小碗和宣纸,咱们就用柴胡和防风来做实验。这两种草药在外观和味道上颇为相似,看看林姑娘的方法能否将它们有效区分。”

春桃迅速备齐了实验所需的物品。林薇分别取少量柴胡和防风,放入两个小碗中,加入适量温水,浸泡约一刻钟。随后,她用洁净的毛笔分别蘸取两个小碗中的浸泡液,滴在两张宣纸上。

众人围拢在桌旁,屏息凝视着宣纸上的液体变化。只见柴胡浸泡液在宣纸上扩散较慢,形成的色斑颜色较深,呈棕黄色;而防风浸泡液则扩散较快,色斑颜色较浅,呈淡黄色。两者间的差异一目了然。

“真的不一样!”春桃惊喜地叫道,“林薇姐姐,你的方法果然管用!这样我们就能轻松区分柴胡和防风了!”

苏景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仔细地对比着两张宣纸上的色斑,感叹道:“林姑娘,你这个方法真是太巧妙了!老夫行医几十年,从未想过还能通过这种方法辨识草药。你家乡的医术果然别具一格!”

得到苏景和春桃的认可,林薇心中十分喜悦。她笑着说:“这其实只是一种简陋的方法。在我的家乡,还有更为先进的技术来鉴定药材的种类和质量。不过,在目前的条件下,这种方法或许能帮我们解决一些辨识草药的难题。”

接下来,林薇又用这种方法对其他一些外观或味道相似的草药进行了实验,结果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观察草药浸泡液在宣纸上的扩散情况和颜色变化,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的草药。

苏景对林薇的方法赞不绝口,他决定在仁心堂推广这种辨识草药的方法,让刘宇和春桃也学习使用。“林姑娘,你的这个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辨识草药,还能提高抓药的精确性,避免出现差错。老夫代表仁心堂的众人,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谢!”苏景诚恳地说道。

林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苏大夫,您太客气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能为仁心堂尽一份力,我也感到非常开心。”

自那以后,林薇在学习辨识草药的过程中愈发得心应手。她不仅掌握了传统的辨识方法,还巧妙地将现代知识融入其中,创造出了一套适合唐朝条件的新方法。在春桃的协助和苏景的悉心指导下,她对草药的理解日益深入,短短几天内,便已能准确辨识出仁心堂药柜里的大部分常见草药。

这天下午,一位村民急匆匆地来到仁心堂,称其妻子突然腹痛不止,恳请苏景前往诊治。苏景毫不犹豫地拿起药箱准备出发,林薇见状,连忙说道:“苏大夫,我也跟您一起去吧!或许我能帮上一些忙。”

苏景看了林薇一眼,点头应允:“好,那你就随我一起去。不过,你要注意安全,不要随意触碰患者,一切听从我的安排。”

林薇跟随苏景来到村民家中,只见一位中年妇人躺在床上,双手紧捂腹部,痛苦地呻吟着。苏景迅速为妇人诊脉,并详细询问了症状,随后眉头紧锁地说道:“夫人这是患了急腹症,情况较为危急,必须立即用药治疗。”

苏景从药箱中取出几味草药,递给村民,催促他赶紧去煎药。林薇在一旁仔细观察妇人的症状,发现除了剧烈腹痛外,妇人还伴有恶心、呕吐,她心中推测,妇人可能患有急性肠胃炎,或是肠道梗阻等疾病。

在现代,这类急腹症通常需要通过B超、CT等详细检查才能确诊,进而进行针对性治疗。然而在唐朝,缺乏这些先进的检查设备,只能依赖医生的经验来进行判断和治疗。

苏景所开的药方主要是活血化瘀、止痛的草药,林薇深知,这些草药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腹痛,但若遇肠道梗阻等严重疾病,仅凭这些草药恐怕难以根治,甚至可能延误病情。

林薇犹豫了片刻,最终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苏景。“苏大夫,我看夫人除了腹痛,还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会不会是肠道出现了堵塞之类的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仅靠活血化瘀、止痛的草药恐怕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苏景闻言,愣了一下,随即陷入了沉思。他行医多年,诊治过不少急腹症患者,大多采用活血化瘀、止痛的草药进行治疗。尽管有些患者能够康复,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始终无法根治。他也曾怀疑过是否存在其他病因,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始终无法确诊。

“林姑娘,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有可能。但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无法确定夫人的肠道是否真的出现了堵塞,也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先用药缓解夫人的症状,再观察病情的变化。” 苏景无奈地说道。

林薇点点头,她明白苏景所言非虚。在这个医疗条件简陋的时代,医生们只能依靠经验和有限的治疗手段为患者诊治,许多疾病都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诊疗。

这时,村民端着煎好的药走了进来。苏景小心翼翼地将药喂给妇人喝下,然后坐在一旁,密切观察着妇人的病情变化。林薇也在一旁帮忙,为妇人擦拭额头的汗水,安抚她的情绪。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妇人的腹痛症状逐渐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也有所减轻。苏景松了一口气,对村民说:“夫人的病情暂时得到了缓解,但仍需继续服药治疗。我再给你开几副药,你一定要按时给夫人服用,若出现任何异常情况,立刻来仁心堂找我。”

村民连忙点头道谢,将苏景和林薇送出了家门。

在回仁心堂的路上,苏景对林薇说:“林姑娘,今天多亏了你提醒,让我意识到急腹症可能存在其他病因。以后在诊治这类患者时,我会更加谨慎,多考虑几种可能性。你的现代医学知识,确实为我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

林薇笑着说:“苏大夫,您过奖了。我只是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了一些浅显的看法。实际上,传统医学也有许多值得我学习之处,今后还请您多多指教。”

通过这件事,苏景对林薇的医学知识和能力更加认可,也进一步坚定了培养她的决心。而林薇也深刻认识到,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各有千秋,若能将两者融合,或许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

回到仁心堂后,林薇并未闲憩。她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伤寒杂病论》,专注地翻阅起来。她期望从传统医学典籍中汲取更多知识,了解古代医者如何诊治各类疾病,以便更好地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春桃目睹林薇刻苦学习的模样,不禁感叹道:“林薇姐姐,你真是太勤奋了!我要是有你一半的努力,先生也不会时常批评我了。”

林薇抬起头,微笑着说道:“只要你肯用心学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我们一起努力,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春桃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夕阳西下,仁心堂逐渐恢复了宁静。林薇坐在书桌前,一边整理着今天学到的草药知识,一边思索着如何将现代医学理念更好地融入唐朝的医疗实践。她深知,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前路漫漫,但她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刻苦学习,终能实现自身价值,为这个时代的人们带来更多希望。

她轻轻抚摸着头上的青铜簪子,心中默默立誓:一定要在这盛唐时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凭借精湛医术,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她也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解开青铜簪子的奥秘,找到重返现代的途径,与家人和朋友团聚。然而在此之前,她会珍惜在唐朝的每一天,勤学不辍,不断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医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