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159章 为嫔妃诊病,巧妙应对宫廷试探

第二日清晨,宫车如约停在仁心堂门前。林薇身着淡蓝色襦裙,将萧景琰所赠的令牌贴身藏好,手提医箱步上马车。与昨日的紧张相比,今日的她显得更加从容——昨日的入宫经历使她对宫廷规矩有了初步了解,也让她明白,唯有保持冷静、专注医术,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宫廷环境中立足。

马车行至朱雀门,林薇意外发现,今日在此等候的并非昨日的李公公,而是一位面生的年轻太监。他身着青色宫服,神色傲慢。“你就是仁心堂的林薇?” 太监上下打量着林薇,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蔑,“咱家是皇后娘娘宫中的近侍,今日李公公另有差事,由咱家领你去长乐宫。”

林薇心中一动,皇后娘娘的近侍突然前来引路,显然并非偶然。她不动声色地行礼道:“有劳公公。”

一路上,年轻太监屡次旁敲侧击,探问林薇与萧景琰的关系:“听说林大夫与永宁侯交情匪浅,侯府还时常赠予药材至医馆,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林薇淡然回应:“萧公子心系百姓,仁心堂为流民义诊之际,曾获侯府药材资助,此事长安百姓尽人皆知,并非私下交往。”

太监再追问:“那昨日入宫,侯府是否为你疏通了宫中关节?否则凭你一介民间大夫,怎能轻易赢得贤妃娘娘的信赖?”

林薇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望向太监:“公公说笑了。民女能为贤妃娘娘诊病,全赖王大人举荐及自身医术,从未借助外力疏通。若公公对民女的医术有所质疑,大可请太医院的御医一同为娘娘诊病,以验证民女的诊断是否准确。”

这番话不卑不亢,既明确表达了立场,又隐含警示之意。年轻太监脸色微变,却也不敢再随意刁难,只能悻悻地引着林薇继续前行。林薇心中明白,这恐怕是皇后一派对她的初次试探——萧景琰在朝中立场中立,而她作为萧景琰支持的民间大夫,自然会成为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

抵达长乐宫时,殿内的氛围与昨日截然不同。除了贤妃,殿中还坐着两位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一位是昨日李公公提及的淑妃,面色温和,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另一位则是丽妃,妆容艳丽,眼神锐利,正上下打量着林薇,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

“民女林薇,参见淑妃娘娘、丽妃娘娘、贤妃娘娘。”林薇依照礼仪,依次行礼,声音平稳,毫无慌乱之色。

贤妃含笑摆手道:“免礼吧,林大夫。今日淑妃妹妹和丽妃妹妹听闻你医术高明,特地前来一见,你不必过于拘谨。”

丽妃率先发问,语气中带着几分挑剔:“早就听说民间有一位林大夫,能治愈连御医都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今日一见,却是个清秀的小姑娘,不知是否真如传言那般神乎其技?”

林薇从容答道:“娘娘过誉了。民女仅略通医术,擅长诊治民间常见病症,与太医院的御医相比,尚有差距。昨日能缓解贤妃娘娘的病痛,实属侥幸,恰好对症而已。”

淑妃轻声笑道:“林大夫真是谦逊。不过本宫听闻,你在流民安置点时,曾以针灸之术救治多人?本宫近日肩颈酸痛,不知林大夫能否为本宫诊治一番?”

林薇心中明了,这是淑妃的试探。针灸需近距离接触,且对穴位精准度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出错,留下把柄。她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若娘娘信得过民女,民女愿尽力一试。但针灸需在安静环境中进行,且需褪去外袍,暴露肩颈,不知娘娘是否方便?”

淑妃轻轻点头,示意宫女将内殿整理妥当。踏入内殿,林薇细心地为淑妃检查肩颈,发现不适是由于长期久坐、气血不畅所致。她取出银针,轻声安抚道:“娘娘,针灸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的酸胀感,这是正常反应,您无需紧张。”

林薇手法娴熟,迅速在淑妃的肩井穴、天宗穴等穴位扎下银针,每一针都精准无误。不久,淑妃感慨道:“确实轻松了许多,肩膀也不再那么僵硬。林大夫的针灸之术,果然名不虚传。”

走出内殿时,丽妃见淑妃神色舒展,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开口道:“既然林大夫擅长针灸,那本宫近日总失眠,不知林大夫能否也为本宫诊治一番?不过本宫素来怕针,不知是否有其他治疗方法?”

这无疑是一次试探——丽妃既想验证林薇的医术,又不愿配合针灸治疗。若林薇无法提供替代方案,便会显得医术不精。林薇略作思索,答道:“娘娘若是怕针,民女可以推荐一套穴位按摩之法,每日由宫女按揉太阳穴、百会穴、涌泉穴,各三分钟,坚持数日,对缓解失眠应有显著效果。此外,民女再为娘娘开具一副安神助眠的草药茶,睡前饮用,效果会更佳。”

她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细致地描绘出穴位的位置,并详细标注了按摩的手法和力度。丽妃接过图纸,仔细端详了一番,虽未明言,但眼中明显减少了些许轻视。

此时,太医院的李御医突然到访,手持药箱,神色严肃地说道:“贤妃娘娘,陛下听闻您身体不适,特意派遣老臣前来为您复诊。不知林大夫今日是否也为娘娘诊过脉?老臣正好与林大夫商讨一下诊治方案。”

林薇心中明了,李御医是太医院的资深人士,背后有皇后的支持,此次前来,显然是为了验证她的诊断,甚至可能借机挑毛病。她不卑不亢地回应道:“李御医客气了。民女今日刚为贤妃娘娘诊过脉,娘娘的脉象较昨日已平稳许多,只是仍有些许气血不足,民女正打算调整药方,增加一些滋补气血的药材。”

李御医接过林薇手中的药方,仔细审视,眉头微微皱起:“林大夫,贤妃娘娘体质特殊,不宜随意增添滋补药材,否则容易导致体内湿热淤积,反而会加重病情。你这药方,恐怕不太合适吧?”

林薇从容不迫地解释道:“李御医所言极是。不过,民女在药方中加入了少量茯苓和薏米,这两味药可健脾祛湿,正好能中和滋补药材的湿热之性。而且,民女根据娘娘的脉象,将滋补药材的用量控制在常规剂量的三分之二,既不会过于滋补,又能起到调理气血的效果。”

李御医愣住了,他未曾料到林薇不仅深谙药理配伍,还能根据患者体质灵活调整药方。他仔细核对了药方,发现确实如林薇所言,配伍严谨,剂量适中,找不出任何破绽。他只得讪讪地说道:“原来如此,林大夫考虑得倒是颇为周全。”

贤妃含笑说道:“李御医,林大夫的药方确实奏效,昨日本宫饮了她调配的草药茶,夜间便安睡无忧。今后本宫的诊治事宜,就交由林大夫全权负责,你不必再特地前来。”李御医面色微变,但仍恭谨地应道:“老臣遵旨。”

待淑妃、丽妃及李御医相继离去后,贤妃目光转向林薇,眼中流露出赞许之情:“今日你应对自如,既彰显了医术,又未触犯他人。看来本宫对你的赏识并非无的放矢。”林薇急忙施礼回应:“多谢娘娘厚爱。民女不过是尽己所能,岂敢贪功。”

贤妃轻轻挥了挥手:“你也不必太过谦逊。宫中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你以一介民间大夫之身从容应对,实属不易。日后你入宫行医,难免还会遭遇类似考验,只要你坚守初心,专注于医术,本宫定会全力庇护你。”

林薇心中一暖,连忙道谢。为贤妃调整好药方后,她向贤妃告辞,准备返回医馆。此次入宫,虽屡遭试探,却使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宫廷的复杂,也让她明白,唯有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从容的心态,才能在这场无形的“战争”中立足。

走出长乐宫,李公公不知何时已等候在宫门外,笑着说道:“林大夫,今日让你受委屈了。皇后娘娘那边的人,向来如此,你不必放在心上。”

林薇笑着摇头:“多谢公公关心,民女无碍。”

登上返回医馆的马车,林薇长长舒了一口气。今日的经历让她明白,宫廷不仅是权力的中心,更是各方势力博弈的战场。作为一名民间大夫,她若想在其中生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医术证明自己的价值。

马车缓缓驶回医馆,春桃与苏大夫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见林薇下车,春桃急忙迎上前去:“林薇姐,今日入宫可还顺利?有没有人故意刁难你?”

林薇微笑着将今日的经历娓娓道来,苏大夫听后欣慰地说:“你能从容应对各方的试探,足见你已经成熟了许多。不过,今后入宫仍需更加谨慎,以防卷入宫廷的纷争。”

“我明白,”林薇认真点头,“我会谨记您的叮嘱,专心致志于医术,不涉足任何无关的事务。”

傍晚时分,萧景琰遣人送来一封信函。信中询问她今日入宫的详情,并特意提及皇后一派近期在宫中活动频繁,提醒她务必小心。林薇凝视着信中那熟悉的字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深知,无论宫廷环境多么错综复杂,萧景琰都会始终如一地支持她,成为她最坚实的依靠。

夜色渐浓,林薇端坐于药房内,细心整理着今日的诊疗记录。她回想起在宫中经历的种种试探,贤妃的信赖与扶持,以及萧景琰的谆谆叮嘱,心中愈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未来面临何种挑战,她都将秉持医者初心,以医术造福更多人群,在这个时代彰显自身价值。同时,她也深知,若想在宫廷中长久立足,除了精湛的医术,还需学会在错综复杂的势力间巧妙周旋,既保护好自己,也守护好身边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