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11章 学习古代礼仪,避免言行露破绽

晨曦初露,透过仁心堂的窗棂,细碎的光斑洒落在青石板上。春桃怀抱一叠浆洗得泛白的襦裙,轻手轻脚地推开了林薇的房门。只见林薇正对着铜镜笨拙地系着腰带,腰间的天蓝色丝带绕了三圈,却仍未能打成一个像样的蝴蝶结。春桃忍不住笑出声:“林薇姐姐,你这系法可不对!咱们唐朝女子系腰带讲究‘双蝶缠枝’,得先把带子在腰后交叉,再绕到前面打个活结,最后将两端扯成蝴蝶翅膀的形状才好看。”

林薇闻声回头,脸上带着几分窘迫。自穿越到盛唐以来,她虽已换上襦裙多日,却总在这些细节上露怯——要么把领口的交领穿反,要么将裙摆的褶皱捋得歪歪扭扭。昨日给患者诊脉时,还因袖口的系带松脱,让布帛扫到了药碗,惹得患者家眷悄悄打量她的衣着。

“你来得正好,我正愁这腰带怎么系呢。”林薇顺势将丝带递过去,目光落在春桃身上那件浅绿色襦裙上。只见春桃的领口整整齐齐,交领右衽严丝合缝,腰间的带子打成两只展翅的蝴蝶,垂在身侧的流苏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尽显盛唐女子的温婉灵动。再看自己身上这件淡粉色襦裙,领口歪斜,裙摆还沾着些许草药碎屑,活像个刚从田间赶来的村姑。

春桃轻步走到林薇身后,指尖灵巧地在丝带间穿梭,边系边耐心讲解:“姐姐可知,咱们穿襦裙最忌讳‘左衽’,只有逝者和蛮夷才会将衣襟往左掩。上次你给城西王奶奶诊病时,衣襟就穿反了,王奶奶还悄悄问我,你是不是从西域来的呢。”

林薇闻言一惊,她从未想过穿衣的方向竟有如此讲究。在现代,衣服不分左右衽,她随手一套便出门,哪知这细微之处竟关乎礼仪与身份。若不是春桃提醒,日后在更正式的场合露了怯,恐怕会被视作不懂规矩的异类。

“还有这发型,”春桃系好腰带,转身帮林薇梳理头发,“姐姐总把头发简单束成一束,这在咱们长安可不行。未出阁的女子要梳双丫髻或垂鬟分肖髻,已婚妇人则梳倭堕髻或飞天髻。你看我这双丫髻,既显活泼,又符合咱们的年纪。”说着,春桃从梳妆盒里取出两支桃木簪,灵巧地将林薇的头发分成两缕,在耳后挽成两个圆润的发髻,再将簪子斜插进去固定。

林薇对着铜镜照了照,镜中的女子发髻圆润,鬓边垂着几缕碎发,配上淡粉色的襦裙,竟有了几分盛唐女子的风韵。她忍不住感叹:“原来梳头发也有这么多门道,我以前真是太马虎了。”

“这还只是日常穿戴的礼仪,若遇到贵人或参加宴席,规矩就更多了。”春桃坐在桌边,拿起桌上的茶盏轻抿一口,继续说道,“比如与人见面时,要根据对方的身份行不同的礼。见长辈或大夫,要行‘躬身礼’,腰弯至四十五度,双手交叠放在腹前;见同辈好友,行‘颔首礼’即可,微微低头,双手自然下垂;若是见到官员或贵族,就得行‘屈膝礼’,膝盖微屈,身体前倾,双手放在膝盖上,口中还要称‘见过XX大人’。”

春桃一边说,一边起身演示。她先是双脚并拢,腰缓缓弯下,双手交叠放在腹前,动作恭敬而不显卑微;接着微微低头,嘴角带着浅笑,尽显友好之情;最后膝盖微屈,身体前倾,目光平视前方,透出几分庄重之意。

林薇看得专注,也跟着起身模仿。然而她刚一弯腰,腰间的丝带便松了,裙摆还差点绊倒自己。春桃连忙上前扶住她,笑着说:“姐姐别急,慢慢来。这些礼仪看似简单,实则讲究‘稳’与‘雅’,需反复练习才能自然。”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春桃耐心地指导林薇练习各种礼仪。从站姿、坐姿到行走的步态,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林薇起初动作僵硬,常常出错——要么站姿歪斜,要么坐姿不雅,行走时还习惯性地迈大步,活像个赶路的男子。春桃不厌其烦地纠正她:“姐姐,站姿要挺胸抬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在身侧,这样才显端庄;坐姿要双腿并拢,臀部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一处,双手放在膝盖上,不可跷二郎腿或随意晃动;行走时要小步慢走,裙摆随动作轻轻摆动,不可大步流星,以免失了女子的仪态。”

林薇牢记春桃的教诲,一遍遍地练习。汗水浸湿了她的襦裙,手臂也因保持姿势而酸痛,但她丝毫不敢懈怠。她深知,在这个等级森严、礼仪繁琐的时代,一言一行都可能暴露自己的来历。若是因不懂礼仪而被人怀疑,不仅会给仁心堂带来麻烦,甚至可能危及自己的性命。

正当林薇练习屈膝礼时,苏景端着一碗刚熬好的汤药走了进来。见林薇正对着春桃弯腰行礼,动作虽略显生疏,却已有几分模样,苏景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林姑娘倒是好学,知道要研习礼仪。”

林薇连忙直起身,略显腼腆地说:“师父,我之前因不懂礼仪闹了不少笑话,若不是春桃提醒,我还未察觉自己犯了这么多错。今后我定会认真学习,避免再出纰漏。”

苏景将汤药递给林薇,语气恳切地说:“你能有这份心便好。我们唐朝素以礼仪著称,礼仪不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你来自远方,不熟悉这里的规矩在所难免,但若想在长安立足,就必须掌握这些礼仪。比如与人交谈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不可左顾右盼;说话要温和有礼,不可大声喧哗;递东西给别人时,需用双手,不可单手递接。这些细节虽小,却能彰显一个人的修养。”

林薇接过汤药,专注地聆听苏景的教诲,将每一句话铭记于心。她回想起昨日为一位老员外诊病时,因急于查看病情,单手接过老员外递来的脉枕,当时老员外的脸色骤变,虽未直言,却明显流露出不满。如今想来,正是自己不懂递接物品的礼仪,才失了礼数。

“师父,您放心,我定会将这些礼仪铭记于心,勤加练习,绝不再因礼仪问题冒犯他人。”林薇语气坚定地承诺。

苏景点了点头,又叮嘱道:“明日有位从洛阳来的药材商将至医馆洽谈生意,这位商人家族世代经营药材,深谙礼仪。你届时也在一旁作陪,正好借此机会实践所学的礼仪,切不可再像往常那般随意。”

林薇心中一紧,连忙点头应允:“弟子明白,明日定会谨言慎行,绝不辜负仁心堂的声誉。”

接下来的一天,林薇将所有空闲时间都投入到了礼仪练习中。春桃也放下手中的活计,全程陪伴在她身边,耐心指导每一个动作。从清晨到日暮,仁心堂的小院里总能见到林薇练习的身影——她时而对着镜子调整站姿,时而与春桃模拟见面场景,时而练习递接物品的姿势,就连吃饭时,也特意放慢速度,学习用筷子的礼仪,避免再像往常那般狼吞虎咽。

傍晚时分,苏景见林薇练习得极为认真,便主动提出与她模拟明日见药材商的场景。苏景扮演药材商,身着青色长袍,神态庄重;林薇则站在一旁,双手交叠置于腹前,目光平视苏景,微微屈膝行礼:“见过李掌柜。”

苏景微微颔首,开口说道:“听闻仁心堂的苏大夫医术高超,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知这位姑娘是?”

林薇连忙回道:“回李掌柜,小女林薇,是苏大夫的徒弟。今后若有药材方面的事务,李掌柜也可与小女商议。”她说话时语气温和,语速平缓,目光始终注视着苏景的眼睛,没有丝毫闪躲。

苏景点了点头,又问道:“听说林姑娘医术不凡,尤其擅长处理外伤,不知姑娘对药材的挑选可有研究?”

林薇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小女对药材虽不如师父那般精通,但也略知一二。比如挑选当归,要选主根粗长、质地柔韧、气味浓郁的;挑选黄芪,则要选断面呈纤维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的。这些都是师父平日里教导的,小女也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她说话时条理清晰,既体现了对苏景的尊重,又不失自己的专业素养,没有因紧张而说错话。

模拟结束后,苏景对林薇的表现十分满意:“不错,比之前进步了不少。明日见了李掌柜,你就照这个样子做,不必过于紧张,保持从容即可。”

林薇松了一口气,心中的担忧也少了几分。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明日正常发挥,定能顺利应对。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仁心堂前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桌上摆放着刚泡好的茶叶和新鲜的水果。林薇早早地起了床,在春桃的帮助下换上了一件淡蓝色的襦裙,领口和袖口绣着精致的兰草纹样,腰间系着一条白色的丝带,打成了两只小巧的蝴蝶结。她还特意将头发梳成了垂鬟分肖髻,插了两支银质的梅花簪,整个人看起来温婉又端庄。

辰时刚过,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缓缓停在了仁心堂门前。一位身着锦缎长袍、头戴幞头的中年男子步下马车,他面色红润,眼神锐利,显然是久经商场的人物。此人正是从洛阳远道而来的药材商李掌柜。

苏景急忙迎上前去,双手交叠于腹前,微微屈膝行礼,恭敬地说道:“李掌柜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李掌柜亦连忙回礼,微笑道:“苏大夫客气了,久闻仁心堂盛名,今日特来拜访,顺便与苏大夫商讨药材供应之事。”

林薇紧随苏景身后,见李掌柜目光投来,便迅速微微屈膝,声音温和地问候道:“见过李掌柜。”她的动作自然流畅,毫无僵硬之感,眼神始终平视,流露出几分从容不迫。

李掌柜微微颔首,目光在林薇身上稍作停留,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昨日便听说苏大夫收了一位女徒弟,原以为只是略懂医术的村姑,没想到竟如此知书达礼,衣着得体,举止端庄,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众人随后步入诊堂,分宾主落座。春桃端上茶水,林薇起身接过茶盘,双手将茶杯递给李掌柜,恭敬地说:“李掌柜,请用茶。”

李掌柜接过茶杯,指尖轻触林薇的手指,感受到她的动作轻柔而稳健,毫无慌乱之意。他轻抿一口茶,赞许道:“多谢林姑娘。这茶香气醇厚,口感清甜,想必是上等的碧螺春吧?”

林薇微笑回应:“李掌柜真是好眼力。这正是碧螺春,是师父特地托人从江南购得,平日里并不轻易待客。今日李掌柜光临,师父特意取出以示敬意。”她的话语既夸赞了李掌柜,又彰显了苏景对此次会面的重视,言辞得体,恰到好处。

在接下来的洽谈中,林薇始终安静地坐在一旁,专注地倾听苏景与李掌柜的对话。当李掌柜提及某种药材的价格时,苏景微微皱眉,流露出些许犹豫。林薇见状,轻声开口道:“李掌柜,据小女所知,今年江南一带的黄连因天气原因减产,价格确实较往年高出许多。然而,仁心堂多年来一直从您这里采购药材,用量大且付款及时,还望李掌柜能给予优惠。今后若有新的药材品种,仁心堂也愿意优先考虑从您这里采购。”

她的话语不仅解释了价格上涨的原因,还强调了仁心堂的优势,并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愿,语气温和却坚定有力。李掌柜听后,沉吟片刻,笑着说:“林姑娘所言极是。既然仁心堂如此诚意满满,那我就给苏大夫让半个子儿,希望我们今后能长期合作。”

苏景连忙道谢,洽谈也顺利地达成了协议。临别时,李掌柜特意对苏景说:“苏大夫,您这位徒弟不仅精通医术,还懂得经商之道,更难得的是如此知书达礼,真乃难得之才啊!”

苏景笑着看向林薇,眼中满是欣慰。林薇也微微屈膝,向李掌柜道别:“李掌柜慢走,期待下次合作。”

送走李掌柜后,春桃兴奋地跑到林薇身边,拉着她的手说:“林薇姐姐,你今天的表现太出色了!李掌柜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完全没看出你是外来的呢!”

林薇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这都是多亏了你和师父的教导。若没有你们,我今天肯定要出丑了。”

苏景走过来,拍了拍林薇的肩膀:“你能有如此进步,主要还是靠你自己的努力。礼仪看似是外在形式,实则是内心修养的体现。你能将这些礼仪铭记在心,并灵活运用,说明你已经真正融入了这个时代。今后无论遇到何种场合,都要记得保持这份从容与得体,这样才能在长安长久立足。”

林薇郑重地点了点头。她深知,学习礼仪仅是她融入盛唐的第一步,未来还有诸多挑战在等待着她。然而,她满怀信心,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定能在这一陌生时代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薇更加注重礼仪的学习与实践。她不仅在医馆接待患者时注重礼仪,与人交谈时温文尔雅,递接物品时双手奉上,还主动向春桃请教各种场合的礼仪细节,如参加宴席时的入座方式、敬酒礼仪,以及遇到官员时的称呼与行礼规范等。春桃亦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礼仪知识倾囊相授,并特意为林薇绘制了各种礼仪动作的简图,以助其记忆。

某日,仁心堂迎来了一位官员家的夫人,她是为家中老母亲求药的。林薇严格按照春桃所授礼仪,先向夫人屈膝行礼,随后双手接过夫人递来的脉案,细致查看后,又双手将脉案归还,温和地说道:“夫人请放心,老夫人的病情并不严重,只需服用几副汤药调理即可。小女即刻去为老夫人抓药,确保药材品质。”

夫人见林薇举止端庄、谈吐得体,不禁心生满意,笑言:“早闻仁心堂有位懂礼仪的女大夫,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今后家中若有人不适,定会首选仁心堂就诊。”

林薇的努力不仅赢得了患者的认可,也使她在仁心堂的地位愈发稳固。苏景对她愈发信任,常将一些重要事务交由她处理;春桃和刘宇亦对她愈发敬佩,遇到不解之处都会主动求教。

傍晚时分,林薇静坐于书桌前,凝视着窗外逐渐暗淡的天色,心中感慨万千。她回想起初至盛唐时的困窘与无助,再对比现今的自己,不仅掌握了古代礼仪,还在医馆站稳了脚跟,甚至获得了患者的认可与尊重。她深知,这一切成就离不开苏景、春桃和刘宇的悉心帮助,更离不开自身的坚持不懈。

她轻轻抚摸着胸前的青铜簪子,簪子的温度与她的体温逐渐融合。她回想起太奶奶曾说过这簪子能“保平安”,或许,这枚簪子真的在冥冥之中庇佑着她,使她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一步步走向成功。

林薇拿起桌上的《礼记》,翻开其中一页,专注地阅读起来。她深知,学习礼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容不得半点懈怠。唯有不断学习与实践,才能真正做到言行得体,避免露出破绽,在这个盛唐时代更好地立足,并用自己的医术惠及更多人群。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照亮了书页上的文字,也映照出林薇坚定的面容。她明白,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在辉煌的盛唐时代,书写出属于她的精彩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