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 第109章 逛绸缎庄,挑选布料做新衣

辰时的阳光刚刚洒满长安的朱雀大街,萧景琰的马车便稳稳地停在了仁心堂门前。林薇早已准备妥当,今日她特意换上了一件淡粉色的襦裙,裙摆上绣着细碎的桃花纹样,显得比往日多了几分娇俏。见萧景琰走来,她微笑着迎上前:“萧公子,今日不是要去安置点查看学堂修缮吗?怎么来得这么早?”

“先带你去个地方。” 萧景琰眼中闪烁着神秘的笑意,伸手示意她上车,“安置点的工匠们要午后才开始铺设瓦片,咱们上午先去城西的‘锦绣庄’,为学堂的孩子们挑选些布料做新衣。”

林薇心中一动,随即跟着萧景琰登上马车。车厢内依旧铺着柔软的锦垫,小几上摆放着一叠整齐的图纸,竟是学堂孩童的尺码记录。“你连孩子们的尺码都提前准备好了?” 林薇拿起图纸,上面详细标注着每个孩子的身高、肩宽,甚至还有袖口长度的备注。

“昨日已让安置点的官员进行统计。” 萧景琰微笑着说道,“孩子们的衣服大多破旧不堪,眼看着天气即将转热,制作一些轻薄的新衣,他们穿着也会更舒适。再者,你之前不也提到,希望孩子们能穿着整齐地去学堂吗?”

马车行驶了约半个时辰,便抵达了城西的“锦绣庄”。这家绸缎庄在长安颇负盛名,门面装修得精致典雅,门口悬挂着五颜六色的绸缎样品,随风飘扬,宛如一道绚丽的锦缎瀑布。刚一进门,掌柜便热情地迎了上来:“萧公子大驾光临,快请里面坐!您上次定制的云锦袍料刚刚到货,正打算派人送往侯府呢!”

“先不急着看袍料。” 萧景琰轻轻摆了摆手,指着身后的林薇说道,“今日我们是来为流民安置点的孩子们挑选布料,需要轻薄透气、耐穿的,颜色也要鲜亮一些,孩子们会更喜欢。”

掌柜连忙点头,引着两人走到二楼的布料区。二楼的货架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布料,有素净的棉布、印花细腻的绸缎,还有带有隐约暗纹的纱罗,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孩子们穿的话,这种细棉布最为合适,” 掌柜取下一匹浅蓝色的棉布,展开在两人面前,“这布料产自江南,质地柔软且透气,洗涤后也不易变形,价格实惠,制作新衣再合适不过。”

林薇伸手轻抚布料,指尖感受到柔软的触感,确实非常适合孩子穿着。“颜色再选几种吧,” 她环视货架上的布料,“浅黄、浅粉、浅绿各要一些,男孩女孩穿着都好看,也能让孩子们自己挑选喜欢的颜色。”

萧景琰点头表示赞同:“就按林大夫的建议办理,每种颜色各要二十匹,尺寸依照之前提供的尺码表定制,务必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穿上合身的新衣。”

掌柜连忙记下,又笑容满面地对林薇说道:“姑娘眼光独到,这些颜色都非常衬肤色,孩子们穿上定会神采奕奕。对了,咱们庄里刚进了一批苏绣纱罗,特别适合姑娘夏日穿着,不知是否有兴趣一观?”

林薇本欲婉拒,萧景琰却抢先开口:“既是新品,不妨拿出来看看,也给林大夫挑块布料做件新衣。”

掌柜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迅速取下几匹苏绣纱罗。其中一匹淡紫色的纱罗尤为抢眼,上面以银线绣制的缠枝莲纹样,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既细腻又不失雅致。“这匹纱罗出自苏绣名家之手,全长安仅此三匹,”掌柜详细介绍道,“夏日穿着既凉爽又显气质,姑娘肤白如雪,穿上这颜色定会格外动人。”

林薇凝视着这匹纱罗,心中不禁有些动心,但仍顾虑其价格:“这纱罗太过贵重,我平日里在医馆行医,穿如此华美的布料恐有不妥。”

“行医同样可以穿得整洁雅致。”萧景琰拿起纱罗,轻轻搭在林薇肩上,“你看,这颜色多么衬托你,而且纱罗质地轻薄,不会影响你诊脉和换药。

掌柜也在一旁附和:“姑娘放心,这纱罗看着精致,其实很耐穿,就算沾了药汁,用温水就能洗干净,不会损坏纹样。”

林薇看着镜中披着纱罗的自己,淡紫色的纱罗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鬓边的珠花与纱罗的银线纹样相得益彰,确实比平日里穿的素布襦裙多了几分温婉。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就麻烦掌柜,按我的尺寸做一件襦裙吧,款式简单些就好。”

萧景琰见她答应,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随即对掌柜说道:“再选两匹素色细绸,一匹月白,一匹天青,也按林大夫的尺寸,做两件日常穿的襦裙,方便她行医。”

林薇连忙说道:“不用这么多,一件就够了。”

“多做两件轮换着穿。”萧景琰打断她,语气中带着不容拒绝的温柔,“你之前的襦裙都穿了很久,也该添些新的了。”

选完布料后,掌柜拿出纸笔,详细记录下两人的要求:孩子们的新衣需在五日内做好,并送到安置点;林薇的襦裙则要赶在三日后完成,送至仁心堂。萧景琰付了定金,又特别叮嘱道:“孩子们的新衣务必仔细制作,针脚要密实,袖口和领口也要缝得牢固,别让孩子们穿几天就坏了。”

“萧公子放心,咱们锦绣庄的手艺,您还信不过吗?”掌柜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让孩子们和姑娘都满意!”

离开绸缎庄时,已近午时。萧景琰提议去附近的茶馆享用些点心,林薇点头应允。两人步入一家名为“清风茶馆”的雅致小店,选了二楼靠窗的座位,既能俯瞰街景,又能享受片刻的宁静。

店小二迅速端上茶水和各式点心,包括精致的桂花糕、酥脆的杏仁酥,还有林薇钟爱的糖蒸梨。“这家茶馆的点心都是自家手工制作,比醉仙楼的更添一份家常风味。”萧景琰拿起一块桂花糕递给林薇,“你尝尝,这味道与你医馆后院的桂花颇为相似。”

林薇接过桂花糕,轻咬一口,清甜的桂花香气在口中弥漫,果然与医馆后院的桂花味道如出一辙。“真的很像!”她眼中闪烁着惊喜,“我后院的桂花今年开得格外繁盛,待有空闲,我定用桂花熬制些桂花酱,送些给你品尝。”

“好啊,”萧景琰微笑着回应,“家母也甚爱桂花味的点心,到时我们一同制作桂花糕,送去给老夫人品鉴。”

两人一边品尝着点心,一边闲聊。林薇谈及医馆近况:春桃和阿福进步神速,已能独立诊治一些常见病症;仁心堂声誉日隆,每日都有众多病患慕名而来。萧景琰则聊起朝堂事务:朝廷计划推广流民安置点的成功经验,在其他受灾地区设立类似安置点,并希望林薇协助编写一本《流民医疗手册》,供各地参考。

“我一定会尽力帮忙。”林薇迅速应允,“不过编写手册尚需时日,需先整理安置点的医疗案例,再结合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确保内容实用且易懂。”

“不必急于一时,”萧景琰宽慰道,“朝廷给出了三个月的时间,你从容整理即可。若有需要协助之处,随时告知我。另外,我已安排人手将安置点的医疗记录整理妥当,几日后便会送至医馆,你可直接使用。”

林薇心中洋溢着感激之情:“多谢萧公子,有了这些记录,确实能省去不少麻烦。”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温柔地洒在两人身上,带来一份温暖与舒适。茶馆内,悠扬的琴声缓缓流淌,街上的行人络绎不绝,间或传来孩童的欢笑声,一切都显得格外恬静宜人。林薇凝视着对面的萧景琰,他正专注地聆听她的讲述,眼中闪烁着温柔的笑意,令她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甜蜜。

她忽然意识到,这样的时光是多么珍贵——没有医馆的繁忙,没有安置点的琐事纠缠,只有两人静静地坐着,闲聊家常,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或许,这正是她穿越到这个时代,内心深处最向往的生活——拥有值得信赖的朋友,从事喜爱的事业,还有一个能够理解她、支持她的人。

约莫半个时辰后,两人起身离开茶馆,前往流民安置点。马车缓缓行驶在乡间小路上,林薇斜靠在车窗边,目光投向窗外的田野。田野里的麦子已然抽穗,泛着淡淡的绿意,偶尔可见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再过一个月,麦子就能收割了,” 萧景琰望着窗外的田野,“届时安置点的流民们也能分到粮食,不再依赖救济度日。”

“太好了!” 林薇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等麦子收割后,我们可以教流民们储存粮食的方法,防止粮食受潮变质,也能让他们为过冬做好准备。”

萧景琰点头表示赞同:“就按你说的办,到时让安置点的官员组织流民学习储存粮食的方法,并请有经验的农民前来指导,确保粮食能够安全储存。”

马车很快抵达了安置点。学堂的修缮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匠们已经开始铺设屋顶的瓦片,学堂院内的杂草也被清理干净,露出了平整的地面。几个孩子趴在学堂门口的石阶上,目不转睛地观看工匠们劳作,时不时发出兴奋的欢呼声。

“林大夫,萧公子!” 负责学堂修缮的官员快步迎上前来,“遵照您的要求,屋顶已全部采用新烧制的瓦片,窗户也更换为透光性更佳的木框。再过三天,工程即可全面竣工,确保不会耽误孩子们下个月的开学。”

林薇和萧景琰步入学堂内查看,只见墙壁已被重新粉刷,显得格外明亮,地面也铺设了细石子,显得干净整洁。“很好,” 林薇满意地点头,“若能在墙上再挂些识字挂图,孩子们学习起来会更加便利。”

萧景琰随即对官员吩咐道:“你派人去书局购置一些识字挂图,并制作一些简易的桌椅,务必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官员连忙点头,认真记下。林薇走到学堂门口,望着趴在石阶上的孩子们,微笑着问道:“你们想不想早点来学堂读书?”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其中一个男孩仰起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林大夫,我们真的能穿上新衣服去上学吗?”

“当然能,” 林薇微笑着点头回应,“再过几日新衣服就会做好,到时你们可以自己挑选喜欢的颜色,穿着新衣服来学堂。”

孩子们顿时兴奋地欢呼起来,围绕着林薇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自己心仪的颜色,场面既热闹又温馨。萧景琰站在一旁,静静地注视着林薇与孩子们互动的场景,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温柔。他突然感到,能与林薇一同为孩子们做这些事,目睹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比在朝堂上处理政务更让他感到满足。

夕阳西下时分,两人才离开安置点。马车缓缓行驶在返程的路上,林薇靠在车窗边,目光追随着渐渐远去的安置点,心中充满了期待。她回想起今日在绸缎庄挑选的布料,孩子们兴奋的笑脸,以及萧景琰那温柔的眼神,心中仿佛被灌满了蜜糖,甜意弥漫。

“在想什么?” 萧景琰的声音轻轻打破了车厢内的宁静。

林薇转过头,眼中闪烁着笑意:“我在想孩子们穿上新衣服上学的样子,肯定特别精神。也在想,等我的新襦裙做好了,穿去医馆,春桃和阿福肯定会大吃一惊。”

萧景琰笑着回应道:“他们肯定会感到惊讶,但更多的是为你感到开心。你为医馆和安置点付出了这么多,也该好好打扮自己,享受一下快乐。”

林薇脸颊微微泛红,没有言语,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落在田野上,为麦田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显得格外美丽。她心中明白,今天的经历不仅让她为孩子们选到了合适的布料,也让她与萧景琰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或许,这份在日常相处中悄然滋生的情愫,终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马车驶入长安城时,天色已渐黄昏。萧景琰将林薇送至仁心堂门口,轻声说道:“三日后我会让人把你的新襦裙送来,到时我们再一起去安置点,看看孩子们的新衣做得如何。”

“好。”林薇点头应道,“萧公子也早点回侯府休息,今日真是辛苦你了。”

萧景琰目送她步入医馆,方才转身登上马车。林薇立于医馆门前,凝视着马车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充盈着温暖与期许。她深知,未来的岁月里,将有更多美好的事物在等待着她——孩子们身着新衣欢快上学的情景,医馆日益兴旺的盛况,以及与萧景琰并肩,为百姓谋福祉的每一个瞬间。这一切,终将化作她在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记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