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声籁满归巢 > 第18章 第 18 章

声籁满归巢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卫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06:58:46 来源:文学城

闻也开始在航站楼里表演“无声喜剧”。

灵感来源于言川从巴黎发来的街头哑剧视频。第一个实验对象是个误机的中年男人,那人正要把登机牌摔在服务台上,闻也突然做了个“时间凝固”的动作——身体后仰,手掌外推,仿佛把愤怒定格在空气里。

男人举着登机牌僵住了。

闻也趁机迅速办好改签,双手奉上新登机牌时,附带一个“请”的手势,优雅得像在递香槟。

男人愣愣地接过,走出几步又折返:“哥们,你刚才那是……什么新型服务?”

“情绪管理。”闻也正经回答。

这套野路子很快在同事间传开。胖室友模仿他安抚醉酒旅客,结果被吐了一身。教官在黑板上写:“因地制宜,慎用肢体语言。”

但旅客吃这套。有个经常跑国际线的老教授专门来找闻也:“小伙子,你比心理咨询师管用。”还送了本《身体语言学》。

闻也把书和言川的视频对照着学,进步神速。他现在能用一个“收束”动作让喧闹的旅行团安静,用“疏导”手势引导人流,甚至用“绽放”的姿态欢迎晚点航班的第一位旅客。

效果最好的是带孩子家庭。闻也学会用夸张的肢体模仿各种动物,从袋鼠跳到企鹅摇摆,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有次他假装被“隐形墙壁”撞到,后退三步,逗得整个候机区大笑。

“你应该收费表演。”同事说。

闻也确实在“收费”——他请每个被逗笑的孩子教他一个当地手势。于是他的手法里增加了云南的“吃饭”、东北的“得劲”,河南的“中”,甚至还有维吾尔族的“谢谢”。

这些他都拍成视频发给言川。巴黎的回信越来越短,但内容精炼。最新一条是言川在蓬皮杜广场模仿街头艺人,动作精准如机械,眼神却温柔如春水。

视频标题:《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某个暴雨导致大面积延误的夜晚,航站楼变成焦虑的集中营。闻也的服务台被旅客围得水泄不通,质问与抱怨像雷声般滚过。

他爬上服务台——违反规定,请勿模仿,做了个极慢的“雨滴坠落”动作——从指尖到脚跟,模仿雨水顺着玻璃滑落的轨迹。

人群安静下来。

接着他表演“乌云散去”,手臂如风卷残云;“阳光破晓”,掌心向上托起;“彩虹架桥”,十指弯成弧线。

没有声音,但所有人都看懂了。

表演结束,掌声代替了抱怨。有个老太太抹着眼角说:“比我买的歌舞剧票值。”

事后闻也被叫去办公室。主管指着监控录像:“解释一下。”

闻也递上当天的投诉统计——零投诉,三封表扬信,还有张小朋友画的感谢卡,上面是他模仿大象的丑态。

“下不为例。”主管说,“不过……挺有意思。”

那晚他梦见言川。在梦里,他们用全新发明的手语交谈,动作如流水,意义如云雾。醒来时他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动作是:双手交叠按在胸口,然后向两侧拉开——意思是“这里很满”。

清晨去咖啡馆,发现闭店通知贴在门上。老陈在隔壁早餐店解释:“小言要回来了,说要重新装修。”

苏小姐捧着她的新陶艺——一组叫《归巢》的容器,形似破损又修补的鸟窝:“他说巴黎很好,但巢不在那里。”

小李的“存在主义咖啡馆”创业失败,回来兼职。他推推眼镜:“言哥在电话里说,他学会了法国人的‘无为而为之’。”

闻也天天路过装修中的咖啡馆。某天工人不在,他偷溜进去。店里拆得只剩骨架,那面白墙却完好无损,墙上用粉笔画满了新动作的分解图——有些明显融合了法式哑剧的浮夸,又带着东方的留白。

正中央画着个巨大的手势:左手代表巴黎,右手代表这里,双手在中间交汇,结成个复杂的绳结。

闻也站在墙前,试着模仿那个绳结手势。手指缠在一起,像命运打了个死结,又像某种牢固的联结。

窗外,飞机掠过晴空。他忽然觉得,等待不是空白,而是另一种充盈。

就像言川某个视频里说的:最好的表演,发生在幕间休息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