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龙将鼠标指针停在文档顶端的“保存”按钮上,指尖悬在左键上迟迟没落下。屏幕左侧的目录里,“职业选手招募”和“战队经理招募”两个文件夹旁都缀着绿色的“已完成”标识,可他盯着屏幕中央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总觉得像缺了块关键拼图——五个选手位置和经理的职责虽写得细致,可彼此间的关联性像蒙着层薄雾,没真正透亮。
他往后靠了靠,转椅的金属轴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目光越过屏幕落在窗外。夕阳正把云霞染成金红,远处的楼宇轮廓浸在暖光里,像被精心摆放的积木。“对了,是‘齿轮’。”万龙忽然起身,抓起桌上的笔,在草稿纸顶端用力写下“五人一经理,齿轮咬合式协作”,笔尖划破纸面的力度,仿佛要把这个核心概念刻进纸里。
“得让每个应聘者一眼就明白,这不是六个孤立的岗位,是环环相扣的整体。缺了谁,机器都转不顺畅。”他喃喃着坐回电脑前,指尖落在键盘上,敲击的力道比之前沉了几分,像是在为每个角色敲下精准的坐标。
【职业选手·指挥(男)】
——团队协作定位:战场大脑,是自由、突击、架枪、替补的“战术锚点”。需像钟表的机芯般,根据架枪位传来的远程信息校准方向,给自由位和突击位拧动“突袭齿轮”,在替补登场时快速同步战术核心,确保整个团队像攥紧的拳头般精准发力。你的一句“打还是撤”,直接决定另外四人的行动方向——自由位敢不敢冲,看你;突击位敢不敢拼,看你;架枪位敢不敢架死某个角度,也看你。替补顶上来时,你得像传递密码般把核心思路灌给他,不能让齿轮卡壳。
万龙敲完这段,想起刚才写的“高压决策”,又补了句:“你手里的战术板,就是齿轮箱的换挡杆。自由位晃拳佯攻时,你得立刻给突击位递‘实打’的信号;架枪位报出‘西坡有狙’,你得瞬间算出是绕后还是强推。这杆秤,得端得比谁都稳。”
【职业选手·自由突击(女)】
——团队协作定位:战场游骑兵,是指挥的“前哨尖兵”,与突击位形成“双锋刃”。你的走位得像颗灵活的行星齿轮,在指挥规划的路线外灵活穿插,用突袭为突击位创造正面接战的机会,同时得像雷达般给架枪位反馈侧翼是否安全——“左后方草动,没人”“右坡有脚步声,距离30米”,这些细节能让架枪位的“远程齿轮”咬得更紧。给替补做模拟训练时,得把你“绕后必踩三棵树”的习惯教给他,让他能精准复刻你的游走风格,不然换个人,齿轮就错位了。
他特意将“与突击位的战术呼应”标成蓝色:“你们俩是战队的‘左右拳’,得练出‘你晃我打的默契’。你佯攻拉枪线时,突击位的枪口必须已经对准你撕开的口子;她正面接战时,你得像影子般绕到侧后方,这才算齿轮咬牢了。”
【职业选手·突击(女)】
——团队协作定位:正面破局者,是自由位的“铁盾搭档”,架枪位的“近战延伸”。自由位像颗抛射出去的齿轮,吸引火力时,你得像把凿子,顺着她打开的缝隙往里楔——她往左跳,你就得往右顶,形成交叉火力。架枪位在远处架死中远程,你得把中近距离的威胁清干净,别让他分心。替补顶上来替你时,你得把“冲楼必走二阳台”的习惯讲透,让他能无缝衔接,确保“双女锋线”的威慑力不打折扣。
万龙想起刚才写的“团战突破”,加了个括号注解:“就像和平精英里的‘人车协同’,你是那辆冲阵的越野车,自由位就是车上探路的突击手。她拍车吸引注意力时,你得已经摸到门后;她扔雷封烟,你得同步架好预瞄点。缺了谁,都冲不破决赛圈的包围。”
【职业选手·架枪(男)】
——团队协作定位:远程屏障,是指挥的“千里眼”,自由位和突击位的“安全网”。你的狙击镜就是齿轮的校准器,自由位探到“房区有脚步”,你得立刻把十字准星锁在窗口;突击位喊“冲楼”,你得提前架死楼梯口,让她敢放心莽脸。给替补讲不同地形的架枪角度时,得细到“斜坡架反斜,反斜架掩体缝”,让他顶替时能无缝衔接你的火力覆盖,就像同一颗齿轮在转。
他对着屏幕里的“中远程压制”字样点头,又添了句:“你的枪口在哪,队友的安全感就在哪。自由位敢钻那种‘露半身’的草窝,是因为知道你在身后架着;突击位敢顶着枪线冲楼,是信你能打掉窗边的架枪人。这根‘远程保险栓’,得拧得比谁都紧。”
【职业选手·替补(男)】
——团队协作定位:全能补丁,是指挥的“应急备份”,架枪位的“临时替身”,更是整个团队的“战术镜像”。你得像块可塑的橡皮泥,吃透指挥的决策逻辑,模仿架枪位的瞄准习惯,甚至能在训练赛里扮演对手战队的风格——自由位和突击位练打快攻,你就扮那种“龟缩苟分”的;她们练守楼,你就扮“爆弹rush”的,给她们当最硬的“磨刀石”。
万龙在这段末尾加了个醒目的感叹号:“替补不是‘边缘人’,是战队的‘隐形第六人’!指挥累了,你得顶上稳住节奏;架枪位状态下滑,你得接棒守住远程;甚至自由位或突击位感冒了,你都得能临时补位,哪怕手生点,也不能让齿轮脱节。”
【战队经理】
——团队协作定位:幕后总调度,是五名选手的“后勤中枢”,也是战队对外的“形象窗口”。指挥的战术板缺了笔,你得第一时间递上;突击位的耳机接触不良,你得从包里摸出备用款——那款式、那音效,得跟她常用的一模一样,不然她打起来就像齿轮卡了沙。自由位紧张时爱吃的薄荷糖,你得记得揣在兜里,就像给齿轮上润滑剂;架枪位调不好狙击灵敏度,你得蹲在旁边陪他试,直到准星稳得像焊在屏幕上。
你还得是台“影像记录仪”,把五人的赛场高光剪成视频——指挥喊“集火”时的嘶吼、自由位绕后偷人的狡黠、突击位冲楼时的决绝、架枪位锁头时的冷静、替补顶上来时的紧张,都得收进镜头里,让外界看到这组齿轮转得多带劲。
万龙敲完最后一个字,指尖悬在键盘上,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文字。原本独立的六个岗位描述,此刻像被一条无形的轴串了起来:指挥是轴心齿轮,自由和突击是两侧的驱动齿轮,架枪是稳固的从动齿轮,替补是备用齿轮,经理则是给齿轮上油、除锈的养护工。
他对着屏幕里“深圳XCY龙凤战队招募启事”的标题笑了笑,终于按下了“保存”键。文档保存的提示音响起时,窗外的霞光正好淡去,办公室的灯光亮起来,映得屏幕上的文字格外清晰。
万龙端起桌边早已凉透的水杯,抿了口。水是凉的,心里却暖烘烘的——这哪里是份简单的招募计划,分明是张等待被填满的拼图。他仿佛已经看到指挥在语音里喊“集火”,自由位和突击位像两道闪电冲出去,架枪位的狙击镜稳稳锁死目标,替补在场边摩拳擦掌,经理在后台核对下一场的赛程表,六个齿轮紧紧咬合,转得又稳又有力,带着整支战队往PEL赛场的深处冲去。
“这样才对嘛,”他轻声说,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着节拍,像在为即将转动的齿轮打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