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红色的铁门被谢璟缓缓推开,发出沉闷的摩擦声。门后的黑暗比设备间的阴影更加浓稠,仿佛具有实体,带着一股陈年纸张、灰尘和某种微弱化学试剂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
谢璟没有贸然进入,他侧身挡在封不觉前面,从口袋中取出之前在工具间找到的一个简易火折子(这是他探索时顺手制作的生存工具),“嚓”地一声点燃。微弱跳动的火光照亮了门内一小片区域。
眼前是一条不算长的走廊,两侧是普通的白色墙壁,但墙皮剥落严重。走廊尽头似乎是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火光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拉得忽长忽短。
“没有危险。”谢璟低声道,举着火折子,率先迈入走廊。封不觉紧随其后,目光迅速扫过环境。
走廊两侧各有几扇门,门牌模糊,写着“资料室一”、“资料室二”等字样。谢璟逐一试了试门把手,都是锁着的。
他们走到走廊尽头。这里是一个不大的方形门厅,正对着他们的是一扇对开的、厚重的实木大门,门上挂着一块斑驳的铜牌,上面刻着:
档案室(D-04)
“档案室……”封不觉若有所思,“‘D’指的是这个。钥匙对应的,应该就是这里。”
谢璟尝试推了推档案室的大门,发现同样锁着。他看向封不觉,封不觉会意,再次取出那把黄铜“D钥匙”。
钥匙插入锁孔,严丝合缝。轻轻旋转。
“咔哒。”
锁舌弹开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谢璟和封不觉交换了一个警惕的眼神。他示意封不觉退后,自己则深吸一口气,用力推开了沉重的实木大门。
灰尘簌簌落下。门内一片漆黑,火折子的光有限,只能照亮门口一小片区域,隐约可见一排排高大的档案架如同沉默的巨人般矗立着。
谢璟迈步进入,封不觉跟上。就在两人都踏入档案室的瞬间,他们身后的大门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砰”地一声自动关上了!
声音在空旷的档案室内回荡。谢璟猛地回头,用力拉门,大门纹丝不动。
“规则触发了。”封不觉的声音依然冷静,他似乎早有预料,“进入特定区域,可能就需要完成某种‘任务’才能离开。”
就在这时,档案室深处,传来一阵“嗡”的轻响。
紧接着,天花板上的几盏老旧的日光灯管,如同停尸房的工具间那样,开始闪烁、明灭,最终顽强地亮了起来,发出了稳定但昏黄的光线,将整个档案室照亮。
灯光下,这个空间的全貌展现出来。空间比想象中更大,密密麻麻的档案架排列整齐,上面塞满了泛黄的纸袋和文件夹。空气里弥漫着故纸堆特有的味道。在档案室的最里面,有一个用玻璃隔出来的小房间,像是管理员的工作间。
“欢迎来到认知归档中心,D区。”
一个温和、但缺乏情感起伏的男性声音,突然在房间里响起。声音来自天花板某个隐蔽的喇叭。
“认知归档程序启动。请根据提示,寻找并归档‘异常认知样本’。”
话音落下,档案室尽头,管理员工作间的玻璃上,突然投影出一行清晰的白色文字,同时喇叭里的声音也开始同步播报:
【认知样本编号:ZC-001】
【描述:坚信自己拥有改变现实的能力,并已观察到初步‘现象’。】
【关联词条:妄想、夸大、现实扭曲】
【建议归档位置:B区,第7架,第3层】
声音和文字重复了三遍,然后消失了。
封不觉立刻明白了规则:“这是一个‘游戏’。我们需要根据提示,在这些档案架里找到对应的样本文件,然后放到它指定的位置。”
“这有什么意义?”谢璟皱眉,环顾着这如同迷宫般的档案架。
“意义可能在于过程本身。”封不觉走向最近的一个档案架,抽出其中一个文件夹快速翻阅。里面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文字记录,像是病人的日记或医生的观察笔记,但内容支离破碎,毫无逻辑。“‘认知归档’……这个医院,或者说这个‘回廊’,似乎在收集和研究各种异常的‘认知’或‘信念’。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它‘整理’这些数据。”
他晃了晃手中的废纸:“但这些显然不是目标。我们需要找到标签为 ZC-001 的档案袋。”
谢璟虽然觉得诡异,但眼下这是唯一的线索。他点点头:“分头找,效率更高。保持距离,随时呼应。”
两人随即以入口为起点,一左一右,开始快速浏览档案架上的标签。档案架都有分区编号(A、B、C区),但标签大多模糊不清,需要仔细辨认。
档案室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两人轻微的脚步声。高大的档案架投下沉重的阴影,形成无数视觉死角,总让人觉得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架子的缝隙后面窥视。
谢璟搜索得很快,但更为警惕,耳朵始终竖着,注意着任何异常的动静。封不觉则更为专注,他的目光如同扫描仪,快速过滤着无用的信息。
大约过了十分钟,在C区的一个角落,封不觉停下了脚步。他面前的一个档案袋上,用红色的粗体字清晰地印着——ZC-001。
“找到了。”封不觉低声道。
谢璟立刻闻声赶来。封不觉小心地解开封口线,从里面抽出了几张纸。最上面一页是一份简单的个人资料,附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面容憔悴、眼神却带着一种奇异狂热的男人。
姓名:赵明(编号:ZC-001)
入院诊断:急性妄想发作,伴有幻觉。
主要症状:坚信自己的思维可以影响周围环境,如让灯光闪烁、物品移动。初期症状轻微,后期声称能‘预见’并‘改写’小范围事件。
资料后面附着几页医生的观察记录,描述了赵明的一些“成功”案例,但都被医生归结为“巧合”或“集体癔症”。
“B区,第7架,第3层。”谢璟记着位置。
两人拿着档案袋,快速走向B区。很快,他们找到了目标位置——那是一个空着的格子,格子上贴的标签正是“ZC-001”,仿佛早就为它准备好了位置。
封不觉将档案袋小心翼翼地放入格中。
就在档案袋被完全推入格子的瞬间,整个档案室的光线猛地暗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
喇叭里那个温和的男声再次响起:
“认知样本 ZC-001 归档成功。认知污染等级:低。开始解析……”
短暂的沉默后,声音继续:
“认知归档程序继续。请处理下一个样本。”
玻璃上投影出新的文字,喇叭同步播报:
【认知样本编号:KQ-015】
【描述:对‘白色制服’个体产生无法抑制的恐惧,并确信其‘没有面孔’。】
【关联词条:恐怖症、人脸识别障碍、护士】
【建议归档位置:D区,第13架,第1层】
看到这个描述,谢璟和封不觉的脸色都凝重起来。
KQ-015……描述的,分明就是他们刚刚遭遇过的 “无面护士” !
这个档案室,不仅在归档“病人”的妄想,更是在收容这个医院里真实存在的 “恐怖实体”的源头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