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摄政王说你好香啊 >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抗旨

摄政王说你好香啊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抗旨

作者:专职记录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1 12:17:38 来源:文学城

围猎结束的号角吹响,众人带着猎到的猎物纷纷返程,交由随行宦官清点。

此次围猎名义上是考验武之举子,身居高位者不约而同选择了不露圭角,将露脸的机会让给了同出一脉的朝堂新秀或是家族中即将入仕的青年才俊。前五名有三位出自寒门,两位出自世家,都是初显锋芒的年纪。

江山人才辈出,皇帝自然高兴,便是太后也瞧得直乐呵。

待皇帝封赏完毕,太后环视四周:“皇儿,大璋重得天下,一路历经艰险。与那些坐享其成的王朝不同,当年平西不分男女,俱是上过战场、出过力的。巾帼不让须眉,这是好事,可不能因着久居京城便抛之脑后。”

齐元嘉眉心一跳,心道,来了。

他换上笑脸,配合道:“母后教训的是。”

太后颔首,提议:“今日天公作美,众位宗亲、朝臣们齐聚一堂,甚是难得。适才围猎你们男儿是尽兴了,咱们女儿家却只能坐在这太阳底下,闲谈吃茶,未免无趣。”

“母后如此说,莫非是有主意了?”

“林子里的猎物怕是都给你们猎得差不多了,不如就在这校场之上设立箭靶,众位娘子们骑马射之。皇帝以为如何?”

“一切依母后之意。”

齐元嘉对跟在身边的万和顺使了个眼色,早已有所准备的万总管立刻着人安排,很快便布置妥当。太后下了口谕,凡是今日在场的娘子,不论出身,不论才名,只要有意,皆可参与其中。

旨意一下,在场众人除了已经得到消息的卓家外都甚为讶异。

正当众人不解时,齐烨梁身侧的乔英率先出列,紧接着,卓家三姑娘卓馨悠换好了骑装,朝万和顺处走去。又过了片刻,范家长女范瑶佳跟了上去,王崇侄孙女、礼部尚书之女等紧随其后。至此,众人恍然大悟。

看着是太后心血来潮,原来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场比试,哪里是太后想看,分明是皇帝借此机会,要亲自择后呢。

齐烨梁得了齐元嘉的口信,早早让乔英做了准备。乔英身为王府右统领,自然不在候选之列,但正因她身份特殊,由她打头,最为合适。

卓馨悠牵着白马紧随其后,红色的骑装衬得她姿容明艳,国色天香。其余参与骑射的娘子们或多或少都听过关于卓馨悠的传闻,知道她是宫里属意的人选之一,此刻都跟在她身后,并无抢其风头之意。

后位只有一个,可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又不会只有皇后。只要稍后在皇帝面前留下好印象,入宫当个妃子也足以光耀门楣。

路过齐烨梁等人的座位时,卓馨悠忽然转头,远远望了齐烨梁一眼。

齐烨梁正侧耳听江怀乐说话,并未留意,倒是乔六将卓馨悠此举看得一清二楚,不由得小声道:“这卓三姑娘不是满腹诗书么,怎么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都不懂?”

“怎么了?”江怀乐听见乔六的低语,分神询问,连带着齐烨梁都看了过来。

“……无事。”乔六不愿拿这点小事再去烦扰齐烨梁,草草敷衍过去。

那厢,乔英已纵马向前,在经过箭靶时乔英骤然侧身,弓如满月,箭矢连发,十箭皆正中靶心,干脆利落。

猎场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以柱国大将军祝临为首的原平西军一脉叫得尤其起劲,他们其中多数与乔英一道上过战场,是过命的交情。而乔英自从入京后,除了与齐烨梁出征外,已鲜少在大庭广众下动手,此刻一展身手,竟是震慑住了许多只闻其名的京城子弟。

皇帝与太后共坐高台,太后略带担忧地瞧了皇帝一眼。

果然,齐元嘉一双眼牢牢钉在乔英身上,半点不曾移开。

好在齐元嘉没有忘记今日这场围猎的真正目的,他定了定神,让万和顺给乔英送了不少赏赐,除此之外,并无惹人注意的表现。

太后松了口气。

乔英之后,包括王崇侄孙女在内的诸位娘子纷纷登场。

大璋的贵族女子除琴棋书画、学堂念书外,骑射也是必修之课。不过她们与边境百姓不同,无需上阵杀敌,于骑射一道自是谈不上精通。

十个箭靶,能中其五已是佼佼者。

皇帝脸上一直带着笑,既看不出中意哪位,也不看出有任何不喜。

比试到最后,场边只余卓馨悠与范家长女范瑶佳。

与卓馨悠的艳冠群芳不同,范瑶佳淡扫蛾眉,一副小家碧玉、温柔可人的模样。她悄悄询问卓馨悠:“卓妹妹,那我去了?”

卓馨悠往前踏了一步,状似玩笑道:“若范家姐姐不介意,让一让妹妹如何?”

范瑶佳垂目:“自然,妹妹请。”

一声轻叱,白马飞奔,裙摆飞扬,卓馨悠凝神屏息,箭矢急飞!

十个靶子,竟然中了八箭!

卓馨悠打马返回,傲然而笑。

周遭的世家女眷们纷纷围到方凝玉身边,出言夸赞,就连坐在上首的太后都当场拔下一根金簪,赏赐给了卓馨悠。

天之骄女,不过如此。

卓馨悠环视四周,第一时间望向齐烨梁所在的方向,却被身周的世家女眷们遮挡住了视线。

无妨。

她暗自安慰自己。这一场比试,注定她才是万众瞩目的那一个。

女眷们大都围着卓馨悠,还未比试的范瑶佳独自站着,略显孤单。

范瑶佳拎起鹅黄色的骑装裙摆,默默上马。

忽地,少女纵马而出,眨眼间越过箭靶,纤纤素手猛地一拉缰绳,骏马凌空而起,少女人在半空,轻盈回身,搭弓射箭!

全中!

轻风吹拂起范瑶佳的发丝,她蓦然回首,嫣然一笑。

校场陷入了一瞬间的沉寂。

须臾,皇帝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赏。”

卓馨悠仿佛狠狠被人打了一巴掌。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范瑶佳,那个一直喜欢待在闺中,哪怕出门赴宴也默不作声的人,怎会突然精于骑射?!甚至还能在如此重要的日子里,压自己一头!

皇帝赐了赏,众人终于回神。比试结果就在眼前,皇帝的态度一目了然,适才还在给卓馨悠到贺的众人仿佛瞬间失忆,自然地转而恭喜起范瑶佳来。

卓馨悠的脸涨得通红,她红唇微颤,回头寻找方凝玉。

方凝玉稳稳当当地坐在卓家来者之首,适才令人讶异的比试结果并未对她造成丝毫影响。接到孙女委屈的目光,方凝玉摇了摇头,警告地看了她一眼。

卓馨悠收到祖母的提醒,委屈之余终于想起比试之前祖母的叮嘱。

她咬了咬嘴唇,强迫自己定下心。

比试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一时得意算得了什么,笑到最后的才是胜者。

齐元嘉赏赐完范瑶佳,下意识地瞥了眼太后。

出乎意料的,太后竟然并没有反对,连不满的表情都没有。

……莫非那日他走后,又有人说了些什么?母后改变主意了?

太后捻起一块糕点,微笑道:“皇儿,你瞧咱们大璋的娘子如何?”

齐元嘉隐去疑惑,配合道:“天生丽质,落落大方,且不乏英姿勃勃,自是好的。”

太后意有所指:“看起来,皇儿已有决断。”

齐元嘉俯视着不远处的范瑶佳,太后这话倒也不假。

“母后英明。”

太后徐徐点头,忽然话锋一转:“皇儿之事有了着落,母亲甚为欣慰。只是看着如今的皇儿,吾倒是想起另外一人。”

“母后但说无妨。”

太后侧首,目光越过人群,望向仿佛事不关己的男人:“摄政王昔年在平西之时,与皇儿情同手足,以兄长之龄,尽如父之责。对皇儿,他有时甚至比吾这个做母亲的更加用心。”

齐元嘉不明白为何太后会在此时回忆他与齐烨梁的往昔,只能附和道:“摄政王无论对朕,还是对大璋,一片丹心有目共睹。”

太后惋惜长叹:“可惜早年国之未安,摄政王以国为重,无暇他顾,于自身竟是耽搁了。”

齐元嘉突然意识到太后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只见高台上,年轻的皇帝霍然起身,拂袖欲言,然而太后早已料到,先其一步打断了他:“如今天下重归正统,皇儿又将大婚,摄政王的终身大事也该好好考虑一下了。”

“母后!”齐元嘉厉声喝止。

然而一向不愿违逆皇帝意愿的太后竟然提气道:“今日难得众多娘子聚在一处,又逢佳日,不如就让摄政王看看,有没有哪位娘子能入得了他的眼?”

太后话音落下,全场哗然。

众所周知,摄政王年近而立,府中仍然空无一人。

哪怕齐烨梁这两年凶名在外,京城里的姑娘,又有哪个没在年少时幻想过嫁入摄政王府呢?

摄政王与皇帝有少时情谊,自身战功赫赫,手握重权,更难得的是英俊非凡,放眼京城,还有比他更适合当夫君的人物么?

就算当不了他的正妻,当个侧妃都好。

至于世家权贵,朝中官员们,更是对摄政王府趋之若鹜。

女儿而已,谁家没有呢?

嫁出去一个女儿,便可以成为摄政王的亲家,无论于自身而言,摄政王是敌是友,至少都多了条打探消息的捷径。

至于嫁过去后,摄政王会如何对待他们的女儿,那就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可惜,算盘虽好,却无人能拨动。

这么些年,别说正妻了,齐烨梁身边连个通房都没见着。至于王府后院,那更是铁桶一块,能进去的女子,除了府里从平西带过来的婢女,怕是只有王府右统领乔英了。

右仆射王崇抱着双臂,不动声色。他作为寒门之首,此次虽叮嘱了侄孙女参与骑射,但目的是皇帝,可不是齐烨梁。

太后久居深宫,甚少理事,今日却大张旗鼓,想给齐烨梁府上塞人,若说幕后无人怂恿,他定然不信。

既然河蚌相争,那他乐得作壁上观,当那个得利的渔翁。

王崇不动,寒门出身的朝臣自然也不动。

与齐烨梁关系要好的祝临倒是急了眼,想说什么却又知道自己嘴笨,怕反而给齐烨梁添麻烦。

何况这一次提议的人是太后,太后亦出身平西,在他人眼里与他祝临乃是一脉,事情不清楚前他也不好插嘴。

“母后,”齐元嘉心知自己是在场唯一能说得上话的人,他顾不上去瞧齐烨梁的神情,匆忙道:“朕的婚事,是家世亦是国事,但摄政王看上谁,那是他的私事。既是私事,此处详谈不甚妥当,不如等回宫后,母后再与摄政王细说。”

“皇儿此话差矣。”面对皇帝打圆场,太后并不接话:“大璋国姓为齐,摄政王亦是姓齐。况且以他如今的地位,他的婚事,又怎么不是国事?而且今日京城有资格嫁入王府的佳人几乎都在此处,相看一番,又有何妨?”

齐元嘉脸色沉了下来:“看来,母后今日是执意如此了。”

太后触及儿子冰冷的目光,有些瑟缩,但回想起方凝玉的话,又挺直腰杆:“依吾之见,这卓三姑娘就不错。”

整个猎场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到了卓馨悠身上。

不远处的方凝玉与太后交换了个眼神,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而被皇帝赐了诸多珠宝的范瑶佳早已悄悄退回父亲范守成身边,此刻她眼中带着些许惊惧,望了望一旁的父亲。范守成对女儿使了个眼色,父女俩便兀自后退几步,默然不语。

还未来得及换下红色骑装的卓馨悠又一次笑了。

她又变回了刚入猎场时的样子,自信又张扬。

卓馨悠终于明白祖母方凝玉的意思了。

原来,祖母早就知晓了自己的小心意,比试开始前说的“良缘”并不是只皇帝,而是她真正心仪的对象,摄政王齐烨梁。

卓馨悠回眸,望向齐烨梁。

齐烨梁仍然坐在原地,面色平静,哪怕太后提了卓馨悠的名字,他也没有丝毫动容。

卓馨悠心底打颤,但很快又安定下来。

众目睽睽,太后亲自点名,与懿旨赐婚无异。

齐烨梁哪怕贵为摄政王,也只能同意,若不然,便是抗旨。

况且齐烨梁看重皇帝,皇帝又颇为孝顺母亲,他没理由、也不能在此时公然违背太后的意思,搏太后的脸面。

不远处,乔六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转折惊得瞪大眼睛。

乔英倒是没有弟弟表现得那般夸张,她眼神在齐烨梁与江怀乐中间打了个转,若有所思。

而江怀乐,起初与乔六一样,着实震惊了一下。

太后赐婚,这事儿听起来对他这个几个月前还远离权力中心、住进王府不久的江南人,着实有点遥远。

像是话本里的故事,不太真实。

不过反应过来之后,江怀乐反而静了下来。

不知为何,他有种预感,齐烨梁不会因为太后这样几句话便当众就范。

毕竟如果齐烨梁在纳娶这件事上真有心,或是有半点动摇,那他住进王府后,怎么也得见着几个美貌姑娘才是。然而事实却是,王府偌大的后院,除了齐烨梁本人,真正住在里面的只有江怀乐自己。

目光所聚之处,齐烨梁终于动了。

他缓缓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对太后作揖。

“太后关心臣之家事,乃是一番好意,臣在此拜谢。但太后之提议,恕臣无礼,不能从命。”

太后熟悉齐烨梁,倒也没指望他上来就答应。她一脸慈祥:“哦?莫非摄政王心中早已有了欢喜之人?”

齐烨梁微微侧目,似是看向身旁,随即又正视太后:“不错,臣已心有所属。”

“既然如此,摄政王不如说说,是哪家姑娘。”

齐烨梁扬眉,似笑非笑:“臣的确有心悦之人,不过,不是姑娘。”

太后努力维持的笑容终于露出一丝裂缝:“……不是姑娘?”

齐烨梁颔首:“不错。臣天生不喜欢姑娘,臣喜欢的是男子。”

他完全没给脸色骤然煞白的卓馨悠半点眼神:“所以,不管是卓家三姑娘,亦或是其他府里的娘子,臣哪一个都不会娶。还望太后,收回成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