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少爷今天也在调解邻里纠纷 > 第27章 两位奶奶

少爷今天也在调解邻里纠纷 第27章 两位奶奶

作者:江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3 03:25:08 来源:文学城

闻理瞧了眼一桌子的食材,又抬头瞧了眼理直气壮的少爷,“豁,都给我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啊?”

时渺得意地冲他扬了扬眉。

“别傻乐了,赶紧一起包完下锅了。”

时渺一愣,“还有我的份儿呢?”

“那可不,奶奶们特意给你留的,说什么也得让你尝尝自己亲手包的饺子!”

“还是奶奶们疼我!”时渺咧着嘴卖乖,转身就去卫生间洗手出来加入包饺子的行列。

鉴于这是少爷二十年来头一次包饺子,那卖相确实是不敢恭维。

“少爷,您这是……捏包子呢?”闻理看着时渺努力捏紧却怎么也合不上的饺子皮,笑出了声。

时渺斜他一眼,又低头看了看他手里刚包出来的饺子。

好像……确实比自己的强一些。

但少爷嘴上依旧不饶人:“你也就这水平。”

奶奶也抬头瞧了一眼俩人,笑着指点时渺:“小时这馅儿也太足了,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大气的很。”

时渺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那这多出来的馅儿咋办呢奶奶。”

奶奶又瞅了眼闻理手上的,“你分一些给阿理吧,你瞧他那个,那么点儿肉馅儿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闻理一听手上准备包起来的动作就顿住了,红着脸道:“奶奶!我就爱吃饺子皮!”

时渺瞬间就乐了,分了小半块馅儿过去,这回俩人手上的饺子看起来都像个样子了。

满意地观赏着第一个形状完美的饺子,时渺扭头一看闻理也在端详着自己的,一时蹙起了眉,怎么回事,两个饺子怎么这么像。

仔细观察了一番,少爷惊讶地发现,这两个饺子唯一的区别是,自己包出来的褶子整体往右偏,而闻理的整体往左偏。

再抬头看看两位奶奶包的,都是非常好看的往中间捏出来的褶子。

时渺:“……”这对吗???

闻理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刚发了个“诶”字就被少爷抢先打断。

“你怎么学我!”

闻理:“?”你抢了我的台词那我说什么?

“你俩啊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一会儿咱就各吃各的,我和你们姚奶奶可看不上你俩包的!”奶奶说完,转头同姚奶奶相视一笑。

包完了饺子,闻理就起身端到厨房去下锅,时渺跟去给他打下手,奶奶们则留下来收拾桌面。

时渺看了看自己和闻理包的一小盘,又看了看两位奶奶包的两大盘,对比惨烈,不忍直视。

一锅只能煮得下一盘饺子,闻理伸手过来先拿走了奶奶们包的。

时渺眼巴巴地看着那一个个形状精致的饺子,舔了舔嘴唇。

“别看了,边上那盘儿才是你的。”闻理头也没回地打趣。

“也是你的!”时渺斜他一眼,斗气道:“一会儿你给我一个个分出来,我可不吃你包的!”

“是是是,大少爷。”

“这还差不多!”时渺说完就哼哼唧唧地回去陪奶奶们聊天去了。

该说不说大高个别的没遗传到奶奶什么,厨艺这一块倒确实有几分学到精髓。

下锅的饺子分别做了一盘煎饺、一盘干捞和一碗水饺,光看着就非常有食欲了。

彩椒炒肉和红烧茄子更是色香味俱全,加上一个热气腾腾的丝瓜蛋汤,一上桌就馋得人直流口水。

时渺搓了搓手起身倒蘸料,先给奶奶们倒了一个酱油醋,又给自己和闻理倒了一个,刚好烤鸭摊的大叔给了他点儿辣椒油,他顺手滴了两滴,香味一下就溢了出来。

“这酱油醋是我家那边的吃法,应该比你们的饺子醋更好吃,奶奶你们快尝尝!”

时渺期待地看着两个老人夹起水饺蘸了蘸送进嘴里,两人相视一笑,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城里人的吃法确实不错啊!”

闻理也跟着尝了尝,点头:“就是这个味儿……我在江市的时候就爱吃酱油醋,配上公司食堂的海鲜,绝了!”

时渺突然想到了什么:“对哦,菜场都没见到海鲜,下回我高低给你们整几个江市的大闸蟹青蟹什么的尝尝鲜!”

奶奶笑着摇了摇头:“不用破费小时同志,我们粗茶淡饭都吃惯了,不爱吃那些玩意儿。”

姚奶奶也跟着点头说是的。

“奶奶你们话别说得太早哦!我保证你们吃一次就爱上!”

时渺边笑得乖巧边大口大口往嘴里塞饺子,一个煎饺蘸酱油醋一个干捞蘸辣椒醋,三盘饺子两碟蘸料让他混着吃出了花来。

奶奶看着他腮帮子鼓鼓吃得有滋有味的样子,不禁勾起了过去的回忆,转头问姚奶奶:“姚姐你还记得不,咱年轻的时候学校也总搞包饺子活动,孩子们每回都特别激动。”

“记得,记得……每届都得自己动手包一回,然后自己下锅煮……还是自己的劳动果实吃起来香啊!”

时渺一听就瞪大了双眼,“彩椒镇的学校还有这种活动呢?”

奶奶笑着朝闻理努了努嘴:“你问问阿理,他可都亲身经历过的。”

闻理推了推眼镜,点了点头:“对,我们农村小孩,学校没法给我们搞什么有趣的课余活动,所以我们每年最期待的就是动手包饺子煮饺子了。”

时渺啧了啧嘴:“羡慕了……”

“这有啥好羡慕的?我们才羡慕你们城里小孩儿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呢,”闻理抖了抖肩,有些无奈,“穷人家的小孩早当家,想我们读书的时候还要轮流去食堂帮忙煮饭呢。”

时渺的嘴更是张得能塞下两个饺子。

“对、对,因为人手不够,这里的孩子们从五年级开始就要轮流去食堂帮忙烧饭做菜了,”奶奶这才想起来似的点了点头,“那个时候阿理总是干活最积极,回回冲第一,校工们每次见到我都会夸他几句……”

“这么说起来,你们两个的性格还真挺像的嘿!”

闻言,俩人对视一眼,又各自有些尴尬地别开了视线。

奶奶又问时渺:“小时同志以前读书的时候学校里有这种做菜之类的活动吗?”

“有的奶奶,有的,我记得是初中的时候,”时渺咽下嘴里的饺子,回忆了起来,“不过我们是专门挑一天像春游一样去实践基地做活动的,一人准备一道菜,也是每年有一次,大家都可期待了……”

刚说到这就被大高个打断了。

“我猜,你不是做荷包蛋就是煮泡面吧。”闻理推了推眼镜,随口说道。

时渺怒瞪他一眼。

闻理轻咳两声,替他找补:“不过说起来,少爷煮泡面和鸡蛋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吃过的都说好!”说着还给他比了个大拇指。

“我做了三年的泡面加荷包蛋,收获了一万个好评!”时渺扬着脑袋自夸,“但凡路过的都闻着味儿来蹭一口,他们做家常菜的可没我好评这么高!”

“鼻子又翘起来了这位同志。”

时渺又是一记眼刀飞去。

两位奶奶就这样看着俩人拌嘴,笑得合不拢嘴。

饭后洗碗的活儿毫无疑问还是落在了闻理头上。

时渺本想帮着他一起收拾,但两个老人硬是要他陪着聊聊天,他便也不好推拒。

三人于是边吃着卤鸡翅和烤鸭架边聊了起来。

大高个一面刷着碗一面听着他们在背后说说笑笑,不时也搭上两句嘴,感觉洗碗都更有动力了。

姚奶奶比闻理的奶奶要年长十几岁,当年来到彩椒村时甚至连学堂都还没有盖好,她就和村民们还有孩子们一起住在山里,在破旧的老木屋里用自己做的一块块木板来教孩子们识数认字。

“那个时候的孩子们可比现在的孩子爱读书多喽,大概是因为没有手机电视吧,人人都争着读文看报呐!你们现在肯定连报纸都没见过几回吧?”姚奶奶笑着点了点两个小年轻。

时渺微微红着脸低下头,他确实从没读过报纸,顶多是刷一刷社交平台了解时事。

“姚奶奶,我上大学那会儿可是经常去图书馆看报纸的,您可别一竿子全打死!”闻理探头过来喊道。

“就你与众不同!”姚奶奶瞧他一眼,笑着说:“你们可别小看我,我虽然一把年纪了,但是对你们年轻人的事儿可了解的不少呐!”

“就送你鸡翅和鸭架的这俩人,过去都是我的学生。”

闻言,时渺眼睛瞪得像铜铃,脸上写满了真的假的。

还没来得及发问,刷碗的那位先发声了:“什么?!真的假的!?”

“怎么,不信呐?不信你问问你们奶奶!”姚奶奶递了个眼神过去。

奶奶立刻笑着接道:“小时不知道是正常的,怎么连阿理也这么大惊小怪的?你别说这两家店了,就你经常去的菜场、还有镇中心的那条街上,大部分的商铺老板可都是你姚奶奶以前的学生!”

“啊?!”

俩人同时发出了惊呼。

“还有啊,那‘儿童之家’,就是那间福利院,里头的院长也是她的学生!”

时渺顿时肃然起敬,摇着头表达赞叹。

姚奶奶微笑着摆了摆手,意思是往事不必多提。

“后来市里富裕了些,注意到了咱们这个小山村,于是就拨资金盖了学校、福利院和卫生院这些基础设施。”

“也就是这一年,你们奶奶同其他二十多个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们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这里支教,成为了我的同事,也成为了我一生的姐妹……”

两位老人望向彼此的目光相惜而动容,时渺努力扬着头疯狂眨眼才勉强将泪意憋回。

相隔十余年,两人分别在自己最美好的年纪来到这里。

这一来,就是整整六七十年。

两位老太太一路从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聊到了刚下乡时的见闻,又从在校时的经历、见过的各种各样的学生聊到了彩椒镇近三十年的发展、未来的走向。

时渺一时感慨万千。

每天上班都在宣传响应国家号召,“乡村振兴”四个字听到他耳朵都快要起茧。

但他知道,他们大部分人都不过在喊口号罢了。

而真正让这四个字落到实处的,正是她们这群默默无闻却终其一生都在燃烧自己点亮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路的无名英雄。

思及此,时渺顿时有些自惭形秽。

同她们相比,他做的还远远不够。

*

接下来的两天时渺都在忙着宣传防台防汛事宜,也和同事们四处勘察水库堤坝等的水位情况。

再次听说姚奶奶的消息是两天后的下午。

时渺正查看上次在姚奶奶家时四人拍的合照,一向不爱拍照的闻理那天居然主动提议要拍几张大合照,大家只好配合他。

合照中两位老人的笑容尤其开朗,在闻理的美颜相机下,甚至跟着他们两个年轻人搞怪了起来。

一张在歪嘴斜眼,一张在挑眉瞪眼,还有一张在噘嘴比耶。

时渺翻着翻着不禁笑出了声。

正欣赏着,微信语音铃声却突然响起。

少爷几乎已经从习惯事儿精打来的魔音转变为了习惯他打来的微信语音。

麻溜地滑动解锁点击接听,时渺随意地问道:“事儿精先生今天又有什么事儿啊?”

对面沉默了几秒,直到时渺又“喂”了两声,才终于传来了男人低沉喑哑的声音。

“你来一趟姚奶奶家吧。”

“姚奶奶……去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