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少年夫妻已至中年 > 第1章 第 1 章

少年夫妻已至中年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云外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41:18 来源:文学城

月尾是秦老太太的寿辰,秦挽知提前向谢清匀确认当日是否空暇。

只是到了寿辰日,他还是缺了席。

准备出发的前半个时辰,一份皇宫里的召令匆匆而至。谢清匀低眉与她致歉,秦挽知自然无法怪罪,命人另套一辆马车。

寿宴上,无人问谢清匀为何没来,所有人都默认这位丞相大人公务繁忙,不能赶至实属正常,情有可原。

此等情状,若是搁在两年前将大相径庭,不及次日,秦挽知和谢清匀夫妻关系破裂、秦家女下堂的言论就会甚嚣尘上。

然而,两年前的今日是空前的盛大排场——秦老太太逢七十大寿,前不久位列百官之首的谢丞相为其大办了一场,京中多数勋贵世族送来祝贺。又过不久,秦挽知一品夫人的诰命文书下了来,秦家在那一年风光无两。

银发矍铄的秦老太太慈容善目,耳闻秦挽知为夫解释原由,不觉笑纹加深。

能有这门和世族谢家的亲事着实长脸,且她这孙女儿争气,端庄娴雅,德名在外,获封一品诰命,谁提了不夸一句秦家家风清正,教子有方,使得秦家挣了许多清名。

至于那些酸倒牙的流言,只当增味调剂来了。

眼尾笑意绵延不尽,秦老太太蔼声复道:“国事要紧,当以国事为重。”

四下附和声起,轻轻揭过这茬,转而是接连的祝寿,一派喜庆热闹。

老太太年岁高,身子撑不起长时候便感乏累,因而这场寿宴结束得早。

难得回秦府,宴后秦挽知留下,与母亲陶氏在内室闲话。

她心里惦念着秦母月前的头晕之症:“阿娘,最近头疾可有好转?”

晕沉的脑袋如今轻快,秦母脸上泛了笑:“好多了,还得多亏仲麟费心思请了宋太医,你要替我多答谢他。他官职在身,政事繁重,虽十数年,你为人妻者不能懈怠,须得体贴合度……”

往日说得多,这一下也顺着脱口而出,半道突地停下来。秦母看了眼这些年与她愈发寡言的长女,面容淡静不显情绪,每每这时就是如此,多年如一,让人瞧不出在想什么。

秦母肚里叹了声气,摆手道:“罢了,你们两口的事,娘相信你有分寸。”

秦挽知眼睫轻动,不自觉绷紧的背脊松了松。十几年,她听了太多母亲的吩咐和叮嘱,让她牢记和谢清匀的门第之差,让她临深履薄,苦心经营这段阴差阳错、不那么相配的婚姻……不知何时变得煎熬异常,听得心神麻木,滋味难解。

自她封了诰命,秦母似乎总算将心放下,在她面前敛了这些话,甚少再提。但习惯哪里容易改,像今日这样突然谈及又戛然而止已不是一次两次,秦挽知知母亲并非刻意,也无意延续这话头,如往昔顺声应道:“我知晓的。”

母女二人皆静了一息,显得廊子里或急或缓的脚踏声越发清晰,后头紧跟一声着急:“二姑奶奶,您仔细脚下!”

秦玥知一袭茜色裙衫,由丫鬟扶着,未至门前,门已大开,秦母跨出门瞧见了风风火火的来人,两眉微蹙:“快要做娘的人了,怎就学不会稳当!”

话中嗔怪不足,秦玥知嬉笑着扶上母亲递来的手,向秦母肩处歪了歪头,拖长尾音叫了声:“娘。”

秦母拿指戳了戳小女的额头,说得无奈又几分宠溺:“你何时能教人省心呦。”

秦玥知笑得眼弯,晃着秦母胳膊撒娇一声,抬眼看到许久不见的长姐,脸上格外开心,叫了声阿姐,说道:“方才过院子正巧遇到了大嫂,领着徽姐儿去了花园。”

“投壶射箭去了。”秦挽知语带笑意。家里的小辈聚在花园中投壶,五岁的谢灵徽在屋里待不住,跟去凑热闹。

“听娘说你近日胃口不好,细瞧着是消减了几分,这两日在家中可感觉好了点?”

“好多了,家里的饭菜合我口味,阿娘已让人抄了份菜谱,回去我就命家里的厨房照着做。”

这一胎颇为煎熬,六个月都时不时还在害喜,秦玥知坐在软榻上皱起脸,无不羡慕:“还是言哥儿和徽姐儿乖巧。当初阿姐随姐夫丁忧回老家,路途遥远,舟车劳顿的,幸好言哥儿懂得心疼娘亲,在肚子里乖乖的不闹人。我这个倒好,还没有出来就像个混世魔王,净来折腾我这个娘了。”

秦挽知很少再想从前的事,冷不丁提到十几年前的事情,她有几分恍惚。谢鹤言怀的时候不好,公公去世,一行人回祖籍宣州,因水土不服这才得知竟意外怀了身孕。本朝重孝,礼法规定,居丧不得同房生子,虽然并非丧期有孕,但舆论难预,这关节怕影响谢清匀声誉仕途,谢鹤言差一点不能见世。事中坎坷不能为他人道,秦挽知亦素来不是报忧的性子。

“呸呸呸什么混世魔王!你啊,都要做母亲了也要收敛收敛小孩子脾性。”秦母捞过小枕放到秦玥知腰后,闻言一径撵着话压低声,止不住唠叨。

两年前秦玥知小产过一回,这次终于又有了身孕,两家都是细心呵护,紧张万分,如今已足六个月,好容易到了这个月份,不到平安生下那一刻都不能落下心中的石头。

在秦母盯促中,秦玥知只好呸呸几声,连向老天收回将才的话,俱不做数。

这一下,把秦挽知的神思拉了回来,她不露声色,轻巧错开了话锋,莞尔道:“灵徽要是听到你这话,尾巴能翘到天上去。”

秦母也感慨:“徽姐儿的性子不仿爹不肖娘,也不知怎地,两个行止庄敬的爹娘生出个恨不得上天下地的孩子。”

秦玥知笑,挺着胸膛指了指自己:“像我这个姨母,我小时就是这般心思。”

秦母睨过一眼,揭穿她:“你小时是有贼心没那贼骨。”

秦玥知从小患有心悸之症,于秦母身边悉心照料,闺阁中多待了两年,二十才出阁,嫁给了父母双亡,拖带一幼妹的武举探花韩寺。

秦玥知嘟了嘴,挽住秦母的胳膊,“那不是有娘和阿姐在嘛。”

秦挽知温柔宠笑着应,秦母惯纵无奈地摇了摇头,她看了看身边的两个女儿,心里熨帖,这般年岁,儿女尽在身畔已是大福气。蓦地,她想到什么,说起来是亲上加亲的好事。

“谢六郎和韩家娘子的亲事可有着落了?”

谢家六郎谢维胥,谢清匀的亲弟弟,秦挽知的小叔子,韩家娘子韩幸则是秦玥知的小姑子。

这事婆婆交给了她,谢维胥也是她看着长大,秦挽知颇为上心:“两人小时候见过,大了不算熟悉,这种事还得两个人相看,下个月西郊赛马,正是年轻人热闹的时候,两人先看看。”

“韩幸今年都要有十六了吧,现在定下来,等谢六郎明年荫庇做个官,再把婚事办了,一切水到渠成,是门好亲事。”

秦玥知点了点头,她这个做嫂子的忍不住夸:“娶了我家幸娘是难得的福分!”

从心而来,秦挽知同样觉得是门好亲事,又都知根知底。但成与不成,全得看两个当事人。父母长辈之命,哪有都是适恰圆满的,如人饮水,还是冷暖自知。

促膝不多时,韩寺从宫里姗姗来迟,向老太太贺寿。

明知他若和韩寺一道赶来,势必同行,秦挽知的目光却仍是往韩寺身后扫了眼,下一瞬不着痕迹地收回。

又坐了一会儿,韩寺接秦玥知一同回家,秦挽知也准备回府。

谢灵徽玩得累,在马车里睡着了。秦挽知为女儿拨了拨额前的碎发,缓行的马车遽然停了下来。

一道焦火破嗓的高声刺了过来。

“夫人!夫人不好了!安哥儿出事了!”

秦挽知拢共有琼琚、唤雪两个陪嫁丫鬟。五年前,秦挽知做主应下了唤雪和她远方表哥的婚事。

次年,唤雪生产,血崩之症凶险至极,虽大难不死,身子却大不如从前,又一年于朗朗春日中离世。

汤安是唤雪唯一的孩子。

三年了,秦挽知从不要求汤铭为唤雪守身守节,终生不娶,只希望他能善待汤安。

汤安是汤家第一个孙子,她以为有秦家谢家在这儿,汤铭总不会吃了熊心豹子胆,敢亏待了汤安。

然而,终究是她低估了人性。

紧赶慢赶到了汤家,秦挽知在通信小厮康二带路下直奔祠堂。

守门下人不认识秦挽知,见其身着不凡尚有几丝迟疑,但转眼看到女人身边的康二,他恍然大悟,喊道:“好啊康二,我不给你开门你倒是请了帮手私闯府宅?我告诉你,甭管是谁,没有主子的命令,这门开不了!你就等着柳姨娘治你以下犯上的罪吧!”

康二愤愤欲言,不及开口,秦挽知冷冷一瞥,菱唇轻启:“把门打开。”

守门下人张口未能出声,被突然出现的几名侍卫捂住嘴拖了下去,胸怀里的钥匙随即离了身。

祠堂大门打开,映入眼帘的是跪在蒲团上的小小一只的汤安。

他扭头,嘴唇泛白,脸色难看,不知跪了多久,颤颤巍巍得像个没人要的小兽。

汤安漆黑的眼珠子盯着仿若天降的秦挽知,两睫不敢置信地眨了眨,倏地就包出了泪水,他忍住不落下来,嗫嚅着唤她:“姨母。”

两音轻而飘悬,含了数不清的委屈,尾音落下时,撑到极限的身板跟着倒了下去。

秦挽知堪堪抱住倒下的汤安,轻轻的重量不似同龄人,一瞬痛心至极。

“姨……母……”

秦挽知揉了揉他的脑袋,柔声安抚:“安儿别怕,姨母来了。”

汤安膝盖站不稳,秦挽知抱起汤安,唇紧抿,不发一言向外走,至前厅,喘着粗气的汤铭一路疾步追来。

“大奶奶。”

秦挽知眉眼霎时拢了霜意,将汤安交给琼琚,她克制横生的怒意,吩咐:“琼琚,将安哥儿带回马车。”

目如利剑睨向一贯衣冠楚楚的汤铭。

事情显然暴露,当初发的誓言现在回到耳边,是他理亏在前,汤铭憋着不情愿,放低姿态:“大奶奶,其中有误会,你听我——”

一声巨响,巴掌扇偏了汤铭的脸,红肿立时浮现,带出血丝。

在场人倒抽冷气,屏住呼吸不敢动,有些认出秦挽知身份,更是惊惧,何时见过向来温婉和气的丞相夫人生这么大的气。

手掌振麻,眼前是浣雪冷冰冰躺在棺椁的模样,是汤安可怜怯怯的眼神,秦挽知难忍愠恚,掷言怒叱:“夫道有亏,父仪尽失。汤铭,你岂堪为夫!岂配为父!”

一巴掌打碎了低下头的自尊,汤铭顶了顶火辣的腮帮,眼神阴狠。

忍了四五年,被一个妇人压在头上并不好受,他早已看不惯这娘们,凭什么他一个大老爷们要看她脸色。现在竟还在下人面前公然叱责于他,扇他巴掌,将他的颜面置于何地!

他偏头呸地吐出夹着几丝血的唾沫,撕破伪装的脸皮,凶狠地啐过去,尽是轻蔑和不屑。

“秦挽知你能耐什么?你不过是走了狗屎运捡了门好婚事,嫁进了谢府大门!”

不然轮得到她站在这里扇他巴掌!

“我告诉你,你的好日子也不剩几日!你有这闲工夫颐指气使,插手我汤家的家事,不如回去腾出宅院,想一想怎么迎接谢清匀新纳的妾室!你瞧瞧,是我忘了,丞相夫人是鼎鼎大名的女中典范,想必与那新妾定能情同姐妹,共侍一夫。”

一口气吐出来,他舒畅爽快一些,颇幸灾乐祸,男人都一样,谢清匀到了中年不还是有了新欢。她秦挽知,也是被男人丢弃的命!

预收《与乱世枭雄做半路夫妻》

初见时,他是三州都督,她是臣妇。

她与夫君在玉阶下方,一同向他行礼。

新婚夫妻,脸上尽是幸福。

再见时。

一顶软轿,女人头上守丧的白花还没有摘,身影伶仃站在寒风中。她怀里抱着睡着的孩子,来做他的续弦。

*

乱世群雄,半路夫妻成为了开国帝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