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烧酒 > 第1章 N.过去与现在

烧酒 第1章 N.过去与现在

作者:江醉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3 17:28:25 来源:文学城

2026年,年初二,冬。

西桂的阴冷是潮乎乎的,像刚从河底捞上来的棉絮,缠缠绕绕往骨头缝里钻。

周欢愉裹着米白色厚羽绒服,缩在周家老宅的八仙桌旁,指尖扣着玻璃杯壁——菊花茶早凉透了,琥珀色茶汤沉在杯底,浑浑浊浊的,像极了客厅里黏腻得化不开的催婚氛围,压得人喘不过气。

西桂往年也飘过大雪,可每次她回老宅过年都完美错过,今年依旧。

没有雪的南方冬日,湿冷更显刁钻,她往炭火星子噼啪的火盆边凑了凑,鼻尖还是冻得发红,连呼出的气都带着白霜,转瞬消散在暖融融的空气里。

大年初二回外家是祖辈传下的规矩,可奶奶家与外婆家隔了大半个西桂,自驾走高速不堵车都要五个小时。

今儿老宅更是被挤得满满当当,七大姑八大姨全聚齐了,周欢愉的“年度保留节目”也如期上演——从学生时代的“期末考多少分”,顺理成章过渡到“现在做什么工作”,最后稳稳落在她最招架不住的“谈没谈对象”上。

“考试多少分”这道题,她早用实力堵上了众人的嘴。高三那年她状态确实蔫蔫的,从前爱追着长辈讲学校趣事的性子突然沉了下去,课间总趴在桌上翻历史书,话少得像变了个人。

可当那张印着“京北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寄到老宅时,连最挑剔的三姑都闭了嘴,捏着通知书反复看,嘴里念叨着“咱周家出了个金凤凰”。

走师范生这条路是顺理成章的事。

母亲韦思迪是中学语文老师,外婆外公退休前在重点中学教了三十年书;连大姨二姨和姨父们,也都是各学校的骨干——外祖家堪称“教师天团”。

学生时代她跟着长辈的调休同步放假,假期里没少被抓去改作业、批试卷,也算有福有祸:学习上从不用操心,可自由时间也被切割得七零八落。

可大学毕业后从京北回西桂教书的决定,又成了亲戚们的新谈资。

“京北的高材生,最后还不是回这山坳里当孩子王”“黄金年纪不留在大城市闯闯,也不过如此”——这些话像干燥的碎纸片,总在茶余饭后被风卷进她耳朵里。

周欢愉有自己的规划:西桂的历史教研员是她的导师,留在这里能参与古籍整理项目,比在大城市当“螺丝钉”更有意义。可“谈对象”这事,她实在搪塞不过去。

更别说今年项目已经完工了,简历也递回了京北。

过完年就可以回京北实验附属初中教书了。

她今年刚满二十八。

十八岁上大学时被催,还能拿“可怜大学生要考证、要实习”当挡箭牌,听着伯伯婶婶们假装懊恼地拍额头:“瞧我这记性,欢愉还是孩子呢!”;现在大学毕业五年,历史老师的工作稳定,评职称的材料都备齐了,“成家立业”的后半截完成了,前半截就成了全家的重点攻坚目标。长辈们不直接明说,可只要有人提头说“谁家姑娘嫁得好”,立刻一呼百应,目光齐刷刷落在她身上。

“欢愉啊,你看这照片,”六姑扒拉着手机屏幕,特意把手机往她眼前凑得更近,屏幕差点戳到鼻尖,“我邻居家的小子,在税务局上班,朝九晚五稳当得很,父母都是事业单位的,过完年见一面?就当认识个朋友。”

“六姐儿你表叔人脉广,”表婶剥着橘子,橘瓣的汁水顺着指缝滴在藏青布袖口上,洇出一小片浅黄,“认识不少踏实孩子。你这辈兄弟姐妹里,就你没谈对象了,做大姐的哪能最后一个成家?传出去人家该说咱周家不重视你。”

她是家里这一字辈的老大,下头还有一个亲弟和两个堂弟。

“恋爱自由是没错,可相亲也是机会啊,”姨婆伸手挽住她的胳膊,手背上的老年斑像撒了把碎芝麻,掌心却暖得烫人,“姨婆上周去市图书馆的相亲角瞅着好几个,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有医生有老师,跟你配得上。”

周欢愉对着正在八仙桌旁沏茶的父亲周文春挤眉弄眼,眼尾都快飞起来了,可周父正专注地用茶针拨弄普洱茶饼,茶汤倒得慢悠悠的,压根没接她的求救信号。

她正想找借口说“去给炭火添点柴”,羽绒服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沉闷的“嘟嘟”声像道从天而降的救命符,震得她心口都松快了些。

“抱歉抱歉,”她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水泥地上划出“吱呀”一声,不着痕迹地挣开姨婆的手,对着围炉的长辈们一一点头,“表姐忆芃到机场了,我去接她。”

“去吧去吧,忆芃这丫头也好久没来了。”表叔挥挥手,嗑瓜子的动作没停,壳子落在竹编果盘里,“噼啪”作响。周欢愉逃也似的奔上二楼,直到关上自己房间的门,才长长舒了口气,后背的羽绒服都被汗浸湿了一小块。

接通微信语音,廖忆芃那边的寒风呼啸声清晰可闻,像有无数小刀子在刮话筒:“怎么这么久才接?我赌五毛,又被长辈催婚了对不对?”

“可不是么,再晚一步,三姑都要给我规划明年生几个、孩子叫什么了,太吓人了。”周欢愉把手机搁在书桌上,打开免提就去翻衣柜,“你到机场三号口了?我换件厚衣服就去接你。”

“要我说你也上点心,别总逃避,”廖忆芃在那头叹气,气音都被风吹散了些,“我是谈了不合适才分,你这母胎solo都快三十年了,真打算一个人过?”

周欢愉正翻羽绒服的手猛地一顿——她记得表姐四个月前才兴高采烈地说谈了新男友,是做建筑设计的,本以为这次过年能带回家见见。

“又分了?”她的声音都拔高了些。

“带回家是要奔着结婚的,他连我妈喜欢吃甜口还是咸口都记不住,能要吗?”廖忆芃理直气壮,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促狭,“说起来,你不是有喜欢的人吗?高一合照上那个,站对角线的帅哥,挺帅啊,怎么不表白?”

衣柜门没控制好,“咔嗒”一声撞在墙面上,震得挂着的毛绒围巾都晃了晃。周欢愉的指尖猛地攥紧了衣柜门把手,指节泛白。

“别开玩笑了。”她的声音有些发紧,像被冻住的棉线。

“谁跟你开玩笑?”廖忆芃的声音都提高了,“能抗住学校那种死亡像素相机的脸,多难得啊!你说他当时知不知道,拍照时你压根没看镜头,眼睛一直瞟他那边?”

周欢愉没接话,胡乱抓过一件白色羽绒服套上,踩着咖色马丁鞋就往外走:“我开车了,到机场再聊。”

不等廖忆芃回应,她先按了挂断,这是她鲜少有的不礼貌,只因为那句“合照”像根细针,精准戳中了她藏了十年的心事,针脚密密麻麻地疼。

下楼时,周父正蹲在老SUV旁边给车轮装防滑链,粗糙的手掌搓着链条:“西桂这路潮,容易打滑,慢点开。忆芃那丫头爱买东西,行李肯定重,多搭把手。”

“知道了爸。”周欢愉接过还带着父亲体温的车钥匙,发动车子时,车载音响里突然飘出临东的方言老歌,咿呀婉转的调子像根线,瞬间把她的思绪拉回了从前。

她前十七年的人生全在临东扎根:幼儿园的木马、初中的香樟树、高中教学楼前的玉兰花,还有那个总在文科楼楼下“跑步”的少年。直到高三那年爷爷去世,父母要回西桂守着老宅,她才转学到西桂,与那座城市和那个人,彻底断了联系。

西桂机场离老宅四十分钟车程,年初二的高速居然格外顺畅,连隧道都没堵车。

周欢愉握着方向盘,指尖却总不自觉地摩挲着左手无名指上的旧疤痕——那是小时候被邻居家的男孩推搡,撞在石阶上留下的,浅粉色一道,不仔细看几乎看不见,却成了她心里的一道坎。

从那以后,她就格外怕和异性靠近,哪怕是正常的肢体接触,都会浑身僵硬。

少女时代唯一的例外只有那一个人,之后才渐渐的能跟更多的异性接触。

到机场三号出口时,她一眼就看到了廖忆芃——穿件亮红色大衣,在人群里格外扎眼,正举着手机蹲在柱子旁,鬼鬼祟祟地对着某个方向拍。周欢愉绕到她身后,故意压低声音,用恐怖片里的腔调说:“这位小姐,偷拍别人可是要付版权费的……”

“啊!”廖忆芃吓得手机差点飞出去,手忙脚乱接住后,气急败坏地拍了她胳膊一下,“周欢愉!你想吓死我继承我的西桂特产吗?”

“谁让你做亏心事。”周欢愉伸手去拉她脚边的银色行李箱,猛地一拽没拉动,差点闪了腰,“你这里面装了什么?石头还是金砖?”

“西桂特产啊,”廖忆芃理直气壮地拍了拍箱子,“桂花糕、腊肠、还有你爱吃的桂城油茶粉,总不能空着手回娘家吧?”

周欢愉抽了抽嘴角。

从沪海飞西桂,在机场服务站买西桂特产带回家,也就她表姐想得出来这种“迷惑操作”。她正想吐槽,廖忆芃突然快步上前,一把揽住她的胳膊,神秘兮兮地踮起脚,在她耳边说:“我刚才看到个帅哥,气质绝了,特像……”

“你的下一任?”周欢愉故意打断她,弯腰去抓行李箱的拉杆,“别告诉我又是‘一见钟情’,上次那个你还说‘非他不嫁’呢。”

“不是!是陈……”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

一道低沉的男声从身侧传来,像浸了温水的大提琴弦被轻轻拨动,尾音带着点刚下飞机的微哑,却精准地撞进周欢愉的耳朵里。

她的动作猛地僵住,血液像是突然被冻住,连呼吸都滞了半拍。

这个声音,她在无数个梦里听过——高中时是少年清亮的调子,喊她“周欢愉”时带着点笑意;此刻是成熟男人的磁性,却依旧能让她的心跳瞬间失序。

她缓缓抬头,撞进一双深邃的眼眸里。

男人穿件剪裁利落的黑色呢绒大衣,肩宽腰窄的身形格外挺拔,大衣料子垂坠感极好,勾勒出流畅的肌肉线条。

冬日的阳光透过机场出口的玻璃,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左脸苹果肌的位置,一颗小小的黑痣格外清晰,像一滴被时光封存的墨,精准砸进她的眼底。

是陈经年。

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周围的人声、行李箱滚轮的“咕噜”声、广播里的航班提示声都瞬间消失了,只剩下她剧烈的心跳,“咚咚”地撞着胸腔,像要破膛而出。

记忆里的画面汹涌而出,比电影镜头还要清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