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韶华·白首 > 第10章 第 10 章

韶华·白首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橙子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3 09:02:27 来源:文学城

过了年,素华便在府里候着,等着去宫里初选,她们这些京里的贵女,是不必核验身份的,历来也不会有人做这个假,毕竟天子脚下,谁还不要命了不成。

进宫初选那天,孙玉萍红着眼眶依依不舍的,素华深深福了一礼:“母亲放心,女儿这便进宫去了。”

进宫后的几日,便是由各个嬷嬷相看,素华也确实是出众的,嬷嬷们也对她很是客气,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姑娘们以后有没有什么造化。

素华打听了皇后宫里的嬷嬷是哪几位,挑了一个对她最殷勤的,悄悄塞给她一袋金角子,嬷嬷推拒着不要,素华浅笑道:“嬷嬷不必客气,小女也是有事相求,嬷嬷此番推拒,倒叫我不好开口了。”

嬷嬷满脸堆着笑:“姑娘言重了,有事只管吩咐老奴便是。”

素华把荷包塞进嬷嬷手中:“若是皇后娘娘问起新进宫的秀女们,劳烦嬷嬷略提一提小女,只说小女家中子嗣繁盛即可。”

嬷嬷略一思量,便知道了其中关窍,也不再推辞,就将荷包塞进了袖间:“姑娘放心,老奴必定会多这句嘴。”

入夜,皇后娘娘看了呈上的名单,问底下的嬷嬷:“此次可有什么出众的人儿?”

一个嬷嬷回答:“回娘娘,太常寺少卿的幺女陈氏,吏部侍郎的义女顾氏,都是身姿曼妙的美人,顾氏更柔美些,陈氏清冷些。”

又一个嬷嬷答道:“老奴听闻,太常寺少卿府上子嗣颇多,料想那陈氏也是个宜生养的。”

皇后笑了:“既如此,这两位便都指给太子吧,太子年轻,正是爱美人儿的时候。”

庆国公府的大小姐和南阳郡公府的大小姐原本就是要指给太子的,这次便一并入了东宫。

不过几日,素华便收到信儿,让她回府待嫁,等太子妃进门后半年,与其他几位一并进东宫。

自打素华进宫,孙玉萍每日里卯时便起床,在佛堂上香磕头,嘴里念念有词的,不外乎什么“菩萨保佑吾儿”、“千万别被皇上选中”、“落选也行”。其实她心里清楚得很,以自家女儿的容貌家世,一旦送进宫,便几乎不可能落选。

约莫酉时二刻,侍女欢天喜地地推开门:“二夫人,六小姐回来啦!”

孙玉萍又磕了几个头,念道阿弥陀佛,匆忙出去迎了素华。

近几年夫君与她也不甚温存,女儿儿子又都成了婚,唯这一个小女儿还在膝下,当初云氏说明年高中再下聘,后年成婚,她还高兴了许久,想着能把女儿再留两年,不曾想这次选秀提前,直接进了宫,此生怕是再难见几面。

半月不见,素华只觉得母亲沧桑了许多,连忙上前行礼,孙玉萍扶起她,忙问道:“我儿,宫里是什么消息了?”

素华道:“皇后娘娘将我指给了太子,等太子大婚后半年,再进东宫。”

孙玉萍欢喜极了,晚膳还多用了半碗饭,用完膳天色还早,便仔细盘算起了素华的嫁妆。若是进宫,素华还带不得嫁妆,孙玉萍便只有想法子多折点银两给她;但是进东宫,便如同富贵人家纳妾一般,还是可以坐花轿的,只是不能走正门罢了。

拔步床这类的大家具必然是带不了的,这些一般是新妇家里派人去男方家,提前几个月量好尺寸,回来修改或是新制;凤冠霞帔也是穿不得的,素华那套还是十岁那年外祖家送的,金光闪闪,小素华当时几乎时时去看,喜欢得紧,便留着压箱底吧,做一个念想。

摆件什么的,挑些好看的带走,有些上了年岁的花瓶,说是前朝某某年烧的,是个古董,可真到了要用钱的时候,难不成掰碎了换钱吗?

还是多备些布匹衣裳首饰还有现银的好。

孙玉萍如此盘算着,从素华之前备好的嫁妆里头挑挑拣拣。

这厢素华既然已经指给太子,后头的复选殿选便都不必参加了。

武安十九年四月十二,太子大婚,娶的是年芳十六的赵太傅次女,十里红妆自不必说,皇上皇后也亲临了东宫,算是给足了面子。

六月初十,宫里来了人宣旨,陈氏素华封正五品太子嫔,十一月初十进宫。府里喜气洋洋了好几天,嫔位在宫里大小也能称一句娘娘了,好过从美人才人之辈熬起。

老夫人发了话,素华进东宫,公中出两千两白银,两个庄子加五个铺子,她自己额外再贴一千五百两白银给素华,又从自己的私库里头,拿了一副头面算作她的添妆。

孙玉萍瞧着送来素华房里的一沓银票和地契,翻了两下发现银票都是五十两二十两的小面额,满意了几分,悄悄跟素华说:“你日后进东宫,带些小票子方便花用,”又叫宜夏点了数目,“你祖母这次总算大方了,你两个姐姐出嫁,她可每人只出了五百两。”

素华劝慰道:“家中子女众多,祖母顾不过来也是有的。”

孙玉萍点点头:“我何尝不知,左不过与你抱怨两句罢了,待会你随母亲走一趟。”

随后,孙玉萍带素华到了她的私库,带着四个丫头跟着。孙玉萍只管点着,她瞧着这个金簪也好,那个玉镯也好,都想给了素华带走:“母亲年纪不小了,这些首饰也带的少了,你年纪小,合该打扮的鲜亮一些,这个玛瑙镯子鲜红透亮的,正称你的肤色呢,还有这个...”身后跟着的丫头,不停地往妆匣子里放着首饰,轻手轻脚的,生怕磕坏了。

素华劝道:“母亲留一些傍身吧,女儿用不着这么多的,日后侄子侄女成亲,不是还得出不少?”

孙玉萍挥挥手,毫不在意:“届时母亲便同你祖母一样,一人出五百两银子便罢了!”

素华便也笑着看孙玉萍指挥着搬这个搬那个的,几个丫头搬了十数个首饰匣子回她的院子。孙玉萍又拿了一千两的银票,吩咐下人出门,换成十两,五两,二两的银锭子,再打十斤吉祥如意花样的银裸子。

孙玉萍念念叨叨地:“阿素,母亲同你说,可别嫌母亲掉钱眼儿里了,日后进宫,手里有银子使,比什么都强。各处打赏,打点,都少不了的。”

素华点点头:“母亲放心,女儿省的。”

孙玉萍又说:“正常陪嫁是四个丫头,你院里的宜春宜夏必然要带着的,你舅舅名下有一个药铺,里头有一个懂医的丫头,母亲问过了,说愿意跟你进宫,你一道带着,还有府里膳房那个会做小菜的茯苓,都一起带着。”

“明日母亲再同你去街上,买几匹时兴料子,给你做几身新衣服,再打点新首饰。原先你嫁妆里头有许多大件的东西用不上了,母亲也吩咐下去,都换成现银给你带走!”

素华握住孙玉萍的手:“母亲,还有几个月呢,不着急的。”

孙玉萍又红了眼眶:“母亲眼看着你牙牙学语,如今转眼就要嫁人,母亲如何不着急。”

素华忍了忍眼底的热意,笑着对孙玉萍说:“好,母亲说什么都好。明日一早,咱们就去买料子,打首饰!”

自打医女进府,素华给她取了名字叫芍药,待嫁的日子苦闷无趣,寻常新娘还需得自己亲绣不少嫁妆,素华嫁过去做太子妃妾,倒是用不着这些。闲暇时分,芍药倒跟她说了许多外头的事情。

芍药是两岁时被孙家药店一个大夫在山里捡到的,左右一个小丫头片子也吃不了多少,便一直养着,所幸芍药于医药方面有些天赋,店里的大夫便也愿意教她看看医书,识点字。

孙府的老爷太太们抱恙,多半都是喊的自家店里的大夫,芍药也跟着去了几次,府里的一位管家便留意到了这个小丫头。素华要进宫的事儿,自然也传到了孙府,他便跟素华的舅舅进言:“大爷,大姑奶奶家的表小姐要进宫,不如大爷送个医女过去?妇人家总有些事情,不好开口叫外人知道的,有一个自己人也放心许多...”孙家大爷深以为然,便把此事交给了那位管家。

药店掌柜跟芍药说:“二丫,伯伯替你寻了一个好去处,府里的大姑奶奶要嫁女儿进东宫,想带一个医女,这可是你的造化!日后穿金戴银,再求主子给你一个指一个好人家,这辈子就享福啦!”芍药知道他说的没错,便也高高兴兴的答应了,临走,掌柜还给了她一两银子做体己,也是仁至义尽了。

芍药说起来有一年跟她师傅去山里采药,天晚了,便寻了一家农户借住。农户一家五口人,老夫妻俩和儿子儿媳,带一个小孙子。

大爷大娘都是好心人,纵使家里没得吃,也还是给他们端了一碗见底的稀饭,芍药师徒二人本来就带了干粮,便出言婉拒了,只要了两碗水,还拿了几个饼子给大娘,大娘也不肯收,见师傅坚持,再加上确实饿了好久,千恩万谢地收下了。

一家人推辞了好久,大娘给儿子儿媳吃,小夫妻俩给小儿子吃,小孩眨巴着黑漆漆的大眼睛:“阿仔和阿爹阿娘阿爷阿奶一起吃。”小孩用力地掰开两块饼,一个一个地分着,大爷把孙子分的饼拿在手上,又转身去了锅灶上,盛了一碗米汤,泡了一大勺不知道什么粉末,搅和搅和,糊弄进了肚子,把手里的半个饼放在灶上。

次日一早,师徒俩告辞,师傅拿了几枚铜钱要谢大娘,大娘也执意不肯收,只道若是下次还来采药,只管来他家借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