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还在下。
许清和蜷在货柜车底盘下,雨水顺着铁皮边缘成串砸落,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她半边脸颊。她没动,右手死死按住藏在水桶夹层里的微型摄像机,左肩被栏杆硌得发麻。厂区警报声已经停了,但远处仍有手电光晃动,保安的脚步踩在积水里,发出沉闷的啪嗒声。
她屏住呼吸,等那道光扫过货车尾部又退回去,才慢慢松开咬紧的牙关。
刚才翻墙进来时还算顺利。暴雨让监控探头蒙了水雾,守卫也缩在岗亭里抽烟。她穿着送水工制服,背着印着“康源配送”的蓝色水桶,混进货运通道后趁着叉车倒货的空档溜进了原料库。三十七号货架最底层,两批标着“QH-3辅料”的原料瓶上,生产日期分别是三个月前和四个月前,保质期只有九十天。
她拍下了标签,连同旁边一箱刚拆封的原料外包装一起录进内存卡。就在准备撤离时,听见值班室有人提起“抽检提前”,紧接着警铃就响了。
她只能往外跑。
可接应她的车没来。电话打不通,定位也没回应。她绕到厂区外围的小路,想找地方躲雨再想办法,结果刚拐进岔道,就看见这辆深灰色货柜车停在路边,像是抛锚了。
她没别的选择,钻到了车底。
现在雨势更大,路面开始积水,水漫过她的鞋面,渗进袜子里。她低头看了眼手机,信号只剩一格,时间显示二十三点十四分。她记得出发前看过天气预报,这场雨至少要持续到凌晨两点。
她抬起手臂擦了把脸上的雨水,忽然注意到右前轮附近的泥浆有些不对劲。
那不是普通的泥。颜色偏深蓝,质地黏稠,沾在轮胎沟槽里像凝固的胶状物,在雨水冲刷下也不容易散开。她皱眉,伸手摸了摸裤腿外侧,指尖蹭到一点残留——触感滑腻,带点金属光泽,闻起来有股淡淡的冷却液味道。
她瞳孔一缩。
这不是普通机油。
她在茂康药企做暗访时见过一次。研发楼三楼那台进口离心机需要专用润滑剂,后勤人员说这种蓝色制剂是定制型号,全公司只配给核心设备使用,每次领取都要登记用量。那天她跟着技术员去仓库取货,亲眼看见管理员从保险柜里拿出一小罐,标签上写着“M-KL09”。
而现在,它出现在一辆停在李兆丰药厂外的货车上。
她慢慢坐直身子,心跳加快。
这辆车是谁的?什么时候来的?刚才厂区警报响起前,有没有人从里面下来?
她不敢贸然出去,但也不能一直耗在这儿。她掏出手机,套上防水袋,小心翼翼探出身子,对着轮胎拍了几张照片。镜头拉近时,她看清了轮毂边缘的一道划痕——弧形缺口,位置靠近螺丝盖,像是撞过石墩留下的。
她又拍了车身轮廓。车头遮雨布盖着,看不出品牌,但侧面有一小块漆面脱落,露出锈迹。她记下这个特征,正准备退回原位,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引擎启动的声音。
她立刻缩回车底,屏住呼吸。
一辆黑色轿车从主路驶来,车灯切开雨幕,缓慢经过货车所在的位置。那是一辆老款奥迪A8,车牌被泥水糊住,看不清号码。但她看清了驾驶座的人影——宽肩,秃顶,右手搭在方向盘上,小指缺了一截。
陈茂宇。
她几乎瞬间认了出来。
那人正是陈茂宇的司机老周,每次接送他开会都穿一身黑夹克,走路微微驼背。而副驾上坐着的男人虽然戴着帽子,侧脸轮廓却熟悉得让她心头一紧——李兆丰。
他们怎么会在一起?
许清和手指僵住。
陈茂宇和李兆丰,一个是新能源巨头,一个是医药圈新贵,表面上毫无交集。可眼下,两人深夜同乘一辆车,出现在刚刚发生异常警报的药厂附近,而车上还沾着本该只存在于茂康内部的特制润滑剂。
巧合?还是早有联络?
她盯着那辆奥迪驶远,尾灯在雨中模糊成两团红影。等完全看不见了,她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手机还在手里,照片已存好。她打开相册翻看刚才拍的轮胎特写,放大到最清晰的程度。蓝色残留物附着在胎纹深处,边缘不规则,显然是车辆行驶过程中沾上的。如果这辆车去过茂康,那最早也是今天白天的事。
可陈茂宇的日程她查过。上午他在市郊参加新能源论坛,下午去了市政府座谈,公开行程满满当当,根本不可能出现在研发楼区域。
除非——有人替他去了。
她想到什么,迅速点开通讯录,找到一个加密号码。这是她私藏的情报源,专门用来联系曾在茂康做过外包清洁的临时工。她编辑了一条信息:“最近有没有外单位车辆进出三号楼东侧通道?特别是带蓝色润滑剂痕迹的。”
发送成功,对方却迟迟未回。
她收起手机,靠在冰冷的车架上,脑子飞快运转。
沈知微最近在查三年前的数据篡改案,程雪阳也在追王明的操作记录。如果陈茂宇和李兆丰早就勾结,那当年的事会不会也有他们的影子?张涛辞职、试剂管刻字、常佩东出现……这些线索背后,是不是一张更大的网?
她不能再等。
她掏出另一台备用机,拨通了一个本地号码。电话响了三声被接起,传来一个低沉男声:“喂?”
“是我。”她说,“马上帮我查一辆车,黑色货柜车,停在李兆丰药厂西外环岔道,右侧轮毂有明显划痕,轮胎沾了蓝色胶状润滑剂。我要知道它从哪儿来,去过哪儿。”
对方顿了一下:“你人在那儿?”
“现在不在。”她站起身,拍掉裤子上的泥,“但我刚拍了照,马上发你。还有,查一下陈茂宇司机老周今晚的行车轨迹,尤其是九点以后的移动路线。”
“你要干什么?”
“别问。”她把防水袋里的手机拿出来,快速上传图片,“这事儿不能走公司系统,用私人渠道查。明天中午前我要结果。”
挂了电话,她看了看四周。雨仍没停,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她拎起水桶,确认摄像机还在夹层里,然后沿着路边往北走。走了约莫十分钟,终于看见一辆出租车打着双闪停在路口。
她快步上前,拉开车门坐进去。
司机回头看了她一眼:“去哪儿?”
她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冷静:“先找个能充电的地方。”
司机点点头,发动车子。后视镜里,许清和盯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背包拉链。那里藏着三台手机、一枚备用电池,还有一个贴着标签的U盘——里面是她刚拍下的原料标签影像。
车灯划开雨幕,前方道路湿滑反光。
她忽然想起什么,低头翻找背包内袋,取出一张折叠的厂区平面图。那是她白天踩点时画的,角落标注了一行小字:**东侧通道直通地下车库,可连通行政楼与研发区**。
她盯着那行字,眼神渐冷。
如果那辆货柜车是从茂康出来的,又中途停在这里,那它的目的地原本应该是哪里?
她正想再拨一个电话,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刚才那个清洁工回的消息。
只有短短一句:**昨天下午,有辆没挂牌的皮卡从东侧通道出来,轮胎全是蓝泥,开出去半小时后回来了,司机换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