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上甘泉 > 第8章 桓阳行(二)

上甘泉 第8章 桓阳行(二)

作者:长衿酹江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10:40:02 来源:文学城

中原除堃州、殷州、酆州落入胡人之手,垚州、建州也在流民兵的进犯、各路诸侯的争执之中,陷入无止无休战乱。

垚州的百姓,大多弃故土而走桓阳,背井离乡。桓阳凭借齐氏在当地的势力,勉强算得上安定。

在数百疲敝流民之中,姜衍君身骑一匹红马,倒显得有些招摇。

这一路越过崇山峻岭,走过千回百转的瑶光滩,最终才抵达中原的一马平川。

她于旷野听风,在马背上弹琴。

像是少年离家之时的自由与恣意。

只是漫天黄埃席卷而来,不得不以头纱掩面,目之所及也不过眼前五十步。几场仗打得百姓流离四散,一场局争得青山颜色改,盛世不复在。

“儿啊——”

“我的孩儿,到哪里去了?”

回首时,她看到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妇人哭喊着跑去,朝她的来时路跑去。为了去寻她失踪的孩子,一步步逆着人流,消失在乡道间。

姜衍君没有下马,也没有去帮过途中任何一个无助之人,就只是目的明确地往桓阳去。

她也要去寻自己的家人。

良田荒废无人耕种,树叶被薅作食粮,山中参天古树被伐倒,成了攻城巨木。

彼时姜衍君还不知晓,居雍宫中的那个位置,为何会令天下豪杰竞相折腰。

因为她还不曾见过居雍宫承阳殿的雄伟,不曾见过百官朝拜、万国称臣的盛况。不曾透过王冕垂下的白玉十二旒去窥见那些臣子,倾听百官平身时千百腰间环佩一同作响的凤鸣玉碎之声,是何等地引人神往。

因为她不曾见过这些。

她迄今只见过天子脚下的贵胄人家,贵胄脚下的芸芸众人。

途中黎民百姓同她去往的,都是同一个方向。足以见得,桓阳齐氏,果然已经成了人心所向。

世人皆知齐恂善用兵,十四岁就随父辈在马背上征战了。

他仿若顺应时运而生的天子骄子,在连天烽火中,生生替这将败的国家杀出一条生路来。

在他出现以前,世人以为永州城几乎坚不可摧。前永州牧符令先是据守东境三州二十六年的老将军,不论是排兵布阵还是马上交锋,国朝之中无人能出其右。

齐恂生平兵法策论尽数学于符将军,永州一役赢了他的老师,也是少年的成名之战。

旁人说他忠了君,却失了义,少年不在乎。

成王败寇,如若当初符将军能将他斩于马下,他自毫无怨言。

他还有许多场仗要打。

中原之地黄埃散漫,风云卷帅旗,将军沙场点兵。

齐恂只知道,攻下永州后,他保下了桓阳齐氏。而打完中原这一场仗之后,便能有足够的筹码保她后半生高枕无忧。

六月,烽火起于垚州。

齐恂以桓阳郡为依托,北夺止阳城,西取白沙乡,一月之内横扫垚州全境。月末,垚州境内其余世家率上万部曲来降。

七月下旬,齐家军收取堃州六郡。

八月中旬,齐恂领兵攻取殷州,部下吴方屡犯军纪,被判斩首。殷州城防坚固,齐恂出师不利,三战三败北。

九月初,温尚珺平定建州境内大小叛乱后,往殷州驰援齐氏。两家联手,得胜。

中原二十几场仗,来来回回打了四个月。最终虞军收复中原酆州,与占据西北二州的胡人相拒于此。

齐恂随父亲出征归来,已是十月了。

归去那日,原野上大风起,陇上秋草稀。

狂风卷着金边红底的军旗,一会儿东来,一会儿西去。

此次出征中原大胜得归,天子亲自于甘泉宫设宴迎接,犒赏军士。

然而齐恂没有出席,他想见到的那个女子也没有出现。

甘泉宫中变得冷清了许多,不知是因为山河已秋,还是因为有许多人早已离去,又或者两者兼有。

登风高台三百阶,少年一步步踏过秋风落叶,步履不似从前轻松闲适。

高台上只剩一个卸了盔甲的少年身影,身姿健壮而挺拔,征战几月晒得黝黑,面上添些许风霜。

齐恂在那飞檐下等了许久许久,从正午等到日落,可他再也没有等到那人。

远处的山峦后,有满天的霞光浮浮沉沉,像掌灯时分难以为继的灯火。

身后传来叹息一声:“秉谦,不必等了。不会再有人来了。”

出言劝解的,是那个自诩同他是莫逆之交的友人。

“她去了哪里?陛下不敢说,宫人不敢说,你是否也要瞒我?”

霞光暗淡,齐恂紧攥着拳,仍努力维持着面上的表情。

“涣君早于数月前故去。”温尚瑾平静道。

齐恂一挥袂,怒道:“扯什么谎?”

她有家仇未报,怎会甘心赴死?

当初的确如此,故而温尚瑾没法替自己辩解,只得沉静下来,无奈重申:“齐恂,她死了。”

“死了?她这次又耍什么诡计?你怎不同我说她又逃了?难不成你也是包庇她出逃的帮凶?”少年把栏干拍遍,一句接一句地质问。

温尚瑾神色未变,只道:“不信的话,要不要我领你去看看她的坟茔?”

可真到了那处,却只见荒芜中一堆无人祭拜的小土丘。

冥钱撒了满地,还没有完全被土壤腐蚀。坟上长出几根稀疏野草,在山野随风飘摇。

他不信的,完全不信。

不过短暂一别罢了,她怎就长眠在此荒凉之地?

齐恂转身一拳把身后之人打翻在地,忿恨道:“温尚瑾,枉她生平怎么对你的?你就这般将她草草下葬!”

温尚瑾坐在地上,始终没有起身,任凭白衣染尘,也任凭齐恂宣泄他的怒火。他嘴角渗出些血丝,沉静的玉容上多了些颓靡。

直至齐恂没有再动手,他才缓缓开口:“无名之山,无名冢。是涣君自己说的,在遗书上说的。”

齐恂愣了好久,才自嘲道:“像是她会说出来的话。”

温尚瑾漠然望着他此刻痴嗔,他还想说,在你决定举兵攻向永州时,就该彻头彻尾做个薄情之人,实在不必在此刻装深情。

可他终没有说出口,只是起了身,拂去衣上些许泥尘,迎着山道外最后一丝天光离去,不再去理会齐恂长久的沉默,也不曾顾及他跪在坟前的伤怀。

都会过去的。

来日大权在握之时,所有的情深意重,都会化作过眼烟云。

本该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归来后颓丧了几日。

不上登风台,不去嘉德殿,只终日醉酒,聊以慰藉心中戚戚。

而本朝对于官员酗酒一事,向来是嫉恶如仇。

朝中大臣多上奏本参他,碍于洛子甫忌惮齐氏,那些奏本大多石沉大海,杳无后续。于是——大臣们参得更勤了。

自然,也有朝臣乐见齐恂这样堕落下去。

涣州涣南郡的沈家,今日太平无事。府里还多了一位琴师,往日单调的锦瑟之声,今日也有了别的乐器与之共鸣。

东南总是细雨连绵,秋雨一阵接连一阵。

朦胧雨雾中,琴音也更清润渺远。

沈弗攸这厮素日里不懂琴曲,也怪林音曲高和寡,同他聊不到一处去。

他在这厢鼓瑟,那姓沈的偏大老远跑来,诉说他带来的“好消息”。

沈弗攸以扇击掌道:“齐恂有平定三州之功,却已经接连几日称病不朝了。都说自古功名属少年,如今倒是他自己弃了这功名不要。”

所有的音节都在他高亢的话语声中乱掉,琴师也在他一番聒噪之下,弹错了个音。

曲有误,引得林音颇有不悦,随即看向沈弗攸,说道:“眼前听曲便听曲,偏要说些千里之外的事,齐恂得不得意,与你沈大人又有何干系?”

沈弗攸道:“暮律先生,莫不是真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林音道:“窗外之事,无非三三两两纷争,不去听,也早能料到。”

沈弗攸叹道:“瞧瞧齐恂如今的模样,咱们那位符女公子,多会算计人心。倘若天时、地利、人和皆能为她所用,这样的人,是不是你要辅佐的君?”

“不是。”林音否决得干脆利落,“符家大势已去了。”

沈弗攸“啧”了一声,怨他一副谁也瞧不上的臭脾气,道:“那你所求的明君,到底是何等天上有地上无的人物?”

林音平静道:“我不会扶持任何人。”

前朝祸乱后遗留的刑家,终身不得入仕的上郅林氏,有经天纬地之才的林氏三公子,只能做个以乐抒情的乐府乐人。

此时他竟说,不会扶持任何人。

同一屋檐下,又传来一声似有若无的叹息,轻飘飘的,仿若听错了。

与林音合奏的琴师收起了琴,对着二人盈盈下拜,请辞离去。

沈弗攸忙出言挽留道:“女君莫急着走,你且再劝一劝暮律先生,说不准他就回心转意了。”

琴师道:“世人各有其立场,先生所不能为之事,我不愿强求。”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林音也起身相送,说道:“琴者,通天地,应神明,定群生。古之握琴者,非帝王,即圣贤。人间至高位,女君自能去得,更无需林音辅佐。”

琴师却笑答曰:“龙椅上的傀儡天子算不得君主,我不为君,也不做那样的君。”

沈弗攸道:“虽不知女君所求,沈某还是祝你得偿所愿。”

琴师又道:“沈大人不日也将随陛下回到西京了吧?”

沈弗攸略一点头,道:“西京自然要去,只是沈某并不打算与宫室同行。”

琴师同样颔首,再拜曰:“离离也祝沈大人此去遂意,告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