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上甘泉 > 第16章 笼中雀(三)

上甘泉 第16章 笼中雀(三)

作者:长衿酹江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2 10:34:44 来源:文学城

听闻居雍宫的天子成了个傻子,姜衍君遽尔一笑,将散落的鬓发顺在耳后,回身看向他。

“亏你还笑得出来。”温尚瑾暗恼又无奈,从见她第一面就该知道她是这样睚眦必报的性子。

“你是在担心他,还是在担心齐恂?”她问。

“齐恂有何需要我担心的?他父亲受命封为丞相,如今齐家把持着朝政,至于龙椅上坐着的是谁不重要。一个傻子,可比庸碌之辈好掌控得多。”温尚瑾道,“我担心的是你。”

姜衍君淡淡说道:“哦?温大人也会说起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啊,劳你费心了。”

他观了一会雪,又望着身侧人,眼角缀着些无奈苦楚。

“我知道,他不死,你不会罢休。我要怎么做你才会收手?”

温尚瑾以为此番推心置腹足够诚恳,可她不应答,那就是不论他怎么做,她都不会收手。

“衍君。”他又叫着她。

姜衍君这才开口道:“我想要回永州符氏的一切,你办得到吗?”

温尚瑾道:“办不到。”

她毫不留情道:“那就不要再说了。”

温尚瑾却退一步,说道:“给不了你永州,还你初陵郡可好?”

她从前的家就在初陵,姜衍君却一口回绝:“我不要初陵。”

她与沈弗攸是自家人,如今初陵郡就在他手里,哪有跟自家人抢地盘的道理?

“你不想回永州去吗?”温尚瑾更看不懂她了。

姜衍君心直口快:“永州符氏的族人都已死尽了,我还回去做什么?”

她又一次把天聊死了。

温尚瑾在她语出惊人后,转身欲走,却又听得她开口。

“陪我看一会雪吧。”

她说:“西京的雪这样好看,总说那些不合时宜的话做什么?永州地处东南,我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雪。”

也从未遭过这么大的难。

风雪之声,愈听愈飘零。

也许过不了多久,就没有办法再平心静气地观一场雪了。

温尚瑾又接着说道:“其实今日父亲上朝时,与齐丞相商榷着为符将军平反,追封他为初陵郡侯。”

“平反?”

“是。”

姜衍君道:“我父亲本来就是叛臣,用不着平反。”

为何要洗清罪名?血债血偿就够了。你们这样搞,我哪里还有借口兴兵造反啊?

她只觉得这群人狡猾得很,为了防止符氏的残部再生事端,便选择用道德筑高台,将他们围困其中,找不出掀起动乱的理由来。

温尚瑾只能说:“父亲有自己的考量,执意与叛臣结姻亲,说出去不太好听。”

“随你们的便吧。”姜衍君道,“左右不过是成王败寇,史官的笔杆子也听由你们调遣,何况是指鹿为马,辩黑为白的事。”

她竟是这般想,温尚瑾着实不懂她。也不再与她争论辩驳,旋即拂袖而去了。

温二公子与其妻总是相见不欢。

后来几日,他忙于朝中事务,常与齐恂久留宫中,晨起时出门,掌灯后才归家。

两人每每见着,也总是聚少话也少。

腊月里天寒,甘夫人染了寒疾,咳了几日,汤药喝了几副都不见好转。

好不容易轮到休沐日,温尚瑾才得闲去探望她。

落雪的小院里,两棵落光了叶子的梧桐木,几只鸟雀在枝头栖息,被少年的脚步声惊起,跃到别的院里去。

彼时晴宜正在屋里侍奉夫人喝药,尚瑾进门恭恭敬敬行了礼。

“呦——”甘夫人不曾抬眼,开口却奚落起他来,“少卿大人平日里不见个人影,今日难得发起孝心来了。”

温尚瑾道:“昨宵风寒霜重,儿忧心阿母又着凉了。听闻阿母喝了这么些天的药,反而愈发病笃了,会不会是这药不对症的问题?”

这话不知怎么惹怒了她,甘夫人拍案骂道:“我看你才有问题!”

晴宜悄声提醒他说:“这药是少夫人亲自督在后厨煎的,还添了永州牧送来的肺金草。”

甘夫人又道:“你有这闲暇,还不如多去看看衍君。”

温尚瑾问:“她也病了吗?”

甘夫人刚舒展的眉,这会又紧蹙了起来。

“没病不能去看吗?”

的确是如此,虽为夫妻,却徒有其名。凡事都要等到师出有名,他才敢主动去寻她。

况且不久前,他还因符将军的事同她生了些龃龉,至今未平复。

温尚瑾道:“阿母说的是,怪我只忙于宫中事,疏忽了家里人。”

他同母亲请辞,携着一封来自永州的书信,便向自己的弥尘院去了。

然而那人是不需要他关照的,待她的好意她也不会心领,这样想着,他的脚步也越发迟缓,近乎踟蹰不前。

冬日密雪,庭中有碎玉之声。

而这碎玉并非下雪声,而是琴音。

少年行至廊下怔怔立着,锦缎华服随风飘摇。

他见衍君坐在檐下,独奏秦琴。大雪天里,按弦的指节都冻得通红,她却难得有这样的闲情雅致。

她一曲未毕,他也未尝走近。他怕自己的贸然闯入,搅乱一庭的清幽。

琴声止了,姜衍君抬首看他时,略略莞尔,却懒得起身相迎。

她笑道:“温大人今日怎么得闲来听琴曲,偷听可不成,我得收钱。”

这一开口,像事先和甘夫人串通好了一样,怎么都是这样揶揄的语气。

“就这走了调的琴音,你也好意思收钱?”温尚瑾轻轻一笑,抬脚绕到她身侧来。

姜衍君抬手召侍女把琴收去,又道:“这把琴虽产自建州,却也陪我在永州待了多年,到了建州干旱少雨,琴身裂了,音色也不如从前温润。”

温尚瑾同她道:“明日我去问问制琴的师傅,可还剩下阴干的木料,再给你制一把新的琴。”

她啧啧道:“无事献殷勤。”

他辩无可辩,“怎么这样看我?”

“不然,你想我该怎么看你?”

温尚瑾双手呈上那封书信,道:“有一封给你的书信,自永州来。”

衍君面色一僵,接过了信,没当他的面拆开,只说道:“下次让府里的婢子送来便好了,何须你亲自去取。”

温尚瑾道:“从前你与永州牧走得格外近些,他写来的信,不拆开看看吗?”

姜衍君对上他探究的目光,问:“怎么?你也想看?”

温尚瑾道:“我只是忧心沈家家主并非善茬,你又被他利用了去,白白给人当刀使。”

与弑君者走得这么近的,能是什么善臣?

她未加思忖便毫不留情道,“我与沈家阿兄自幼相识,他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清楚,不劳你费心。”

“呵——自幼相识。”他自嘲似的复述着这句话,缓缓往后退了几步。“自幼相识你就辨得清他么?当你欲行不轨之事时,可分得清他是助纣为虐,还是借刀杀人?还是说——你与他共为不轨?”

他突然骂得这般难听,姜衍君气得将信封攥得皲裂,指着院门怒道:“你给我出去!出去!”

温尚瑾驳道:“这是我家,我的院子,我凭什么出去?”

武将家的女儿生气起来,岂是会同你讲理的?

她起身就将人撞得脚下趔趄,还没等他站稳,就把人推出门外去。

“砰”的一声,院门重重合上,温尚瑾被关在院外,里头的人毫不留情卡上门闩,谁有心情同他解释凭什么?

那是个一点就炸的爆竹,而他也年少气盛,自然不懂什么温言软语,更不愿先一步低下头去。

五日逢着一休沐,二公子雪天里却被关在院外,而罪魁祸首连一把伞都不愿施舍给他。

午时传饭,少夫人气未消,不肯开院门。

申时叩门,无人应答。

掌灯时分,院门外多了两只雪狮子,温二公子坐在院门口淋雪。

冬日里入夜早,少夫人尚在赌气,整日没有用膳。

温二公子晚上又去同甘夫人问安。

母亲劝他说,夫妻之间哪有隔夜仇?你去好好劝劝她,赔个礼道个歉,这事也就过去了。

少年误以为夫妻之间的仇不能隔夜,急了,这可如何是好?

甘夫人怒其不争,骂道:废物,能不能学学你阿父?

温太傅年轻时为得酒家女儿青眼,也曾四顾酒肆。有一次冬日下雪,酒肆开店极晚,太傅大人竟在酒肆外立雪等了两个时辰。

酒家女儿被他扰得烦了,生意也不好做,才勉为其难答应了他,不情不愿地做了太傅夫人。

温尚瑾得了母亲点拨,去父亲书房里取了诸夏十六州的舆图来,温家给夫人的赔礼素来讲究。

少年再到院外时,见一只雪狮子头上插了根草,不禁觉得好笑,顿时郁气也消散了。

弥尘院里的灯火微细,姜衍君卸了晚妆却未睡,只身在庭鹤轩中提笔写着寄往永州的回信。

这间屋子的名字与她的字一样,都有一个“鹤”字,衍君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也从没问过温尚瑾。

夜深极寒,砚冰坚,若非有炭火烘烤,墨汁几乎析出冰晶。

姜衍君放才写到一半,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沉闷的声响,像是大雪压塌枝干的声音。

衍君搁下笔,搓了搓冻僵的双手,询问门外的侍女:“外头什么动静?”

侍女支支吾吾回答:“二夫人,要不您还是自己来看看……”

她披了貂裘提了灯台出门去,转眼就见墙头攀了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在她的眼皮底下翻墙到院里来……

少年怀抱着一条长方锦盒,沾了满身的雪。

姜衍君看向他,冷声道:“谁准你进来了?”

温尚瑾不敢走近,与她隔得远远的,好声好气道:“夫人能不能先把灯台放下?”

末了,他又补上一句:“母亲命我来赔礼道歉,不敢违逆。”

温家传统,割地求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笼中雀(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