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上甘泉 > 第11章 识卿面(二)

上甘泉 第11章 识卿面(二)

作者:长衿酹江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10:40:02 来源:文学城

这个时辰,西京城中早已没有行人了,只有辘辘车轮声裹着呼啸的寒风,行过空旷的街道。

姜衍君想跳下马车,又被他拽了回去。

“这要跳下去,不死也残了,你以为能逃得掉?”

“还请温大人先松手!”

腕子被他禁锢得发痛,又想到一切都因此人功亏一篑,姜衍君此刻脸黑得不像话。

温尚瑾放下车帘,隔绝外界寒风,沉声道:“乖觉些,不会要了你的命。”

说罢,他卸了力,任由她瑟缩在昏晦的角落里。

姜衍君透过掀起的车帘朝外瞟去,没好气道:“不是要送我去廷尉府吗?眼下这是要去往何处?”

温尚瑾同样呛她道:“怎么?廷尉府的吏卒入夜了也不能归家?专等着你这宵小狂徒过去受刑?”

姜衍君道:“那你今晚睡觉最好别合眼,不然我早晚弄死你。”

“……”温尚瑾无言。

能不能先弄清楚自己的处境,到底是谁落到了谁的手里?

他道:“看来甘泉宫一别,你是一点记性也没长。若真招惹了齐恂,他可没有我好说话。”

姜衍君不领情,别过脸去生闷气。若非他横插一手,她本可以让齐恂再也说不了话。

车轮碾过了街上碎石,车舆内颠簸了一阵,那人下意识去扶她,被她反手拍开。

后来的一路,他都没有再说话了。

下了马车,姜衍君才发觉这去的不是温家,而是城中不起眼的一处旧宅。

一白发老叟提灯出门相迎,问道:“二公子今夜怎么突然到这儿来了?”

温尚瑾道:“刚从宫里出来,酒宴应酬,疲乏不堪,想着这里近些,能早点歇息。这么晚了,劳你去催促他们备好热汤。”

“是……是。”老叟连声应道。

紧接着,从马车上下来的,还有一女子?

老叟貌似知晓他今夜为何不敢回老宅了。

姜衍君低着头,随他踏过半开的正门,陈旧的院墙后,庭院深深。连廊下还挂着灯笼,扑棱的蛾子痴缠这一星半点的火光。

仿佛这宅子里的一切都上了年头,院子中央一棵落光了叶子的银杏,树下石桌与石墩爬满了苔痕。

温尚瑾入前院点了灯,屏风前的两座青铜连枝灯也攀上了铜绿。

灯花影里,雪白狐裘上沾染的那点墨格外突兀,然而他并未将其解下。

温尚瑾斜倚着凭几坐下,一副疲乏姿态,又看向踟蹰在门口的人,微微抬手示意,道:“来者即是客,坐吧。”

姜衍君一眼扫过去,少顷,视线最终停留在他身上,屋内仅有一张榻,榻上摆了张小几,你让我与你同坐?

温尚瑾定定打量着她,问:“姓甚,名谁?”

尽管未婚妻的名姓,他自幼知晓铭记在心,今日多此一问,无非是想听她亲口说。

“姓姜,姜衍君。”她如实道。

“姜?”温尚瑾略微蹙眉。

想来是不愿同他挑明了身份,从始至终,将他拒之千里。

她道:“姜水的姜。”

他又问:“哪一个‘衍’?”

于是她大言不惭:“衍,水朝宗于海貌也。”

他忍不住发笑,全然不顾她的厌烦,出言申饬:“不像个女子名字,更不像个名字。不会有父母给子女取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字,也不会有主子给奴仆赐下这大逆不道的名。”

听他这样编排,姜衍君攥紧了桌上的烛台,不卑不亢道:“我既非奴仆,也从不用假名。”

偏这样不知天高地厚了,又能怎么着?

温尚瑾知晓她拿过烛台便要砸人了,忙覆上她的手,安抚道:“放下。”

在姜衍君面前,他算不上君子,更未顾及过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数。

她又主动说起:“我还有个小字,叫云鹤。”

父母为她取了字,是因为她早就许过婚,来日要嫁的是那建州温氏的二公子。

只是未等同未婚夫见上一面,她就早早逃离了永州,逃离了符家。

她不愿意为了家族联姻而将就,嫁给一个陌生人。

“谁问你了?我无意与你交心,不必告知我。”温尚瑾抢了烛台置于多宝架上,又倾身越过桌案,与之直视:“姜衍君,好好谈谈吧。”

“谈什么?”

温尚瑾索性挑明了问道:“谈谈你为何几次三番弃了性命不顾,也要潜入居雍宫,行些重逆无道的勾当?既然能轻而易举地混入宫城,想来某位大人物暗中给你出了不少力吧?”

姜衍君面不改色,轻笑道:“温大人不是说要早些休息,怎么还审问起我来了?”

温尚瑾道:“你不也威胁我,让我睁着眼睡么?不盘问清楚,恐怕彻夜难安。”

她说:“无人指使我,也无人助我,从始至终,都只有我一个人的图谋。不管你信不信,便是将我移交给刑官,我也是这么个答复。”

瞧着她浑身是刺,话语也不肯占下风的模样,温尚瑾笑意有些苦涩,怎么就不能学学她阿姊,藏锋守拙?

眼下困意正浓,他拂袖起身,无可奈何道:“罢了,你不肯说,我自己去查便是。”

姜衍君问:“我可以走了?”

“走?去哪?”

“关你何事!”

他回过身来,玩笑道:“怎么不关我事?今夜你没听见,齐恂把你送给我了吗?”

姜衍君道:“我不是居雍宫的宫人,齐恂做不了我的主。”

既如此,便只能搬出一个以死之人,才能让她安分点吧。

温尚瑾又坐回榻上,支着下巴,悠然笑道:“符氏女公子故去之时,我恰巧就在甘泉宫,知道些内情,你想不想听?”

果不其然,一提到符涣君,俯仰之间,她便换了副脸色。

更加凶神恶煞了。

他道:“这般瞪着我做什么?人又不是因我而死的。”

想到那日在甘泉宫的凤栖阁,温尚瑾单独与涣君说过的话……

你敢说她不是因你而死的?

烛台虽收走了,却还是“砰”的一声,肘下支着的桌案被她抽了去,重重拍在他脑袋上,砸得他眼前发昏……

温尚瑾忘了,她不是符涣君,不能同她讲道理。

姜衍君举着桌案,冷声道:“说够了吗?”

他捂着额头,忍下愠怒,直视她道:“符衍君,是不是只有这样叫你,你才能听得进去?”

她蓦然怔住,放下桌案,低声喃喃:“你知道……你一直都知道我是谁,是吗?”

“知道。”温尚瑾道,“永州符氏的二女公子,我指腹为婚的未婚妻。”

“早就不是了。”

姜衍君背过身去,行走带过的风吹得烛火摇摇晃晃。

身后人却一字一顿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换过庚帖,合过八字。你只知逃了,可两家退婚了吗?你说不是就不是?”

姜衍君不知道,是他今夜醉了酒,还是灯火昏晦迷了眼,不然他何至于昏头到如此地步?

时至今日,符家都不在了,为何还不肯退婚?

“温尚瑾,你图我些什么?”

她看着少年的身影,灯火影下面容模糊,看不真切。

权当今日才是头一回相识,她不知该同这固执的人说些什么。

温尚瑾道:“随我来吧,你阿姊留了些东西,让我转交给你。”

少年先她一步踏出门去,她亦紧随其后。

后院一间房间里堆满了女儿家的杂物,大多是崭新的,却都积了灰。唯有一柄半新不旧的孔雀羽扇装在桌上的匣子里,是涣君常用的那柄扇。

“没有别的话吗?”她问。

她没有留给我别的话吗?

只言片语也没有吗?

“没有。”

温尚瑾垂眸看着她,亦是轻叹口气。

——

翌日上朝,朝中大臣就着匈奴求娶公主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说:“容贞公主乃陛下的亲姊妹,陛下与太后不忍血亲相离,也是情理之中。”

也有人道:“若这些蛮夷胡虏须得靠和亲去安抚,我朝哪有这么多王侯贵女去送?”

“陛下既舍不下长公主,何不在宫中选一品貌端庄的宫人,代长公主和亲?”

洛子甫方才松了一口气,忙问:“众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未等旁人商讨出个结果来,齐恂突然说道:“送一假公主过去,胡人岂是那么好糊弄的?”

国舅周尚书令冷言道:“齐将军这话说的轻巧,只遣公主安社稷,你也要同身后众将士都躲在一女子身后吗?”

洛子甫也顺着舅父的意思,看向齐恂:“齐将军,您看西北凉、祁二州,可有兴兵收复的可能?”

齐恂道:“我朝方历经东征北伐,平定中原还于旧都,如今百废待兴,众将士皆已经疲乏不堪,实在不宜再兴兵。”

度支尚书连声附和:“是极是极!国丧不久,又修缮了宫殿,国库一时也拿不出西北的军费开支了。”

明面上,他们争执的只是容贞公主和亲一事;实际上,是周太后背后的势力与世家之间的抗衡。明显,前者更为势单力薄。

洛子甫低头绞着冕服上冒出的线头,一时也犯了难。他只得寄希望于那自上朝以来一言不发的温太傅:“不知太傅大人可有高见?”

温长霖说道:“依臣之见——北狄明面上是求娶公主,所谋无非二者,一来求两国相安,互不相扰。二来,胡人尚未开化,北狄处北地,天寒,是以公主出嫁所携丝绸布帛、金银酒食之物,于他们而言才尤为重要。故两国邦交,重点不在遣公主与否。可遣朝臣出使,携医官农官同往,劝课农牧,宣扬教化。凉州、祁州难取,不妨与他们立下盟约,边境互通关市,不相交戈,与民休息。如此才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事。”

洛子甫听太傅一番肺腑之言,险些热泪盈眶。

温太傅也是有女儿的人,是半点遣公主安社稷的想法也无。

“太傅大人说得在理,依众卿之见如何?”

齐司徒道:“温太傅说得轻巧,胡人几次三番来犯,扰我边境,岂可信之?”

又一个唱反调的老臣,洛子甫气得想吐血。原只是想想,他却忽然胸膛间血腥之气翻涌,喉间尝到丝丝腥甜。

朝堂之上,天子呕出一口鲜血,浸染玄色的冕服。

天子当真被气到吐血,朝臣们也都慌作一团。

“陛下!”

“快遣太医令来!”

每一个火药桶,都该配一个保险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识卿面(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