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货郎的娇小姐(种田) > 第2章 第2章

山货郎的娇小姐(种田) 第2章 第2章

作者:鹏炖一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7 21:17:30 来源:文学城

大夏朝虽不似前人那般,到了多少年岁没有定亲嫁娶就会被强行婚配,可秦蓁一介孤女,又住在村尾,平日里多多少少还是不安全的。

因此她出门在外的时候都会带一把小匕首,以防万一。

爹爹和相熟的叔伯当过兵,秦蓁自然也不是多怯懦胆小的主,小时候玩闹一般学过三两招,不至于伤人性命,但用于自保至少是足够了。

可惜时代如此,鲜少有女子能自立门户,否则秦蓁也不会精挑细选,希望能找个男子托付终身。

如她现在,父母去世后户口就虚挂在周大石家。

周大石同秦父秦叔朗是战友,归乡后在镇上开了一家镖局,邀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战友组班底,有家有室的则偶尔来赚个快钱帮帮忙。

青州府城地界大,流寇山匪星星点点散落在几条主要的通路上,倒也不成气候,可总归有风险,因此周大石的镖局在日益繁忙的商贸中渐渐站稳了脚跟。

周秦两人私交本就不错,成亲后两家有来有往,关系更是亲近了不少。

日子本该这样和和美美地过下去,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秦叔朗存了些家底,偶尔上山打猎或走一趟镖,挣的银钱足够一家人好好过日子。本以为生活会这样平波无澜的度过,没想到那一次寻常的走镖却让秦叔朗失去了生命。

作为家里的支柱,秦叔朗的去世对于这个小家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处理完秦叔朗的丧事后,秦母徐清媛因为悲伤过度几经昏厥,可一想到自己尚未成人的女儿,只能咬牙硬撑着。

于是她一边熬着接绣活,给女儿攒嫁妆,一边寻摸适合的女婿人选,希望秦蓁以后的日子能好过些。

但她也知道父母的选择可能不是最好的,因此只是写了一份名单,而不是背着女儿给她定亲。

徐清媛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却不愿意费钱买药看病,秦蓁知晓娘亲是存了和爹爹一起的心思,也不再劝,只是强迫着自己成长起来,默默为以后一个人的生活做打算。

大夏朝有女子独自成户的先例,但条件较为严苛,需每年缴纳二十两的户税和千斤的粮税。

富足的女子纵然承担得起,可带来的问题也足够让人烦恼,更别说境况一般的普通女子了。

因此年岁满了十四岁,但不幸失去亲人的独女除了嫁人,便只能托关系将户口迁到其他亲戚名下,由他们承担粮税和人头税。

徐清媛临终前托周大石一家照顾秦蓁,也取了未来五年的税收银钱给他们,知道差人打点得费些功夫,又估量着添了些。

但始终是麻烦了别人,秦蓁心里过意不去,这才希望能尽快找个合心意的男子订亲成婚。

而且大夏朝有规定,男子年满二十或女子年满十八岁还未婚配的,次年将翻倍征收赋税。

虽说现在的秦蓁完全出得起这笔钱,可多收的几百文好歹能买两匹布呢,何必白白给官府送这个银子?

秦蓁心里头思绪不断,手上的动作却依旧稳中有序。

“我爹说过两天估计就天晴了,等日头晒晒,我们就去山上拾柴火。你们去不去?”

李成玉最先开口:“我就不去了,我娘说我这绣活还得多练练,省得嫁衣上绣坏了给她丢人。”

“有秦姐姐在,你的手艺可比以前好多了,你娘怕不是防着你去和某人见面吧?”李青竹笑道。

大夏朝民风较开放,男女之间的正常往来并不会被人苛待,但即便是订亲了,频繁的交往也还是不太合适。

李成玉瞪了她一眼,自己嘟囔着:“有什么好防的……”

少女眉宇间的欢喜明显极了,嘴角还带着不自觉的笑。姑娘们也不戳破,只是偷偷捂嘴笑。

李青竹又问了几个没表态的,转头向秦蓁询问:“秦姐姐,你去不去?”

家里的柴火确实不多了,秦蓁便点头应下。

……

大雨断断续续下了两天,果然在第三天的时候止住了步伐。

秦蓁的收尾工作已经完成,正好趁着有空闲,顺路搭了牛车去镇上。

牛车一趟要两文钱,去镇上也只需半个时辰,如果是秦蓁自己走,得费上一个多时辰。

村里的孩子走惯了,脚力比秦蓁强上许多,秦蓁本想学着融入他们,曾经尝试过从镇上步行回家,结果一半的路程还没走过,就差点累倒在路边,歇了许久才缓过来。好在当时是下午,路上没出什么意外。

自此,秦蓁再也不做无谓的尝试,老老实实花钱坐牛车。

“孙叔,这趟几时走?”

孙良看了看天色,估摸着说:“约莫一个时辰,再晚了日头太大。”

秦蓁去送绣品,费不了多长时间,孙良对她也算有点了解,因此并不催她,只是叮嘱往常最拖拉的人尽量快些,晚了就不等人了。

孙良早前拉牛车的时候,总有人赖着让其他人等,时间久了孙良也生怨气,有一次便直接走了,后来那些人骂骂咧咧来闹事,孙良孤家寡人,又是有力气的汉子,根本不惧怕这些。

不外乎就是和闹事妇人家的汉子打上一架,事了,那些妇人不仅回家被骂了一顿,往后还得跑到隔壁村去坐车。

可隔壁村的车夫也不是个好欺负的,能不能坐上另说,外人总归要受点排挤,把她们肠子都悔青了。

现在乘车的人乖觉了很多,连连朝孙良应下,心里却想着实在来不及就等下一趟,晒就晒些吧。

秦蓁背着顶上带盖的小背篓,朝东边走去。

村里少见的青石绿瓦在小镇上比比皆是,而单座占地面积最大的,当然要数富人遍地的东边。

石狮镇守的朱门自然不是寻常百姓能进的,做买卖的商贩多是在宅院的后门交易,秦蓁也不例外。

她早已熟门熟路,让守门的小厮帮忙通传一声后便在一旁等待。

青色的砖石上还带着被雨水冲刷过的水迹,秦蓁走到雨水稍微少些的地方,计划着待会去铺子里买点绣线,有一阵子没买了,剩得不多。

身后不远处的门户里由远及近传来一阵说话声,秦蓁隐约觉得其中一道声音略微耳熟,不由得留心听了一耳朵。

“……小柳啊,还是你实在,朵朵红珍新鲜又完整,先前你没来,有个兔崽子竟然混了些寻常菌子糊弄我,好在厨子认出了,险些坏了事。”

这浑厚的声音明显属于中年男子,其后果然接着一道温和的嗓音,那声音的主人不卑不亢道:“应该的,我们小本生意,自然得守好自己的名声。”

“你我是信得过的,要不是上头催,我也不可能找别人。对了,下次有什么好东西,记得先往贺叔这送,先前那头鹿味道不错,老爷惦记了许久。”

“贺叔放心,一有货了我就给您送来。”大概是收拾好了,青年紧接着准备告辞:“贺叔事务繁忙,我就不打搅了,留步。”

贺姓男子也不多客套,“那我就不送了,你路上当心些。”

吱呀一声响,巷子里便只剩下车轱辘渐行渐远的动静。

秦蓁回头看了一眼,认出那高瘦的背影属于前些日子躲雨的柳岚。

——

群山在雨水的笼罩下雾蒙蒙一片,看不清晰,柳岚脱下斗笠和蓑衣,在堂屋坐下歇息。

怕涨起的水淹了秧苗,他上午便去田里巡视了一圈,正好有个出水口被滚落的泥块堵住,疏通后,确定没什么问题了才回家。

柳岚平日里靠卖山货维持生计,却也没抛下父亲留下的田地。两亩水田和两亩旱田,不算多,但足够他一个人过活。

淋湿的蓑衣挂在墙上,正在往下滴水,令人想起前段时间借的雨具。

红珍的采摘期已经过了,柳岚暂时能松口气,不用再冒着山路湿滑的危险去雨后寻找,也不用大老远跑到对面的山上。

上次他只是将东西还回去,并没有花时间准备谢礼,一门心思全在挣钱上。现在得空回想,不由得担心秦姑娘会不会觉得他很失礼或是吝啬,毕竟只是一件小事,回个谢礼费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又或许秦姑娘并没有多在意他。

柳岚环顾自己家用黄泥夯的土墙,不禁叹了口气。

秦姑娘家境好,吃穿用度比镇上的人家也差不了多少,不仅会识字作画,样貌更是一等一的好,想必镇上有许多心悦她的男子。至于他这种凡夫俗子,秦姑娘估计是看不上的。

可柳岚心里隐隐有个声音在说:万一呢?

这几年秦蓁一直在村子里生活,只有偶尔几次去镇上送绣品,而且在娘亲去世后也试着融入大家,说明她并不排斥村里,说不定……说不定……

柳岚敛下心神,进了旁边的屋子收拾东西。

春季吃食少,他存的部分山货倒成了紧俏货,因此现在剩的不多,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一小布袋子的干木耳。

不过昨日在山上摘了一篮子枇杷,给大伯家送了些过去,自己只留了小部分,想着姑娘家应该爱吃这些,柳岚便打算一并送去。

次日早晨,秦蓁推开门,却没想到门口放着一篮子新鲜菌子,最上边还有黄澄澄的枇杷和一个布袋。

这种行径略微熟悉,秦蓁探身一看,果然能看到泥泞路上的一行脚印,那尺寸明显是个高的男子才有的。

能猜出是为了答谢上次借蓑衣的事,可这谢礼未免有些厚重,让秦蓁一时不敢收。

如今并没有灾祸病乱,但家家户户依旧对食物看得紧,更别说鲜甜多汁的果子了,不仅小孩喜欢,大人也偶尔嘴馋。

多数人家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果树,除了家里人自己吃,待客的时候也可以摆一盘,栽得多了还不失为一门进项。

村里栽了枇杷树的不在少数,只是前段时间刚过丰果期,成熟的果子差不多都摘完了,现在的枇杷树上唯有零星的几颗黄枇杷。

看柳岚送的量,大概是好不容易才寻摸到的。

等打开布袋一看,秦蓁更为难了。

一捧干木耳,泡发后足够秦蓁吃四顿,如果按五文钱一两的市价来算的话,估计要十五文。

爹爹给娘亲买首饰时,五两十两的簪子和耳珰秦蓁见过不少,对农家人来说价格昂贵的果蔬也不觉得稀奇,可经历过三年的普通生活后,秦蓁知道,每样东西都是大家不可多得的财产。

秦蓁琢磨着要不要送回去,随即便歇了心思。

她和柳岚的家隔了大半个村子,不管如何都不可能避开大家做到悄无声息,届时闹得流言四起可就不好了。

秦蓁纠结半晌,最终还是将篮子提了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