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山河无溯 > 第485章 一溪云 烛照笙歌,笑语如昨

山河无溯 第485章 一溪云 烛照笙歌,笑语如昨

作者:忆枝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0 07:40:03 来源:文学城

过渡比预想顺利得多。

这也难怪,毕竟中州从上至下皆准备充分,对各项事宜俱有计划料理。

自然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展眼又到月半,自晨起这天儿便好得没话说。

和风细细、朱阳堂堂,教人哪怕只是走着,亦可舒心开怀。

临近黄昏时分,秦川寻着韩凛。

也不管对方有事无事,兜头就是一句。

“别总闷着忙了,咱们出去转转吧!今儿是夜集恢复头一晚,城里肯定热闹!”

边念边将纸笔收拾齐整,二话不说就拉着人向外走。

韩凛落在后头,露出近些日子以来,第一抹释然的笑。

是啊,这夕阳见证了太多生死离别。

血泪似的坠在那儿,如同将“遗憾”佩在身上,任谁也无法轻易忘却。

“哎,我还没吃饭呢!”他把目光投回当下。

前方身影高大挺拔,手心依旧温暖干燥。

这让韩凛心生眷念,渴望靠近更渴望相拥。

“放心!跟我出去逛,饿不着你!”秦川撂下话,头却没跟着回过去。

手牵得愈发紧了,要小跑才能追上。

出来之后才发现,所谓“夜集”不仅有人头攒动、生意兴隆。

还有华灯碍月、飞盖防花。

一时间,铁锁星桥观不尽,鱼龙火树舞蹁跹。

水面上,荷花灯、莲蓬灯,珠辉玉映;金鱼灯、仙鹤灯,逸趣横生。

石桥边,青狮灯、白象灯,惟妙惟肖;仙草灯、灵芝灯,相连相并。

羊儿灯、兔儿灯,檐下虚悬;鹰儿灯、雀儿灯,架前高擎。

好一派,楼台烛照十里烟,萧鼓笙歌彻夜喧。

二人存身其中,一面行一面看,一面看一面评。

挤挤挨挨、精精巧巧,果与中州风貌迥然不同。

不光灯架各异,连生意也行得别致。

韩凛沿路两旁瞅着,只见小小一处摊位,几乎什么都做。

卖点心的捎带兜售茶叶,销玩器的顺便交易水粉。

里里外外,真叫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吆喝声和着水音儿飘过来,缠缠绵绵比唱得还好听。

可惜韩凛并不精通江下话,悟不出当中门道。

“那边有个卖汤团的!”秦川看出爱人疑惑,笑着向对方解释。

“你不正好没吃东西吗?咱们一块儿过去瞧瞧!”

说罢再度牵起韩凛,于稍前为之引路。

瞅那轻车熟路的样儿,还真像个本地公子哥儿。

汤团摊儿真不算大,背靠御河搁着几张小桌和几把小椅。

模样可爱喜人,总让韩凛联想起,孩童玩儿的鲁班锁。

甜香勾起馋虫,秦川肚内差点儿便要锣鼓喧天。

他咽一咽口水,用江下话点了双份汤团。

好在什么都是现成的,顺着话头不一会儿就得。

秦川接过两只碗,压在手里沉甸甸的。

“快尝尝!闻着就香!”他把其中一碗塞给韩凛。

自己这厢全然不管烫与不烫,呼呼噜噜吞食入腹,末了连汤都没剩一滴。

韩凛素来优雅,无论做什么皆不疾不徐。

一口口衔了来吃,馅料自缺处漾开,隐隐有股桂花气。

秦川矗在一旁,眼巴巴朝对方碗里瞅。

全怪自己刚刚吃太快,根本没尝出什么滋味。

懊悔化作渴望,渐渐带偏了眼珠子。

韩凛脸蛋红彤彤的,嘴巴贴在白团儿上,真是又小巧又艳丽。

手里捏着勺子,拿灯一打竟比雪还要白上三分。

“要是能喂一口,就好了……”秦川越盯越饿、越想越馋,一双眼睛贼溜溜觑着韩凛。

从脸到手、从手到口,恨不得立时化了汤团一亲香泽。

“唔……唔唔……”正忖量间,一股灼热自唇齿蔓延开去。

原是韩凛觉察出对面心思,舀起只圆子直接塞进傻小子嘴里。

四目相对处,一个宠溺一个欣喜,霎时撞出片笑意深浓。

秦川嚼着。

这回他尝出来了,是长生果兑了桂花蜜做的。

俗话说,肚里有粮心里不慌,更何况是得了仙郎点化的傻小子?

勾着自家官人,一趟街接一趟街溜达,别提多惬意了。

南地喜好风雅,花样儿也极为新奇。

秦川挑着个丹枫书笺,喜得片刻不愿离手。

韩凛则捡了只青竹荷包,挂在腰间正与衣衫作配。

“铜钱糕哦——铜钱糕哦——”叫卖洪亮利落,牵动乡愁几缕。

秦川听闻,把书笺往韩凛手里一塞。

兴冲冲道:“我去瞧瞧!”说完径直朝前迈步。

韩凛脸上浮出一层浅笑,摸摸那枚捂热的木签,仔细收进袖中。

“呵呵呵,还是这样性子难改……一见了吃的,什么都顾不上……”

他自语着,迈步欲跟,却被身后亮起的灯笼夺走了心神。

一眼万年,再移不开双眸。

摊儿前人多,可糕的口味比人还多。

林林总总加起来,总有十七八样。

秦川爱吃,自然什么都想来点儿。

奈何一人实在拿不了许多,点来点去凑出两包。

搂在怀里,预备按原路返回。

没成想,一会功夫却失了韩凛踪迹。

圆月皎皎、杨柳依依,笑语欢声擦肩而过,独不见爱人半分倩影。

秦川急忙四下搜寻。

却瞧韩凛立在一排搭了高架的货摊前,手里还端着什么东西。

“谢天谢地,没出事就好!”他念句佛,脚下追了上去。

那是一处,专营面具的摊位。

桌子上、架子上,堆得满满当当。

前有菊梅傲霜,后摆桃杏争春;上挂榴花似火,下衬芙蓉出水。

十二花神依次排开,倒比园林景致还要绚烂缤纷。

韩凛置身其间,手中正捧着绘了山茶的半脸花面,脉脉望着自己笑。

灯火打在一侧,眉梢眼角也像冒了芽、绽了蕊。

教秦川想起,红莲夜时那场送别。

他心底蒸起疼惜,急需做些什么来排遣。

秦川走近韩凛,对面只能扬起脸看。

原来自己,已经高出那么多了吗?

呼唤轻启,是阔别已久的“小川”。

他俯下身,以手遮住韩凛眼睛,亲吻紧随其后,没有丝毫迟疑。

惊叫犹如浪潮,越呼越急、越传越远。

秦川心知此举必会引来围观,可他一点儿也不想放开。

只将唇贴在那抹轻软上,悠远绵长、馥郁芬芳,好似吞下花苞。

韩凛双颊热到发烫,心跳几乎冲破胸膛。

他青丝翩然、衣袂飘荡,整个人仿佛闹市街头开出的明丽山椿。

漫卷丹砂落掌中,一点娇色胜千红。

议论纷纷扬扬,于四围盘踞成风。

那里面有艳羡、有不解,有诘问、有批判。

一如无可回头的帝王之路,注定毁誉参半、褒贬由人。

风波平息比炉火还慢,直等两人携手靠在桥头分食糕点,议论声仍旧源源不断。

毕竟是这般神仙品貌,谁又忍得住不看不想呢?

跟过去一样吃掉一半,秦川揉揉肚子。

胳膊挂在韩凛肩上,一搭有一搭无轻轻晃着。

他很享受这一刻的感觉,没有王侯将相,只剩官人夫君。

韩凛将剩余糕饼合在一处,蓦然回首时,惊觉巷尾停着抹熟悉身影。

秦川循迹眺望,是当年灯会上那位面塑老伯。

然过客往来却像根本瞧不见似的,并无一人在那摊前停留。

对方更是直直瞅着,自己与韩凛这边,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怎么会?不是说再也遇不到了吗?”秦川心里着了慌。

他紧紧攥住韩凛,直至半边身子发麻发酸。

“咱们过去看看吧。”韩凛轻声提议。

对于老人此番来意,他也摸不着头脑。

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与其平白纠结,不如坦然面对。

秦川点点头,步子迈得十分谨慎。

那老者身世成谜,总叫人想起“命运”一类,无从把握的奥妙玄机。

“多年不见,二位别来无恙啊。”老伯笑笑,招呼开门见山。

“是啊,老人家!您也没变!”韩凛一面说一面回礼。

对方既不愿明言身份,自己这厢亦无需过多追问。

可他坚信老人一定有事要说,才会等在此地显化指点。

只是这次为着谁?自己还是秦川,甚或两者皆有?

“呵呵呵,公子愈发清俊喽!”老者转向秦川,脸容慈爱好似家中长辈。

说未了拉开一只小抽屉,将面人儿朝前递过去。

竟连韩凛额上面具与秦川手中糕点,都点缀好了。

“留着做个念想吧……记住各人自有各人福,凡事不可太过强求……”老人捋捋胡须。

继续道:“人间小满胜万全……长离才得长相守,暌别未必是无缘……”

几句哑谜打得不清不楚,对面两人均无从破解。

秦川是个急性子,刚要张口询问,却被平地一阵旋风刮迷了眼。

再要看时,已然四下无人,唯余巷内几声犬吠。

金镜皓彩、华星弥天。

那冲飚偏似识途一般,悠悠晃晃窜进处宁静宅院。

古琴曲清澈高远,时如柔雨浣波,又如狂涛拍岸。

萧路端坐廊下,任由衣摆徐拂,吹远乐音却剪不断心事。

秦淮背倚石柱,一腿屈上栏台,用以搁置叼了壶的手。

他扬起头,将壶高举过顶,看样子是在邀月共饮。

澄冽倾泻而下,并非酒气浓郁而是茶香甘美。

曲终人未散。

随着萧路启目转首,秦淮呵呵笑道:“对一张琴、一壶酒还不够,倒要一溪之云作陪……可见这闲人亦不好当……”

边叹边把空壶撂到桌上,打趣说:“以往都是你吹笛、我抚琴,没想到过着过着竟换过来了!”

萧路起身为秦淮再满一壶,嘴上只不肯饶人:“此处有茶无酒,也躲不过你撒疯。”

接着话头一收,正了神色道:“弹琴功夫可不是学你!诸般好处没露,我这里有的是后手!”

秦淮心知此言,是萧路委婉提醒自己,该给那场建议添个答案了。

其实自打进了齐昌城,他便推掉所有事宜,一心一意陪着眼前之人。

以为如此即可苟延岁月,保得这条命,久一点再久一点。

但时间还是越来越紧了,秦淮能觉察到。

每日哪怕什么都不做,疲倦劳乏仍像长在骨头里,一天重似一天。

那梦也愈加频繁了。

梦中增长天王身着青甲、手持慧剑,称其奉韦天将军之命前来招请。

“是啊,是该给个说法了……”秦淮掏出竹笛横在膝上。

以音律按压孔窍,仍是那曲《行香子》。

这无声吹奏之法,还是跟萧路学的。

没了余音绕耳,果然更近物我两空境界。

下头的话,秦淮没想好该怎么说。

那并不是一个,会让对方失望的决定。

但作为秦家继承人、中州大将军,这么多年他早已习惯了。

习惯将日子过成责任,将责任活成生命。

即便其间偶有情缘抒怀、嗔痴挂碍,亦未能动摇那意志分毫。

如今骤然身退,从此相忘于江湖,秦淮一时适应不了。

晚风森森穿林过,龙吟飒飒净心台。

眼前这片竹林,比别苑那处大上许多。

萧路没有催促,他在等秦淮自己说出来。

无论那个结果是什么,他都能够承受。

人间惨事莫过生离死别,而这一切,自己早在迷津海便完成了。

放不下的,无非是那点子私心。

是的,萧路承认自己有私心。

他想去云溪碰碰运气——那片能使花朵永不枯萎的地方,或许有办法留下秦淮。

“我答应你,咱们一起去云溪。”吹奏完毕,一如从未开始。

秦淮把身坐正,扭头凝视萧路。

对面并未跟着转向,他将腿垂在栏台外头,仰面正对群星朗月。

脸上的笑,仿佛晴光跌进井里,碧波重重、涟漪漾漾。

“咱们这回从梦蝶山走吧……”萧路计划着。

“你真该看看,那些永年春——一株挨着一株长,枝杈全叠在一块儿,花叶两相见,不离亦不弃。”

岂料秦淮忽然摆摆手,把腿一抬说:“不急不急,我还想去渡迷津海呢!却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呵呵呵,你我二人,自当生死相随!”萧路转过脸。

语调随之激昂上去,生生凝成一枚砸在手心的约定。

“好!生死相随,一言为定!”秦淮握紧拳头,与其坚定相碰。

当即道:“择日不如撞日,明儿一早我就着手料理。家里容易交代,只是朝廷那儿总要耽搁些。”

“拿去!”萧路动手解下玉佩,拎起绳子奉至秦淮面前。

“那孩子肯定有许多疑问!他需要说法,更需要念想!”

紧跟漏齿而笑,把头一侧道:“至于朝廷那儿——你若信得过,就由我走一趟如何?”

秦淮接下玉牌,不由得抚掌大笑。

“好好好,这法子好!如此一来,两头皆有交代,免得牵三扯四、夜长梦多!”

一溪云——

《行香子》(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85章 一溪云 烛照笙歌,笑语如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